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明吾著 著
- 出版社: 长江出版社;湖六书局
- ISBN:754922516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全球化”理论与实践11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全球化思想12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球化思想概述12
(二)列宁的全球化思想及其发展过程17
二、前苏联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24
(一)“斯大林模式”下的全球化实践25
(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背景30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应对全球化的基本经验3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应对“全球化”理论保障34
(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为经济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37
(三)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40
第二章 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发展中国家民族精神的影响44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对“全球化”的实质的认识45
(一)全球化的历史性46
(二)全球化进程中的意识形态之争49
二、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民族精神的影响56
(一)“超越主权论”与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精神产生严重冲突56
(二)“文化软实力”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维系民族精神的纽带64
(三)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精神在全球化进程中觉醒66
第三章 中华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的关系69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特点69
(一)重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70
(二)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特征71
(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72
二、爱国主义的实质74
(一)爱国主义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75
(二)爱国主义是一项基本的政治原则83
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94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94
(二)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95
(三)中华民族精神在全球化进程中重新凝聚起来97
第四章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100
一、全球化对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100
(一)全球化对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101
(二)全球化为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新的挑战104
(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要求111
二、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经验116
(一)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116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良好的社会氛围118
(三)各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各具特色121
三、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不足123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客体研究有待加强124
(二)爱国主义教育缺乏独立的课程作为支撑131
(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142
第五章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145
一、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46
(一)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146
(二)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49
(三)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促进其人格和国格意识的协调发展150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必须重点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53
(一)正确认识“以人为本”与国家利益的关系153
(二)正确认识保障人权与维护国家主权的关系155
(三)正确认识各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157
(四)正确认识全球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159
(五)正确处理“全球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162
三、正确认识各种错误思潮的现实表现及实质167
(一)各种错误思潮的具体表现167
第六章 全球化背景下加强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思考177
一、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做到“三个结合”178
(一)常识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178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182
(三)国情教育与时事热点相结合184
二、建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爱国主义教育学”二级学科186
(一)现有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体系有待完善187
(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独立的学科课程体系作为支撑191
三、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树立开放的爱国主义教育观193
(一)应该充分吸收历史学的理论研究成果194
(二)必须借鉴民族学的理论研究成果197
(三)必须重视宗教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实际影响200
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形成社会合力204
(一)克服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需要各级学校共同努力205
(二)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效率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207
第七章 美国和前苏联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209
一、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209
(一)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210
(二)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特点211
二、前苏联的爱国主义教育216
(一)苏联爱国主义教育回顾216
(二)前苏联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教训217
三、美国和前苏联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221
(一)必须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与意识形态教育的关系221
(二)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26
(三)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强国富民”为基础238
结束语243
一、科学客观地评价“冷战”的历史作用是把握全球化时代背景的基础244
二、全球化背景下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当务之急248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248
(二)新形势下凝聚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49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要求250
(一)必须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250
(二)必须加强爱国主义的学科理论研究251
(三)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研究252
参考文献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