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穴位妙用养全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土荣华,陈尚岳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 ISBN:978751015102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60页
- 主题词:穴位按压疗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小穴位妙用养全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常识:一看就能会,少花医疗费2
精准取穴2
骨度法:以患者的身材为依据2
标志法:固定、活动两者各不同6
简易法:简便易行帮你找准穴7
指寸法:三种比量法需烂熟于心7
把握宜忌9
辨证施治:开启人体自身的天然药库9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是硬道理10
时间适当:早生阳气,晚除疲劳11
讲究力度:按摩防止“费力不讨好”12
别入雷区:这几种情况不能做按摩14
择优从之:拔罐、刮痧、艾灸各显其能15
第2章 老人:除寒湿一身轻,老当益壮不生病24
穴除寒湿24
祛除阴寒,走出亚健康别犯“通病”24
阴寒阳损伤,祛除寒湿调补虚亏26
痰为百病之源,除湿从根上解除忧患28
阴证,找对穴升阳“就地解决”30
驱寒温阳32
穴方1 神阙穴——温阳暖中的“门户”32
穴方2 大椎穴——通阳驱寒的“小火炉”32
穴方3 灸足三里穴——驱寒回阳,强身健体33
穴方4 灸太阳穴——回阳通络,解表清热33
穴方5 灸阳白穴——祛除风寒,醒神明目33
穴方6 灸印堂穴——明目安神,开窍驱寒34
穴方7 风池穴——驱寒解毒的“屏障”34
穴方8 合谷穴——驱寒活络的“圣药”34
穴方9 阳池穴——生阳发气通三焦35
穴方10 涌泉穴——温肾助阳祛寒冷35
祛痰除湿36
穴方1 灸地机穴——健脾渗湿,调经通络36
穴方2 灸阴陵泉穴——健脾去湿,温热消炎36
穴方3 灸中脘穴——化湿和中,降逆止呕效果好37
穴方4 灸丰隆穴——化痰要穴,配穴防痰湿诸症37
穴方5 灸肾俞穴——输出寒湿水气的“肾宝”37
穴方6 灸命门穴——通络除湿,补肾壮阳38
穴方7 灸曲池穴——除湿止痛,疏风清热38
第3章 孩童:脾胃保健康,养骨长得好40
双管齐下40
孩子不生病,养好脾胃是关键40
养好脾胃,手把手送给孩子健康41
肾主骨,孩子不长个养胃更要养肾43
养肾健骨,穴位按摩“指点打点”44
穴养脾胃46
穴方1 按揉乳旁穴——理气宽胸,降逆止呕46
穴方2 摩中脘穴——健脾和胃,帮宝宝消食止痛46
穴方3 推七节骨——温经止泻,泄热便秘47
穴方4 摩腹——健脾和胃,解除孩子的腹胀47
穴方5 揉胃俞穴——消食导滞,解除肠鸣、腹胀47
穴方6 揉脐——温经散寒,便秘、腹痛不发愁48
穴方7 揉大肠俞穴——顺肠调腑,通便止泻48
穴方8 拿肚角——温经散寒,孩子腹痛的克星49
穴方9 揉脾俞穴——消食助运,健脾和胃49
穴壮骨骼50
穴方1 涌泉穴——益肾养骨的保健大穴50
穴方2 太溪穴——孩子身体里的“壮骨药”50
穴方3 大钟穴——通调二便、强腰壮骨的要穴51
穴方4 复溜穴——敲敲打打护肾壮骨保平安51
穴方5 足三里穴——扶正培元,壮骨防羸弱51
穴方6 捏脊——健康增高就这一招52
穴方7 关元穴——补元气、填骨髓的“阀门”52
穴方8 气海穴——益肾壮骨,补气调气53
穴方9 中脘穴——温肾助阳祛寒冷53
第4章 中年人:男人养肾补虚,女人养肝补血56
男女有别56
肾为作强之官,肾气不足男人没有精气神56
肝是血液库,要想身体好,气血要养好58
五八肾气衰,中年男人要防肾虚健康失59
补气益血,气血充足身体好61
穴补肾虚64
穴方1 肾俞穴——提正气、固元阳的要穴64
穴方2 足三里穴——补肾固本的奇穴64
穴方3 命门穴——守住男人强腰固肾的“门户”65
穴方4 膻中穴——“捶胸顿足”助男人养肾65
穴方5 涌泉穴——肾精充足的“长寿大穴”66
穴方6 太溪穴——长在身体里的“益肾药”66
穴方7 腰眼穴——护腰活血就是补肾67
穴方8 然谷穴——远离遗尿、遗精及糖尿病67
穴方9 大钟穴——通调二便、强腰壮骨的要穴68
穴方10 尺泽穴——清肺泻热,温补肾气68
穴方11 气海穴——保养体内的“元阳之本”68
穴方12 复溜穴——敲敲打打保肾安69
穴方13 外劳宫穴——补足肾气小病消69
穴方14 关元穴——男子藏精的“阀门”70
穴补肝血71
穴方1 行间穴——清肝泻火第一穴71
穴方2 期门穴——平息肝火,理气解郁71
穴方3 太冲穴——疏泻肝火的良药72
穴方4 大敦穴——养肝开胃又解郁72
穴方5 神阙穴——按摩给肝增加动力73
穴方6 肝俞穴——让肝的元气越来越足73
穴方7 阳池穴——暖身养肝升发阳气的秘方74
穴方8 三阴交穴——女人健康的“万能穴”74
穴方9 阳陵泉穴——肝胆相照的疏泄大穴75
穴方10 足三里穴——养好脾胃补肝血75
第5章 小穴方有大功效,日常保健好帮手78
消化不良78
穴方1 中脘穴——缓解胃痛、腹胀、呕吐等78
穴方2 推腹——两分钟开胸顺气,消食散结78
穴方3 摩胃区——平补平泻,增强消化功能79
穴方4 按揉脐部——促进小肠蠕动,帮助消化79
食欲不振80
穴方1 足三里穴——肚子疼通过它来摆平80
穴方2 捏脊、摩腹——纳差食少“综合整治”80
气血不足81
穴方1 气海穴——温阳益气,培元补虚81
穴方2 隐白穴——生发脾气,调经统血81
穴方3 悬钟穴——只需十分钟,调和气血很轻松82
腰肌劳损83
穴方1 腰眼穴——调治肾虚型腰肌劳损83
穴方2 指揉痛点——找定痛点,轻松去痛83
上火84
穴方1 涌泉穴——肾水灭火的“消防员”84
穴方2 太冲穴——清肝火,消怒气85
穴方3 合谷穴——“通调水道”好灭火85
缓解疲劳86
穴方1 肩胛骨按摩——改善肩部酸痛86
穴方2 推脚底板——对肾虚型疲劳有补气作用86
穴方3 捏脊——提高人体免疫力,消除疲劳87
穴方4 头颈按摩——宁神开窍,缓解疲劳87
神衰嗜睡88
穴方1 二间穴——散目翳,提神解困疗效好88
穴方2 内关穴——宽胸理气,缓解春困疲劳89
穴方3 四神聪穴——增加大脑供血,醒神益智89
落枕90
穴方1 落枕穴——缓解疼痛,预防颈椎病90
穴方2 风池穴——缓解落枕症状90
穴方3 天宗穴——边揉边按由小到大转动颈项91
穴方4 肩井穴——缓解落枕和肩酸背痛91
失眠少寐92
穴方1 灸心俞穴——理气安神,灸出好睡眠92
穴方2 灸涌泉穴——宁心安神,调治衰弱性失眠92
穴方3 灸三阴交穴——平肝滋阴,防治肝郁型失眠93
穴方4 灸神门穴——安心养神,助你睡得香93
老寒腿94
穴方1 灸阳陵泉穴——强健腰膝,调治老寒腿94
穴方2 灸鹤顶穴——行气散寒,防治下肢痿软94
穴方3 灸委中穴——舒筋活络,预防膝盖疼痛95
穴方4 灸足三里穴——通经活络,防治老寒腿95
穴方5 灸神阙穴——温阳祛寒,腿上问题身上解95
足跟痛96
穴方1 艾灸疗法——滋补肾气,行气活血96
穴方2 按摩疗法——通经活络,补肾壮阳97
健忘98
穴方1 灸神门穴——益心安神,还有助于睡眠98
穴方2 灸少冲穴——醒神开窍,调理健忘失神98
穴方3 灸太溪穴——补阴益阳,改善健忘失神99
穴方4 灸心俞穴——提高记忆力99
穴方5 灸百会穴——醒脑安神,健脑益智99
胸闷100
穴方1 至阳穴——宽心第一穴100
穴方2 内关穴——改善心脏功能100
穴方3 极泉穴——缓解胸闷气短不生气101
穴方4 膻中穴——缓解胸闷101
多汗盗汗102
穴方1 灸复溜穴——温阳利水,调理多汗盗汗102
穴方2 灸阴郄穴——止血止汗,固腠理102
牙痛103
穴方1 下关穴——疏风清热,活络镇痛103
穴方2 颊车穴——活血消肿又止痛103
穴方3 合谷穴——疏风解表,缓和疼痛104
穴方4 悬颅穴——通络消肿,清热散风104
穴方5 厉兑穴——开窍醒神,清热和胃104
穴方6 阳溪穴——通腑泻热,清热止痛105
穴方7 内庭穴——清胃泻火,消肿止痛105
穴方8 冲阳穴——清热和胃,通络宁神105
第6章 用对穴疗方,老年常见病一扫光108
高脂血症108
穴方1 丰隆穴——祛除痰湿,甩掉高血脂108
穴方2 桥弓穴——调节血脂的好帮手108
高血压110
穴方1 吸拔大椎等穴——肝火亢盛型110
穴方2 吸拔肝俞等穴——阴虚阳亢型111
穴方3 吸拔肾俞等穴——肾精不足型111
穴方4 头部按摩——调节血压养精神112
穴方5 手部按摩——调节血压安心神112
糖尿病114
穴方1 吸拔大椎等穴——上消型114
穴方2 吸拔胃俞等穴——中消型115
穴方3 吸拔关元等穴——下消型116
穴方4 头部按摩——醒脑开窍116
穴方5 足部按摩——清热燥湿,平肝益肾117
冠心病118
穴方1 灸膻中等穴——宽胸理气血脉通118
穴方2 灸内关等穴——益心养心通心脉119
穴方3 灸丰隆等穴——行气化痰百病消119
哮喘120
穴方1 丰隆穴——哮喘、咳嗽的化痰强穴120
穴方2 列缺穴——食指按揉缓解咳嗽气喘120
穴方3 天突穴——边按摩边吞咽,通痰又导气121
穴方4 膻中穴——调气降逆,清肺化痰治哮喘121
穴方5 少商穴——通经气,两分钟定咳止喘122
穴方6 鱼际穴——防治春季哮喘122
更年期综合征123
穴方1 吸拔心俞等穴——心肾不交型123
穴方2 吸拔肝俞等穴——肝肾阴虚型123
穴方3 吸拔肾俞等穴——脾肾阳虚型124
穴方4 头部按摩——醒神开窍,缓解不适124
穴方5 手部按摩——镇静止痛,清热解表125
第7章 男科疾病你莫慌,小小穴方帮你忙128
遗精128
穴方1 吸拔肾俞等穴——遗精128
穴方2 吸拔关元等穴——肾虚滑精129
早泄130
穴方1 吸拔命门等穴——肾虚不固型130
穴方2 吸拔脾俞等穴——心脾两虚型131
前列腺炎132
穴方1 吸拔肾俞等穴——湿热内蕴型132
穴方2 吸拔脾俞等穴——脾肾阳虚型133
前列腺增生134
穴方1 刮痧疗法——刮去前列腺增生134
穴方2 拔罐疗法——利水益肾135
阳痿136
穴方1 吸拔关元等穴——命门火衰型136
穴方2 吸拔心俞等穴——心脾两亏型137
穴方3 吸拔中极等穴——湿热下注型137
第8章 妇科疾病莫迟延,用对穴方也能调140
月经不调140
穴方1 灸膻中等穴——调治血虚型月经不调140
穴方2 灸归来等穴——调治肾虚型月经不调140
穴方3 灸关元等穴——调治血寒型月经不调141
穴方4 灸命门等穴——调治气郁型月经不调142
穴方5 按揉照海穴——疏经散寒调月经142
穴方6 灸白环俞穴——调经止带,益肾固精143
穴方7 按揉阴廉穴——调经止带,通利下焦143
痛经144
穴方1 太冲穴——缓解痛经的要穴144
穴方2 三阴交穴——调理妇科病的首选穴144
穴方3 血海穴——引血归经,补血养肝145
穴方4 子宫穴——调经止带,活血化瘀145
穴方5 吸拔脾俞等穴——气血亏虚型145
穴方6 吸拔膈俞等穴——气滞血瘀型146
穴方7 吸拔肾俞等穴——寒湿凝滞型147
崩漏148
穴方1 刮拭三阴交等穴——实热型148
穴方2 刮拭肾俞等穴——气虚型148
穴方3 刮拭隐白等穴——阴虚型149
穴方4 刮拭血海等穴——血瘀型150
穴方5 按摩交信穴——养血调经止崩漏150
穴方6 按摩中都穴——疏肝理气止崩漏151
闭经152
穴方1 吸拔血海等穴——气血虚弱型152
穴方2 吸拔肝俞等穴——气滞血瘀型152
穴方3 吸拔大椎等穴——痰湿阻滞型153
经期腹痛154
穴方1 灸三阴交等穴——肝肾亏虚型154
穴方2 灸关元等穴——肾虚精亏型155
穴方3 灸大椎等穴——气血瘀滞型155
乳腺增生156
穴方1 按揉太冲等穴——乳腺增生156
穴方2 肩井穴——肝郁型乳腺增生156
穴方3 膻中穴——乳腺增生防治兼收157
穴方4 天池穴——宽胸理气157
慢性盆腔炎158
穴方1 吸拔肾俞等穴——寒湿凝滞型158
穴方2 吸拔肝俞等穴——湿热下注型159
穴方3 吸拔心俞等穴——气滞血瘀型159
外阴瘙痒160
穴方1 吸拔脾俞等穴——肝经湿热型160
穴方2 少府穴——让你远离外阴瘙痒160
穴方3 吸拔肝俞等穴——肝肾阴虚型161
白带异常162
穴方1 灸命门等穴——兴阳化湿疗白带162
穴方2 灸三阴交等穴——滋阴养血疗白带162
穴方3 灸白环俞穴——调经止带益肾气163
穴方4 灸水道穴——祛湿缓解白带异常164
第9章 儿科疾病莫大意,用对穴方有效果166
小儿感冒166
穴方1 按摩太阳穴等穴——一般感冒166
穴方2 按摩三关等穴——风寒感冒167
穴方3 按摩小天心等——风热感冒168
小儿咳嗽170
穴方1 开天门等——清肺化痰170
穴方2 按摩肺俞等——缓解咳嗽171
小儿积食173
穴方1 按摩中脘等穴——消食导滞173
穴方2 清天河水等——促进消化174
小儿腹泻176
穴方1 按摩大椎等穴——风寒型176
穴方2 按摩命门等穴——脾胃虚弱型177
小儿厌食178
穴方1 按摩神阙等穴——脾胃亏虚型178
穴方2 按摩脾俞等穴——消食导滞178
小儿便秘180
穴方1 按摩疗法——通调腑气,润肠通便180
穴方2 按摩疗法——肠道润,大便通180
穴方3 按摩疗法——拔罐调肠胃,排便更轻松181
小儿遗尿182
穴方1 按摩气海等穴——下部湿热型182
穴方2 按摩脾俞等穴——脾胃气虚型183
穴方3 按摩肾俞等穴——肾气不足型183
穴方4 按摩内劳宫等穴——阴虚内热型183
第10章 家有小穴方,祛除病患不用慌186
感 冒186
穴方1 吸拔肺俞等穴——风热感冒186
穴方2 吸拔大椎等穴——风寒感冒186
穴方3 吸拔阴陵泉等穴——暑湿感冒187
头痛188
穴方1 按摩、吸拔大椎等穴——风寒头痛188
穴方2 吸拔风门等穴——风热头痛189
穴方3 吸拔大椎等穴——血瘀头痛189
穴方4 吸拔风池等穴——肝火头痛190
穴方5 吸拔大椎等穴——痰浊头痛190
穴方6 吸拔肾俞等穴——肾虚头痛191
颈椎病192
穴方1 吸拔肩井等穴——寒湿型192
穴方2 吸拔曲池等穴——血瘀型193
肩周炎194
穴方1 刮痧疗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194
穴方2 艾灸疗法——疏通经脉,调和气血194
穴方3 拔罐疗法——促进血液循环,祛风除湿195
腰椎间盘突出症196
穴方1 艾灸疗法——滋阴补阳,培补元气196
穴方2 刮痧疗法——滋阴补阳,补肾益气197
风湿性关节炎198
穴方1 刮痧疗法——促进经脉气血流通198
穴方2 拔罐疗法——拔出风寒湿邪气198
腹泻200
穴方1 吸拔天枢等穴——急性腹泻200
穴方2 吸拔中脘等穴——脾虚腹泻201
穴方3 两组穴交替吸拔——慢性腹泻201
穴方4 吸拔合谷等穴——湿热腹泻202
穴方5 吸拔中脘等穴——伤食腹泻202
穴方6 吸拔中脘等穴——寒湿腹泻203
穴方7 吸拔中脘等穴——肝郁腹泻203
穴方8 吸拔肾俞等穴——肾虚腹泻203
便秘204
穴方1 吸拔脾俞等穴——实证便秘204
穴方2 吸拔神阙等穴——虚证便秘205
痔疮206
穴方1 吸拔承山等穴——湿热下注型206
穴方2 背部膀胱经走罐——气滞血瘀型207
穴方3 吸拔气海俞等穴——脾胃亏损型207
荨麻疹208
穴方1 艾灸疗法——清热祛湿,祛风止痒208
穴方2 拔罐疗法——解表清热,祛风通络209
湿疹210
穴方1 艾灸疗法——健脾化湿,益气养血210
穴方2 拔罐疗法——健脾化湿除湿疹211
皮肤瘙痒212
穴方1 艾灸疗法——祛风解毒,清热止痒212
穴方2 刮痧疗法—祛风解表,理血调经213
近视眼214
穴方1 按摩疗法——通经活络,提升视力水平214
穴方2 拔罐疗法——补肝健脾,滋阴明目215
过敏性鼻炎216
穴方1 艾灸疗法——温经散寒,益气固表216
穴方2 刮痧疗法—滋益肺阴,调理气血217
慢性咽炎218
穴方1 艾灸疗法——清肺利咽218
穴方2 刮痧疗法——疏风解表,泻热解毒219
穴方3 按摩廉泉等穴——清热利咽,缓解咽炎219
第11章 美容塑身,用对穴方活得更漂亮222
美发222
穴方1 按摩百会等穴——促进头部血液循环222
穴方2 按摩大椎等——滋养头发223
祛皱224
穴方1 吸拔太阳等穴——面部皱纹224
穴方2 背部膀胱经走罐——排毒祛皱225
祛斑226
穴方1 灸中脘等穴——脾气亏虚型226
穴方2 吸拔大椎等穴——血瘀型黄褐斑226
穴方3 吸拔三阴交等穴——祛雀斑,防黑色素227
丰胸228
穴方1 吸拔中脘等穴——乳房发育不良228
穴方2 吸拔膻中等穴——产后乳房下垂228
美腿230
穴方1 刮拭伏兔等穴——肿胀型“大象腿”230
穴方2 刮拭膻中等穴——痰湿型腿粗231
穴方3 刮拭委中等穴——除赘美腿231
减肥232
穴方1 吸拔中脘等穴——脾虚痰浊型臀部肥胖232
穴方2 吸拔肾俞等穴——肾虚型腰部肥胖232
穴方3 吸拔气海等穴——阳气不足型腹部肥胖233
穴方4 吸拔中脘等穴——湿浊内蕴型腹部肥胖234
穴方5 吸拔脾俞等穴——脾肾两虚型腹部肥胖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