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旱区农田土壤水盐调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旱区农田土壤水盐调控
  • 王全九,单鱼洋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4696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干旱区-农田-土壤-水盐体系-调控-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旱区农田土壤水盐调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 研究进展2

1.2.1 国内外滴灌研究进展2

1.2.2 国内外微咸水研究进展5

1.2.3 土壤水盐调控措施11

1.3 研究方法14

1.3.1 综合调查法14

1.3.2 试验研究14

1.3.3 数值模型模拟14

参考文献14

第2章 一维土壤水盐运移特征21

2.1 淡水入渗土石混合介质水盐运移特征21

2.1.1 土石混合介质水分运动特征研究22

2.1.2 水平入渗法确定土石混合介质水力参数28

2.1.3 水平入渗法确定土石混合介质的扩散率33

2.1.4 土壤入渗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36

2.1.5 土石混合介质垂直一维积水入渗土壤盐分运移特征41

2.2 微咸水入渗土壤水盐运移特征45

2.2.1 非盐碱化土微咸水入渗特性45

2.2.2 微咸水间歇特征分析46

2.2.3 咸淡交替入渗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53

2.2.4 微咸水入渗模型的研究55

2.2.5 次生碱土微咸水入渗特性及数学模型66

2.2.6 微咸水入渗数学模型74

2.3 潜水蒸发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80

2.3.1 潜水蒸发特征分析80

2.3.2 土壤输水特性对潜水蒸发的影响87

2.3.3 潜水蒸发数学分析96

2.3.4 潜水蒸发与盐分累积100

2.4 潜水蒸发与土壤盐分积累特性研究110

2.4.1 试验设计110

2.4.2 土壤盐分积累特性研究110

参考文献121

第3章 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特征123

3.1 淡水滴灌土壤盐分分布特征123

3.1.1 试验方法123

3.1.2 点源交汇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124

3.2 微咸水滴灌土壤水盐运移140

3.2.1 试验方法140

3.2.2 灌水矿化度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141

3.3 滴灌施加改良剂对土壤盐分分布影响145

3.3.1 试验方法145

3.3.2 随水滴钙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146

3.3.3 随水滴钾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151

参考文献159

第4章 作物耐盐特征分析161

4.1 棉花耐盐特征161

4.1.1 试验材料与方法161

4.1.2 棉花种子发芽期耐盐性163

4.1.3 土培棉花出苗的耐盐性163

4.1.4 大田棉花出苗状况及耐盐性分析167

4.2 灌溉水矿化度与土壤含盐量对作物及牧草生长的影响169

4.2.1 试验方法169

4.2.2 灌溉水矿化度和土壤含盐量对作物及牧草出苗情况的影响170

参考文献184

第5章 排水地段土壤盐分分布特征186

5.1 排水地段基本特征和试验系统布设186

5.1.1 试验地基本情况186

5.1.2 排水系统布设186

5.1.3 排水地段土壤理化特性187

5.1.4 地下水观测井布设与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188

5.1.5 灌溉方案192

5.2 排水系统排水效果分析192

5.2.1 排水地段地下水水位变化特征192

5.2.2 排水沟影响范围分析193

5.2.3 排水沟深度与间距关系分析194

5.3 排水地段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淡化特征197

5.3.1 土壤含盐量变化特征197

5.3.2 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间关系197

5.3.3 土壤含盐量与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关系199

5.3.4 覆膜种植抑制盐分的效果分析200

5.3.5 地下水矿化度变化特征202

5.3.6 土壤含盐量与埋深和地下水矿化度的关系202

5.4 地下水允许深度和合理排水沟深度确定204

5.4.1 作物耐盐性204

5.4.2 地下水允许深度确定205

5.4.3 排水沟深度205

5.4.4 排水沟间距205

参考文献205

第6章 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与土壤水盐调控207

6.1 微咸水滴灌棉田土壤水盐分布与棉花生长特征207

6.1.1 试验方法207

6.1.2 微咸水轮灌与混灌对土壤水分分布及耗水量的影响208

6.2 化学改良对棉田土壤水盐分布与棉花生长影响222

6.2.1 试验方法222

6.2.2 化学改良对表层土壤容重的影响223

6.2.3 化学改良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224

6.2.4 化学改良措施下土壤盐分分布特征231

6.2.5 化学改良措施下棉花生理生长指标及数学模型243

6.3 膜间调控对棉田土壤水盐分布与棉花生长的影响251

6.3.1 试验方法251

6.3.2 膜间处理对土壤水分的影响252

6.3.3 膜间处理对土壤盐分的影响256

6.3.4 膜间处理对棉花生长的影响260

参考文献264

第7章 微咸水地面灌溉土壤水盐分布与作物生长266

7.1 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266

7.1.1 试验方法266

7.1.2 微咸水混灌土壤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特征268

7.1.3 微咸水轮灌土壤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特征276

7.1.4 波涌灌土壤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特征283

7.2 微咸水灌溉对油葵生长的影响294

7.2.1 试验方法294

7.2.2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与油葵生长的影响296

7.2.3 调控方法对土壤水盐分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320

参考文献336

第8章 基于区域水盐平衡的作物生长模型337

8.1 气象模块339

8.1.1 有效积温339

8.1.2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340

8.2 水量平衡模块341

8.2.1 地表342

8.2.2 根区342

8.2.3 过渡区343

8.2.4 含水层344

8.2.5 地下水位的计算344

8.2.6 灌溉效率和灌溉充分性345

8.3 盐分平衡模块346

8.3.1 根区盐分346

8.3.2 过渡区盐分347

8.3.3 排水及井水浓度347

8.4 作物模块348

8.4.1 叶面积指数模型348

8.4.2 叶面积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349

8.4.3 作物收获指数349

8.4.4 根系吸水350

8.4.5 基于收获指数的产量模型352

8.5 作物生长模型353

8.5.1 试验方法353

8.5.2 基于有效积温的棉花相对叶面积指数增长模型353

8.5.3 叶面积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355

8.5.4 产量模型355

8.6 模型预测356

8.6.1 参数确定357

8.6.2 地下水位对棉花产量的影响358

8.6.3 地下水矿化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359

参考文献360

第9章 旱区土壤水盐综合调控模式362

9.1 膜下滴灌开发利用盐碱地技术体系362

9.1.1 冬灌土壤水盐分布特征362

9.1.2 长期膜下滴灌土壤含盐量分布特征368

9.1.3 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调控模式374

9.2 微咸水安全利用技术体系376

9.2.1 微咸水地面灌溉安全利用模式376

9.2.2 微咸水滴灌安全利用模式378

参考文献37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