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为大堤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无为大堤志
  • 李卫华主编;巢湖市水务局,无为大堤长江河道管理局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九州出版社
  • ISBN:780195265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41页
  • 文件大小:156MB
  • 文件页数:659页
  • 主题词:长江流域-河道演变;长江流域-堤防-水利史-无为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无为大堤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第一章 自然地理9

第一节 长江河道9

第二节 地质地貌10

第三节 水文特征11

第四节 内河水系13

第五节 外滩圩和内成圈圩15

一、外滩圩15

二、内成圈圩15

第六节 沿堤乡镇18

一、果合兴至三坝埂堤段18

二、三坝埂至黄湾堤段18

三、黄湾至神塘河横坝堤段18

四、神塘河横坝至姚湾堤段19

五、姚湾至裕溪闸堤段19

六、和县裕黄段20

第二章 河道演变28

第一节 铜官山河段28

第二节 黑沙洲河段31

第三节 大拐河段34

第四节 裕溪口河段36

第三章 大堤沿革44

第一节 圈圩筑堤44

第二节 大堤雏形47

第三节 堤线演变50

第四章 崩岸治理64

第一节 清代的鲍家桥至?鱼口护岸工程——种洲支水与挖洲防溜64

第二节 安定街至太阳洲护岸工程67

一、安定街沉排护岸67

二、安定街沉排的加固及刘渡至太阳洲抛石护岸68

第三节 小江坝护岸工程70

一、三垄窝崩治理70

二、小江坝抛石护岸70

第四节 惠生堤护岸工程71

一、1971年至1978年的护岸工程72

二、1985年至1987年的加固续建73

第五节 牛眼垱、小圩拐和下沟至私盐港护岸工程74

一、牛眼垱护岸工程74

二、小圩拐护岸工程74

三、下沟至私盐港护岸工程75

第六节 芜裕火车轮渡码头护岸工程75

第五章 筑堤培修84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筑堤培修工程85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筑堤培修工程97

第三节 建国初期以灾后复堤为主的土方工程103

一、第一阶段1949年至1953年103

二、第二阶段1954年至1957年105

第四节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筑堤培修工程109

一、第一阶段1958年至1970年109

1958年至1966年的岁修土方工程109

1968年至1970年的培修加固110

二、第二阶段1971年至1982年114

1971年至1972年的培修加固114

1977年的汛期培筑115

第五节 1983年至1989年的筑堤培修工程116

第六章 护坡、防洪墙及渗流处理工程126

第一节 堤身护坡126

第二节 堤顶防洪墙132

第三节 渗流处理工程134

第七章 机械冲填140

第一节 1977年至1979年的机械冲填143

第二节 1980年至1982年的机械冲填145

第三节 1983年至1989年的机械冲填工程150

一、无为县十八塔至裕溪闸堤段151

二、裕黄段159

第八章 暗斗门处理168

第一节 暗斗门的形成与分布169

第二节 暗斗门探查与灌浆处理171

第三节 暗斗门人工挖除工程174

第四节 冲抓机处理暗斗门178

第九章 沿堤建筑物186

第一节 水闸186

一、小型水闸189

丘陵四段189

十八塔至裕溪闸堤段190

裕黄段192

二、凤凰颈闸194

三、裕溪闸水利枢纽197

第二节 排灌站203

一、中型排灌站204

无为县果合兴至裕溪闸堤段上的八座排灌站204

和县裕黄段上的两座排灌站207

二、凤凰颈排灌站208

第三节 穿堤通道闸214

一、无为县二坝至裕溪闸堤段上的通道闸214

二、和县裕黄段上的通道闸216

第四节 公路和铁路217

一、堤顶公路217

二、非堤顶防汛公路220

三、堤顶铁路220

第五节 其他建筑物221

一、合(合肥)芜(芜湖)公路二坝立交桥221

二、港口码头设施222

三、供、排水设施224

四、通讯设施224

第十章 林芦232

第一节 护堤林的营造232

一、十八塔至裕溪闸堤段234

二、裕黄段242

第二节 洲芦的兴衰244

第十一章 钻探查险与灌浆255

第一节 人工钻孔灌沙查险255

第二节 半机械钻孔和人工自流灌浆258

第三节 半机械钻孔和机械压力灌浆261

第四节 机械钻探灌浆264

一、无为县果合兴至裕溪闸堤段265

二、和县裕黄段267

第十二章 其他工程管理措施272

第一节 护堤地的划归与管理272

第二节 违章房屋的拆迁278

第三节 蚁患防治283

第四节 测压管埋设286

第五节 综合经营287

第十三章 防汛抗灾(之一)296

第一节 防汛组织296

一、明、清及民国时期的防汛组织形式296

二、建国后的防汛组织299

第二节 防洪调度307

第三节 防汛物资311

一、清代及民国时期防汛物资的筹措311

二、建国后防汛物资的负担与管理313

第四节 大水年述要322

一、清代及其以前的大水年322

二、民国时期的大水年333

三、建国后的大水年338

第十四章 防汛抗灾(之二)——典型水灾年防汛纪实350

第一节 民国二十年防汛纪实350

第二节 1949年防汛纪实356

第三节 1954年防汛纪实360

第四节 1983年防汛纪实367

第十五章 法规规章378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堤律章则378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江坝典章制度382

第三节 建国后建设管理法规规章的逐步完善391

第十六章 机构404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建设管理组织形式404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江坝机构设置408

第三节 建国后的专设机构416

第四节 建国后的“群管”组织424

第十七章 经费433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江坝工银与工役433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坝工资金投入及征工方式438

第三节 建国后修防管理经费的来源与使用443

一、无为县果合兴至裕溪闸堤段444

1949年至1957年444

1958年至1970年446

1971年至1982年449

1983年至1989年452

二、和县裕黄段456

1949年至1957年456

1958年至1970年456

1971年至1982年456

1983年至1989年457

第十八章 管理设施463

第一节 房屋463

第二节 通讯设施472

第三节 交通运输设备476

第十九章 人物·堤功记479

第一节 明代人物479

第二节 清代人物480

第三节 民国人物492

第四节 当代人物495

大事记498

附录568

一、明、清诗文568

二、民国文存585

三、当代建设管理文献辑录604

四、民谣乡语633

五、《无为大堤加固工程扩大初步设计》编制始末634

后记638

跋6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