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淮北平原区水文实验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淮北平原区水文实验研究
  • 王振龙,章启兵,李瑞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202942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黄淮平原-水文实验-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淮北平原区水文实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水文实验概述1

1.1 我国水文实验的历史回顾1

1.2 淮北平原水文实验概况2

1.3 国外水文实验研究现状与进展4

1.4 我国水文实验规划6

1.4.1 现有实验站概况6

1.4.2 存在的主要问题12

1.4.3 规划目标12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重点水文实验站简介14

2.1 淮北平原概况14

2.1.1 自然地理14

2.1.2 气候特点16

2.1.3 土壤与植被16

2.1.4 河流水系18

2.2 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18

2.2.1 实验区简介18

2.2.2 实验区观测项目19

2.2.3 常规观测实验项目20

2.3 杨楼水文实验流域20

2.3.1 实验流域概况20

2.3.2 实验流域观测项目21

2.3.3 实验流域农业种植情况21

第3章 区域降雨量分析23

3.1 五道沟站降雨规律分析23

3.1.1 年际分析24

3.1.2 趋势性和突变分析26

3.1.3 多时间尺度周期检测30

3.2 杨楼实验流域35

3.2.1 年内分配与年际变化35

3.2.2 趋势性及突变分析37

3.2.3 多尺度周期性检验39

3.3 淮北平原雨量时空分布42

3.3.1 资料选取42

3.3.2 面雨量计算43

3.3.3 年际变化46

3.3.4 降雨重心的迁移规律48

第4章 水面蒸发和潜水蒸发50

4.1 水面蒸发50

4.1.1 基本资料50

4.1.2 五道沟实验站51

4.1.3 杨楼实验流域54

4.1.4 淮北平原56

4.1.5 影响水面蒸发的原因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64

4.2 潜水蒸发67

4.2.1 有/无作物生长情况下潜水蒸发对比67

4.2.2 无作物潜水蒸发实验分析71

4.2.3 有作物潜水蒸发实验分析75

4.2.4 无作物潜水蒸发公式的选择81

4.2.5 有作物潜水蒸发量的计算86

4.3 区域蒸发规律总结93

第5章 径流变化规律分析94

5.1 径流资料的选择94

5.1.1 径流资料的插补延长94

5.1.2 径流资料的还原95

5.2 典型流域径流分析97

5.3 淮北平原径流规律分析99

5.3.1 淮北地区径流的年际变化99

5.3.2 淮北地区径流的年内分配104

5.4 区域径流分析总结104

第6章 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研究106

6.1 土壤水实验研究107

6.1.1 五道沟实验站109

6.1.2 杨楼实验流域112

6.1.3 包气带土壤水分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116

6.1.4 土壤蒸发117

6.2 降雨入渗实验119

6.2.1 试验设备与数据来源119

6.2.2 蒸渗仪实验资料分析119

6.2.3 野外同心环灌水实验121

6.2.4 蒸渗仪灌水实验122

6.3 降雨入渗土壤分析123

6.3.1 国内外研究进展123

6.3.2 常用下渗公式参数回归分析124

6.3.3 稳定下渗率分析125

6.4 降雨补给地下水分析127

6.4.1 影响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的因素127

6.4.2 次降雨入渗补给系数128

6.4.3 时段降雨入渗补给系数131

6.4.4 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133

6.5 降雨入渗补给规律分析136

6.5.1 变化条件下降雨入渗补给规律136

6.5.2 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变化规律139

6.5.3 实验区降雨入渗补给变化规律141

6.6 实验总结147

6.6.1 土壤水实验147

6.6.2 降雨入渗补给实验147

第7章 淮北平原“四水”转化水文模型149

7.1 模型结构与原理概述149

7.2 均质土壤垂向水分运动的数学描述与检验150

7.2.1 关于大孔流151

7.2.2 Richards方程及求解152

7.2.3 边界条件处理154

7.2.4 数学描述的检验156

7.3 模型构建与参数确定157

7.3.1 模型下渗-蒸发的调试与检验157

7.3.2 冠层截留与填洼计算162

7.3.3 潜水排出量的计算166

7.4 模型运行程序流程图169

7.5 “四水”转化模型的检验与应用170

7.5.1 模型参数的率定170

7.5.2 天然条件下的“四水”转化模拟172

第8章 淮北平原水文实验应用研究177

8.1 农田排灌与水资源综合利用177

8.1.1 农田灌排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77

8.1.2 灌排实验区概况178

8.1.3 农田排水工程的水文效应180

8.1.4 灌溉技术和排水指标实验研究184

8.1.5 农田除涝防渍排水工程技术186

8.1.6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188

8.2 土壤墒情预报与适时适量灌水技术201

8.2.1 墒情监测技术201

8.2.2 墒情预报方法研究202

8.3 浅层地下水演变情势与安全开采潜力213

8.3.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214

8.3.2 水文地质参数实验研究216

8.3.3 浅层地下水安全开采量及评价指标体系220

8.3.4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226

8.3.5 地下水资源及开采利用演变情势230

8.3.6 地下水开采潜力与剩余量237

8.4 淮北平原水资源安全与管理体系242

8.4.1 水安全现状与问题243

8.4.2 地下水资源保护246

8.4.3 水资源管理248

参考文献25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