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70/34587008.jpg)
- 赵由才,宋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4197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104页
- 文件大小:327MB
- 文件页数:1128页
- 主题词:垃圾处理-技术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挑战1
一、生活垃圾的定义与危害1
二、生活垃圾的来源与构成2
三、生活垃圾的处理4
第二节 生活垃圾产生量与理化性质10
一、我国生活垃圾产量与影响因素10
二、城市生活垃圾的性质12
第三节 生活垃圾产量与成分预测15
一、垃圾总量预测15
二、生活垃圾成分预测18
第四节 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19
一、国内外垃圾处理现状19
二、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20
第五节 生活垃圾处理二次污染的危害与控制28
一、垃圾填埋二次污染的危害与控制28
二、垃圾堆肥二次污染的危害与控制30
三、垃圾焚烧二次污染的危害与控制31
四、垃圾焚烧资源化误区32
五、生活垃圾控制政策33
第六节 固体废物控制标准、法律体系以及管理体系34
一、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34
二、国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规体系结构37
三、固体废物的管理体系40
第二章 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和贮存43
第一节 城市垃圾清运处理系统设计和规划43
一、城市垃圾清运处理系统概述43
二、城市垃圾清运处理设施的基本组成43
三、城市垃圾清运处理设施规划的基本方法43
四、城市垃圾清运处理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45
五、城市垃圾清运处理设施规划的编制步骤46
第二节 生活垃圾收集规划50
一、生活垃圾收集系统50
二、生活垃圾收集方式的选用51
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设置56
四、城市垃圾收集清除设施规划的要求57
五、城市垃圾收集清运设施规划58
六、我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试行情况61
七、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的效益分析62
第三节 生活垃圾清运63
一、清运操作方法63
二、收集车辆66
三、生活垃圾的收运路线67
第四节 生活垃圾转运规划70
一、生活垃圾转运系统70
二、生活垃圾转运方式的选用70
三、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布局71
四、生活垃圾转运设施设置72
五、生活垃圾转运设备的选型和配置74
第五节 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的设立与运行75
一、转运的必要性75
二、中转站类型76
三、中转站设置要求77
四、中转站工艺设计计算79
第六节 中转模式选择79
一、直接转运式79
二、推入装箱式80
三、压实装箱式87
第七节 崇明中转站设计方案简介92
一、崇明中转站概况92
二、工艺流程92
三、设计说明94
四、存在问题分析96
第三章 生活垃圾预处理技术97
第一节 生活垃圾破碎技术97
一、概述97
二、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97
三、破碎比与破碎段98
四、破碎流程98
五、破碎方法99
第二节 破碎机械100
一、颚式破碎机100
二、冲击式破碎机101
三、剪切式破碎机106
四、辊式破碎机107
五、圆锥破碎机108
六、粉磨109
七、破碎机械的运行问题110
第三节 其他破碎方法111
一、低温破碎技术111
二、半湿式选择性破碎分选112
三、湿式破碎技术113
第四节 生活垃圾压实技术113
一、压实原理114
二、压实度的测定方法114
三、垃圾压实效果影响因素114
第五节 压实设备与流程117
第六节 生活垃圾分选技术及设备119
一、筛分119
二、重力分选123
三、磁力分选132
四、电力分选135
五、浮选136
六、其他分选方法138
第四章 生活垃圾填埋技术141
第一节 概述141
一、卫生填埋场141
二、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分类142
三、卫生填埋场的分类142
第二节 填埋场选址144
一、卫生填埋场选址的有关标准145
二、选址的准则145
三、填埋场选址的方法及程序148
四、场地的综合地质详细勘探技术150
五、GIS系统在选择场址方面的应用152
第三节 填埋场总体设计156
一、填埋场设计、施工的主要工程内容156
二、填埋场运营管理范围156
三、执行标准156
四、填埋场工程方案设计157
五、总体设计内容160
第四节 填埋工艺164
一、影响填埋工艺的几个基本概念164
二、填埋场工艺的确定165
三、填埋的方法和步骤166
四、填埋作业168
第五节 垃圾的降解与稳定172
一、垃圾填埋场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172
二、填埋气体(LFG)的产生173
三、渗滤液的产生174
四、填埋场的沉降174
五、影响有机污染物降解的因素175
六、填埋场中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作用176
第六节 填埋场场底防渗系统176
一、水平防渗系统的构成176
二、水平防渗系统的结构176
三、填埋场防渗材料179
四、水平防渗系统的设计183
五、水平防渗系统的施工188
六、国内外防渗标准191
七、填埋场防渗层渗漏检测193
第七节 渗滤液的产生、组成与产量194
一、渗滤液的形成194
二、实际填埋场中渗滤液性质197
三、渗滤液组成199
四、渗滤液产量的预测205
第八节 渗滤液处理210
一、渗滤液的收排系统210
二、渗滤液的处理工艺213
三、填埋场实际运行的渗滤液处理工艺217
第九节 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示范工程研究221
一、现场情况与示范工程简介221
二、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的设计与构建222
三、示范工程的运行与管理225
四、示范工程处理渗滤液的经济性分析234
五、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技术在山东即墨的工程应用实例235
六、矿化垃圾生物反应床处理渗滤液技术在山东蓬莱的工程应用实例237
七、渗滤液处理技术比较与应用分析237
第十节 填埋气体的导排及综合利用239
一、填埋气体的组成与性质239
二、填埋气产量计算239
三、填埋气体的导排方式及系统组成243
四、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246
五、填埋气各组分的净化方法251
六、填埋气净化的新工艺253
七、填埋气的利用256
第十一节 终场覆盖与封场260
一、封场规划260
二、最终覆盖系统的功能260
三、最终覆盖系统的主要组成260
四、终场覆盖材料263
五、填埋场终场后的植被恢复265
六、植被恢复过程265
七、限制植被生长的因素266
七、合适植被选择268
第十二节 现场运行管理270
一、填埋场设备管理270
二、填埋场工伤和死亡事故的预防277
三、职业病的防治措施277
四、环境的保护措施279
第十三节 杭州天子岭垃圾卫生填埋场281
一、第一填埋场281
二、第二填埋场287
第十四节 深圳下坪垃圾卫生填埋场293
一、概况293
二、场区条件294
三、基本规划294
四、主要工程内容295
第十五节 南昌麦园垃圾填埋场301
一、垃圾堆体的稳定分析计算301
二、黏土固化浆注浆防渗帷幕302
三、“渗滤液大调节池、小渗滤液处理站”的技术路线304
四、“AB法+物化处理”的渗滤液处理工艺304
五、生态环境建设306
六、投资306
第十六节 珠海西坑尾垃圾填埋场307
一、概述307
二、设计条件307
三、工程设施308
四、工程投资估算313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14
第十七节 贵阳市高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315
一、概述315
二、处理规模与服务年限315
三、填埋设备316
四、主要工程设施316
五、覆土土源和建设用石料318
六、防渗工程318
七、渗滤液处理321
八、填埋气体的导出与处理323
九、综合利用和发展规划324
十、封场规划325
第五章 生活垃圾焚烧技术326
第一节 概述326
一、焚烧技术的特点326
二、焚烧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展望327
三、焚烧技术的指标和标准328
四、垃圾焚烧厂建设及经济分析331
五、焚烧垃圾产生的二次污染物332
第二节 焚烧过程及焚烧产物332
一、焚烧的基本概念332
二、燃烧的基本过程334
三、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335
四、焚烧的产物336
第三节 焚烧过程平衡分析340
一、物质平衡分析340
二、热平衡分析341
三、固体度物热值的利用343
四、主要焚烧参数计算343
第四节 生活垃圾焚烧工艺346
一、炉排型焚烧炉焚烧工艺346
二、流化床焚烧炉焚烧工艺348
三、回转窑焚烧炉焚烧工艺349
四、炉排型焚烧炉和流化床焚烧炉的对比349
第五节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技术350
一、焚烧烟气的特点350
二、焚烧烟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351
三、烟气污染物产生机理352
四、烟气污染物的影响因素354
五、垃圾焚烧烟气排放标准355
六、垃圾焚烧烟气控制、净化技术357
七、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工艺363
八、环境中二噁英及其控制、降解技术370
第六节 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与处置373
一、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产生373
二、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物理化学性质373
三、飞灰的浸出毒性374
四、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技术376
五、上海嘉定区危险固定废物填埋厂处理工艺382
第七节 垃圾焚烧炉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现状383
一、垃圾焚烧炉渣的性质383
二、垃圾焚烧炉渣的处理386
三、焚烧炉渣的资源化利用现状388
第八节 垃圾焚烧厂沥滤液处理技术391
一、沥滤液的危害及处理现状391
二、沥滤液的性质392
三、垃圾沥滤液处理技术及研究394
第九节 焚烧设备396
一、进料设备397
二、垃圾焚烧炉398
三、垃圾焚烧炉配套除尘设备429
四、废热锅炉436
五、自动控制系统439
第十节 垃圾焚烧发电的政策与风险445
一、背景446
二、垃圾焚烧发电政策446
三、垃圾焚烧发电风险449
第十一节 浦东新区生活垃圾焚烧厂工程实例451
一、引言451
二、新区垃圾现状452
三、新区生活垃圾焚烧厂工艺设计方案454
四、总结456
第十二节 绍兴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实例457
一、引言457
二、绍兴生活垃圾成分分析457
三、主要工艺流程及特点458
四、小结460
第十三节 宁波垃圾焚烧厂工程实例461
一、引言461
二、宁波市垃圾现状及特性分析461
三、主要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462
四、小结464
第六章 生活垃圾堆肥465
第一节 概述465
一、堆肥化及堆肥的定义465
二、堆肥化分类465
三、堆肥原料465
四、堆肥的原则466
五、堆肥的发展历史467
六、堆肥存在的问题467
七、生活垃圾堆肥的发展前景468
第二节 堆肥的性质与质量标准468
一、堆肥的理化特性468
二、堆肥的稳定性470
三、堆肥的安全性和卫生学性质470
四、堆肥产品的分类472
五、欧洲国家的堆肥质量和质量保证概况472
第三节 堆肥原理473
一、堆肥化原理473
二、堆肥微生物475
三、影响堆肥化的因素分析476
第四节 堆肥工艺分类478
一、按微生物对氧的需求分类478
二、按要求的温度范围分类478
三、按堆肥过程的操作方式分类479
四、按堆肥堆制场所分类479
五、按发酵历程分类479
第五节 简易沤肥技术480
一、简易沤肥方法480
二、简易沤肥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481
三、简易沤肥的无害化处理482
第六节 好氧堆肥工艺482
一、好氧堆肥的基本工艺程序482
二、典型的好氧堆肥工艺484
第七节 好氧堆肥系统486
一、条垛式堆肥系统486
二、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系统488
三、装置式反应器(发酵仓)堆肥系统489
第八节 好氧堆肥的过程控制490
一、堆肥中的有机物控制490
二、堆肥过程的碳氮比控制491
三、堆肥过程的水分(含水率)控制492
四、堆肥过程的温度控制492
五、通风供氧的过程控制494
六、堆肥过程的pH值控制496
七、发酵周期的确定497
第九节 强制通风系统的设计计算497
一、风机压力497
二、通风量500
三、风机轴功率及电机功率506
四、脱水污泥堆肥风机选型计算506
第十节 厌氧堆肥工艺507
一、厌氧堆肥的优点508
二、垃圾厌氧堆肥工艺的分类508
三、垃圾厌氧堆肥的发展508
四、剩余垃圾厌氧发酵的基本流程509
五、典型厌氧堆肥工艺509
第十一节 堆肥设备及辅助机械515
一、堆肥设备的分类515
二、堆肥辅助机械设备522
第十二节 堆肥的腐熟度及其测定531
一、堆肥腐熟和稳定的评估方法531
二、腐熟度的检测方法与过程535
第十三节 堆肥对环境的影响与污染防治538
一、堆肥的环境影响538
二、污染防治技术538
第十四节 堆肥肥效和利用539
一、垃圾堆肥肥效539
二、堆肥的利用541
第十五节 堆肥在控制污染及其他方面的应用545
一、有机污染物的堆肥处理545
二、堆肥处理技术应用于有机污染土壤时的影响因素549
三、堆肥处理有机污染土壤方面有待研究的问题551
四、去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控制恶臭551
五、处理城市雨水污染553
第十六节 堆肥的革新应用——防治病虫害553
第十七节 堆肥厂的运行和管理555
一、运行管理总则555
二、主要工艺流程556
三、称重556
四、板式给料557
五、皮带输送557
六、振动筛选557
七、滚筒筛选558
八、一级发酵558
九、二级发酵560
十、通风560
十一、污水回流561
十二、控制检测561
十三、化验(检验)561
十四、变配电561
第十八节 堆肥示例介绍562
一、堆肥实例一(无锡100t/d生活垃圾处理厂)562
二、堆肥实例二(常州市城市垃圾综合处理工艺)566
第七章 生活垃圾厌氧发酵发电技术570
第一节 厌氧发酵原理571
一、厌氧发酵三(四)阶段理论571
二、厌氧发酵微生物学573
三、厌氧发酵的生化反应过程579
第二节 厌氧发酵工艺582
一、厌氧发酵工艺及影响因素582
二、两步发酵工艺593
三、现代大型工业化沼气发酵工艺流程593
四、沼气池运行与管理594
第三节 厌氧发酵设备597
一、沼气系统597
二、沼气发酵设备600
三、沼气池设计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610
第四节 沼气性质及产量611
一、沼气的组成及其特点611
二、甲烷气体产量的计算614
三、发酵原料产气率615
四、沼气发酵系统理论计算616
第五节 沼气及其发酵余物的利用617
一、沼气的综合利用617
二、沼液的综合利用620
三、沼渣的综合利用622
第六节 沼气发电技术625
一、国内沼气发电机研制概况626
二、沼气发电系统629
三、两种常见的发电模式的比较630
四、填埋气发电631
五、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沼气发电633
六、沼气燃料电池发电635
七、沼气发电产业的前景636
第七节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厌氧发酵实例638
一、厌氧发酵技术在发达国家的应用638
二、垃圾处理方案确定639
三、垃圾分选系统640
四、厌氧发酵处理642
第八章 生活垃圾热解处理技术650
第一节 概述650
一、热解的概念650
二、热解与焚烧的比较650
三、生活垃圾热解技术的发展概况650
四、生活垃圾热解技术的前景展望652
第二节 热解原理653
一、生活垃圾典型成分的热解特性研究653
二、生活垃圾的热解产物656
三、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659
第三节 热解动力学662
一、热解过程动力学分析662
二、热解动力学方法664
第四节 热解工艺及设备669
一、生活垃圾热解工艺的设计与规划669
二、热解工艺分类670
三、生活垃圾热解工艺的辅助系统674
四、生活垃圾热解工艺的工程实例674
第九章 医疗废物处理技术685
第一节 医疗废物的定义、种类及发生量685
一、医疗废物的定义685
二、医疗废物的来源686
三、医疗废物的分类687
四、医疗废物的排放量689
五、医疗废物的危害性692
六、医疗废物对健康的影响692
第二节 医疗废物的收集和运输694
一、医疗危险废弃物收集、运输、贮存要求694
二、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包装695
三、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储存697
四、医疗废物的运输698
第三节 医疗废物焚烧处理技术704
一、医疗废物焚烧的技术要求705
二、烟气有害物质排放浓度指标706
三、医疗废物的焚烧系统706
四、医疗废物焚烧炉设计原则及要点711
五、医疗废物焚烧炉715
第四节 医疗废物焚烧处理污染控制722
一、主要污染源722
二、环境保护标准724
三、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控制方案725
第五节 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理技术730
一、采用非焚烧技术的缘由730
二、通常的分类和工艺731
三、高温热处理技术733
四、中温热处理技术735
五、低温热处理技术736
六、化学处理技术738
七、微波处理技术740
八、生物处理技术741
九、其他处理技术741
第六节 医疗废物的管理743
一、国内外医疗废物管理现状743
二、医疗废物处理的立法与规则745
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746
四、医疗废物的全过程管理及技术要求748
第十章 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应用752
第一节 概述752
一、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752
二、目前存在的建筑垃圾问题754
三、建筑垃圾减量化的可能性和途径754
四、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可能性和途径755
五、建筑垃圾的利用方法756
六、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重点759
七、国外经验759
第二节 建筑垃圾的性质760
一、建筑垃圾的分类及组成760
二、建筑垃圾的产量分析762
第三节 建筑垃圾的管理764
一、建筑垃圾源头控制对策764
二、我国建筑垃圾的管理现状765
三、我国建筑垃圾的法律法规769
四、我国建筑垃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771
五、我国建筑垃圾管理建议771
六、国外管理经验773
第四节 废旧混凝土的资源化技术779
一、概述779
二、再生混凝土的性能781
三、废旧混凝土作粗骨料拌制再生混凝土785
四、废旧混凝土作细骨料拌制再生混凝土787
五、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改性研究787
六、废旧混凝土的资源化途径793
第五节 废旧砖瓦的资源化796
一、碎砖块生产混凝土砌块796
二、废砖瓦替代骨料配制再生轻集料混凝土798
三、破碎废砖块作骨料生产耐热混凝土799
四、废砖瓦其他资源化途径800
五、废旧屋面材料的资源化800
第六节 旧沥青路面料的资源化801
一、旧沥青路面材料的性能及其再生原理801
二、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802
三、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802
四、再生沥青混凝土的永久变形和低温特性及其评估模型806
第七节 建筑垃圾作桩基填料加固软土地基808
一、建筑垃圾作建筑渣土桩填料加固软土地基808
二、建筑垃圾作复合载体夯扩桩填料加固软土地基817
第八节 其他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821
一、建筑垃圾微粉的资源化821
二、废木材、木屑的资源化822
第十一章 厨余的处理与利用825
第一节 厨余垃圾的概念、来源和基本特性825
一、厨余垃圾的概念及特性825
二、国内外厨余垃圾产生及处理现状826
第二节 厨余垃圾的管理和处置原则827
一、厨余垃圾的管理原则828
二、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828
第三节 厨余垃圾传统处理技术概述831
一、破碎处理与饲料化处置831
二、好氧生物处理832
三、厌氧发酵处理833
四、填埋834
五、厨余垃圾处理机834
第四节 厨余垃圾的堆肥化处理834
一、堆肥化定义834
二、堆肥作用和用途834
三、堆肥的原料要求835
四、堆肥的产品质量和卫生要求835
五、堆肥原理和堆肥化过程835
六、厨余垃圾堆肥的要素836
七、厨余垃圾堆肥工艺837
第五节 厨余垃圾的厌氧发酵处理838
一、厌氧发酵技术简述838
二、厨余垃圾厌氧生物处理中存在的难点839
三、厨余垃圾的厌氧发酵处理840
四、厨余垃圾厌氧发酵处理及工艺流程841
五、厨余垃圾厌氧发酵的其他几种可行工艺841
六、厌氧消化过程的控制与优化条件843
第六节 厨余垃圾的其他资源化技术845
一、生物发酵制氢技术845
二、蚯蚓处理技术848
三、真空油炸技术848
四、提取生物降解性塑料技术848
第十二章 废纸再生利用技术850
第一节 概述850
一、废纸的分类851
二、废纸中的杂质854
第二节 废纸回收利用856
一、我国废纸回收利用现状856
二、废纸回收后的利用途径857
第三节 废纸再生处理工序与设备859
一、碎浆860
二、筛选861
三、除渣866
四、浮选869
五、洗涤和浓缩870
六、搓揉与分散872
七、精浆876
八、废纸处理设备发展展望878
第四节 废纸再生处理工艺流程879
一、短程废纸脱墨法(short sequence deinking,SSD)879
二、溶剂法处理废纸880
三、热熔物处理流程881
四、废纸处理实例881
第十三章 废橡胶再生利用技术885
第一节 概述885
一、国外废橡胶的利用研究现状885
二、我国废橡胶资源化利用的现状887
三、再生胶胶粉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889
第二节 废橡胶的再生技术891
一、传统的废旧橡胶脱硫再生法891
二、典型的废旧橡胶再生新方法891
三、废旧橡胶脱硫再生方法的比较893
四、废旧橡胶脱硫再生工艺的发展方向893
第三节 胶粉的生产及应用894
一、胶粉行业的发展历史894
二、再生胶胶粉行业基本状况895
三、胶粉的生产工艺过程898
四、胶粉生产方法的分类898
五、胶粉制造技术899
六、生产方法对胶粉性状及应用特征的影响903
七、胶粉的表面改性904
八、胶粉的应用909
第四节 废橡胶的能源利用技术910
一、废橡胶的燃烧价值910
二、废橡胶变为能源的途径911
三、废橡胶的热解912
第十四章 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和处理913
第一节 概述913
一、废塑料的来源及分类913
二、废塑料管理917
三、我国塑料回收存在的问题919
第二节 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919
一、废塑料的分离技术及开发应用920
二、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923
三、废旧塑料的再生加工技术924
四、废旧塑料物理循环技术926
五、废塑料的化学再生技术927
第三节 废塑料的焚烧处理技术931
第四节 废塑料的裂解制油工艺934
一、聚乙烯、聚丙烯的裂解934
二、聚苯乙烯的裂解937
三、苯乙烯单体的分馏提纯938
四、PS与其他塑料混合裂解939
第五节 可降解塑料939
一、可降解塑料的定义939
二、可降解塑料的种类939
三、可降解塑料的用途941
四、国内外降解塑料发展现状及问题941
五、降解塑料试验评价方法的进展943
第十五章 废电池的回收和综合利用945
第一节 概述945
一、电池的分类、组成及消费比例945
二、废电池的环境污染问题946
三、废电池处理的环境风险分析948
四、我国废电池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950
第二节 废电池的管理950
一、废电池的管理原则951
二、管理组织形式及措施952
三、国内外有关的废电池管理法规955
四、不完全市场中度电池管理957
第三节 废电池的回收处理技术961
一、当今国内外废电池回收情况概述962
二、目前回收方式存在的不足964
三、废旧干电池的综合处理技术964
第四节 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974
一、废铅蓄电池的组成975
二、废铅蓄电池的资源化管理状况975
三、收集流通方式975
四、运输方式976
五、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976
六、废酸的集中处理977
七、塑料壳体的回用977
八、废铅蓄电池的资源化实例977
第十六章 电子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979
第一节 概述979
一、中国电子废弃物的现状和发展态势980
二、电子废弃物的分类和组成981
三、电子废弃物的特点984
四、电子废弃物污染的防治986
五、国外电子废弃物环境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现状988
六、我国电子产品回收企业的现状与展望989
第二节 电子废弃物管理992
一、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管理的意义992
二、国内外电子废弃物回收概况992
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电子废弃物再利用993
四、欧盟电子废弃物管理法介绍995
五、我国电子废弃物立法构想998
第三节 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技术1000
一、电子废弃物的机械处理工艺1000
二、电路板的处理1004
三、计算机元器件的再利用与回收1005
四、电子废弃物机械处理的工业应用1006
五、电子废弃物的热处理回收技术1008
第四节 电子废弃物处理经济分析1011
一、电子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的经济分析1011
二、案例简介1013
第十七章 废汽车的回收与处理1014
第一节 概述1014
一、国内外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的现状1014
二、我国进口废钢铁及废汽车压件情况1015
三、废汽车压件的主要成分及回收利用价值1015
四、废汽车压件再生利用价值1016
五、进口废汽车压件的环境风险及预防措施1017
第二节 废汽车的回收拆解工艺1018
一、粗解程序(总体拆解)1018
二、细拆工艺(各总成与组合件的拆解)1019
第三节 废汽车中有色金属的回收利用1028
一、有色金属在汽车上的应用1028
二、报废汽车中有色金属再生的意义1030
三、报废汽车上有色金属再生工艺1030
四、先进的报废汽车上有色金属的回收方法1032
五、铝合金液化分离装置1033
第四节 废车轮胎的综合利用1034
一、废旧轮胎翻新1034
二、废车轮胎制胶粉1035
三、废旧轮胎可用于建筑材料1036
四、其他用途1037
第五节 废汽车其他部分的应用1038
一、玻璃的回收再利用1038
二、塑料的回收再利用1039
三、黑色金属材料的回收利用1041
第十八章 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1043
第一节 概述1043
一、农业废弃物的特点1043
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意义1043
三、中国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现状1044
第二节 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1046
一、秸秆的来源及资源量1046
二、秸秆的成分、特性和利用现状1047
三、秸秆还田利用技术1048
四、秸秆燃料化技术1052
五、秸秆青贮技术1058
六、作物秸秆氨化技术1060
七、秸秆作为生产原料利用1063
第三节 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1064
一、我国畜禽粪便的产生现状1064
二、动物粪便的性质1064
三、动物粪便对环境的影响1065
四、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防治对策与措施1065
五、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1066
第四节 农用塑料的综合利用1073
一、我国农业塑料的使用现状1073
二、农业塑料残留农田后的不良影响1074
三、防治残留农膜污染的技术措施1077
四、废地膜的回收及加工利用1078
第五节 乡镇工矿企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1079
一、食品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1079
二、屠宰、制革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1085
三、水产贝类废弃壳体制取白灰1088
四、废纤维的回收及综合利用1090
第六节 农业废弃物的工业利用1092
一、农业度弃物热解生产化工原料1092
二、用农业废弃物作建筑材料1093
三、农业废弃物生物质压块燃料1096
四、农业废弃物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097
参考文献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