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在中西方之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在中西方之间](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4525297.jpg)
- 徐圻著 著
- 出版社: 孔学堂书局
- ISBN:9787807700852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73页
- 主题词:东西文化-比较文化-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在中西方之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篇一 直面我们的人生——这个时代不能不讨论的话题2
一、人总要面对“生命意义”的问题2
二、中西方学术的差异6
三、肉身消亡与终极关切9
四、生命的偶然、短促、脆弱13
五、生命的价值:自由与责任18
六、活出意义来24
篇二 文化的“自信”与“自觉”辨析——怎么实现文化的复兴?30
一、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30
二、“满不在乎”的文化最自信33
三、佛教的中国化:开放与包容38
四、西学东渐:逼出来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43
五、征服和反征服:传统文化的同化力47
六、美国文化:无知的自信和自信的无知54
七、文化复兴需要耐心与韧性57
篇三 中西文化差异趣谈——两个不同世界里的价值与趣味62
一、“一”和“二”的分野62
二、柏拉图的二元论与基督教两重世界64
三、专注现实:中国人的一元论69
四、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74
五、对两种文化的精华与糟粕都要头脑清醒79
六、世界观的对立:“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83
七、主客体关系的差异:科学对象与诗化境界88
八、知识的力量与价值的中立91
篇四 历史走向与个人选择——关于历史偶然性的现代解读94
一、假设历史:不可能但有意义94
二、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独一无二性98
三、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03
四、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充分条件”107
五、个人健康与国家命运111
六、假如没有那桩离婚案……115
七、偶然事件和个人作为119
八、人怎么决定,历史就会怎样123
篇五 “雅”和“俗”的解读——中国文化品味的分析和展望128
一、“斯文在兹”128
二、知识与教养不是一回事130
三、怎么理解文化的“雅”和“俗”?134
四、高品位与大众化的张力138
五、“雅”和“俗”都不能走极端143
六、“雅”“俗”评价的相对性147
七、人性使然:高雅情操与低级趣味153
八、“雅”“俗”的种种表象分析158
九、调整好“雅”和“俗”在生活中的比例162
篇六 学会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关于批判、反思与忏悔的文化释义166
一、从“文革”的“大批判”说起166
二、康德、马克思对“批判”的理解172
三、批判的内涵:怀疑、审视、反教条177
四、无情斗争与彻底否定:典型的中国式“批判”181
五、本质的观点就是反思的观点185
六、反思的历程:从“善”走向“真”190
七、自律、反思与忏悔:和自己过不去195
八、德国人的忏悔精神与鲁迅的自审意识199
篇七 走出文化的自大与自卑——“与时俱进”是文化应有的品格204
一、交流、碰撞中的文化思索204
二、市场对传统的解构与重塑209
三、市场和商业让中国人越来越幸福213
四、救亡与启蒙: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217
五、1972、1979:中国开放的真正开端223
六、国际制裁下闯出的机遇229
七、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国际环境233
八、与时俱进和文化生机236
九、文化是不能不讲优劣的240
十、关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244
十一、国际视野与中西交融247
篇八 文化的革命怎么可能?——兼论文化的革新与限度254
一、文化其实很保守254
二、空前绝后的“文化大革命”257
三、摧枯拉朽与塑造新人261
四、1976:“文革”戛然而止,文化枯木逢春265
五、生活“涛声依旧”,“文革”不堪回首269
六、改革开放启动了真正的文化革命273
七、西方文化同样具有强大的韧性276
八、宗教信仰与生活底线281
九、宗教与道德:功能不同的精神力量284
十、政治革命与文化变革:英、法的比较287
十一、不能再迷信“革命”了292
篇九 文明的底线:关于生命的思索——从生命价值观的革新看中国的文明进程296
一、底线思维与“绝对命令”296
二、“活,还是不活?”是个非常哲学的问题300
三、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人越来越怕死了304
四、生命的始与终:来之不易与岌岌可危311
五、生命安康是最高的“获得感”316
六、活着就是最充足的理由320
七、生命价值观的历史演化325
八、生命的价值是不能付诸计算的329
九、生命无类、众生平等332
篇十 文明的底线:关于道德的思索——从“罪感”“耻感”看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336
一、《菊与刀》:每一种文化都有两面性336
二、犯罪与赎罪:西方的人类观和历史观339
三、“罪与罚”:心理压力与自我惩处343
四、耻感与面子349
五、道德与法律:距离越近就越堪忧353
六、知耻是一种道德难堪和道德自觉357
七、知耻近乎勇361
八、应当唤醒、激发、灌输人们的羞耻之心366
篇十一 国民性的变与不变——谈当今中国“权力—市场双本位”的文化生态372
一、国民性问题就是文化优劣的问题372
二、文化劣根:鲁迅的揭示与鞭挞374
三、“酱缸”里的沉珂:柏杨的批判380
四、价值断层与文化困惑383
五、威权加市场: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生态388
六、“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共同发力393
七、西风东渐:日本和中国的不同结局397
八、“义利”新解:传统价值的现代性转换402
九、“经世致用”是中国文化之魂409
十、效用原则:商业文化与权力文化的内在一致性412
十一、奋力实现中国文化的良性发展415
篇十二 谈作为“道”和“器”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州人文精神”解析418
一、人文精神:着眼于物质与精神的双富裕418
二、人文精神:既要有“道”的高度又要有“器”的厚度421
三、人文精神:贵州人的企盼与诉求425
四、一般的人文精神和贵州的人文精神428
五、“天人合一”在贵州:客观与主观的统一433
六、“天人合一”在贵州:自然与人为的统一439
七、“天人合一”在贵州:生态与心态的统一445
八、“知行合一”在贵州:认识与实践的统一448
九、“知行合一”在贵州:良知与德行的统一451
十、“知行合一”在贵州:道义与事功的统一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