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产性利益之侵权救济控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财产性利益之侵权救济控制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4435786.jpg)
- 杨惟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7548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财产权益纠纷-侵权行为-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产性利益之侵权救济控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问题的缘起1
二、研究方法4
(一)实证研究法4
(二)比较研究法5
(三)规范分析法6
(四)类型化研究法6
第一章 基本理论问题与侵权法法益范围初步探讨8
第一节 侵权行为基本理论问题8
一、关于“侵权行为”概念与特征的讨论8
(一)对概念的介绍8
(二)本质与特征的分析10
二、侵权行为一般条款12
(一)一般条款概说12
(二)一般条款比较考察13
三、侵权行为一般条款与侵权法法益保护范围的关系15
(一)法国法体系16
(二)德国法体系18
四、一般条款下财产性利益保护范围的小结19
第二节 侵权法中的财产性权利、利益与法益21
一、权利、利益与法益在救济性上的关系21
(一)何为利益21
(二)享有不同法律之力的权利、法益与利益22
二、侵权法中的财产性权利与利益25
三、与“救济性”有关的一些分类26
(一)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27
(二)所受损害(积极损害)与所失利益(消极损害)28
(三)履行利益(积极利益)的损害与信赖利益(消极利益)的损害29
四、财产上损害与财产性利益受侵并非同一概念30
第三节 财产性利益“可救济性”的探讨31
一、“可救济性”的宏观分析31
(一)属于合法利益32
(二)存在可补救的方法32
(三)确定地发生损害33
二、决定可救济与否的一些考量因素33
(一)致害行为是否属于合法的经济自利行为33
(二)相互冲突利益的比较35
(三)致害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社会整体利益的考量37
(四)对不法行为的预防与遏制的有效性38
第二章 侵权法可救济的财产性利益分析40
第一节 侵权法对权利的救济40
一、物权41
(一)所有权42
(二)他物权与占有44
(三)准物权47
二、知识产权与社员权(股权)49
三、继承权52
四、债权的侵权法保护问题53
(一)债权相对权的本质及其难获侵权法保护的原因53
(二)债权可以获得侵权法保护的例外和原因55
(三)合同债务人自己侵害债权的问题58
(四)我国的具体规定58
第二节 利益在侵权法上的可救济性分析59
一、“利益”在侵权法上的总体面貌59
二、故意情况下的财产性利益侵权救济60
三、非故意情况下的财产性利益侵权救济67
第三节 信赖利益救济的总体面貌69
一、何为信赖利益69
二、信赖利益的可救济性分析71
(一)信赖利益受损可以获得赔偿71
(二)信赖利益的赔偿是否需要受履行利益的限制72
第三章 纯粹经济损失基本理论问题75
第一节 前提性说明76
一、关于纯粹经济损失的思考缘起76
二、纯粹经济损失概念辨析与界定82
三、具体解题范围88
第二节 纯粹经济损失的本质与特征92
一、纯粹经济损失本质初步探析92
(一)本质内涵92
(二)纯粹经济损失财产利益受侵之本质与保护的有限性95
二、纯粹经济损失的特征98
(一)独立性与抽象性98
(二)连锁效应性98
(三)不确定性99
(四)受侵利益不具清晰的轮廓和外延99
第三节 影响赔偿实现的政策考量因素与检讨100
一、诉讼与责任泛滥的风险101
(一)诉讼与责任泛滥的风险对成立责任的影响101
(二)对诉讼与责任泛滥之担忧的检讨103
二、不确定的责任(Indeteminate Liability)105
(一)责任的不确定性对成立责任的影响105
(二)对不确定性的检讨108
三、经济风险应优先通过私人自治的方式予以防免109
(一)经济风险应优先通过自治方式予以防免对实现赔偿的影响109
(二)对经济风险防免私人自治优先的检讨112
四、受侵利益在价值谱系中的位阶113
(一)固有认识——纯粹经济损失并不具保护价值113
(二)对固有认识的检讨114
五、市场竞争的维护117
(一)维护市场竞争对成立责任的影响117
(二)对维护市场竞争要求的检讨118
第四节 纯粹经济损失的类型119
一、纯粹经济损失类型化的原因及意义119
二、纯粹经济损失的既有分类121
(一)事实层面的类型化处理122
(二)逻辑层面的类型化处理125
三、对既有类型划分的思考128
第四章 “关系”视角下纯粹经济损失的本质再认识——联系合同法与侵权法规范机能划分的重新审视130
第一节 纯粹经济损失背后的“关系”特征130
一、损失产生之“关系”本质130
二、当事人间不同关系下损失的初步考察133
(一)合同关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133
(二)非合同关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134
第二节 合同法与侵权法规范机能的划分136
一、权利义务基础辨析137
(一)合同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基础及合同对经济关系的规范功能与意义137
(二)侵权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基础及侵权法对经济关系的规范功能与意义140
二、保护对象的辨析142
(一)合同法所保护的利益——以期待利益为主142
(二)侵权法所保护的利益——以维持利益为主143
第三节 合同法与侵权法在纯粹经济损失赔偿上的分裂与融合145
一、分裂与融合的现实145
二、进一步的追问148
三、小结152
第五章 侵权责任下的赔偿实现与控制比较考察154
第一节 英美法侵权责任下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实现与控制155
一、英美过失侵权行为法概述156
(一)概说156
(二)责任的控制157
(三)注意义务的认定159
二、纯粹经济损失侵权责任的成立与控制163
(一)排除责任规则的形成到排除责任规则的突破163
(二)实现责任控制的特别要素195
第二节 德国法侵权责任下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实现与控制197
一、法益保护范围的狭窄197
二、保护范围的扩张199
(一)“其他权利”扩及于“营业权”200
(二)“享有在某人之处工作的权利”(rights to one's place of work)?202
(三)所有权的扩张解释203
三、保护范围扩张的控制204
第三节 法国法侵权责任下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实现与控制205
一、一般性评价205
二、侵权责任的成立与控制206
(一)侵权法法益保护范围的宽泛206
(二)责任的控制208
三、“直接性”控制标准的检讨209
第六章 合同责任下的赔偿实现与控制比较考察211
第一节 英美法合同责任扩张的实现与控制211
一、合同责任扩张的障碍211
二、责任扩张的实现213
(一)英国213
(二)美国214
三、责任扩张的控制216
第二节 德国法合同责任扩张的实现与控制219
一、德国法合同责任扩张概说220
二、各种扩张形式的具体考察221
(一)利益第三人合同221
(二)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223
(三)缔约过失责任229
(四)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233
(五)第三人损害清算原则237
三、小结239
第三节 法国法合同责任扩张的实现与控制240
一、利益第三人合同的存在240
二、利益第三人合同成立之控制241
第七章 “关系”视角下之类型化与赔偿控制分析243
第一节 “关系”视角下的类型划分243
一、比较法上的启示243
二、“关系”视角下的类型化思考245
(一)前提性说明245
(二)责任中的关系理性246
三、具体类型划分249
第二节 接近于合同关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253
一、类型特征253
(一)类型初步描述253
(二)特征254
二、接近于合同关系成立的判断——两种次级类型255
(一)类似合同关系255
(二)为缔约而建立的前合同关系269
三、责任控制的实现270
第三节 连锁合同关系中的纯粹经济损失271
一、类型特征271
(一)类型描述271
(二)特征272
二、否定赔偿的基本倾向与理性272
三、形成例外的必要性与考量因素274
(一)形成例外的必要性274
(二)影响赔偿实现的考量因素274
(三)成立责任的合理性说明279
四、各国相关理论与规定的列举280
(一)法国法上之“合同群理论”与“可转移的瑕疵担保责任”280
(二)美国法上延伸的默示担保责任283
第四节 间接致损型纯粹经济损失284
一、类型特征284
(一)类型描述284
(二)特征285
二、否定赔偿的基本倾向与理性286
三、影响赔偿实现的考量因素288
(一)受害人是否具有通过私人自治方式分配经济风险的途径288
(二)损失的可避免性/(利益的实现对直接被侵对象的依赖度)289
(三)行为的危险性291
(四)受损利益对受害人的重要性与救济的迫切性292
(五)对加害行为的阻却必要性293
四、两种被普遍赞同的赔偿例外294
(一)转移型纯粹经济损失(transferred loss)295
(二)共同风险型纯粹经济损失(common adventure/joint venture)299
(三)成立责任的合理性说明303
第五节 本章小结304
第八章 我国法上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及控制实现306
第一节 纯粹经济损失在我国法上的既存状态306
一、纯粹经济损失概念与概念范畴在我国存在与否306
二、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现状简述307
(一)存在肯定赔偿性的制度与特别规定307
(二)无特别规定情况下救济渠道的选取问题309
第二节 扩张合同责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分析311
一、合同法的既有规定与扩张可能性分析311
(一)附随义务的相关规定311
(二)缔约过失责任的存在312
二、我国没有必要扩张合同责任为纯粹经济损失提供救济314
(一)附保护第三人作用合同的不必要315
(二)第三人缔约过失责任的不必要317
(三)小结319
第三节 侵权法框架下实现纯粹经济损失赔偿的可行性分析320
一、比较法上的启示320
二、我国现行法对侵权行为的一般规定与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321
(一)侵权法宽泛式的一般条款321
(二)保护范围的旧有观念及“违法性”判断的影响322
(三)本书观点324
三、侵权法宽泛式规范模式与合同法的协调325
(一)对宽泛式的肯定325
(二)与《合同法》的协调问题326
第四节 侵权法框架下赔偿控制的实现327
一、侵权责任构成基础——受害人财产性利益遭受侵害327
二、责任构成要件对责任控制的实现328
(一)加害行为329
(二)损害330
(三)过错330
(四)因果关系332
(五)小结335
三、法律实践中的典型案型考察336
(一)接近于合同关系型——以遗嘱案、不实陈述案为例336
(二)连锁合同关系型——以商品瑕疵案为例347
(三)间接致损型——第三人行为致合同期待落空案355
结论358
参考文献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