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信任的地方治理 现实议题与空间拓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信任的地方治理 现实议题与空间拓展
  • 陈朋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205346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地方政府-行政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信任的地方治理 现实议题与空间拓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前言1

导论 信任:地方治理的根基1

一、研究缘起与主要论域1

(一)正在成为一个“问题”的地方治理1

(二)信任缺失:地方治理的突出短板6

(三)信任与地方治理具有内在契合性9

二、研究综述与理论拓展14

(一)国外研究概况14

(二)国内研究演进26

(三)本研究的拓展35

三、研究预设与基本方法37

(一)主要预设37

(二)基本方法42

第一章 政治信任的理论阐述:从内涵到功能44

一、从信任到政治信任:核心概念的确立44

(一)常见的“信任”44

(二)政治信任:政治学的本域解读49

二、政治信任的基本结构55

(一)主体:政治人56

(二)客体:公共权力57

(三)介体:积极言行59

(四)核心:公共利益62

三、政治信任的生成机制64

(一)政治社会化的潜移默化65

(二)权衡比较后的理性选择68

(三)利益诉求满足的正常结果71

(四)文化因子的浸润熏陶74

四、政治信任的重要功能77

(一)巩固政治合法性77

(二)提升政府管理绩效80

(三)增强政治参与动力83

(四)积极建构社会秩序85

第二章 政治信任之于地方治理:深厚的理论渊源90

一、社会契约论的经典论述90

(一)原始起点:无序的“自然状态”90

(二)因契约而生的信任:社会秩序之源94

二、社会资本理论的现时解说100

(一)地方治理需要社会资本100

(二)社会资本的核心是信任105

三、治理理论的积极指引108

(一)治理:地方政治的现实议题109

(二)信任:地方治理的重要支撑115

四、协商民主理论的现代之光119

(一)协商民主与地方治理的内在耦合120

(二)协商民主蕴含信任123

第三章 正在流失的信任:地方治理中的现实难题129

一、政治不信任:一种客观存在的政治态度129

(一)政治不信任:政治信任的姊妹130

(二)政治不信任的结果:信任流失133

二、地方治理中的信任流失:显见过程137

(一)踢皮球137

(二)夸海口141

(三)玩游戏144

(四)潜规则145

(五)哄骗术148

(六)无理要求150

(七)新官僚主义153

三、信任缘何在地方治理中流失:内在机理155

(一)压力型政府体制使信任建构进退维谷155

(二)权能腐败加速递减信任势能158

(三)制度规范及其制约力的层级性差异会无形消解信任161

(四)公众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落差在根本上引致信任流失164

第四章 协商合作型信任:地方治理的理想信任图景168

一、协商合作型信任:一种适应地方治理需求的现代信任模式168

(一)信任的三种历史型态169

(二)协商合作型信任的成长176

二、协商合作型信任的基本架构181

(一)主客体互信是前提182

(二)理性协商是基础186

(三)倡导合作是灵魂191

三、协商合作型信任的时代价值195

(一)契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196

(二)降低地方治理的运行成本199

(三)激发地方治理主体的互惠意识201

第五章 构筑基于协商合作型信任的地方治理新模式:方略和路径205

一、培育公共精神205

(一)良好的地方治理需要公共精神206

(二)公共精神的培育路径210

二、完善制度化不信任214

(一)须臾不可或缺的制度化不信任214

(二)建构制度化不信任的路径219

三、规范公共权力223

(一)具有扩张性的权力亟需规制223

(二)规范公共权力的着眼点228

四、建构健全利益协调机制234

(一)利益协调的本体意义234

(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的重点237

参考文献241

后记2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