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安全管理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态安全管理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7/34441587.jpg)
- 蒋明君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ISBN:978750124723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12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636页
- 主题词:生态安全-安全管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安全管理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1
第一节 生态文明体系的研究1
一、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1
二、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2
第二节 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3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3
二、生态文明与实践5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建议9
一、政府改革与生态安全格局9
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路线图11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利益方参与12
四、科学规划与区域生态建设12
五、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平衡发展13
六、深化国际合作与包容性发展13
第四节 创建和谐社会与可持续发展14
第二章 生态安全形势分析18
第一节 生态安全理论的定位18
第二节 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19
一、设立生态安全管理机构19
二、编制生态安全长远规划20
三、完善生态安全法律法规21
四、建立生态安全信息系统21
五、生态安全监测、评估、预警22
六、生态安全互惠机制建设23
第三节 生态安全体系的评估23
一、生态安全评估指标23
二、生态安全评估方法25
第四节 生态安全体系的应用27
一、自然灾害与生态危机27
二、生态灾害预警与预测28
三、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29
四、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29
第三章 生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31
第一节 生态安全管理宗旨31
第二节 生态安全管理主体32
一、国际组织33
二、国家层面35
第三节 生态安全管理对象37
一、自然生态安全37
二、生态系统安全39
三、人类生态安全41
第四节 生态安全管理任务43
一、总体任务43
二、具体任务44
第四章 生态系统的管理模式46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管理46
一、定义和内涵46
二、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的技术选择47
第二节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49
一、定义和内涵49
二、森林生态系统分类49
三、未来研究展望50
第三节 海洋生态系统管理52
一、定义和内涵52
二、海洋生态系统的特征53
三、海洋生态系统管理与对策55
第四节 湿地生态系统管理58
一、定义和内涵58
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59
第五节 城市生态系统管理63
一、定义和内涵63
二、城市生态系统管理64
第五章 生态安全管理与实践68
第一节 非传统安全挑战68
一、非传统安全的内涵68
二、非传统安全的特点69
三、非传统安全的应对71
第二节 环境安全管理及案例74
一、环境安全管理问题及案例74
二、环境安全管理策略及案例79
第三节 物种(生物)安全管理83
一、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的现状83
二、外来有害物种入侵的危害85
三、外来入侵物种安全管理问题87
四、外来入侵物种安全管理措施91
第四节 自然遗产安全管理93
一、自然遗产概述93
二、自然遗产管理状况99
三、自然遗产管理方法101
四、自然遗产管理实践105
第五节 核能与核安全管理110
一、核能概念110
二、核能利用概述112
三、核安全的影响115
四、核安全管理措施115
第六节 森林资源安全管理117
一、森林资源概述117
二、森林资源基本特征118
三、森林资源现状与变化119
四、森林资源安全问题120
五、森林资源有效管理121
第七节 粮食安全管理123
一、粮食安全现状124
二、粮食安全管理125
第八节 生命安全管理128
一、生命安全风险128
二、生命安全风险归因130
三、生命安全管理133
第九节 水资源安全管理136
一、跨境水资源安全问题139
二、贝加尔湖水南调北京研究142
第六章 区域生态安全管理158
第一节 区域开发与生态安全158
一、引言158
二、区域开发与生态安全管理159
三、区域开发对生态系统影响160
四、区域开发与生态重建目标162
五、区域开发与生态管理策略162
第二节 城镇发展与生态安全165
一、引言165
二、城镇发展引发的生态问题165
三、流域空间开发与保护准则167
四、生态安全与城镇发展目标167
五、流域空间管制168
六、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安全建设168
第三节 城市工业产业与生态安全案例172
一、重金属污染风险与防范策略172
二、重点行业环境风险防范策略180
三、工业废水排放管理策略186
第四节 生态修复与生态重建案例192
一、研究区域概况与基础数据193
二、多目标生态修复与重建方案194
三、多目标生态安全扰动分析195
四、多目标生态修复与重建200
第七章 生态安全与行政管理204
第一节 生态安全立法体系204
一、宪法205
二、环境保护法205
三、专门法205
四、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206
五、部门法206
六、环境标准206
第二节 生态安全行政管理207
一、生态安全行政管理制度概述207
二、制定推广生态安全标准211
三、其他引导政策212
第三节 生态安全产业政策213
一、制定行业规划与生态安全目标213
二、实施行业生态与环境技术政策214
三、不断促进能源行业可持续发展214
四、大力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215
第八章 生态安全技术保障体系217
第一节 生态安全预警机制217
一、生态安全预警原则217
二、生态安全预警指标218
三、生态安全预警系统219
四、生态安全预警分析220
第二节 生态安全应急机制222
一、生态安全事故和事件概述222
二、生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制度223
三、制定《生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条例》224
第三节 生态安全监测226
一、生态安全监测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26
二、生态安全监测对象226
三、生态安全监测类型227
四、生态安全监测方法227
五、生态安全监测指标体系228
六、生态安全监测的任务229
七、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229
第四节 生态安全鉴定232
一、生态安全鉴定机构232
二、生态安全项目评估235
第五节 生态安全跟踪239
一、生态安全跟踪的方式方法239
二、生态安全跟踪的法律依据240
三、生态安全跟踪的目标定位240
四、生态安全跟踪的要求240
五、生态安全跟踪的项目241
六、生态安全跟踪的频率241
第六节 生态安全补偿242
一、生态安全补偿内涵242
二、生态安全补偿的政策依据243
三、生态安全补偿的内容246
第七节 生态工程建设254
一、生态工程的内涵254
二、生态工程的原则256
三、生态工程的目标256
四、生态工程的原理256
五、生态工程的模式257
六、生态修复的技术259
第九章 生态安全管理技术应用263
第一节 生态安全管理方法263
一、生态安全监测263
二、生态安全标准263
三、生态安全统计264
第二节 生态安全管理实证267
一、实验方法267
二、问卷调查方法269
三、实地研究方法271
四、案例研究方法281
第三节 生态安全管理模型288
一、生态模拟模型288
二、生态预测模型295
三、生态评价模型297
四、生态规划模型299
第四节 生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301
一、生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概述301
二、生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304
第十章 生态安全管理体系鉴定309
第一节 生态安全项目鉴定309
一、生态安全项目的类型309
二、生态鉴定体系的特点309
第二节 生态安全城市鉴定310
一、生态安全城市含义310
二、生态安全城市五个层次311
三、生态安全城市标准311
四、生态安全城市考核指标312
第三节 生态旅游区鉴定318
一、生态旅游区概念和定义318
二、生态旅游区鉴定特点、方法、原则319
三、评价指标327
四、评估内容及标准328
第四节 生态安全社区鉴定338
一、总则338
二、环境规划设计338
三、能源与环境345
四、室内环境质量349
五、社区水环境358
六、材料与资源367
第五节 生态安全企业鉴定370
一、范围370
二、术语和定义371
三、特点、原则和方法371
四、等级与标志373
五、内容及标准375
六、生态安全管理385
七、环境保护388
八、经济和社会效益389
第六节 生态安全饭店鉴定390
一、前言390
二、术语和范围390
三、评估内容和标准391
第七节 生态学校鉴定412
一、生态学校简介412
二、特点413
三、评估程序414
四、创建意义423
第八节 生态安全产品鉴定423
一、范围423
二、术语和定义424
三、特点、方法和原则425
四、生态安全产品定位427
五、评估的内容和标准429
第九节 生态安全鉴定标志的使用453
一、简介453
二、生态安全鉴定标志453
三、中国环境标志454
四、国际环境标志456
五、欧盟生态标签459
六、国际生态安全鉴定机构462
第十节 城市生态安全指标体系485
一、概念485
二、城市生态安全目标486
三、城市生态建设原则486
四、城市生态评价细则487
五、城市生态指数497
第十一章 生态安全管理范例501
第一节 塞舌尔:印度洋的最后伊甸园501
一、生态立国与可持续发展502
二、生物多样性的原始生存方式503
三、生态立法与生态资源安全505
四、旅游开发与原著居民和谐发展505
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506
第二节 “菌草”扶贫技术:彰显中国外交软实力508
第三节 “酸模”产业在沙漠化治理中的作用511
一、重视科技投入,促进酸模产业化发展512
二、建立酸膜种子生产管理体系513
三、搞好杂交酸模的种植基地建设513
第四节 东营:资源性城市到生态之都的成功转型514
一、盐碱地上的绿洲:适地适树、养护管理515
二、黄河水城:围绕“水”字把文章做好516
三、加强湿地保护:独特的原生态风貌518
四、实现资源转型:巩固传统能源,主攻清洁能源520
第五节 美国堪萨斯市:降低气候变化风险的践行者523
一、气候保护计划的诞生524
二、政府采纳减排建议,确定城市减排目标526
三、发展低碳节能项目、降低气候灾害风险528
四、号召市民共同参与,鼓励开展节能减排529
第六节 山水文园:国际生态安全示范社区530
一、项目简介531
二、“大山水”理念531
三、山生态532
四、水生态533
五、文生态534
六、园生态534
第七节 兴十四: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最佳范例535
一、工业强村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536
二、小康村更要成为生态文明村537
三、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举537
四、清风拂面的村级民主政治538
第八节 浐灞生态区:城市废弃地改造的最佳范例539
一、地理区位540
二、发展成就541
三、亮点品牌541
第九节 黄河古道:发展生态旅游的践行者544
一、文化古城,现代都市545
二、九曲黄河,古道明珠546
三、资源丰富,景观独特547
第十节 导鹤鸣山恩威国际健康城建设548
一、将老子哲学思想付诸生态建设549
二、实现生态安全与人类健康发展550
第十一节 凌云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范例551
一、生态屏障551
二、风水宝地553
三、人文景观资源554
第十二节 大明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试验区556
一、物种丰富,景色宜人556
二、建设生态旅游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558
第十三节 贵宾楼饭店:生态管理的实践者561
一、生态酒店历史561
二、生态酒店管理562
附录一 2013年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陈述564
附录二 2014年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陈述578
附录三 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发展(鹤鸣山)共识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