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中国海事史 古、近代部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中国海事史 古、近代部分
  •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ISBN:978711413756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海上运输-交通运输史-中国-古代;海上运输-交通运输史-中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中国海事史 古、近代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古代篇(远古—1840年)11

第一章 中国海事的形成与演进(远古—581年)11

第一节 早期舟船与航运促使海事的萌发11

一、独木舟的出现与原始舟航活动11

二、早期造船与航运促进海事的萌发13

三、沿海与内河港埠的崛起17

四、漕运的滥觞与兴盛17

第二节 早期舟船导航与航标始现19

一、早期舟船天文气象导航19

二、自然航标与人工航标的始现20

第三节 中国海事的萌发与形成21

一、海事在舟航活动中的萌发21

二、中国海事的渐趋形成23

三、最早的船舶通行凭证——鄂君启舟节24

第四节 水运、海事职官与机构的始建26

一、漕运对水运与海事机构形成的影响26

二、水运、海事立法与审查及执行机构的始建27

三、水运、海事兼管和派出机构的始设28

四、兼管民船税务机构的初设31

第五节 海事管理起步与演进32

一、舟船建造质量检验的起步32

二、早期舟船管理和船员培训教育34

三、川江险滩避让与内河夜航的初现35

四、船舶引航与通信信号的发轫36

五、水中沙洲靠泊基地37

六、津渡与渡运管理发端37

七、水上最早事故39

第二章 中国海事的立法与长足进步(581—1279年)40

第一节 造船与港航繁盛推动海事的进步40

一、船舶建造业的进一步发展40

二、漕运与航海业的进一步繁盛41

三、沿海、内河港埠的演化44

第二节 水运、海事管理机构形成系统46

一、水运、海事立法与审查及执行机构的充实46

二、专理漕运、海事的转运机构形成系统48

三、度支府管理漕运与海事职责的转变51

四、管理民间船舶的税关机构51

第三节 海事首次立法与法规规章的细化53

一、海事以法律形式的首次立法53

二、海事管理法规规章的细化55

第四节 外舶管理的肇始与制度初定55

一、对外籍船舶管理的肇始55

二、外舶管理机构与制度的初定57

第五节 船舶导航技术发展与宝塔、刻石助航63

一、海上船舶航行技术的发展63

二、宝塔与刻石的助航64

第六节 海事管理的兴起与发展67

一、船舶建造质量检验标准的提高67

二、内河船与海运船的管理69

三、海上通航水域的巡航检查73

四、船员分等级管理与避风锚地73

五、船舶引水与外船强制引水的加强75

六、水上航行的信鸽通信76

七、祈求“女神”保海上航行安全76

八、津渡发展与渡运制度的建立77

九、水上海难事故78

第三章 中国海事的规范与进一步发展(1279—1840年)80

第一节 造船与港航的兴旺推进海事发展80

一、船舶建造业的新发展80

二、漕运全面发展与航海业推进81

三、沿海、内河港埠初具规模85

第二节 水运、海事管理机构的充实与职权扩大87

一、水运、海事立法与审查及执行机构的职责87

二、专理漕运、海事的转运机构职权的扩大87

三、兼管民船的税关机构重叠91

第三节 海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细化与分类93

一、海事管理法规与规章的进一步细化93

二、海事管理规章制度的分类94

第四节 外舶管理的加强与衰落96

一、外舶管理的进一步加强96

二、外舶管理的渐趋衰落97

三、沿海四海关的建立与兼理海事99

第五节 船舶导航发展与航标多样化101

一、海上船舶航行技术的提升101

二、船舶助航标记的多样化102

第六节 海事管理的加强与范围扩展105

一、船舶建造检验制度的进一步加强105

二、海运船与内河船管理成效的初现108

三、通航水域巡逻检查的加强115

四、船员管理分类与夜间行船118

五、船舶引水与强制引水制度的初建120

六、船舶停泊区与锚地的管理123

七、妈祖文化传播世界124

八、水上事故处理制度的建立125

第七节 郑和船队下西洋中的海事管理126

一、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历程126

二、郑和船队船舶建造质量的检验127

三、郑和船队远洋航行的安全监管130

四、郑和船队船员的分工与管理131

五、郑和船队的独特通信联络方式132

六、世界上最早航海图之一——《郑和航海图》133

第八节 津渡安全管理的加强与水上救生134

一、津渡安全管理的加强134

二、救生组织与救生活动135

三、内河水上海难的救助与打捞139

近代篇(1840—1949年)143

第四章 近代中国海事的殖民地化与艰难收权(1840—1927年)143

第一节 列强窃取中国航权与航政管理权143

一、沿海航权与航政管理权的渐次丧失143

二、内河航权与航政管理权的逐渐沦丧147

三、内港航权与航政管理权的完全旁落150

第二节 列强假手海关兼管航政体制的建立151

一、外籍税务司把持海关制度的推行151

二、立新关设理船厅及订理船厅章程153

三、外籍港务长的设立与职权的扩大159

四、助航设施建设和管理机构的建立160

五、日本建立大连地区航政管理机构163

六、兼管体制下的航政特征与赫德其人163

第三节 打上半殖民地烙印的航政法规与规章165

一、全国性的航政管理法规与规章165

二、各省地方航政管理法规与规章168

三、航政法规与规章的基本特征169

第四节 列强掌控中国航政管理工作169

一、强行划定外轮停泊区和故意偏袒外国船169

二、自行批准船舶进出口岸与现场巡航172

三、控制助航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及航道测量173

四、外籍引水排挤中国引水与引水人182

第五节 太平天国控制区域的航政管理187

一、太平天国军事化的航政管理187

二、太平天国船舶建造质量的检验190

三、揭穿列强“中立”伎俩与对外国船舶的管理190

第六节 清末与北京政府时期的航政管理192

一、清末与北京政府建立的航政管理机构192

二、清末与北京政府制订的航政规章制度196

三、清末与北京政府开展的航政管理活动197

第七节 中国航政管理权收回的艰难斗争201

一、民众收回航政管理权的斗争201

二、引水界和引水人收权的强烈要求203

三、“航政风潮”与双方论战203

第五章 中国海事收回部分管理权后的艰难行进(1927—1937年)205

第一节 部分航政管理权的收回205

一、收回航政管理权斗争的再起205

二、部分航政管理权的相继收回209

第二节 半自主航政机构的建立及演变211

一、《交通部航政局组织法》的实施与修改211

二、交通部航政司的建立与频繁变化212

三、直属区域航政局的设立和变化217

四、各省自行设立航政管理机构219

五、中央与地方管辖区域的初步划分223

第三节 半自主航政管理法规与制度的初定225

一、初步建立半自主的航政法规规章225

二、两个国际公约接受手续的办理227

三、各省市自订的航政管理规章228

第四节 半自主航政管理工作的艰难施行229

一、船舶检查、丈量及登记229

二、开展船员检定与给照232

三、海难事故处理及重特大事故234

四、召开第一次航政讨论会235

五、航政管理工作开展艰难的原因236

六、建立与航政相关的专科学校237

第五节 海关继续兼管部分航政事务239

一、国民政府承认海关兼管航政现状239

二、海关理船厅继续操纵中国引水业239

三、海关巡工司继续掌控助航设施240

第六节 日本与伪满洲国控制东北航政242

一、日军扶持建立伪满洲国航政机构242

二、日军与伪满洲国制订的航政规章243

三、日军与伪满洲国控制下的东北航政活动244

四、创办高等船员养成所245

第六章 中国海事的抗日与后方管理(1937—1945年)247

第一节 半自主航政机构的停办与西迁247

一、航政机构停办与西迁及港航业遭受摧残247

二、上海与天津航政局的停办248

三、广州航政局的西迁和重组248

四、汉口航政局的西迁和重组249

第二节 中国航政全力投入抗日战争251

一、协助组织战时军事航运机构251

二、参与构筑沿海和长江御敌封锁线252

三、组织轮船业转移与抢运物资256

四、配合军政当局开展战时运输258

五、开展内陆省的民船管理260

第三节 战时大后方开展的航政管理261

一、制订大后方航政法规与规章制度261

二、监造木船和试制浅水轮船262

三、管理民营航业与水上运价管制264

四、船舶检丈、登记与船员考试265

五、航行安全的检查和维护267

六、船舶航行的管制268

七、整顿各类民船帮会组织268

八、航权与航政权的有限收回269

九、引水管理与成立全国引水委员会270

十、创建长江上游绞滩业271

十一、增设长江上游助航标志273

十二、战时发生的重特大海难事故274

十三、吴淞商船学校的改名和复校274

第四节 日本汪伪摧残沦陷区的航政275

一、组建日本与亲日航业取代航政275

二、日军独占沦陷区的航政279

三、沿海与长江中下游助航设施破坏殆尽283

四、汪伪政府开展的航政管理283

第七章 中国海事的短暂复苏与衰落(1945—1949年)287

第一节 战后航政机构的恢复与新建287

一、航政机构的恢复与充实287

二、航政机构的新建与变更290

三、地方航政机构的恢复与变化291

第二节 航政在复员运输中的短暂复苏292

一、组织战后水路复员运输292

二、接收、发还各地日伪船舶与产业295

三、整顿航业与航线及运价297

四、船舶检丈、登记和船员考试299

五、公用码头的开辟与秩序维护301

六、航行秩序的整治及安全检查302

七、专题研究航政与参加国际人命安全会议303

八、引水的自主立法与队伍壮大304

九、助航设施的恢复发展306

十、事故处理与重特大事故307

十一、航政专科学校的建立与复校309

第三节 航权和航政权收回与再度出卖310

一、航权与航政管理权的收回310

二、反对重开长江四口的斗争310

三、航权与航政管理权的再度出卖311

第四节 国民党航政在内战政策下解体313

一、航业崩溃致使航政无事可管313

二、协助内战进行军事运输315

三、国民政府航政体制的相继解体315

第五节 人民航政的始建与现代航政雏形318

一、各解放区人民航政的始建318

二、现代航政管理体制的雏形323

大事记325

后记3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