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经济学 基于最优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视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经济学 基于最优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视角
  • 孙世强,(日)大西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2844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经济学 基于最优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视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马克思的人类观——唯物论视角下的人类、自然与生产关系1

第1节 作为基础的生产活动2

一、自然、人类、生产——劳动的本源2

二、人类、生产资料、生产——肉体劳动和精神劳动10

三、人类、他人生产资料、生产——所有、阶级和生产关系16

第2节 唯物论视角下的上层建筑20

一、和自然关系对应的上层建筑——国家和意识形态与生产力的关联20

二、与阶级社会对应的上层建筑——阶级、国家和意识形态31

三、阶级、国家和意识形态的生产力性格39

第3节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40

一、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及相对自律性40

二、资本主义人格和后资本主义人格43

三、唯物论命题的多元性46

第2章 商品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量的性格48

第1节 作为商品生产一般化条件的生产力48

一、从自给自足到商品经济48

二、专业化利益和流通部门效率的提高51

三、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53

第2节 作为交易物品和被具体化的商品的交换目的57

一、不仅仅是生产,还是商品生产57

二、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58

三、从交换价值到价值60

第3节 作为特殊商品的货币:唯物论视角下被具体化的货币目的63

一、并不仅仅是商品目的的货币目的63

二、作为特殊商品的货币69

三、货币诸多功能及其关系70

第4节 自我增殖的货币资本与被具体化的企业货币的增殖目的73

一、商品生产企业并非单纯的生产者73

二、利润来自流通的外在表象75

三、马克思论利润的起源与生产活动76

第3章 工业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质的性格——担当劳动指挥权的资本榨取82

第1节 作为劳动指挥权的资本82

一、资本的另一个定义——劳动指挥权82

二、置盐信雄对榨取的证明——对马克思剥削理论的一种诠释83

三、分析性马克思主义学派拓展置盐榨取理论——明确了“阶级榨取对应原理”85

四、基于生产力“质”的维度对榨取理论的进一步诠释87

五、从生产资料的技术性格看待劳动指挥权的演化89

六、关于资本、资本主义的辩证理解:定义—关系—客观的全部93

第2节 剩余价值理论的另一种解读96

一、劳动指挥权下的置盐模型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阐释96

二、劳动指挥权下的置盐模型对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阐释99

三、剩余价值生产:对资本本源性的劳动本质的归纳105

第3节 非工业部门的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化111

一、建筑业的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化111

二、医院的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化115

三、零售业的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化117

四、学校的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化117

第4章 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灭亡——基于资本积累的量、质综合视角下的经济增长之维120

第1节 经济增长理论源起与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120

第2节 日本马克思最优经济增长模型——产业革命后最优资本投入量的确定123

一、最优经济增长模型假设条件123

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下的最优经济增长模型125

三、最优经济增长模型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关联及阐释127

四、最优经济增长模型的应用128

第3节 日本最优经济增长模型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结合的启示134

第4节 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过剩人口增大的新思考143

第5节 对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维护和对柴田·置盐定理的反驳145

第6节 市场中的后资本主义企业:股份公司社会主义论147

第7节 原始积累和国家资本主义154

一、原始积累论和强制雇佣劳动者的形成154

二、产业资本的生成157

三、初期强制资本积累与国家资本主义160

四、国家资本主义向私人资本主义的过渡——邓小平智慧166

第5章 先行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诸形态171

第1节 迂回生产体系发展的另一种形式——农业革命171

一、农业革命促使生产力飞速发展171

二、作为耕地积累社会的农业社会176

三、人口增加与集约型农业发展180

四、基于耕地积累提升农业生产率的时代表现——奴隶制及农奴制182

五、从建造象征纪念物到产生共同体、阶级与国家189

第2节 基于手工业的前封建社会和封建社会192

铁制工具促使熟练劳动的生成192

第3节 狩猎在促进猿进化为人过程中的作用194

纵观始于南方古猿的全人类史194

补论1 马克思最优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权市场模式202

一、分权市场模式及社会效应202

二、企业利润最大化行为207

三、家庭或个人效用最大化行为208

四、市场均衡的各种条件209

五、由市场均衡向基本模型的动力学方程式转化210

六、市场模型与基本模型的关系211

补论2 阶级关系维度下的马克思最优经济增长模型214

一、分析性马克思主义学派阶级榨取对应原理理论回顾214

二、分析性马克思主义学派阶级榨取对应原理的动态化216

三、无折旧和金融市场情况下的过剩积累可能性及其应对方法219

四、关于劳动者有无资本积累决定权的影响221

补论3 牛耕产生与普及形成的农民经营规模差距的动态模型224

一、马克思最优经济增长模型向农民经营规模变动模型的扩展224

二、农业规模差距产生的图表展示——以中国为例227

三、因农民积累导致的经营规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229

教学附录 关于动态最适化问题的解法232

一、关于对动态最优化模型的离散型解法说明232

二、关于对动态最优化模型的连续型解法说明2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