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市民社会与法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的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study on Marx's idea and it's current meaning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市民社会与法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的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study on Marx's idea and it's current meaning
  • 秦国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90974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1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市民-城市社会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市民社会与法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的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study on Marx's idea and it's current meaning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1

引言 市民社会与法治关系的理论视域与时代价值1

第一章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来源1

第一节 国家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法律观1

1.古代城邦即市民社会中的法律或法治是正义的权衡1

2.人们按照信约建立的政治国家中的法律是人们自由和公正的保障9

第二节 自由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法律观18

1.政治共同体中的法律是对私有财产和社会权利的确认18

2.基于人们授权而产生的政府在于运用既定而有效的法律保护人们的自由和财产36

第三节 国家神秘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法律观53

1.市民社会通过保障人身和财产的法律制度以维护其利益实现秩序53

2.市民社会中好的法律可以使国家昌盛61

第二章 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和法律73

第一节 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74

1.不以行为本身而以当事人的思想方式作为主要标准的法律是对非法行为的公开认可74

2.立法应当是将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83

第二节 “立法权”是完整的“政治国家”95

1.民主制是一切国家制度的实质95

2.市民社会成员是非政治“市民”和政治“公民”的“二重化”119

3.法律是各等级存在的保障,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130

第三节 选举构成了真正市民社会的最重要的政治利益152

1.市民社会成员的“等级差别”在于其劳动分工和占有金钱等方面的差别152

2.选举是市民社会对政治国家的直接的、实际存在的关系169

1.市民社会是私人利益的领域179

第一节 国家通过普遍人权法律承认了自己的市民社会自然基础179

第三章 市民社会是国家的现实基础,国家意志是法律的一般表现形式179

2.所谓人权无非是脱离了人的本质和共同体的利己主义的人的权利187

3.现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市民社会201

第二节 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210

1.市民社会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210

2.私法和私有制是从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形式的解体过程中同时发展起来的217

第三节 国家的本质不过是私有者把这个国家看做自己的排他的权力的官方表现231

1.国家建筑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之上231

2.无论是政治的立法还是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239

3.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247

第四章 市民社会的一般利益就是各种自私利益的一般性,是所有权、自由、平等的三位一体263

第一节 市民社会的共同利益就是自私利益的交换264

1.市民社会商品交换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264

2.市民社会的一般利益就是各种自私利益的一般性275

第二节 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它们根源于市民社会288

1.市民社会的每种生产形式都产生出它所特有的法权关系、统治形式等等288

2.市民社会中的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295

3.市民社会的交易契约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法权关系310

第五章 东方社会与法律发展的独特历史逻辑334

第一节 原始公社所有制、法律和政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336

1.现代家庭以缩影的形式包含了一切后来在社会及其国家中广泛发展起来的对抗336

2.在氏族这种组织完备的自治团体的基础上不可能建立政治社会或国家343

第二节 法律与习俗都是维持原始共同体存在的基本手段351

1.所有各种形式的国家都是社会身上的赘瘤351

2.古代法律对社会等级的划分充满了为首领、高等阶层等效劳的色彩359

3.由于法律是通过立法机关正式制定的,它有着习俗所没有的现实强制力370

1.原始公社是行政与司法自治的统一体,公社法律主要是对习俗的确认378

第三节 亚细亚所有制和政治制度形式决定了东方社会的停滞性378

2.东方国家中村社的自给自足的性质,是亚洲的专制制度和停滞状态的最为坚实的基础383

第六章 马克思市民社会与法律发展理论的时代意义398

第一节 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元分离的宪政意义399

1.市民社会相对独立的法治价值在于以权利制约权力401

2.市民社会的民主机制在于形成了自治自律的内部组织结构407

3.市民社会多元利益集团的形成有利于确立民主与法治相统一的社会秩序415

第二节 市民社会的自主自律与法治经济秩序的内在关联考察424

1.市民社会内部的利益自我衡平机制有助于市场经济法治秩序的实现425

2.市民社会的自律性有助于市场诚信机制的形成432

3.市民社会的自治性有助于政府的市场角色定位437

第三节 马克思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时代价值445

1.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对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446

2.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市场经济法制建设466

3.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有助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82

主要参考文献503

后记5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