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对联通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对联通论
  • 余德泉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097995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654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711页
  • 主题词:对联-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对联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名片1

第二节 对联的文学地位与对联研究应有的学科高度4

第三节 对联的艺术标准9

第四节 对联领域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11

第一章 对联史略15

第一节 对联的孕育期15

第二节 对联的产生26

第三节 对联的发展41

第四节 对联的鼎盛期54

第五节 关于联话59

第二章 对仗规则65

第一节 对仗的基本要求65

第二节 对仗方式74

第三节 《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剖析92

第三章 平仄分辨101

第一节 怎样确定字的声调和平仄104

第二节 怎样区分混入平声字中的入声字107

第三节 “新四声”与“老四声”问题109

第四章 对联的句脚平仄安排方式(上)113

第一节 总述113

第二节 马蹄韵的句脚平仄安排方式117

第三节 朱氏规则的句脚平仄安排方式129

第四节 李氏规则的句脚平仄安排方式132

第五节 马蹄韵是对联的基本声律规则135

第五章 对联的句脚平仄安排方式(下)141

第一节 联脚的平仄安排141

第二节 虚词句脚的平仄认定145

第三节 段合式以及马蹄韵、朱氏规则、李氏规则在对联中的综合运用150

第六章 对联的句中平仄安排方式161

第一节 联句不同字数的平仄安排161

第二节 领字的平仄安排174

第三节 句中平仄与句脚平仄的有机结合177

第四节 不受马蹄韵、朱氏规则和李氏规则约束的对联184

第七章 对联谱191

第一节 制作对联谱的可行性191

第二节 只有马蹄韵正格全合式适合制作对联谱195

第三节 怎样用马蹄韵制作对联谱197

第八章 关于《联律通则》201

第一节 《联律通则(修订稿)》文本201

第二节 《联律通则(修订稿)》的不足203

第三节 新拟《对联通则》文本及其说明209

第九章 对联写作概述215

第一节 对联写作方式215

第二节 对联写作要求232

第三节 对联写作格调236

第四节 对联写作禁忌244

第十章 对联写作技巧(上)249

第一节 飞白、方言、互文、切侧、分总、反语、双关、双声、引申250

第二节 比拟、巧辞、用数、用典、对比、对反、对称、共体266

第三节 夸张、列品、成语、曲解、同出、同字、同旁、同韵285

第十一章 对联写作技巧(中)303

第一节 回文、合巧、行活、异指、两兼、连珠、拟声303

第二节 层递、歧义、衬托、析字、转品、拆词、呼应、委婉318

第三节 侧对、重言、绕口、绘态、换位、紧缩、缺如、借代343

第十二章 对联写作技巧(下)365

第一节 借题、混异、排比、揶揄、虚字、虚指、假称、隐切365

第二节 越递、强弱、雅谑、歇后、叠字、叠韵、影射、譬喻387

第三节 多种技巧的综合运用403

第四节 “绝”对406

第十三章 几类对联的写作(上)411

第一节 春联的写作411

第二节 喜联的写作421

第三节 寿联的写作431

第四节 挽联的写作442

第五节 行业联的写作458

第十四章 几类对联的写作(下)473

第一节 题赠联的写作473

第二节 嵌名联的写作480

第三节 胜迹联的写作495

第四节 寺庙联的写作510

第五节 长联的写作532

第十五章 对联的书写及相关问题545

第一节 对联与书法的联系545

第二节 对联的书写格式547

第三节 对联题款常见内容及应注意的问题557

第四节 对联题款习惯用语562

第五节 匾额、横批、钤印与张贴570

第六节 联文的断句与标点581

第十六章 对课与对联教学591

第一节 对课的历史与现状591

第二节 对课的方式与要求597

第三节 常见的几种对课读物601

第十七章 关于征联611

第一节 征联的起始与类别611

第二节 征联方式615

第三节 征联评选与佳作刊印622

后记629

附录一 声律启蒙633

附录二 笠翁对韵643

主要参考文献6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