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山东省杂粮产业化经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山东省杂粮产业化经营研究
  • 牟少岩,林德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22531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2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山东省杂粮产业化经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一、山东省杂粮产业现状分析1

(一)分散的农户是杂粮生产的主体2

(二)山东省杂粮良种良法推广有限,良种良法与传统品种和种植习惯并存4

(三)山东省杂粮加工以初加工为主,深加工多为用杂粮作辅助材料4

(四)山东省杂粮市场体系不健全,规范的现代市场缺失7

二、新形势要求提高杂粮产业地位8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对杂粮生产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机遇8

(二)杂粮主食化已经成为明确的发展趋势12

(三)杂粮生产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3

三、杂粮产业发展应当走产业化经营之路14

(一)杂粮产业作为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路14

(二)现代物流体系和商贸体系为杂粮消费突破地域限制提供了可能15

(三)充裕的社会资本为杂粮产业化经营各环节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16

四、杂粮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18

(一)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还是一种自发行为,缺少自觉和政府支持引导19

(二)杂粮生产规模化经营尚未起步,分散的农户生产模式严重制约产业化经营的发展19

(三)杂粮生产标准化建设滞后,已有的标准推行难度大20

五、杂粮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21

(一)政府是杂粮产业化经营的推进主体22

(二)新型经营主体是杂粮规模化经营的经营主体23

(三)杂粮流通和加工企业是杂粮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24

(四)社会资本有可能是杂粮生产垄断者和销售渠道垄断者25

专题一 杂粮生产27

一、山东省杂粮生产布局28

(一)品种结构28

(二)区域分布31

二、山东省杂粮生产特点33

(一)杂粮生产处于从属地位34

(二)种植分散,生产规模小35

(三)生产方式落后36

(四)区域特色明显36

三、问卷调查与统计描述36

(一)调查对象36

(二)调查区域37

(三)调查内容39

(四)调查结果的描述统计分析40

四、成本效益分析43

(一)单产水平低,产值不高45

(二)物质与服务费用投入少47

(三)现金收益较高48

五、农户杂粮种植意愿50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50

(二)调查内容51

(三)农户种植杂粮意愿的统计描述51

(四)农户杂粮生产意愿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55

专题二 杂粮流通与市场65

一、杂粮流通体系65

(一)杂粮流通体系概念界定65

(二)杂粮流通体系的特点67

(三)杂粮流通方式70

二、杂粮市场73

(一)“隐形”市场73

(二)“公开”市场74

三、山东省杂粮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79

(一)市场主体培育不足79

(二)市场体系不完善83

(三)商品化程度低84

(四)标准化程度低85

四、发展对策86

(一)积极培育市场主体86

(二)优化和完善杂粮市场体系87

(三)有效提升杂粮商品化程度88

(四)建立健全杂粮标准化体系88

专题三 杂粮加工90

一、山东省杂粮加工业发展现状90

(一)原料来源丰富,但质量缺乏稳定性91

(二)科技水平和标准化程度有所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91

(三)以初加工为主,但深加工发展较快93

(四)大规模加工企业数量少,种类单一95

(五)杂粮加工与上、下游产业脱节严重96

二、案例分析97

(一)公司基本情况97

(二)原料来源97

(三)产品研发98

(四)产品销售99

(五)发展瓶颈100

三、发展对策101

(一)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101

(二)大力培育杂粮加工龙头企业102

(三)充分发挥政府各项职能103

(四)促进杂粮加工业同上、下游产业的共同发展103

专题四 杂粮产业科技创新105

一、科技支撑杂粮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105

(一)有利于提高杂粮良种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水平105

(二)有利于提高杂粮生产的机械化水平106

(三)有利于延长杂粮的产业链条106

二、政府对杂粮科技创新的支持107

三、山东省杂粮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108

(一)杂粮品种老化、退化较为严重108

(二)杂粮生产技术水平较低109

(三)杂粮精深加工技术落后110

(四)杂粮产销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111

(五)杂粮种植户的科技素质不高112

四、提升杂粮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113

(一)加大杂粮科技投入力度113

(二)完善政府主导的杂粮研发体系113

(三)完善杂粮科技推广体系114

(四)健全科技要素向企业流动机制114

(五)加大农业农村人才建设力度114

附录:调查问卷116

参考文献1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