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德形而上学 注释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道德形而上学 注释本
  • (德)康德著;张荣,李秋零译注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6844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8页
  • 主题词:伦理学-德国-近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德形而上学 注释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 法权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1

前言3

道德形而上学导论10

一、人的心灵的能力与道德法则的关系10

二、一种道德形而上学的理念和必要性13

三、道德形而上学的划分16

四、道德形而上学的预备概念19

法权论导论27

第一节 什么是法权论27

第二节 什么是法权27

第三节 法权的普遍原则28

第四节 法权与强制的权限相结合29

第五节 严格的法权也可以被表现为一种与每个人根据普遍法则的自由相一致的普遍交互强制的可能性29

附录 论有歧义的法权31

一、公道31

二、紧急法权32

法权论的划分34

一、法权义务的一般划分34

二、法权的一般划分35

生而具有的法权只有一种35

一般道德形而上学的划分37

第一卷 私人法权39

第一篇 将某种外在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来拥有的方式39

第二篇 获得某种外在的东西的方式52

第一章 物品法权54

第二章 人身法权64

第三章 采用物的方式的人身法权69

插入章 对任性的一个外在对象的观念性获得84

第三篇 通过一种公共的司法权的判决而来的主观上有条件的获得90

一、捐赠契约91

二、借贷契约92

三、重新获得(追回)所失去的93

四、通过宣誓而获得保障97

第二卷 公共法权101

第一章 国家法权101

从公民联合体的本性出发关于法权作用的总附释108

公民与祖国以及与外国的法权关系127

第二章 国际法权131

第三章 世界公民法权139

结束语140

附录 法权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的解释性附释142

第二部 德性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159

前言161

德性论导论165

一、一种德性论的概念阐释165

二、一种同时是义务的目的的概念阐释167

三、设想一个同时是义务的目的的根据170

四、哪些目的同时是义务的目的171

五、这两个概念的阐释171

1.自己的完善171

2.他人的幸福172

六、伦理学不为行动立法(因为这是法学的事),而是只为行动的准则立法173

七、伦理义务是广义的责任,而法权义务则是狭义的责任174

八、对作为广义义务的德性义务的解说176

1.自己的完善作为同时是义务的目的176

2.他人的幸福作为同时是义务的目的177

九、什么是德性义务178

十、法权论的至上原则是分析的,而德性论的至上原则却是综合的180

十一、德性义务的图型可以按照上述原理以如下方式来图示181

十二、心灵对于一般义务概念的易感性之感性论先行概念182

1.道德情感182

2.良知183

3.人类之爱184

4.敬重185

十三、在讨论一种纯粹的德性论时的道德形而上学普遍原理186

十四、德性论与法权论相分离的原则189

十五、德性首先要求对自己本身的控制190

十六、德性必然以不动情(被看做坚强)为前提191

十七、德性论之划分的预备概念192

十八194

伦理要素论196

第一部分 对自己的一般义务196

导论196

第一卷 对自己的完全义务199

第一篇 人对作为一种动物性存在者的自己的义务199

第一款 自杀200

第二款 性愉快上的自取其辱202

第三款 因在使用享用品或者哪怕是食品方面的无度而来的自我麻醉205

第二篇 人对纯然作为一个道德存在者的自己的义务206

一、说谎207

二、吝啬210

三、阿谀奉承212

第一章 人对天生是自己的审判者的自己的义务215

第二章 一切对自己的义务的第一命令218

插入章 道德的反思概念的双关性:把本是人对自己的义务的东西视为对他人的义务220

第二卷 人对自己的不完全义务(就其目的而言)222

第一章 在发展和增强自己的自然完善性方面,亦即在实用意图上对自己的义务222

第二章 在提高其道德完善性方面,亦即在单纯道德的意图中人对自己的义务223

第二部分 对他人的德性义务225

第一篇 对纯然作为人的他者的义务225

第一章 对他人的爱的义务225

划分225

爱的义务专论227

爱的义务的划分229

一、行善的义务229

二、感激的义务232

三、同情的感受完全是义务233

与人类之爱截然对立的人类之恨的恶习235

第二章 出于他人应得的敬重而对他人的德性义务238

伤害对他人的敬重之义务的恶习241

一、傲慢241

二、毁谤242

三、嘲讽243

第二篇 人们相互之间就其状态而言的伦理义务244

要素论的结束语:爱与敬重在友谊中最紧密的结合245

附录 交往的德性249

伦理方法论251

第一章 伦理教学法251

附释 一部道德问答手册的片段254

第二章 伦理的修行法257

结束语 宗教学说作为对上帝的义务的学说,处于纯粹道德哲学的界限之外258

最后的附释2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