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识的来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智识的来源
  • 朱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星出版社
  • ISBN:978751331691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智力开发-普及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智识的来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动物心理的认识1

一、动物心理的理想时代2

二、动物心理的观察时代4

三、拉马克对于动物心理的见解7

四、达尔文学派对于动物心理的见解10

五、勒布学派对于动物心理的见解13

六、机械论的动物心理学派15

七、贞宁斯的理论17

八、齐挨尔的研究法19

九、提要20

第二章 最低度的心理表现——感觉与反应22

一、下等动物的感觉与反应23

二、高等动物细胞的感觉性28

三、提要30

第三章 向背性(1)——向背性的概论32

一、名词的释义32

二、向背性的发现34

三、发育时代向背性的作用36

四、白血球与变形虫的向背性的比较37

五、提要38

第四章 向背性(2)——化学向背性与嗅觉器之进化39

一、植物的化学向背性40

二、单细胞动物的化学向背性42

三、多细胞动物的化学向背性43

四、提要45

第五章 向背性(3)——光线向背性与视觉器的进化47

一、单细胞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47

二、腔肠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51

三、棘皮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53

四、环节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54

五、软体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54

六、节肢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56

七、脊椎动物对于光线的向背性57

八、色觉的检讨60

九、提要64

第六章 向背性(4)——地心的向背性66

一、单细胞生物的地心向背性67

二、无脊椎动物的地心向背性68

三、脊椎动物的地心向背性72

四、固物的向背性73

五、水流的向背性75

六、提要78

第七章 向背性(5)——温度的向背性79

一、温度的刺激性79

二、向温背温的运动82

三、提要83

第八章 向背性(6)——电的向背性88

一、电的向背性的概观88

二、单细胞生物的电流向背性89

三、无脊椎动物的电流向背性92

四、电流向背性的起因92

五、提要94

第九章 向背性(7)——向背性的改变95

一、光线与向背性的改变96

二、温度与向背性的改变98

三、化学物与向背性的改变98

四、生理状态与向背性的改变100

五、提要101

第十章 向背性(8)——向背性的解释102

一、勒布对于向背性的解释102

二、贞宁斯对于向背性的解释110

三、提要113

第十一章 反射性115

一、通论115

二、反射的路径116

三、条件的反射性117

四、巴氏发现条件反射的功绩125

五、提要128

第十二章 本能(1)——本能的定义与事实130

一、本能的定义131

二、本能的概述136

三、提要145

第十三章 本能(2)——本能的作用及其变化147

一、本能动作的起因147

二、本能是否完善148

三、本能的改变155

四、本能的起源157

五、提要160

第十四章 下等动物的智识166

一、智识的概论167

二、单细胞动物的记忆力169

三、腔肠动物的记忆力170

四、棘皮动物的记忆力172

五、蠕形动物的记忆力173

六、软体动物的记忆力175

七、节肢动物的记忆力177

八、提要182

第十五章 高等动物的智识184

一、鱼类的记忆力185

二、两栖类的记忆力189

三、爬行类的记忆力192

四、鸟类的记忆力和模仿性194

五、兽类的记忆力和智能198

六、猴类的记忆力和智能204

七、提要208

第十六章 高等动物的智识与人类智识的比较209

一、错误的比较209

二、注意力的比较210

三、学习效能的比较211

四、模仿性的比较212

五、综合性的比较217

六、想象力的比较220

七、提要223

第十七章 高等动物的教育229

一、动物教育的概论230

二、狗的教育233

三、马的教育237

四、象的教育239

五、猴子的教育241

六、猛兽的教育242

七、残杀的教育和友爱的教育248

八、提要252

第十八章 人类的教育253

一、胎儿时代的教育254

二、婴孩时代的教育258

三、童年时代的教育259

四、少年时代的教育265

五、有益的智识268

六、求智识的目的273

七、提要275

结论277

重要的参考书目录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