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地学科研故事 发现问题 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地学科研故事 发现问题 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4501027.jpg)
- 张信宝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6487321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环境地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地学科研故事 发现问题 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滑坡 土流 泥石流1
(一)古滑坡古泥石流1
1.站错了队,被分配到大西南搞泥石流1
2.苦思5年,解开西昌黑沙河古滑坡之谜3
3.兰坪金顶铅锌矿的古滑坡、古泥石流猜想6
4.珠穆朗玛推覆体之怀疑8
5.云南巧家金塘金沙江古滑坡堰塞湖的发现9
(二)泥石流13
6.拦沙坝背水坡要垂直的理由13
7.高频率与低频率泥石流沟之比较14
8.浑水沟泥石流“筑坝拦沙、稳定滑坡”思路的由来15
9.浑水沟滑坡的争论21
10.梯级坝群,解决了浑水沟高坝的难题22
11.顶住领导压力,否定定向爆破筑坝方案23
12.获省级一等奖的桩基门槛坝25
13.穷乡僻壤逼出了就地浇铸大箱格坝坝型26
14.石灰残渣的絮凝启示我将胶体化学引入泥石流研究28
15.自由孔隙比的提出29
16.用概率频率累积曲线法破解泥石流泥沙粒度峰型之争32
17.调查细粒泥沙来源的化学元素统计法34
18.撒石灰稳滑坡的失败35
19.浑水沟泥石流的后续研究36
20.化解四川宁南石洛沟7·7泥石流引起的矛盾37
(三)新西兰土流40
21.半年的磨合,确定了土流研究方向40
22.用冰川运动理论解释土流位移42
23.发明电解质溶液式测斜仪44
24.解决了土流流动与滑动的争论46
25.提出了树根网稳定土流的机制47
(四)其他51
26.泥石流极限流速51
27.“区域斜坡稳定性”的引进与应用52
28.崩岗失稳的岩石风化膨胀机理55
二、核示踪与侵蚀泥沙57
(一)核示踪技术的基础研究57
29.决心回国开展土壤侵蚀的137Cs法示踪研究57
30.旗开得胜,诞生中国报道的第一个137Cs本底值59
31.计算农耕地侵蚀量的137Cs质量平衡简化模型61
32.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3
33.犁耕作用影响137Cs法计算农耕地侵蚀量的争论64
34.提出137Cs有效本底值的缘由67
35.计算非农耕地侵蚀量的137Cs剖面分布模型68
36.土壤团聚体吸附137Cs70
37.210Pbex法计算值表征200年以来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吗?71
38.中国湖泊沉积物剖面中的1974年和1986年137Cs次蓄积峰的问题73
39.通过湖泊沉积剖面的10Be含量变化判别有无第四纪古冰川76
40.利用137Cs和210Pbex流域环境事件蓄积峰进行沉积物断代78
41.137Cs技术引入东北黑土区79
42.δ13C示踪确定泥沙来源的局限性80
43.沉积物断代的六六六农药示踪法83
44.复合稳定同位素技术示踪泥沙来源的适用性84
45.三峡水库消落带沉积泥沙的137Cs活度“年轮”88
46.长寿湖水库沉积物剖面上部的210Pbex与有机质含量的耦合89
47.九寨沟两个海子沉积物137Cs和210Pbex深度分布的差异91
(二)黄土高原94
48.沟间地和沟谷地的相对产沙量94
49.利用淤地坝洪水沉积旋回,求算小流域产沙量97
50.孢粉示踪用于古聚湫坝库沉积研究99
51.冻豆腐结构——坝库沉积的“年轮”102
52.峁坡耕地侵蚀量的顺坡变化104
53.黄河粗泥沙来源研究的夙愿得以实现106
54.垂直节理-优先流-黄土冲沟107
55.延安的治沟造地109
56.晋陕蒙接壤区砒砂岩与鄂尔多斯地台油气与铀矿藏的关系112
(三)长江上游113
57.川中丘陵区的现代侵蚀模数113
58.坡耕地是长江上游河流泥沙的主要策源地吗?117
59.川中丘陵区的自然侵蚀速率与泥沙输移比118
60.长江流域自然泥沙输移比与三大地貌阶梯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119
61.1996年前,金沙江和嘉陵江输沙量变化趋势不同121
62.水库蓄水滞洪降低河流挟沙能力,导致下游输沙量减少的机制123
63.三峡入库沙量近期大幅减少的原因126
64.金沙江水库拦沙对三峡水库磷污染影响的忧虑128
(四)其他129
65.健康河流与土壤允许流失量129
三、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132
(一)土壤水分与植被修复132
66.赤子之心,将新西兰的辐射松引进到岷江干旱河谷132
67.元谋干热河谷“一块石头二两油”的民谚134
68.黄土高原森林分布与黄土厚度的关系136
69.黄土旱坡地的土壤水分平衡140
70.黄土梯坎地下地膜隔水墙的失败142
71.干热河谷土壤干裂对土壤水分的影响143
72.华南花岗岩丘陵植被恢复144
73.山东棕壤型花岗岩风化壳146
74.串珠式组合块体柔性护岸技术148
75.云南元阳哈尼梯田150
(二)坡耕地治理151
76.以坡耕地为突破口,治理长江上游水土流失151
77.香根草植物篱的淡出153
78.退耕还林不是长江上游陡坡耕地的唯一出路155
79.“大横坡+小顺坡”的传统耕作方式158
80.坡耕地整治未必一定要修水平梯田159
81.植物篱地埂161
(三)综合性问题162
82.“水土保持产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一文背后的故事162
83.“水土保持产业化”引出了“土地增值”164
84.水土保持规划与社会进步166
85.为民请命,上书“毁竹种果计划”万不可行168
86.坡改梯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69
87.新中国成立以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变化171
88.土地承载力173
四、西南喀斯特175
89.土壤地下流失的发现175
90.为什么喀斯特锥丘的坡度35°左右?177
91.喀斯特坡地径流系数远低于流域径流系数179
92.石灰岩与白云岩风化壳的区别180
93.洼地水库漏水和落水洞的“水爆”成因181
94.137Cs法不适用于喀斯特坡地土壤流失量测定183
95.洼地沉积137Cs断代确定喀斯特小流域坡面侵蚀模数185
96.谷地是峰丛洼地区河流泥沙的重要来源188
97.矿质养分制约喀斯特石质坡地植被生长189
98.喀斯特坡地土壤的硅酸盐矿物物质平衡192
99.土壤丰量概念的提出194
100.西南喀斯特丘坡的土壤迁移方式195
101.石漠化分类刍议197
102.石漠化治理的垂直分带模式199
103.锥峰和塔峰的表层岩溶带径流溶蚀形成机制201
104.西南喀斯特地貌分区204
105.西南喀斯特槽谷区的地貌分区210
106.石漠化治理不能撒胡椒面211
107.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逆转的驱动力212
108.黔西北威宁麻窝山岩溶盆地沉积物断代的质疑214
109.保水剂用于退化白云岩坡地的植被恢复218
110.喀斯特坡地的“路池果禽肥”模式219
五、地貌演化222
111.黄土高原地貌区域分异与黄渤海海侵222
112.寒冻夷平面的提出226
113.干旱夷平面的提出228
114.庐山第四纪冰川之否定230
115.高地降温效应与构造——气候旋回232
116.丹霞地貌的形成机制234
117.三峡水库消落带的地貌演化与植被重建236
118.三峡水库库岸地貌演化与地质灾害238
119.南方坡耕地的分布与地质地貌的区域差异240
120.康滇菱形板块与云南、川西的湖泊分布和金沙江东流242
121.北盘江和坝陵河袭夺猜想244
122.黔西北威宁一带草海等小型湖泊的成因246
123.黄果树瀑布与河流袭夺247
124.三峡何时贯通向东流250
125.宜昌砾石层冲积扇的下切与冰期海平面的下降252
126.金沙江水系演化254
127.贡嘎山磨西台地的成因257
128.利用海螺沟冰川退缩迹地土壤、植被的演替反演气候变化259
129.青海民和喇家遗址的古地震与古溃决洪水质疑260
六、央视《新闻调查》“汶川:重建的选择”的来龙去脉264
130.致CCTV台长赵化勇先生的一封信264
131.附件:张信宝自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