图书介绍

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 以法院为中心的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 以法院为中心的分析
  • 许少波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4675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证据-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 以法院为中心的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文摘要1

ABSTRACT1

前言1

第一章 证据保全制度的基础理论15

第一节 证据保全语意阐释15

一、域外学理对证据保全概念的认识15

二、我国学理对证据保全概念的认识19

三、证据保全的语意23

四、证据保全与相关概念辨析27

第二节 证据保全的种类34

一、行政证据保全、公证证据保全和司法证据保全34

二、诉讼前证据保全和诉讼中证据保全38

三、紧急型证据保全和非紧急型证据保全38

第三节 证据保全程序的性质40

一、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的区分及其标准41

二、关于证据保全性质的争论44

三、本书的观点49

第四节 证据保全程序的价值51

一、诉讼公正与证据保全51

二、诉讼效率与证据保全57

三、公正和效率的冲突与证据保全60

第五节 证据保全制度的功能61

一、保全证据63

二、开示证据64

三、收集证据69

四、确定事实70

五、促成诉讼外纠纷解决71

六、简短结语73

第二章 证据保全制度的比较与走向74

第一节 德国证据保全制度74

一、德国证据保全程序的修正及其称谓75

二、德国证据保全制度的构造80

三、德国证据保全制度的特点89

第二节 日本证据保全制度92

一、日本证据保全制度的框架92

二、日本证据保全制度的特征96

三、日本证据保全制度的发展动向98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证据保全制度101

一、民事证据保全制度改革的背景与理念101

二、台湾民事证据保全制度改革的内容104

三、简短结论109

第四节 英、美证据保全制度109

一、英国的笔录证言制度111

二、美国的笔录证言制度112

三、英、美证据保全制度的特点116

第五节 两大法系证据保全制度的共同走向117

一、问题提出117

二、两大法系证据保全制度的差异120

三、两大法系证据保全制度差异的成因121

四、两大法系证据保全制度的共同走向124

第三章 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实证与反思127

第一节 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历史演变127

一、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127

二、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特点133

第二节 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实际运行134

一、证据保全的申请134

二、证据保全裁定135

三、证据保全裁定的执行143

四、证据保全的效力147

第三节 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检讨与反思148

一、关于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检讨148

二、关于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反思155

第四章 我国证据保全制度改造的法理与构想160

第一节 改造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必要性160

一、社会需求的变化160

二、我国当事人诉前证据收集手段缺失166

三、我国证据保全制度功能不足171

第二节 改造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理念172

一、协同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74

二、协同主义的实质及要求178

三、现代证据保全制度与协同主义的契合179

第三节 改造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法理基础181

一、古典辩论主义和举证责任原理的缺陷182

二、当事人收集证据和开示证据的根据184

第四节 改造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样态194

一、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样本选择195

二、我国证据保全程序的地位确立20

三、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功能定位202

第五节 改造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规划204

一、理顺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204

二、证据保全公证与法院证据保全的界分与协作210

三、完善证据保全的法定类型及其各构成要素221

第五章 我国证据保全制度改造的实体与程序222

第一节 证据保全的类型及其条件222

一、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之证据保全223

二、经对方当事人同意之证据保全224

三、为确定事物状态之证据保全225

四、法院依职权之证据保全235

第二节 证据保全的管辖237

一、国外或地区立法例简评237

二、我国证据保全管辖的完善238

第三节 证据保全的程序240

一、证据保全的申请240

二、证据保全的担保242

三、证据保全的裁判245

四、证据保全程序上之证据调查247

第四节 证据保全的效力258

一、对本案事实的效力259

二、对本案诉讼程序的效力266

第五节 证据保全的费用272

一、证据保全费用与诉讼费用的关系及其内容272

二、证据保全费用的负担274

第六节 证据保全程序中的协议280

一、设立证据保全程序中协议的目的281

二、证据保全程序中协议的范围285

三、证据保全程序中协议的启动机制287

四、证据保全程序中协议的效力289

参考文献293

后记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