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法学会优秀课题成果文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法学会优秀课题成果文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
  • 李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978750937805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81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503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法制-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法学会优秀课题成果文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作为治国基本方略的中国法治1

第一节 依法治国方略的主要内涵和基本特征4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手段和基础性方式的治国方法和发展战略6

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通过宪法和法律使民主政治得以平稳有序展开的治国方法和发展战略7

三、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通过宪法和法律使经济和社会获得长期秩序与发展的治国方法和发展战略8

第二节 依法治国方略的形式要求和实施原则14

第三节 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与党的领导24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原则24

二、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过程中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25

三、在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过程中坚持民主与法治相结合27

第二章 世界各国法治发展样式的多元性34

第一节 法治原则的包容性与法治样式的多元性34

第二节 西方法治样式的多元展开39

一、议会主导的英国法治40

二、分权制衡的美国法治47

三、议行双轨的法国法治49

四、以国为重的德国法治54

五、脱亚入欧的日本法治61

第三节 多元法治模式及其影响因素65

第三章 发展中大国的社会转型与法治发展:俄罗斯视角73

第一节 俄罗斯的现代社会转型73

一、融欧亲美:俄罗斯尚未完结的现代化转型进程73

二、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模式选择76

第二节 俄罗斯的法治发展历程83

一、苏联时期法治问题的意识形态化84

二、当代俄罗斯法治的“新标准”86

第三节 俄罗斯法治根基的建构92

一、精神起点92

二、社会根基97

三、文化根基100

第四节 俄罗斯法制现代化与司法改革104

一、法律制度变革与创新105

二、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107

三、司法改革与司法独立108

第五节 俄罗斯法治变革的得失110

一、政治浪漫主义与精英伦理规范的强化113

二、文化怀疑主义与宪政权威的缺失117

三、经济激进主义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弱化121

第四章 中国近代法治的转型和发展历程:以公法为中心128

第一节 总统制与内阁制之争128

一、总统制、内阁制与半总统制(混合制、双首长制)129

二、临时约法所确立之政体132

三、临时约法所确立政体之运作135

四、政体之争的延续与调和139

第二节 国民大会的理论与实践141

一、孙中山关于国民大会的构想142

二、 “五五宪草”与“政协宪草”中的国民大会147

三、从“制宪国民大会”到“行宪国民大会”150

四、国民大会的悖论153

第三节 监察权与监察院155

一、孙中山论独立监察机关155

二、北洋政府的监察制度158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监察院159

四、监察院监察职权的行使及其实效166

五、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监察院171

第四节 从三法司到司法院175

一、中国古代三法司175

二、清末司法改革177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央司法机关178

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央司法机关181

五、近代中央司法制度变迁中的断裂与延续184

第五章 时代呼唤法治的中国发展道路192

第一节 法治发展的社会制度基础192

第二节 中国法治发展的特殊性196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7

二、政府推动型法治199

三、社会主义法治202

四、综合型法治205

五、初始型法治206

第三节 激进与渐进之间209

第六章 中国法治发展道路的模式选择217

第一节 律法中心主义与法院中心主义217

一、“律法中心主义”与“法院中心主义”218

二、“法律帝国”引发的法治危机220

第二节 多元主义的法治共和国224

一、 “法治”作为治理术:国家治理的现代化224

二、多元主义的法律规则226

三、多元主义的治理体制:超越纠纷解决思路229

第三节 法治发展中的政党与政府232

一、党的领导与审判权的独立行使232

二、新礼法传统:通过党内法治带动国家法治234

三、政府推动公共治理与法治建设236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42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要特征24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4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24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244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继承中国法制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245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246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246

一、以人为本原则247

二、上下有序原则251

三、内外协调原则255

四、动态均衡原则259

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原则265

六、可持续发展原则270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改革完善273

一、法律体系的修改完善273

二、立法机制的改革完善277

第八章 中国法治的东方特色:调解和信访285

第一节 作为东方传统经验的调解285

一、调解的特点和功能286

二、人民调解制度的产生和发展290

三、人民调解的法律化:《人民调解法》293

四、其他专门性调解机制299

第二节 中国式的权利救济:信访303

一、信访工作的性质305

二、信访制度的功能308

三、信访法治化及其路径317

第九章 中国的民本法治:群众路线331

第一节 构建合理的法民关系331

一、积极的法民关系与消极的法民关系333

二、法民关系的微观分化:司法环境与职业伦理341

三、法民关系的宏观连带:司法公信与个案裁判345

第二节 专职法治与民本法治349

一、现代西方的“专职法治”350

二、当代中国的“民本法治”354

三、两条法治道路的比较359

第三节 民本法治的群众路线365

一、变法与法治的“精英主义”366

二、普法与法治的“群众路线”369

三、坚持法治的群众道路371

第十章 法治建设的中国话语体系379

第一节 兼容并包的法治话语体系379

一、传统中国法治话语379

二、现代西方法治话语39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401

一、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科学性401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的基本内容406

第三节 法治话语体系的中国化413

一、走中国自己的法治道路414

二、完善法律制度414

三、法治更可靠415

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17

五、坚持两手抓417

第十一章 中国法治发展战略和进程422

第一节 中国法治发展综合战略422

一、狭隘的法治控权理论422

二、中国法治发展战略目标425

第二节 中国法治发展历史进程434

一、经济发展主导的法治建设阶段(1980~2000年)438

二、社会建设主导的法治建设阶段(2004~2020年)441

三、政治改革主导的法治建设阶段(2020~2050年)444

第三节 国家法治能力建设447

第十二章 中国民主法治的价值建构455

第一节 法家政治的价值缺失455

第二节 儒家政治的德性根基460

第三节 权利政治的理性取向467

第四节 迈向政治德性和政治理性4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