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4451166.jpg)
- 任培秦,杜晓燕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4568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建设概述1
一 社会建设的概念1
(一)“社会”涵盖范围视角下的社会建设2
(二)“社会系统”视域下的社会建设5
二 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7
(一)加快发展社会事业7
(二)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8
(三)推进社会体制改革10
(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11
(五)创新社会管理13
(六)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15
(七)加强社区建设16
三 社会建设的特点17
(一)社会建设蕴含新的价值理念17
(二)社会建设凸显时代性和紧迫性17
(三)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倾向性18
(四)社会建设呈现发展的合理性18
(五)社会建设将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19
四 社会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20
(一)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20
(二)政治文明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政治保障21
(三)文化建设为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2
五 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22
(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22
(二)社会事业仍滞后于经济发展24
(三)社会管理社会化发展缓慢24
(四)地区发展差距较大25
(五)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26
六 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26
(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7
(二)缓和与解决社会矛盾27
(三)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28
(四)推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29
第二章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思想的历史演进及经验32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建设思想的初步探索32
(一)规划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32
(二)确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34
(三)创立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学说35
(四)坚持统筹兼顾的方针37
(五)重视和关注社会保障的作用38
二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思想的发展40
(一)邓小平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新理念40
(二)江泽民丰富了社会建设思想44
(三)胡锦涛创新了社会建设思想49
三 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54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54
(二)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相协调的原则55
(三)采取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56
(四)立足中国实际推进社会建设57
第三章 国外社会建设经验59
一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59
(一)北欧福利国家60
(二)美国61
(三)德国64
二 现代化后发国家的经验67
(一)新加坡67
(二)韩国69
第四章 发展民生事业,推进社会建设73
一 教育事业获得全面发展73
(一)各类教育事业快速发展73
(二)教育公平得到促进75
(三)教师队伍不断优化77
(四)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78
二 就业、再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体系不断完善78
(一)积极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78
(二)就业帮扶机制完善,再就业成效显著79
(三)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79
(四)劳动就业法律体系建设日益完善80
三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80
(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80
(二)农村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81
(三)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82
四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82
(一)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基本建成83
(二)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不断完善83
(三)社会福利制度体系逐步健全84
五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85
(一)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85
(二)医疗卫生资金不断增加85
(三)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85
(四)城乡以及地区间医疗卫生差距逐步缩小86
六 住房条件得到初步改善86
(一)住房市场初步形成,居住条件有所改善86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初具规模87
第五章 发展社会组织,增强社会建设主体力量88
一 “社会组织”概念的提出88
(一)国外学者对“社会组织”的定义88
(二)国内学者对“社会组织”的定义89
二 社会组织的内涵90
(一)社会组织的缘起90
(二)社会组织在中国的发展91
(三)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92
三 社会组织的功能与作用93
(一)功能93
(二)作用95
四 发展社会组织的举措96
(一)转变观念,强化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97
(二)推动改革,加强社会组织管理99
(三)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组织的发展后劲102
第六章 当前我国民生建设中的突出问题105
一 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不公平现象仍存在107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107
(二)公共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机会不公平108
(三)义务教育福利性保障不够109
二 公共就业服务不完善,就业形势严峻110
(一)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短缺110
(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不足112
三 收入分配不公平,贫富差距呈扩大态势113
(一)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结果不公平114
(二)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115
四 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养老问题压力大116
(一)社会保障水平比较低117
(二)社保基金管理不规范118
(三)养老面临的难题多、压力大119
五 医疗费用偏高,服务水平难以满足民众需求121
(一)我国医疗服务过度“市场化”121
(二)医疗费、药费过高122
(三)医疗服务水平低123
(四)公共医疗资源分配上存在着城乡差距123
六 现阶段住房问题矛盾突出124
(一)住房供需矛盾突出,房价居高不下124
(二)保障性住房紧缺125
第七章 优化社会结构,化解社会矛盾126
一 我国社会已进入矛盾的凸显期126
(一)社会阶层结构矛盾127
(二)就业结构矛盾129
(三)社会分配结构矛盾130
(四)城乡结构矛盾133
二 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特点134
(一)社会矛盾具有复杂性134
(二)社会矛盾趋于群体性134
(三)社会矛盾网络助推被扩大135
(四)干群矛盾较为突出136
(五)社会矛盾的解决难度大137
三 改革开放后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138
(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理论138
(二)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152
四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及问题155
(一)“金字塔”形的阶层结构156
(二)农民阶层规模过大157
(三)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不畅通157
(四)富裕群体和困难群体收入悬殊158
(五)底层群体逐渐边缘化159
五 优化社会阶层结构,化解社会矛盾159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160
(二)扩大中产阶层规模166
(三)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171
第八章 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183
一 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推进183
(一)社会管理格局初步形成183
(二)社会组织持续增长184
二 社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84
(一)政府社会管理理念转变不到位184
(二)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社会管理的主体单一185
(三)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狭窄、程序不规范186
(四)社会管理法规不健全186
(五)政府社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187
(六)社会管理人才匮乏187
三 以创新社会管理为着力点推动民生建设188
(一)完善社会管理体制,为民生建设提供机制保障188
(二)增加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公平194
(三)加强就业扶持,促进充分就业198
(四)优化分配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203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社会福利建设209
(六)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218
(七)加强住房市场宏观调控,完善住房保障机制223
(八)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动社会有序发展227
参考文献229
后记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