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吴松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3835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1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党1

一、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1

二、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4

三、按“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7

第二节 “三个代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12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12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4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6

一、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19

第三节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19

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21

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23

第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26

第一节 小康社会是中国近现代三个历史伟人的理想追求26

一、孙中山理想中的小康社会26

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小康社会”30

三、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34

第二节 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开启了小康之门38

一、“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形成38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了小康的目标及实现的途径40

三、走完前两步,奠定了小康的基础41

第三节 世纪末的历史性跨越,我国总体上进入小康社会44

一、我国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44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48

三、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52

第二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是新世纪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56

第一节 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国际环境56

一、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56

二、国际局势的变化与我国面临的机遇和严峻挑战60

第二节 历史和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庄严使命64

一、推进现代化建设65

二、“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66

三、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69

第三节 新世纪头二十年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72

一、新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经济仍可以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72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研究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75

三、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80

第三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发展84

第一节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85

一、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85

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86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形态中的新阶段92

一、新的“三步走”战略绘制了新世纪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96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具体实施阶段96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新任务99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102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06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106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07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党的基本纲领109

第四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指标评价及国际比较113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13

一、第一阶段:2001—2010年,不很宽裕的小康社会114

二、第二阶段:2011一2020年,宽裕的小康社会117

三、第三阶段:2021一2050年,殷实的(发达的)小康社会119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评价体系121

一、建立现代社会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121

二、我国各地跨入小康社会的社会综合水平的指标测评及分析124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际比较133

一、现代化标准的国际指标体系133

二、当前我国小康起点水平与国际社会的比较137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期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141

四、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中国在世界的位置148

第五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和工业现代化151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151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问题及优化目标152

二、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153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161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163

二、新阶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166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172

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173

二、新阶段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177

第六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181

第一节 西部大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181

一、西部大开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步性181

二、西部大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西部地区现代化的重大战略184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188

第二节 妥善处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民族问题190

一、民族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190

二、妥善处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民族问题192

三、全面建设小康,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197

第三节 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199

一、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差距199

二、西部地区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思路201

三、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西部地区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204

第七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信息化211

第一节 城镇化、信息化是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211

一、推进城镇化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211

二、信息化是我国小康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15

第二节 实施城镇化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219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现状220

二、推进小康社会城镇化的要求221

三、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225

四、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229

第三节 大力推进信息化,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231

一、我国推进信息化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231

二、建设小康社会,推动信息化的任务233

三、推进小康社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236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240

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240

第八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40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246

第二节 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50

一、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250

二、节 约和保护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55

三、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遏制生态恶化,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259

第九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66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266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267

二、继续深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272

三、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274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调整结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276

第二节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276

二、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278

三、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282

第三节 继续以市场为改革导向,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85

一、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85

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287

三、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宏观调控体系290

四、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293

第十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297

第一节 我国对外开放要适应新世纪新形势新要求298

一、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新要求298

二、适应新形势,要抓紧工作,努力规避风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301

第二节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308

一、中国区域开放的发展战略309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战略312

三、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战略315

四、中国外债发展的战略318

五、发展中国跨国投资与经营的战略320

第十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325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为根本325

一、综合国力的竞争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主旋律325

二、抓住综合国力竞争的新特点,正视差距,把握机遇327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330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根本的内在动力330

二、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333

三、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先导与源泉335

四、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40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是坚强后盾344

一、人民军队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且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345

二、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基础348

三、武器装备要搞上去,人才培养也要加紧进行351

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354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354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355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357

三、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61

第二节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364

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365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必须体现人民当家作主366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必须实施依法治国367

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根本原则369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民主政治制度化、法律化和程序化374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374

二、民主制度的制度化、法律化和程序化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379

一、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贡献383

第一节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贡献与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的任务383

第十三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文化383

二、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391

第二节 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394

一、小康社会文化建设的内容394

二、小康社会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399

第三节 小康社会的文化创新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401

一、小康社会的文化创新401

二、小康社会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407

三、小康社会文化体制改革409

第一节 开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413

结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13

一、近代世界工业文明的两条发展道路41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现代化建设新道路419

第二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24

一、走向民族复兴的艰难曲折历程424

二、在“三个代表”指引下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2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429

一、社会主义将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429

二、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榜样和经验432

三、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434

后记439

参考书目4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