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专利法详解 缩编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专利法详解 缩编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4499344.jpg)
- 尹新天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80247948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59页
- 文件大小:183MB
- 文件页数:680页
- 主题词:专利法-法律解释-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专利法详解 缩编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我国专利制度的建立和历史沿革1
二、我国专利制度的发展前景5
第一章 总则7
引言7
第一条 立法宗旨8
一、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8
二、鼓励发明创造8
三、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9
四、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10
第二条 发明创造的定义12
一、概述12
二、《专利法》所称“发明创造”的含义13
(一)发明13
(二)实用新型18
(三)外观设计19
第三条 专利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25
一、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25
二、各地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26
第四条 需要保密的专利申请28
一、概述28
二、本条规定的含义30
(一)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30
(二)发明创造30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31
第五条 违反社会公德和妨害公众利益的发明创造34
一、概述34
二、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34
(一)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34
(二)违反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38
三、对遗传资源的保护39
(一)出台背景39
(二)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形成及其含义43
第六条 申请专利的权利以及专利权的归属51
一、申请专利的权利51
二、职务发明创造52
(一)职务发明创造的界定52
(二)职务发明创造的权利划分61
三、非职务发明创造62
第七条 鼓励对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64
第八条 合作、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以及专利权归属66
一、概述66
二、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67
三、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67
第九条 禁止重复授权原则和先申请原则69
一、禁止重复授权原则和先申请原则69
(一)概述69
(二)“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判断71
二、禁止重复授权原则的例外情况77
(一)出台背景77
(二)关于例外情况的规定79
第十条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转让82
一、概述82
二、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转让83
(一)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83
(二)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转让合同的订立方式86
(三)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转让的登记、公告和生效86
第十一条 专利权的效力89
一、概述89
(一)总体含义89
(二)关于例外情况的规定90
二、“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的含义91
三、“为生产经营目的”的含义92
(一)有关国家的做法92
(二)对本条规定的理解93
四、实施产品专利的行为95
(一)实施专利行为与专利权类型的关系95
(二)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96
(三)许诺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99
(四)销售专利产品的行为103
(五)使用专利产品的行为108
(六)进口专利产品的行为111
五、制造方法专利权的延伸保护112
(一)提供延伸保护的必要性112
(二)依照方法获得的产品的含义113
(三)“直接获得”的含义114
(四)延伸保护的特点116
第十二条 实施专利的许可合同118
一、概述118
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订立119
(一)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订立形式119
(二)专利实施许可的类型和内容124
第十三条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实施126
一、临时保护的必要性126
二、关于临时保护的一些问题126
(一)临时保护的性质126
(二)临时保护的保护范围127
(三)临时保护的终止和变更128
(四)对PCT国际申请的临时保护129
第十四条 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的推广应用132
一、推广应用的对象、条件和程序132
二、有关问题132
第十五条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共有134
一、概述134
二、本条规定的含义135
(一)关于“权利的行使”135
(二)约定优先原则136
(三)未约定时共有权利的行使137
第十六条 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139
一、概述139
二、奖励报酬的标准140
(一)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140
(二)约定优先原则141
(三)奖励报酬的法定标准142
(四)约定与法定标准之间的关系143
三、有关问题144
(一)劳动人事关系的终止不影响奖励和报酬的支付144
(二)奖励报酬可以继承144
(三)转让专利权、以专利权出资应当给予发明人、设计人报酬145
(四)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酬纠纷及其解决145
第十七条 发明人、设计人的署名权以及专利标识147
一、概述147
二、发明人、设计人的署名权147
三、专利标识148
(一)历史沿革148
(二)有关问题150
第十八条 外国人、外国企业和外国其他组织在我国申请专利的条件153
一、概述153
二、本条规定的含义154
第十九条 专利代理156
一、概述156
(一)历史沿革156
(二)专利代理的性质158
二、我国的专利代理制度159
(一)专利代理人159
(二)专利代理机构160
(三)专利代理机构的执业范围161
第二十条 向外申请专利164
一、向外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164
(一)概述164
(二)保密审查的对象165
(三)保密审查的程序168
二、关于专利国际申请169
(一)概述169
(二)PCT制度简介170
第二十一条 处理专利申请和请求的原则和保密责任174
一、对专利审查工作的原则要求174
二、国家知识产权局传播专利信息的职责175
三、专利审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保密职责177
第二章 授予专利权的条件179
引言179
第二十二条 授予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条件180
一、概述180
二、现有技术181
(一)在《专利法》中明确建立现有技术的概念181
(二)现有技术的范围181
(三)构成现有技术的条件184
三、新颖性189
(一)属于现有技术的含义189
(二)抵触申请192
四、创造性195
(一)创造性的概念195
(二)创造性的判断方式196
五、实用性199
(一)实用性的概念199
(二)实用性的判断200
第二十三条 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条件202
一、概述202
(一)历史沿革202
(二)TRIPS的有关规定203
(三)2008年修改《专利法》调整本条规定的方案选择204
二、本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的授权条件206
(一)关于“现有设计”的定义206
(二)《审查指南》有关规定的演变过程206
(三)分析和评论211
(四)《专利审查指南2010》的规定218
三、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224
(一)概述224
(二)本条第三款的含义和有关程序225
(三)有关讨论229
第二十四条 新颖性宽限期233
一、概述233
二、不影响新颖性的公开行为234
(一)在国际展览会首次展出发明创造234
(二)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发明创造239
(三)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发明创造240
三、新颖性宽限期的效力以及适用新颖性宽限期的方式240
(一)新颖性宽限期的效力240
(二)适用新颖性宽限期的方式243
第二十五条 不授予专利权的主题245
一、概述245
二、不授予专利权的主题246
(一)科学发现和智力活动的规则方法246
(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48
(三)动物和植物品种254
(四)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物质255
(五)主要起标识作用的平面印刷品外观设计255
第三章 专利的申请257
引言257
第二十六条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文件258
一、概述258
二、请求书259
三、说明书260
(一)说明书的作用260
(二)说明书的内容260
(三)说明书应当满足的要求263
四、说明书摘要264
五、权利要求书265
(一)权利要求书的产生及其作用265
(二)权利要求的类型和撰写方式266
(三)对权利要求书的实质性要求268
六、遗传资源来源信息的披露273
第二十七条 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文件275
一、概述275
二、请求书275
三、图片或者照片276
四、简要说明278
第二十八条 专利申请日280
一、申请日的重要性280
二、申请日的确定281
第二十九条 优先权283
一、概述283
二、外国优先权284
(一)关于优先权的客体和主体284
(二)关于优先权的期限以及可以作为优先权基础的首次申请285
(三)关于“相同主题”的要求286
(四)优先权的效力291
三、本国优先权292
(一)规定本国优先权的原因292
(二)本国优先权的基础292
(三)本国优先权的作用293
第三十条 要求优先权的手续294
第三十一条 专利申请的单一性和合案申请297
一、概述297
二、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单一性298
三、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单一性300
(一)同一产品两项以上的相似外观设计300
(二)成套产品的两项以上外观设计302
四、分案申请303
第三十二条 专利申请的撤回305
第三十三条 修改专利申请文件的原则307
一、概述307
二、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307
(一)修改的原则307
(二)对说明书及其附图的修改309
(三)对权利要求书的修改313
(四)修改的类型、方式以及修改不符合规定的后果314
三、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318
第四章 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批准319
引言319
第三十四条 发明专利申请的公布320
第三十五条 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请求322
第三十六条 发明专利申请有关资料的提交324
一、本条的含义324
二、有关国际发展动向325
第三十七条 发明专利申请的实质审查327
第三十八条 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后的驳回330
第三十九条 发明专利权的授予333
第四十条 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授予336
第四十一条 专利申请的复审341
一、概述341
二、复审程序342
(一)复审请求342
(二)复审程序343
(三)复审决定的效力和后续程序344
第五章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345
引言345
第四十二条 专利权的期限346
第四十三条 专利年费351
第四十四条 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的终止353
第四十五条 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355
一、无效宣告请求的请求人355
二、无效宣告请求的理由357
第四十六条 宣告专利权无效请求的审查和审理359
一、概述359
(一)历史沿革359
(二)有关问题的讨论360
二、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程序365
(一)无效宣告请求的受理365
(二)对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367
三、无效宣告请求的司法程序371
第四十七条 宣告专利权无效决定的效力373
一、历史沿革373
二、本条规定的含义374
(一)关于第一款的规定374
(二)关于第二款和第三款的规定374
第六章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379
引言379
第四十八条 给予强制许可的一般理由380
一、概述380
(一)关于强制许可的理由380
(二)本条规定的历史沿革381
二、可以给予强制许可的专利384
三、因专利权人不实施或者未充分实施而给予强制许可384
四、因构成垄断行为而给予的强制许可388
(一)概述388
(二)本条第(二)项规定的含义390
第四十九条 给予强制许可的特别理由396
一、概述396
二、紧急状态、非常情况和公共利益的含义396
三、依照本条给予强制许可的程序397
第五十条 出口专利药品的强制许可399
一、概述399
二、本条规定的含义402
(一)“公共健康”和“药品”的含义402
(二)符合中国参加的有关条约规定的国家或者地区403
(三)根据本条规定给予强制许可的特殊要求404
第五十一条 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409
第五十二条 半导体技术的强制许可412
第五十三条 强制许可的实施限制414
一、“主要为了供应国内市场”的含义414
二、有关例外415
(一)为制止垄断行为而给予强制许可的例外415
(二)为帮助他国解决公共健康问题而给予强制许可的例外415
(三)自由贸易区例外415
第五十四条 申请强制许可的有关证据417
第五十五条 给予强制许可的决定及其登记、公告和终止419
一、请求419
二、受理、转送文件和答辩420
三、审查和听证420
四、驳回强制许可请求或者作出给予强制许可的决定420
五、救济421
六、强制许可的终止421
第五十六条 强制许可的实施权422
第五十七条 强制许可的使用费423
第五十八条 给予强制许可决定和使用费裁决的司法救济425
第七章 专利权的保护427
引言427
第五十九条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428
一、概述428
二、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429
(一)确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原理429
(二)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的含义434
(三)说明书和附图对权利要求的解释作用449
三、侵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行为的认定462
(一)相同侵权462
(二)等同原则464
(三)禁止反悔原则477
四、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以及侵权认定482
(一)概述482
(二)侵犯外观设计专利权行为的判断规则483
(三)关于提供部分外观设计保护的问题495
第六十条 侵犯专利权纠纷的处理、审理和侵犯专利权的民事责任501
一、侵犯专利权的民事责任以及归责原则501
(一)本条的适用范围501
(二)侵犯专利权的民事责任502
(三)承担侵犯专利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507
二、对专利侵权行为寻求救济的主体资格510
(一)专利权人和利害关系人510
(二)共有专利权的情况下请求救济的主体512
三、救济途径512
(一)协商512
(二)司法救济512
(三)行政救济514
第六十一条 关于举证责任的特殊规定以及专利权评价报告518
一、侵犯制造方法专利权纠纷的举证责任518
(一)历史沿革518
(二)举证责任倒置的条件519
二、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专利权评价报告523
(一)历史沿革523
(二)关于专利权评价报告的说明524
第六十二条 现有技术和现有设计抗辩529
一、概述529
(一)允许现有技术和现有设计抗辩的必要性529
(二)本条规定的形成过程531
二、用于进行不侵权抗辩的现有技术533
三、现有技术抗辩的判断536
(一)保障专利制度正常运作的必要条件536
(二)被诉侵权人实施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的含义542
(三)可以适用公知技术抗辩原则的典型情况545
第六十三条 假冒专利的法律责任552
一、历史沿革552
(一)1984年制定《专利法》的有关规定552
(二)1992年修改《专利法》的有关规定553
(三)2000年修改《专利法》的有关规定553
(四)2008年修改《专利法》的有关规定555
二、假冒专利行为及其法律责任555
(一)假冒专利行为555
(二)假冒他人专利的法律责任560
第六十四条 假冒专利行为的查处562
第六十五条 侵犯专利权的损失赔偿564
一、概述564
二、确定侵犯专利权赔偿数额的原则564
三、确定赔偿数额的顺序与方式566
(一)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566
(二)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567
(三)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569
(四)法定赔偿或者定额赔偿570
(五)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571
四、与损失赔偿相关的问题573
(一)侵犯零部件专利权的赔偿数额的确定573
(二)侵犯包装物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赔偿数额的确定574
第六十六条 侵犯专利权的诉前临时措施575
一、概述575
二、申请诉前临时措施的条件和手续576
(一)申请人资格576
(二)管辖法院576
(三)文件、证据和担保577
三、诉前临时措施的裁定与执行579
(一)法院裁定采取临时措施的条件579
(二)法院作出裁定的方式579
(三)与专利侵权诉讼的衔接581
(四)申请错误的赔偿581
第六十七条 侵犯专利权的诉前证据保全583
一、设立诉前证据保全制度的必要性583
二、申请诉前证据保全的程序584
第六十八条 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586
一、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586
(一)诉讼时效的性质和意义586
(二)《专利法》对侵犯专利权诉讼时效的规定588
二、诉讼时效制度存在的问题591
(一)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591
(二)诉讼时效的效力593
(三)其他问题597
第六十九条 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603
一、概述603
(一)本条规定的意义603
(二)历史沿革603
二、专利权用尽原则605
(一)本条第(一)项规定的含义605
(二)专利权的国内用尽606
(三)平行进口和专利权的国际用尽608
三、先用权618
(一)规定先用权的意义618
(二)先用权的产生条件619
(三)先用权的效力623
(四)先用权与《专利法》相关规定之间的关系626
四、在过境的外国交通工具上使用专利的行为628
五、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而使用专利的行为629
(一)“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含义630
(二)与“为生产经营目的”之间的关系631
(三)允许的行为类型631
六、Bolar例外633
(一)我国引入Bolar例外的必要性633
(二)本条第(五)项的形成及其含义638
第七十条 损失赔偿责任的免除643
一、历史沿革643
二、本条规定的含义644
第七十一条 向外国申请专利泄露国家秘密的法律责任647
第七十二条 侵夺发明人、设计人权益的法律责任648
第七十三条 管理专利工作部门不得从事经营活动649
第七十四条 对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要求以及法律责任650
第八章 附则652
引言652
第七十五条 专利费用653
第七十六条 施行日期656
后记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