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传统养生丛书 气功精华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传统养生丛书 气功精华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4454135.jpg)
- 李远国编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780523019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293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传统养生丛书 气功精华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炼养功法编2
吐纳气法类2
一 行气玉佩铭2
二 京黑先生行气法3
三 幻真先生行气诀4
四 食气辟谷法5
五 幻真先生进取诀6
六 幻真先生淘气诀7
七 幻真先生调气诀7
八 调气法8
九 气法妙诀9
十 孙思邈存神炼气铭11
十一 蒙山贤者服内元气诀13
十二 尹真人服元气术14
十三 服元气法15
十四 昙鸾法师服气法16
十五 达磨大师住世留形内真妙用诀17
十六 张果先生服气法19
十七 申天师服气要诀20
十八 大威仪先生玄素真人要用气诀20
十九 王说山人服气新诀22
二十 服气杂法秘要口诀23
二一 苏东坡养生气法25
二二 清微气法26
二三 十二月气法28
二四 肺脏炼气法31
二五 心脏炼气法32
二六 肝脏炼气法33
二七 脾脏炼气法34
二八 肾脏炼气法34
二九 胆脏炼气法35
存守内视类36
一 《太平经》守一法36
二 服日气法39
三 存日在心法39
四 大方诸宫服日月芒法40
五 存五神法40
六 存白气法41
七 服三气法41
八 守玄白法42
九 化身坐忘法43
十 广成子静坐法43
十一 庄子心斋法44
十二 宋钘尹文静定法45
十三 老君内观法46
十四 华阳子内观法46
十五 涓子内想法47
十六 至游子坐忘法48
胎息禅功类49
一 胎息经49
二 胎息铭50
三 苏东坡胎息法50
四 玄葫真人胎息诀51
五 于真人胎息诀52
六 达磨禅师胎息诀53
七 李真人(讳子明)胎息诀53
八 何仙姑胎息诀54
九 侯真人胎息诀54
十 陈希夷胎息诀55
十一 天台道者胎息法56
十二 朗然子胎息诀56
十三 张景和胎息诀57
十四 赤肚子胎息诀57
十五 宝冠胎息诀58
十六 纯阳子兜肾功59
十七 法轮自转工夫60
十八 调息法62
十九 小周天64
二十 至游居士座右铭65
二一 玉液炼形法则65
二二 金丹秘诀66
二三 行禅法68
二四 立禅法70
二五 坐禅法71
二六 卧禅法73
第二章 治病功法编76
一 服气疗病法76
二 夜卧治病法77
三 漱咽除痾法78
四 京黑先生治病法78
五 闭气治病法79
六 呵气治病法79
七 胎息治病法80
八 运气疗病法81
九 陶弘景六字诀82
十 去病延寿六字法84
十一 孙真人四季行工养生歌86
十二 临江仙·六字诀87
十三 紫微六气法88
十四 治肝脏病法89
十五 治心脏病法91
十六 治脾脏病法92
十七 治肺脏病法93
十八 治肾脏病法95
十九 治胆病法96
二十 治腹痛病法97
二一 治痢病法99
二二 治积聚病法99
二三 治痰饮病法99
二四 治宿食不消法100
二五 治胸中痛法100
二六 治风病法100
二七 治虚劳病法103
二八 治腰背病法105
二九 治消渴病法106
三十 治身热背痛法107
三一 治冷热病法107
三二 治脚气病法108
三三 治气病法109
三四 治咳逆病法109
三五 发放外气治病法110
第三章 气理气论编111
一 真一秘要111
二 橐龠秘要112
三 三五一枢要113
四 日用五行的要113
五 外药火候114
六 内药运功115
七 筑基直论117
八 心为君论118
九 神为主论120
十 气为用说121
十一 精从气说121
十二 意为媒说122
十三 坎离说122
十四 幻丹说123
十五 直泄天机图论124
十六 内三要126
十七 外三要127
十八 止念127
十九 采药128
二十 识炉鼎128
二一 坎离交姤129
二二 乾坤交姤130
二三 内外二药图说131
二四 顺逆三关图说133
二五 真土图说134
二六 三家相见图说136
第四章 诗词歌赋编138
一 陌上桑&魏 曹操138
二 游仙诗&晋 郭璞139
三 调息偈&隋 智?140
四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唐 李白140
五 睡起晏坐&唐 白居易141
六 与道者同守庚申&唐 权德舆142
七 修养&唐 刘叉143
八 《入药镜》&唐 崔希范144
九 七言诗三首&唐 吕洞宾147
十 《指玄篇》三首&宋 陈抟148
十一 《还元篇》一首&宋 张无梦149
十二 《还源篇》三首&宋 石泰150
十三 《丹髓歌》三首&宋 薛道光150
十四 水调歌头·修炼&宋 白玉蟾151
十五 七言绝句三首&宋 萧廷芝152
十六 七言律诗一首&宋 黄自如152
十七 《进道诗》一首&宋 朗然子153
十八 《和朗然子进道诗》&宋 宋先生153
十九 下手&宋 郑德安154
二十 炼神法&宋 王常154
二一 炼气法&宋 王常154
二二 炼形法&宋 王常155
二三 正一阳初动&宋 李简易155
二四 江梅引·气邪归正&宋 王吉昌155
二五 鹧鸪天三首&宋 范仲淹156
二六 南柯子&金 刘志渊157
二七 述怀&金 刘志渊157
二八 采药&元 李道纯158
二九 进火&元 李道纯158
三十 火候行持绝句诗二首&元 林辕159
三一 坐功诀&元 丘处机159
三二 绝句三首&元 王惟一160
三三 行功&金 清净散人160
三四 养丹&金 清净散人161
三五 《无根树》词三首&明 张三丰161
第五章 著作简介编163
一 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163
二 东晋《上清大洞真经》164
三 南北朝《上清握中诀》164
四 南北朝《正一法文修真旨要》165
五 北朝《黄帝阴符经》165
六 隋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166
七 魏晋《太上黄庭外景玉经》166
八 魏晋《上清黄庭内景经》167
九 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168
十 隋京黑先生《神仙食气金柜妙录》168
十一 唐《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169
十二 唐《气法要妙至诀》169
十三 唐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169
十四 唐孙思邈《枕中方》170
十五 唐罗公远、叶法善《真龙虎九仙经》170
十六 唐钟离权《破迷正道歌》171
十七 唐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171
十八 唐施肩吾《钟吕传道集》172
十九 唐张果老《太上九要心印妙经》174
二十 唐《中山玉柜服气经》174
二一 唐《太清导引养生经》174
二二 唐宋《太上养生胎息气经》175
二三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175
二四 宋《诸真圣胎神用诀》176
二五 宋张伯瑞《玉清金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177
二六 宋元《修真十书》177
二七 宋《清微丹诀》179
二八 宋许明道《还丹秘诀养赤子神方》179
二九 宋曾健《道枢》180
三十 宋霍济之《先天金丹大道玄奥口诀》181
三一 宋《灵剑子》181
三二 宋周真人《太上洞房内经注》182
三三 宋《太清真人络命诀》182
三四 宋《黄帝阴符经集解》183
三五 宋任照一《黄帝阴符经注解》183
三六 宋唐淳《黄帝阴符经注》183
三七 宋龙眉子《金液还丹印证图》184
三八 宋侯善渊《上清太玄九阳图》184
三九 宋萧道存《修真太极混元图》185
四十 宋李简易《玉溪子丹经指要》185
四一 宋《阴真君还丹歌注》186
四二 宋《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186
四三 宋王常《真一金丹诀》187
四四 宋《丹经极论》187
四五 宋潜真子《还丹显妙通幽集》187
四六 宋元阳子《元阳子金液集》188
四七 宋通玄先生《还丹金液歌注》188
四八 宋王吉昌《会真集》188
四九 宋赵大信《谷神赋》189
五十 宋刘希岳《太玄朗然子进道诗》189
五一 宋毛日新《了明篇》190
五二 宋王庆升《三极至命筌蹄》190
五三 宋王希巢《洞玄灵宝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经解》191
五四 宋何守证《灵宝净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191
五五 元王元晖《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191
五六 宋紫团真人《紫团丹经》191
五七 宋李駧《黄帝八十一难经纂图句解》192
五八 宋侯善渊《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注》192
五九 宋陈朴《陈先生内丹诀》192
六十 宋《摄生纂录》193
六一 金刘志渊《启真集》193
六二 金王嚞《重阳全真集》194
六三 金王嚞《重阳立教十五论》195
六四 金孙不二《孙不二君法语》195
六五 金孙不二《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书》195
六六 元丘处机《大丹直指》195
六七 元李道纯《中和集》196
六八 元李道纯《三天易髓》197
六九 元李鹏飞《三元延寿参赞书》198
七十 元牛道淳《析疑指迷论》198
七一 元王道渊《黄帝阴符经夹颂解注》199
七二 元王道渊《青天歌注释》199
七三 元玄全子《真仙直指语录》200
七四 元玄全子《诸真内丹集要》200
七五 元俞琰《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注解》201
七六 元俞琰《易外别传》201
七七 元陈致虚《金丹大要》202
七八 元林辕《谷神篇》202
七九 元王惟一《明道篇》202
八十 元陈冲虚《陈虚白规中指南》203
八一 元金月岩《纸舟先生全真直指》203
八二 元金月岩《抱一子三峰老人丹诀》204
八三 明《性命圭旨》204
八四 明伍守阳《仙佛合宗语录》205
八五 明伍守阳《天仙正理直论》206
八六 明伍守阳《金丹要诀》207
八七 明伍守阳《伍真人丹道九篇》207
八八 清李西月《张三丰先生全集》208
八九 明朱载?《诸真玄奥集成》208
九十 明黄坤仪《摄生三要》209
九一 清彭定求《真诠》209
九二 清刘一明《道书十二种》209
九三 清董元真《道贯真源》209
九四 清付金铨《济一子道书》210
九五 清付金铨《证道秘言》210
九六 清陶素耜《道言五种》210
九七 清汪晸《寿人经》210
九八 清方开《延年九转法》210
九九 清潘霨《内功图说》210
一百 清《天仙金丹心法》211
一百一 清蒋日纶《心传述证录》211
一百二 清廖平根《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211
第六章 名词汇释编213
一 气功213
二 心213
三 肺214
四 肾214
五 肝215
六 脾215
七 胆215
八 大肠216
九 小肠216
十 胃216
十一 三焦217
十二 膀胱217
十三 命门217
十四 脑218
十五 经络218
十六 十二经脉219
十七 奇经八脉220
十八 俞穴221
十九 足三里221
二十 大敦221
二一 涌泉221
二二 少商222
二三 中冲222
二四 膻中222
二五 阴跷穴222
二六 丹田223
二七 三关223
二八 三池224
二九 三元224
三十 三一225
三一 三虫225
三二 三尸225
三三 三魂225
三四 三素云225
三五 三宝226
三六 精227
三七 神227
三八 气228
三九 意229
四十 阴阳229
四一 八卦231
四二 十二辟卦231
四三 纳甲232
四四 无极233
四五 太极233
四六 太极拳234
四七 十二时辰234
四八 八卦拳234
四九 八段锦234
五十 十二段锦234
五一 五行235
五二 五色235
五三 五牙235
五四 五石散235
五五 五养236
五六 五伤损236
五七 五邪236
五八 五官236
五九 五禽戏236
六十 六气236
六一 六字诀237
六二 六淫237
六三 四大237
六四 七窍238
六五 七冲门238
六六 七门238
六七 七魄238
六八 七神238
六九 七情238
七十 七伤239
七一 九宫239
七二 九宫真人239
七三 十二重楼239
七四 五尸239
七五 外丹239
七六 内丹240
七七 还丹241
七八 筑基242
七九 炼精化气243
八十 炼气化神243
八一 炼神还虚244
八二 小周天244
八三 大周天245
八四 收心246
八五 内视246
八六 调神247
八七 调息247
八八 调精247
八九 调药248
九十 产药248
九一 采药248
九二 封炉249
九三 炼药249
九四 止火250
九五 阳光三现250
九六 四正沐浴250
九七 三华聚顶251
九八 和合四象251
九九 五气朝元251
一百 琴心三叠252
百一 搅海咽津252
百二 浮沉宽急252
百三 三着252
百四 走火253
百五 入魔253
百六 九守254
百七 十三虚无254
百八 一意规中255
百九 心斋255
百十 叩齿255
百十一 布气255
百十二 行气255
百十三 存神256
百十四 存想256
百十五 守一257
百十六 守三一257
百十七 吐纳258
百十八 胎息258
百十九 入静258
百二十 炼气259
百二一 炼丹259
百二二 踵息259
百二三 握固259
百二四 坐忘260
百二五 定观260
百二六 服食260
百二七 房中261
百二八 辟谷261
百二九 导引262
百三十 女丹法262
百三一 药物263
百三二 丹头264
百三三 黄芽264
百三四 铅汞264
百三五 水火264
百三六 龙虎265
百三七 元和265
百三八 鼎炉265
百三九 火候266
百四十 河车267
百四一 三车267
百四二 三全268
百四三 性命268
百四四 玄牝269
百四五 泥丸270
百四六 圣胎270
百四七 鹊桥271
百四八 子时272
百四九 大手印272
百五十 大圆满法273
百五一 二十五方便273
百五二 八背舍273
百五三 八胜处274
百五四 八触274
百五五 五停心观274
百五六 不净观274
百五七 不动无为274
百五八 无想定275
百五九 止观275
百六十 数息观275
百六一 慈悲观275
百六二 因缘观275
百六三 界分别观275
百六四 禅定275
百六五 四禅276
百六六 三昧276
百六七 壁观276
百六八 拙火定276
百六九 宝瓶气277
百七十 跏趺277
百七一 四相277
百七二 六妙门278
附:十四经络穴位图279
后记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