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伦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泽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4111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伦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伦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伦理学概说1
第一节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类型2
一、伦理道德释义2
二、伦理学的研究对象7
三、伦理学的研究类型11
第二节 伦理学的性质与基本问题14
一、伦理学的学科性质14
二、伦理学的基本问题16
第三节 伦理学的使命与任务22
一、关于伦理学使命与任务的认识22
二、当代中国伦理学的使命与任务24
三、推动我国伦理学大发展大繁荣26
第二章 伦理学的思想传统29
第一节 中国伦理思想传统29
一、先秦时期的伦理思想29
二、秦汉至清中叶时期的伦理思想31
三、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的伦理思想33
第二节 西方伦理思想传统35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36
二、中世纪神学伦理思想38
三、西方近代伦理思想39
四、西方现代伦理思想4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传统42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42
二、俄国、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48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50
四、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变革52
第三章 道德的本质、结构与功能54
第一节 人存在的二重性与人的道德需要54
一、人存在的二重性54
二、人的道德需要57
三、道德生活及其特征60
第二节 道德的本质62
一、关于道德本质的诸种理论62
二、道德本质的科学探讨64
第三节 道德的结构、功能与作用72
一、道德的结构72
二、道德的基本功能75
三、道德的社会作用77
第四章 道德的起源、历史演变与发展规律81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81
一、关于道德起源的诸种理论81
二、道德起源的科学探讨86
三、人类道德的萌芽与形成88
第二节 道德的发展演变89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89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93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97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102
五、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107
第三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109
一、关于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的认识109
二、人类道德发展是一个进步的历史过程112
三、道德发展的规律性115
第五章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120
第一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120
一、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与发展120
二、为人民服务之为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内在依据122
三、为人民服务的内容与层次123
第二节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125
一、集体主义原则的由来与发展125
二、集体主义原则的科学内涵127
三、坚持集体主义,批判利己主义与个人主义130
第三节 人道主义原则133
一、人道主义的内涵及历史发展133
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136
三、以人为本是当代最高形式的人道主义138
第四节 社会公正原则140
一、公平正义原则的基本内涵140
二、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的主要内容142
三、公平正义原则的伦理价值144
第五节 诚实信用原则145
一、诚信的内涵与本质145
二、诚信原则的具体表现146
三、诚信的价值与作用147
第六章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150
第一节 忠于祖国150
一、忠诚、祖国与爱国主义151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152
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特点与要求154
第二节 热爱人民156
一、仁民爱人是基本的道德规范156
二、热爱人民的具体要求158
三、热爱人民的当代实践159
第三节 敬重劳动160
一、劳动的伦理价值161
二、敬重劳动的伦理要求162
三、“体面劳动”和劳动者尊严164
第四节 崇尚科学165
一、科学的伦理价值165
二、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167
三、科学精神的培育168
第五节 保护环境170
一、自然环境的伦理价值170
二、爱护环境的具体要求171
三、推动“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172
第七章 道德基本范畴175
第一节 善恶175
一、善与恶的含义175
二、善与恶的矛盾关系178
三、正当与善及其优先性181
第二节 义务182
一、义务的含义与实质182
二、道德义务的类型与特点183
三、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186
第三节 良心189
一、良心的含义与本质189
二、良心的形成与构成192
三、良心的功能与作用195
第四节 荣誉198
一、荣誉的含义与荣辱观198
二、荣誉范畴的基本构成202
三、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206
第五节 幸福207
一、幸福的内涵与幸福观207
二、幸福的构成要素及与快乐、痛苦的关系211
三、无产阶级幸福观的基本特征214
第八章 婚姻家庭道德、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217
第一节 婚姻家庭道德217
一、爱情与恋爱道德217
二、婚姻道德225
三、家庭道德232
第二节 职业道德237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与特征238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242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244
第三节 社会公德246
一、社会公德的性质与特点246
二、社会主义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250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252
第九章 德心、德行、德性与道德人格257
第一节 道德心理257
一、道德心理概说258
二、道德认识与道德智慧259
三、道德情感及其类型260
四、道德意志与道德信念262
第二节 道德行为263
一、道德行为的含义与特征263
二、道德行为的冲突与选择264
第三节 道德品质269
一、道德品质的内涵与特征269
二、道德品质的层次与类型270
三、道德品质的基本范畴272
第四节 道德人格275
一、人格、尊严与志节275
二、道德理想与理想人格279
三、至善、不朽与终极关怀283
第十章 道德评价、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291
第一节 道德评价291
一、道德评价的含义、特征与作用291
二、道德评价的类型与手段295
三、道德评价的依据298
第二节 道德教育300
一、道德教育的内涵、本质与特征300
二、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303
三、道德教育的载体与方法306
第三节 道德修养310
一、道德修养的内涵与实质310
二、道德修养的路径与方法313
三、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318
第十一章 伦理学发展的新领域325
第一节 应用伦理学的兴起与特点325
一、应用伦理学的兴起325
二、应用伦理学的研究内容328
三、应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330
第二节 经济伦理学333
一、经济伦理学界说333
二、经济伦理学的兴起与发展335
三、经济伦理学的基本内容336
第三节 环境伦理学340
一、环境伦理学界说341
二、环境伦理学的兴起与发展341
三、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343
第四节 生命伦理学345
一、生命伦理学界说345
二、生命伦理学的兴起与发展347
三、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内容348
第五节 网络伦理学351
一、网络伦理学的定义351
二、网络伦理学的兴起与发展354
三、网络伦理的主要内容354
第十二章 伦理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愿景359
第一节 现代文明的挑战与伦理反思359
一、现代文明的进步与缺陷360
二、世界祛魅所导致的价值迷失363
三、现代性道德的困境与危机366
第二节 伦理精神、道德品质与文明盛衰的机理探析368
一、伦理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核心与精髓369
二、兴亡周期律渗透着道德的机理与精神370
三、伦理学在迎接挑战中获得新的发展374
第三节 伦理学的发展趋势376
一、理论伦理学、规范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统一376
二、道义论伦理学与功利论伦理学的统一377
三、道德目的论伦理学与道德工具论伦理学的统一378
结束语380
主要参考文献382
后记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