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病毒分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植物病毒分类
  • 张成良,张作芳,李尉民,相宁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38319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30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植物病毒分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植物病毒发现和研究的重大进展1

一、病毒的发现1

(一)病毒1

(二)类病毒1

(三)拟病毒2

(四)朊病毒2

二、植物病毒研究的重大进展3

(一)病毒命名分会委员会(SCNV)7

一、病毒分类的国际组织机构7

第二部分 病毒分类的国际组织机构和法规7

(二)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8

1.病毒命名筹备委员会(PCNV)8

2.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ICNV)8

3.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8

(三)ICTV历届官员9

(四)ICTV植物病毒分会委员会官员9

(五)ICTV马铃薯Y病毒组研究组官员9

(六)ICTV病毒数据分会官员9

(一)ICTV章程10

二、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有关规章10

(二)植物病毒命名及规则14

1.植物病毒命名方法14

2.病毒命名规则16

3.病毒种的划定与命名的指导性条文18

4.新的分类建议的提出与工作程序18

5.有关名词缩写和术语20

6.关于病毒密码程式22

(二)1931年Quanjer方案31

(三)1935年Johnson方案31

一、1966年以前植物病毒分类与命名方案31

(一)1927年Johnson方案31

第三部分 植物病毒分类31

(四)1937年Smith方案37

(五)1939年Holmes方案37

(六)1942年Bawden方案37

(七)1944年Holmes方案37

(八)1952年雷日科夫方案39

(九)1954年Mckinney方案39

(十)1950—1954年Ruska等方案41

(十一)1956年Hansen方案42

(十二)1959年Brandes方案43

二、1966年以后ICTV推出的植物病毒分类方案45

(一)ICTV莫斯科方案(1966年)45

(二)ICTV墨西哥城方案(1970年)46

(三)ICTV马德里方案(1975年)49

(四)ICTV象牙海岸方案(1978年)50

(五)ICTV斯特拉斯堡方案(1981年)50

(一)病毒分类总体方案51

(二)植物病毒科和组最新图解51

三、ICTV最新分类方案——柏林方案51

(三)植物病毒分类检索53

第四部分 植物病毒组(科)的描述70

苜蓿花叶病毒组70

雀麦花叶病毒组73

线形病毒组76

香石竹潜隐病毒组78

香石竹斑驳病毒组82

花椰菜花叶病毒组85

长线形病毒组89

鸭跖草黄色斑驳病毒组91

豇豆花叶病毒组94

潜隐病毒组98

黄瓜花叶病毒组102

香石竹环斑病毒组105

蚕豆萎蔫病毒组107

真菌传杆状病毒组110

联体病毒组113

大麦病毒组119

等轴不稳环斑病毒组121

黄症病毒组124

玉米褪绿矮缩病毒组127

玉米雷亚朵非罗病毒组128

烟草坏死病毒组130

线虫传多面体病毒组132

欧防风黄点病毒组137

豌豆耳突花叶病毒组139

马铃薯X病毒组140

马铃薯Y病毒组143

植物呼肠孤病毒组152

植物弹状病毒组158

南方菜豆花叶病毒组167

纤细病毒组171

烟草花叶病毒组173

烟草脆裂病毒组176

番茄丛矮病毒组179

番茄斑萎病毒组182

芜菁黄花叶病毒组186

第五部分 植物病毒分类鉴定指南191

一、植物病毒分类鉴定指标及应用评价191

(一)植物病原鉴定的柯赫氏法则193

二、植物病毒分类鉴定指南193

(二)植物病毒分类鉴定194

1.寄主范围和症状表现194

2.病毒传播194

3.病毒细胞病理学195

4.病毒形态结构196

5.病毒粒体特性198

6.血清学反应201

(二)类病毒的确认204

(一)类病毒名称及定义204

一、植物类病毒及分类204

第六部分 植物类病毒、卫星病毒及分类204

(三)类病毒特性205

1.类病毒生物学205

2.类病毒理化特性205

3.抗原特性205

4.类病毒的病理学特性205

(四)类病毒复制206

(五)类病毒鉴定207

(六)类病毒分类207

2.马玲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209

(七)类病毒病害209

1.苹果锈果类病毒209

3.鳄梨白斑类病毒211

4.番茄束顶类病毒211

二、植物卫星病毒及其分类212

(一)卫星病毒212

1.卫星病毒的发现212

2.卫星RNA性质213

1.卫星RNA的发现213

(二)卫星RNA213

2.卫星病毒性质213

(三)卫星病毒分类214

1.A型卫星214

2.B型卫星214

3.C型卫星215

4.D型卫星215

(一)菌原体微生物的发现217

1.菌原体217

一、菌原体微生物217

第七部分 植物菌原体的分类鉴定217

2.类菌原体218

3.螺原体218

(二)菌原体分类218

1.菌原体系统分类的国际组织机构218

2.菌原体的分类系统219

3.菌原体分类依据220

二、与植物病害有关的螺原体和类菌原体分类221

(一)螺原体221

1.研究历史221

3.螺原体属的种、组和亚组的划分222

2.螺原体科和属的特征222

(二)类菌原体223

1.植物、病原和介体之间的相互关系226

2.血清学鉴定230

3.核酸同源性鉴定233

4.MLO与其他原核微生物系统发育关系238

(三)建立植物类菌原体属的分类构想240

三、植物类菌原体和螺原体的鉴定242

(一)菌原体和螺原体病原性的确定242

1.血清学244

(二)植物类菌原体(MLO)和螺原体(SPO)分类鉴定244

2.核酸同源性检测248

四、国内外重要植物类菌原体病害简介252

附录278

一、植物病毒科、组名录278

二、植物病毒英中名称对照283

三、植物类菌原体英中名录310

四、国际病毒分类系统中的中国植物病毒322

五、国际植物病毒分类新近消息3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