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电影技术的历史与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军,常乐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
- ISBN:978751008640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电影技术-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电影技术的历史与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早期历史3
第1章 安许茨在开发瞬时摄影和活动画面显示方面所作的贡献3
1.1 安许茨在瞬时摄影领域所作的贡献3
1.2 安许茨在活动影像显示领域所作的贡献4
第2章 从放映幻灯到发明电影——斯克拉达诺夫斯基的贡献9
2.1 斯克拉达诺夫斯基的身世9
2.2 巡回幻灯放映的经历9
2.3 电影的发明与电影生涯中的黄金时刻11
2.4 风云突变14
2.5 余音回响16
第3章 电影从幻灯学到了什么17
3.1 引言17
3.2 对电影媒介形式的影响19
3.2.1 使用投影技术19
3.2.2 使用摄影影像20
3.2.3 使用条形胶片20
3.2.4 使用染印法制作大量彩色拷贝21
3.3 对电影叙事手法的影响21
3.3.1 使用“蒙太奇”和故事板21
3.3.2 使用长“镜头”23
3.3.3 使用摇“镜头”24
3.3.4 使用叠化/渐隐渐显特技24
3.3.5 使用背面投影技术26
3.3.6 使用推拉变焦26
3.4 活动影像的实现27
3.4.1 活动幻灯影像的典型机构27
3.4.2 幻灯向电影的演进32
3.5 结语35
第4章 勒普兰斯的电影发明及其失踪之谜37
4.1 为什么说勒普兰斯是电影之父37
4.2 勒普兰斯生平简介38
4.3 勒普兰斯消失之谜42
4.3.1 本人下落不明说(1890)42
4.3.2 纯粹自杀说(1890)42
4.3.3 专利之争阴谋暗杀说(1900)43
4.3.4 家庭所迫隐姓埋名说(1966)45
4.3.5 兄弟相残图财害命说(1967)45
4.3.6 溺水身亡说(2003)46
4.4 迟来的承认46
4.5 勒普兰斯的电影发明47
4.5.1 勒普兰斯的电影专利(部分)与电影摄影机47
4.5.2 勒普兰斯的电影作品50
第5章 迈布里奇对运动记录和活动画面显示所作的贡献55
5.1 迈布里奇拍摄奔马照片的故事所引起的困惑55
5.2 迈布里奇其人与拍摄奔马照片的缘起57
5.3 迈布里奇的拍摄试验以失败开始以成功结束58
5.4 方法的改进与研究工作的延续62
5.5 迈布里奇与活动影像放映64
5.6 迈布里奇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工作67
5.7 结语68
第6章 手摇观影器:电影走入家庭的最初尝试71
6.1 从活动图画玩具到电影的发明71
6.2 吉诺拉手摇观影器的结构原理72
6.3 吉诺拉的设计思想来源73
6.4 电影的衍生与吉诺拉手摇观影器的兴衰74
第7章 制造了“魔盒”的弗里斯-格林77
7.1 弗里斯-格林与电影《魔盒》77
7.2 弗里斯-格林的生平与电影发明78
7.3 弗里斯-格林死后85
第二部分 技术前沿89
第8章 电影数字拍摄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对策89
8.1 国内外电影数字拍摄技术的兴起与发展89
8.1.1 国外电影数字拍摄技术的兴起与发展89
8.1.2 国外电影数字拍摄技术的应用现状91
8.1.3 我国电影数字拍摄技术的初期应用与发展现状94
8.2 电影数字拍摄技术的发展趋势96
第9章 高清镜头的测试方法101
9.1 镜头灵敏度102
9.2 镜头对比度102
9.3 镜头分辨率103
9.4 高清镜头MTF动态的评价104
9.5 角部到中心清晰度的评价105
9.6 镜头角部聚焦的评价106
9.7 镜头角部MTF的评价106
9.8 色彩还原107
9.9 高清镜头色彩还原的对比测试107
9.10 几何畸变108
第10章 数字电影拍摄中的技术问题浅析109
10.1 曝光控制欠佳导致画面内高光部分失去层次110
10.2 夜景拍摄曝光控制问题112
10.3 焦点问题112
10.4 画面闪烁问题114
10.5 清晰度问题114
10.6 画面偏色与个别场景之间光线不接问题115
10.7 画面对比度问题115
10.8 广角镜头选择问题116
10.9 其他问题116
10.9.1 画面噪波问题117
10.9.2 剪辑问题117
10.9.3 字幕118
10.10 结语118
第11章 数字电影摄影机性能对比研究119
11.1 概述119
11.2 试验机型简介120
11.3 拍摄场景122
11.4 拍摄方式122
11.5 数字摄影机的特性分析122
11.5.1 成像器件124
11.5.2 数字摄影机镜头接口125
11.5.3 输出信号接口126
11.5.4 记录方式126
11.5.5 图像处理128
11.6 后期处理135
11.7 结论136
第12章 数字高速电影摄影技术研究139
12.1 什么叫高速摄影139
12.2 高速摄影的产生及其发展140
12.3 数字高速摄影相对于胶片高速摄影的优势和不足142
12.4 高速摄影的主要应用143
12.5 数字高速摄影的发展及与电影的关系144
12.6 数字高速电影摄影系统结构144
12.6.1 高速高分辨率影像拾取部分145
12.6.2 图像传输与存储部分146
12.7 当前主要应用的数字高速摄影机147
12.7.1 Weisscam HS-2147
12.7.2 Phantom HD GOLD、Phantom 65及Phantom v640148
12.7.3 Fastcam SA2150
12.7.4 Redlake Motion Pro Y5151
12.7.5 Cine SpeedCam mark Ⅱ152
12.7.6 Memrecam Hi-Motion及Memrecam fx k5152
12.8 数字高速电影摄影机技术展望153
第13章 SONY F23数字摄影机及数字摄影技术的进展155
13.1 市场现有的几款数字摄影机和数字摄像机简要介绍155
13.1.1 SONY CineAlta系列产品155
13.1.2 THOMSON Viper158
13.1.3 ARRI D20(D21)159
13.1.4 Silicon Imaging SI-2K159
13.1.5 PANAVISION Genesis160
13.1.6 RED ONE161
13.1.7 DALSA Origin162
13.1.8 Phantom HD与Phantom 65163
13.1.9 Panasonic AJ-HDX900163
13.2 SONY F23与其他数字摄影机或数字摄像机在关键技术指标和工作流程方面的比较164
13.2.1 成像器件尺寸大小164
13.2.2 使用镜头165
13.2.3 拍摄格式与有效存储单元数量166
13.2.4 灵敏度(等效感光度)、动态范围(宽容度)与信噪比169
13.2.5 色彩空间与色彩还原171
13.2.6 伽玛曲线174
13.2.7 摄影机内部信号处理流程与现场记录179
13.2.8 工作流程185
13.3 SONY F23的实际使用188
13.3.1 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项目:《模拟与数字混合制片工艺中的拍摄技术研究》188
13.3.2 课题研究过程中对F23的使用情况188
13.4 总结:SONY F23与国产数字影片摄制的现状和未来191
13.4.1 F23性能综合评价191
13.4.2 国产数字影片在审查过程中暴露出的技术问题191
13.4.3 F23能否解决当前国产数字影片拍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技术问题191
13.4.4 F23与未来数字拍摄192
第14章 从2011年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看4K数字电影技术的新进展193
14.1 4K数字电影拍摄新技术:SONY F65数字摄影机194
14.1.1 8K CMOS成像器件、4K图像输出、新的像素排列方式和新的加工工艺可以同时提高成像器件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宽容度194
14.1.2 拍摄格式向数字高速拍摄领域拓展196
14.1.3 色域范围进一步加大,已超出35毫米胶片色域196
14.1.4 便携式SR存储卡记录16比特RAW格式图像数据196
14.1.5 可使用电影行业所有35mmPL接口镜头和35mm胶片摄影机的辅助摄影器材197
14.1.6 后期工作流程197
14.2 4K数字电影后期制作新技术:SGO MISTIKA后期综合处理系统新增数字影院发行母版DCP制作功能198
14.3 4K数字电影的发行放映:卫星传输与数字放映一体机198
14.3.1 4K数字电影发行母版的卫星传输199
14.3.2 4K数字影院的终端放映199
14.4 结语200
第15章 从荷兰广播电视设备展览会看2K、4K数字拍摄技术的进展201
15.1 2K数字摄影机:Silicon Imaging SI-2K与ARRI D-20201
15.1.1 技术规格列表201
15.1.2 基于数据模式的数字摄影机内部信号处理及SI-2K与D-20数据模式下的工作流程204
15.1.3 画面质量评价与市场应用207
15.1.4 产品价格与订单情况209
15.2 4K数字摄影机:RED ONE与DALSA Origin Ⅱ210
15.2.1 技术规范列表210
15.2.2 工作流程213
15.2.3 产品价格与订单情况213
15.3 SI-2K Mini与数字3D拍摄214
15.4 总结214
附录一 GB/T 1.1 —2009相对于GB/T 1.1—2000的主要技术变化218
附录二 ISO 4246:1994电影技术词汇选编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