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谣言 风俗与学术 宋代巴蜀地区的政治文化考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博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755310886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谣言 风俗与学术 宋代巴蜀地区的政治文化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宋代的巴蜀2
二、宋代四川的地方性14
三、政治文化考察的地方路径22
第一章 甲午再乱:谣言与北宋中期四川的地方治理与危机应对35
第一节 流言的兴起:甲午再乱的因缘39
一、封官许愿:仁宗的反常举动41
二、甲午流言:“岁在甲午,蜀且有变”47
第二节 承平时代的四川政治与社会57
一、承平无事与防患于未然:北宋中期四川地区的客观形势与治蜀方针59
二、风平浪静还是危机四伏:北宋中期时人对四川的主观想象79
第三节 大恐慌与突发危机的应对89
一、壬辰年:四川官员的人事变易与群体素质考察89
二、癸巳年:想象的暴乱的预为之备97
三、甲午年:外患突发与危机处理102
第二章 神御在蜀:宋代四川地方与朝廷的权力关系网络中的御容政治118
第一节 建殿奉安119
一、成都新繁重光寺:太宗时代太祖御容在蜀中的出现120
二、赵抃与重光寺太祖御容的“建殿奉安”之请122
第二节 权宜奉安126
一、张浚、吴玠时期的抗金形势与南宋初年重光寺的六朝御容127
二、绍兴后期的蜀中形势与成都“准御容殿”的礼制建设130
第三节 独欠景灵134
一、胡元质与重光寺御容殿的迁建134
二、御容殿争议背后的南宋时四川特殊性观察137
第三章 制造边缘:宋代巴蜀风俗的生成及其政治文化观察142
第一节 闽蜀同风:政治文化与地方社会的风俗民情143
一、闽蜀同风现象的再诠释143
二、两种边缘:历史叙事中的权力策略150
三、奸臣与乱民:现实政治中的权力阴谋156
第二节 想象危险:宋代士大夫文化中的渝州意象162
一、渝州意象:“乱”与“危”的想象164
二、异域之忧:“乱”与“危”的解读169
三、渝州易名的再诠释172
第三节 族群整合与文化边缘:北宋南平军建置前后渝州地区的戎汉冲突及其融合174
一、边缘的中心:宋代渝州的地理与民族纷争175
二、戎汉互融与渝州社会的蛮夷化倾向179
第四章 政治文化视阈下的宋代四川史家及其史论研究185
第一节 以史论政:宋代四川史家的前朝史研究186
一、治国之道:北宋的唐史研究187
二、和战之策:南宋的六朝史研究192
第二节 《唐史发潜》:张唐英历史书写中的世道人心200
一、《唐史发潜》的佚与存201
二、诛奸发潜:张唐英的历史细节观203
三、心思可测:张唐英的历史心理论206
第三节 苏辙的史论成就述略211
一、苏辙的史事评论212
二、苏辙的史学评论216
第五章 政治生涯与学术交游:南宋理学家度正研究219
第一节 度正的生平经历与学术追求220
一、家世生平:“荆州冷族,巴子书生”221
二、学术源流:“观光王国,讲业闽中”222
三、仕宦经历:“作邑巴蜀,侍讲经筵”238
第二节 为政与治学:度正交游考244
一、初涉理学:度正早期在蜀的学术交游245
二、朱门师友:度正与南宋中后期理学家的交游254
附:度正年谱266
第六章 隐士与富民:宋代巴蜀地区民间学术生态的两个侧面285
第一节 北宋蜀中隐逸名士张俞的参政议政研究286
一、聘命当年下益州:隐士张俞的名重朝野286
二、蓄志俟时:张俞隐士之路的无奈292
三、观古人之政:张俞在成都政坛上的参政活动296
第二节 亦儒亦商:南宋巴蜀富民李处和研究302
一、李处和的生活时代及其致富的隐情304
二、苏氏蜀学与李处和的学术背景315
三、乐温:唐宋时代渝东地区的文化观察319
第七章 巴蜀地区宋代历史文化资源的后续观察325
第一节 发现钓鱼城:抗战时期文化界对钓鱼城的历史考察326
一、上世纪40年代文人学者对钓鱼城意义与价值的发现327
二、上世纪40年代期刊对钓鱼城历史与现状的描述334
第二节 巴渝文化的政治再生产:清代《重庆府志》的编纂及其学术价值340
一、地方治理的文化总结:道光《重庆府志》的编修340
二、政治指导的文化书写:道光《重庆府志》的编纂体例343
三、官样文章的文化成就:道光《重庆府志》的学术价值347
参考文献352
后记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