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跨世纪工程与三峡地区经发展 理论探讨及决策建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鲁锡海,严卫东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24436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31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跨世纪工程与三峡地区经发展 理论探讨及决策建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世人关注的跨世纪工程1
第一节 七十年圆一梦1
一、神秘的三峡1
二、先行者的梦3
三、四十年论证见分晓6
第二节 高峡出平湖,江龙化玉霖8
一、世界水电史上的奇迹8
二、跨世纪工程面面观12
第二章机遇与抉择17
第一节 三峡地区的历史与现状17
一、古代巴人的灿烂史17
二、贫困与落后——现代“巴人”的代名词22
三、三峡地区经济落后的社会、历史原因分析24
四、三峡地区近几十年发展缓慢的直接原因分析27
第二节 千载难逢的抉择33
一、巨型工程的经济“增长极”效应33
二、实施沿江开发战略的最佳时机38
三、三峡地区不能“更没有”44
四、沦为土著人的危机感48
第三章 大推进理论与三峡地区经济发展55
第一节 解决百万大移民的战略举措55
一、对几种移民主张的认识与分析55
二、解决百万大移民的战略应该怎样确立62
第二节 三峡地区经济超常规发展战略浅析65
一、何谓“大推进”理论66
二、大推进理论对三峡地区经济开发的启示67
三、怎样运用大推进理论开发三峡地区经济69
第三节 三峡经济协作区与三峡地区经济发展76
一、三峡经济协作区76
二、三峡经济协作区当前的首要任务77
三、三峡经济协作区网络建设79
第四章 二元经济结构与人力资源开发82
第一节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看三峡地区经济发展83
一、二元经济理论及其由来83
二、我国二元经济及其典型化特征88
三、我国二元经济在三峡地区经济中的表现98
第二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三峡地区经济发展103
一、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103
二、三峡地区教育战略的重新发动107
三、人力资源开发的多元化方向113
第五章 工业化发动与城镇化推进117
第一节 三峡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117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117
二、三峡地区的发展环境121
三、工业化推进的优越条件126
四、城镇化推进的优越条件129
第二节 三峡地区的工业化发动131
一、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31
二、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135
三、摆脱贫困,谋求发展振兴的希望所在136
四、百万移民长治久安的根本举措139
第三节 三峡地区的城镇化推进140
一、我国城市化问题的简单回顾140
二、我国城市化途径问题分析142
三、城镇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145
四、三峡地区城镇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148
五、三峡地区城镇体系建设构想150
六、三峡地区城镇化的措施及对策156
第六章 产业结构与布局160
第一节 三峡地区产业重构战略160
一、三峡地区产业结构重组的客观依据160
二、建立三峡地区合理产业结构的原则163
三、三峡地区产业结构导向问题168
第二节 建立三峡地区合理产业结构的重点170
一、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170
二、狠抓基础结构建设177
三、加快培育主导产业步伐184
四、大力发展以房地产业、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187
第三节三峡地区产业重新布局的客观依据189
一、产业重新布局的紧迫性和客观依据189
二、产业重新布局的理论原则191
第四节 三峡地区产业重新布局的战略构思196
一、三峡地区的工业布局196
二、三峡地区的农业布局200
三、三峡地区的第三产业布局201
第七章 开放战略与政府行为203
第一节 三峡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204
一、对外开放的战略目标204
二、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208
三、对外开放的模式选择213
第二节三峡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对策216
一、创造有利于对外开放的社会环境氛围216
二、加快对外开放的经济体制改革218
三、创建三峡经济特区221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与政府行为222
一、市场经济与政府行为的一般理论探讨222
二、三峡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现状分析226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探讨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