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学基础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学基础理论
  • 石佩臣主编;王少湘,柳海民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911285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540页
  • 文件大小:207MB
  • 文件页数:555页
  • 主题词:教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学基础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学科性质1

第二节 教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和范围11

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基本问题13

第四节 教育学基础理论的科学基础17

第五节 学习教育学基础理论的意义和方法20

第一编 教育本质论29

第一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29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性29

第二节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作用39

第三节 教育的基本职能和社会作用55

第四节 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的使命69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75

第一节 人的本质观与教育75

第二节 人的发展特点与教育86

第三节 人的个性与教育92

第四节 人的发展因素及其相互关系97

第三章 教育的本质115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属性115

第二节 教育的专门特点124

第三节 教育的定义130

第四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132

第一节 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132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相联系137

第三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45

第四节 教育必须不断改革160

第五节 教育适应人的身心发展168

第二编 教育结构论175

第五章 教育形态175

第一节 教育形态概述175

第二节 社会教育178

第三节 家庭教育183

第四节 学校教育190

第五节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互联系198

第六章 教育制度205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205

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212

第三节 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223

第三编 教育目的论229

第七章 教育方针229

第一节 教育方针概述229

第二节 教育方针的特性231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构成和科学依据233

第四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及其精神实质238

第五节 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则243

第八章 教育目的247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247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特性253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57

第四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266

第九章 全面教育的组成部分271

第一节 德育271

第二节 智育278

第三节 体育282

第四节 美育286

第五节 劳动技术教育289

第四编 教育过程论297

第十章 教育过程的本质297

第一节 教育过程的一般理论297

第二节 教育过程的理论基础310

第三节 教育过程的主要特点321

第十一章 教育过程的基本结构329

第一节 教育过程的整体结构329

第二节 教育过程的基本阶段334

第十二章 教育过程的基本原则343

第一节 教育过程原则概述343

第二节 教育过程的基本原则345

第五编 教育要素论357

第十三章 教育者357

第一节 教育者及其专门职业的产生与发展357

第二节 教师的作用与地位360

第三节 教师劳动的性质与特点367

第四节 教师的任务和素质371

第五节 教师的职业道德376

第十四章 受教育者379

第一节 受教育者概述379

第二节 学生的地位383

第三节 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与教育385

第四节 师生关系393

第十五章 教育内容402

第一节 教育内容概述402

第二节 制约教育内容的因素406

第三节 教育内容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409

第四节 社会主义教育内容的选择原则415

第十六章 教育手段422

第一节 教育手段概述422

第二节 制约教育手段的因素426

第三节 教育手段的类别429

第四节 社会主义教育手段的指导思想439

第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手段选用的基本原则443

第十七章 教育途径446

第一节 教育途径概述446

第二节 教学450

第三节 课外活动455

第四节 社会实践462

第五节 教育途径的组织与选择原则466

第十八章 教育环境469

第一节 教育环境概述469

第二节 教育环境的类别473

第三节 教育环境的特点478

第四节 教育环境建设的基本原则479

第六编 教育研究方法论487

第十九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问题487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487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产生与发展493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499

第二十章 教育科学研究过程505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过程概述505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准备506

第三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实施511

第四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总结与评价515

第二十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518

第一节 观察法518

第二节 调查法520

第三节 实验法523

第四节 文献法、历史法和比较法526

第五节 经验总结法和个案法528

第六节 逻辑分析法529

第七节 教育统计法531

参考文献5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