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识人学全书 最新图文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邵,赵蕤,曾国藩等原著;司马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
- ISBN:780175534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53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人间交往-通俗读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识人学全书 最新图文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六戚3
韩亿:治家严饬,教子有方3
成吉思汗:为避子争,打击私心4
曹睿:父子之情,人间至亲6
刘丽华:引咎自责,谏劝夫君7
第二章 观诚11
曾国藩:待人之道,以诚为本11
郑庄公:掘地见母,尽弃前嫌13
张良:待人以诚,终得真经14
李世民:争夺皇位,兄弟反目15
重耳:信守道义,退避三舍17
第三章 考志21
谢灵运:迷恋山水,玩物丧志21
严子陵:不慕权名,甘于清贫22
皇甫规:不贪名利,屈己让贤24
庞统:以苦为乐,耐得清寒25
介子推:辞绝封赏,避居深山27
第四章 视中34
郑子产:声哀而恐,疑其有诈34
石勒:啸声奇异,心怀奇志36
钟子期:音乃心声,辨音知事37
万宝常:乐淫而哀,国之将尽40
第五章 观色46
东郭垂:观色知事,善于臆测46
王戎:见虎咆哮,面无惧色47
淳于髡:心之所思,每现于面48
扁鹊:观色断病,桓公不信49
武则天:借佛愚民,制造舆论54
第六章 观隐54
李园:献妹取宠,另有隐情56
勾践:忍辱负重,深藏不露58
王莽:外示恭俭,内怀阴狠63
杨广:为登皇位,暗施诡计65
第七章 揆德70
廉希宪:鄙视叛贼,礼待书生70
秦穆公:施行仁爱,必有善报72
墨子:见义而为,不求回报72
刘秉忠:不贪名利,清廉自持75
范蠡:富而好礼,可增福祉79
第八章 甄伪83
霍去病:远征匈奴,公而忘家83
匡章:不欺死父,岂欺生君84
子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85
晋文公:信为国本,庇民之所86
周幽王:贪色误国,自食恶果87
第九章 明正91
魏征:择人择地,卖直固宠91
韩信:背水列兵,舍死激战93
苏武:事君尽忠,人臣大节95
吴隐之:酌饮贪泉,不渝清操96
第十章 知邪103
赵高:为报家仇,口蜜腹剑103
秦桧:卖国求荣,迫害贤良104
魏忠贤:不惜生死,留下恶名106
和珅:巧进谗言,暗中坑人108
蔡京:取宠徽宗,擅作威福109
王钦若:口蜜腹剑,用心险恶111
第十一章 七观114
秦宓:言词绝妙,对答如流114
纪晓岚:即席作赋,震惊君臣115
郑板桥:酒醉之中,主动作画117
张说:见利忘义,利令智昏118
宋太祖:杯酒释权,除却心患119
第十二章 九征124
何晏:血不华色,精气烟浮124
邢夫人:修养深厚,气宇不凡125
汉武帝:容止正派,肃敬威严126
项羽:言为心声,显露性情127
张昭:直言耿介,过于偏执131
第十三章 论失131
齐国三杰:一介武夫,有勇无谋132
成吉思汗:谨慎多疑,容易动怒134
晁错:疏忽小事,不够精细136
贺若弼:居功自傲,难以驯服138
杜弼:不知缓急,无胆无识140
晏婴:能言善辩,反应敏捷141
李泌:辞官归隐,全身而退143
第十四章 流业149
季札:物是人非,佩刀照送149
商鞅:力推新法,死于非命150
西门豹:革新吏政,治邺有方151
叔孙通:伺机而出,制定礼法152
张仪:能言善辩,结成连横155
张敞:心胸狭隘,滥杀无辜155
第十五章 九偏162
郭子仪:进退有节,终保富贵162
甄妃:性情温和,与世无争164
邓绥:说话平缓,为人宽厚166
郭嘉:洞察先机,料事如神167
吕端:遇事冷静,粗中有细168
第十六章 六构174
魏桓:明表心意,拒绝征召174
宓子贱:看似整人,实则谏君174
孔融:辞令丰富,智驳陈韪176
隐蕃:花言巧语,骗取好感177
陈轸:举例论理,消除疑虑178
欧阳修:一语中的,言简意赅178
第十七章 授职184
吕尚:难做琐事,易主大局184
刘墉:日理万机,治理繁乱186
王安石:排除万难,力求变法188
田单:以小搏大,智胜燕国190
韩信:君道知人,臣道知事194
刘邦:激励部下,赏赐为主195
李世民:用人如器,尽其所长195
乾隆:天威莫测,驭下有术197
第十八章 衡弊204
尹继善:秉公执法,恪尽职守204
张居正:变法结怨,不得善终206
诸葛亮:巧借东风,草船借箭208
陈平:权智有余,公正不足211
房弼:疏忽大意,被人所害219
第十九章 接识219
秦桧:不计小过,为我所用220
袁绍:侮辱谋士,失去天下221
王维:偶遇韩干,苦心育才222
狄仁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224
刘邦:不信谗言,重用陈平225
管仲:违背常情,侍君有疑227
第二十章 英雄233
项羽:“英才”不足,猜疑范增233
班超:临危不乱,果断出击235
诸葛亮:虚张声势,布疑惑敌237
朱元璋:引蛇出洞,智败友谅239
项羽:匹夫之勇,难成气候241
吕尚:不拘形式,务求实际244
第二十一章 品质249
吴起:吸吮脓血,赢取人心249
郭林宗:感化恶人,去祸远灾250
萧何:顺从帝王,斩杀韩信252
楚庄王:人有不及,可以情恕255
第二十二章 审誉259
范仲淹:心怀天下,忧乐可鉴259
平原君:谢绝加封,反扬美名261
宋濂:苦尽甘来,名留青史262
范蠡:功成身退,美名远传263
第二十三章 辨伪268
李林甫:似是而非,压抑人才268
汉昭帝:不信谗言,明辨是非270
孙膑:相信小人,惨遭暗算272
宋高宗:长期隐忍,蓄积待发273
郑袖:为护权力,狠斗魏女274
晋献公:借道伐虢,削唇去齿275
第二十四章 揆爱279
戚继光:罚不失爱,严中有情279
羊祜:专施恩德,受人敬爱281
李世民:放宽政策,收买人心283
冯谖:烧毁借据,买来恩义285
第二十五章 探绪291
杨坚:神色自若,佯装镇定291
蔡邕:居才不傲,慧眼识才292
沈万三:自夸豪富,弄巧成拙294
李自成:骄傲自满,功亏一篑295
寇准:为人耿介,直言快语301
第二十六章 论短301
刘宽:性情温和,慈忍善良302
周亚夫:坚毅厉直,得罪景帝303
海瑞:苛刻少恩,铁面无私305
第二十七章 明智312
白居易:聪颖好学,幼识之无312
曹操:洞察大势,乘机而起313
张良:审时度势,由弱变强316
诸葛亮:生逢乱世,明辨时局318
第二十八章 大体325
李世民:网罗武将,延揽智士325
忽必烈:网罗人才,任贤使能328
刘邦:大敌当前,先稳人心330
汉武帝:不论出身,惟才是用332
周元素:识人之性,用人之长338
第二十九章 任长338
雍正:只论才技,不拘成例340
孙策:物尽其用,人尽其才343
赵王:错用赵括,用才非长344
第三十章 品目351
诸葛亮:治国之道,务在举贤351
崔斌:刚正耿直,直言不讳353
汉武帝:兴造功业,务在举贤355
唐玄宗:得贤则安,失贤则乱358
第三十一章 量才365
忽必烈:充分授权,放心任用365
商汤:重用伊尹,国势渐强367
曹操:欲争天下,先争人才369
刘备:寻访贤才,成就大业371
李广:长于应变,勇多于谋372
第三十二章 察骨377
汉高祖:骨刚质刚,骨柔质弱377
查继佐:观骨识人,结交豪杰379
姑布子卿:面部如命,骨相如运380
秦始皇:隆准长目,鸷膺豺声381
第三十三章 论神385
王莽:神平质平,神邪质邪385
曾国藩:欲辨邪正,先观动静387
仲永:不知进取,神不再清389
第三十四章 审态394
刘晔:窥人心态,工于心计394
和珅:阿谀奉承,攀升有术396
陈瑾:通过审态,识破蔡京398
睿宗:优柔寡断,妇人之仁399
第三十五章 刚柔408
陶朱公:错识人性,痛失爱子408
王湛:可与深虑,难与捷速410
卫青:以仁治军,平和柔韧412
龚定庵:狂放不羁,恃才傲物413
晋惠公:刚愎自用,痛失天下414
第三十六章 七缪418
齐威王:他人之言,不可轻信418
朱元璋:兼取众议,甄别人才418
齐桓公:不计恩仇,以礼待士422
颜驷:历经三世,未能晋升424
刘邦:待人以宽,不拘其过424
孙权:以貌取人,错失人才427
曹操:凭貌选才,铸成大错428
第三十七章 效难432
魏惠王:名位识人,留下后患432
秦王:听信谗言,错杀韩非433
秦穆公:为得贤才,不惜钱财435
苏威:才干出众,屡经重用436
汉武帝:不讲门第,不论出身438
杨溥:选贤任能,毫无私心439
第三十八章 释争444
蔺相如:谦让保国,名垂青史444
石苞:遭遇不平,坦然相对446
张弘范:摸准性情,伺机申辩448
祢衡:狂傲自大,于己不利449
寇恂:忍仇不争,心胸博大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