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 公司 经营万事通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高广志,李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800601137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1428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15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 公司 经营万事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5.4.1 生产计划指标的确定 261
派工方式1
作业顺序的合理安排1
派工指令1
5.6生产控制 281
日常生产派工1
储蓄3
1 经 济 篇3
总需求3
总供给3
消费倾向3
消费函数3
边际消费倾向3
消费曲线3
投资3
投资函数3
目录3
资本——产值比率3
良性循环3
恶性循环3
劳动密集型经济3
资本密集型经济3
横向联合3
纵向联合3
1.2.2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3
1.1.1基本经济概念3
1.1 经济3
国民经济5
企业兼并5
经济效益5
经济效率5
经济布局5
经济控制论5
经济信息5
经济杠杆5
经济联合体5
经济结构5
企业破产5
国民收入核算5
国民生产总值5
国民收入5
国民收入均衡5
生产法5
分配法5
支出法5
1.2.3货币理论 15
经济5
经济组织5
1.1.2经济摸式5
经济规律5
经济制度5
企业产权5
1.2.4就业理论 16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6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6
通货膨胀6
通货紧缩6
货币创造6
货币需求6
自然经济7
计划经济7
市场经济7
1.1.3经济发展战略7
商品经济7
经济机制7
经济合同制7
经济责任制7
经济体制改革7
经济体制7
经济模式7
流通过程中的原始记录8
厂内报表8
整理表8
基层记录8
原始记录8
生产过程中的原始记录8
6.1.2原始记录管理 318
1.2.1 基本经济概念10
1.2宏观经济10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10
生产力发展战略10
能源发展战略10
商业发展战略10
农业发展战略10
工业发展战略10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10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20
充分就业20
有效需求20
流动偏好20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0
摩擦性失业20
临界点20
菲利浦斯曲线20
失业20
自愿失业20
非自愿失业20
结构性失业20
1.2.5经济增长理论20
隐敝性失业20
投资过度理论22
纯货币理论22
经济增长22
经济发展起飞22
增长极限论22
1.2.6宏观经济政策22
基钦周期22
消费不足理论22
经济周期22
货币政策25
1.3.1基本经济概念25
1.3微观经济25
人力政策25
利息率政策25
收入政策25
补偿性税收政策25
补偿性货币政策25
扩张性货币政策25
紧缩性货币政策25
赤字财政政策25
补偿性财政政策25
财政政策25
限制阶格政策29
支持价格政策29
1.3.2需求与供给论29
恩格尔定律29
边际效用29
效用29
规模经济29
无差异曲线29
等产量线29
平均产量29
边际产量29
总产量29
生产可能性边界29
生产函数29
产出29
投入29
利润最大化原则29
负效用29
资源的最佳配置29
需求弹性34
供给曲线34
供给价格34
市场供给34
供给34
需求交叉弹性34
需求收入弹性34
需求价格弹性34
供给函数34
需求函数34
需求价格34
市场需求34
需求34
1.4.1 基本经济概念34
1.4消费经济34
供给弹性34
消费效益38
消费模式38
消费质量38
1.4.2消费水平38
长远消费38
消费滞后38
消费率38
当前消货38
适度消费38
消费38
生产消费38
生活消费38
消费力38
消费品38
居民购买力38
社会集团购买力38
消费需求38
有支付能力需求38
消费需求膨胀38
消费增长率38
消费超前38
消费水平39
1.4.3 消费结构39
小康消货水平39
合理消货水平39
实际消费水平39
名义消贷水平39
1.4.4消费方式40
发展消费资料40
享受消费资料40
生存消费资料40
消费结构类型40
消费结构40
消货结构发展变化倾向40
消费方式41
1.4.5 消费心理41
消费习惯41
劳务消费41
社会公共消费41
集团消费41
消费心理44
青年消费者心理44
老年消费者心理44
女性消费者心理44
男性消费者心理44
1.5世界经济44
1.5.1 基本经济概念44
儿童消费者心理44
跨国公刮48
最不发达国家48
国际分工48
南北关系48
南南经济合作48
国际经济新秩序48
世界市场48
国际价值48
新技术革命48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48
多国公司48
国际经济一体化48
欧洲经济共同体48
世界经济48
1.5.2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环境48
停滞膨胀48
世界经济危机48
发展中国家48
9.6.4流动资金利用效果指标52
信用政策52
赊销52
赊销方针和收帐方针52
收帐办法52
坏帐损失52
坏帐准备52
信用期限与标准的确定52
影响信用的因素52
巴西商务礼俗74
委内瑞拉外贸74
委内瑞拉经济及支柱产业74
委内瑞拉自然状况及资源74
阿根廷商务礼俗74
阿根廷现行经济政策74
阿根廷外贸74
阿根廷经济及支柱产业74
阿根廷自然状况及资源74
墨西哥商务礼俗74
墨西哥现行经济政策74
墨西哥外贸74
墨西哥经济及支柱产业74
墨西哥自然状况及资源74
委内瑞拉商务礼俗74
巴西现行经济政策74
巴西外贸74
巴西经济及支桂产业74
巴西自然状况及资源74
加拿大商务礼俗74
加拿大外贸74
加拿大经济及支柱产业74
加拿大自然状况及资源74
美国商务礼俗74
美国现行经济政策74
美国外贸74
美国经济及支柱产业74
美国自然状况及资源74
意大利商务礼俗74
印度外贸74
日本自然状况及资源74
日本经济及支柱产业74
日本外贸74
日本现行经济政策74
日本商务礼俗74
韩国自然状况及资源74
韩国经济及支柱产业74
韩国外贸74
韩国现行经济政策74
韩国商务礼俗74
印度自然状况及资源74
印度经济及支柱产业74
澳大利亚亚自然状况及资源74
印度现行经济政策74
印度商务礼俗74
马来西亚自然状况及资源74
马来西亚经济及支柱产业74
马来西亚外贸74
马来西亚现行经济政策74
马来西亚商务礼俗74
菲律宾自然状况及资源74
菲律宾外贸74
1.5.3世界主要财团(公司)74
澳大利亚亚商务礼俗74
澳大利亚外贸74
澳大利亚经济及支柱产业74
独联体经济及支柱产业74
印度尼西亚经济及支柱产业74
澳门自然状况74
香港现行经济政策74
香港经贸74
香港自然状况及资源74
菲律宾现行经济政策74
菲律宾商务礼俗74
新加坡产然状况及资源74
新加坡经济及支柱产业74
新加坡外贸74
新加坡现行经济政策74
新加坡商务礼俗74
印度尼西亚自然状况及资源74
澳门经贸74
印度尼西亚外贸74
印度尼西亚现行经济政策74
印度尼西亚商务礼俗74
越南自然状况及资源74
越南经济74
越南外贸74
越南现行经济政策74
越南商务礼俗74
泰国自然状况及资源74
泰国经济及支柱产业74
泰国外贸74
泰国现行经济政策74
意大利现行经济政策74
泰国商务礼俗74
法国自然状况及资源74
意大利外贸74
意大利经济及支柱产业74
意大利自然状况及资源74
英国商务礼俗74
英国现行经济政策74
英国外贸74
英国经济及支柱产业74
英国自然状况及资源74
法国商务礼俗74
法国现行经济政策74
法国外贸74
法国经济及支柱产业74
澳门现行经济政策74
独联体外贸74
台湾地区自然状况及资源74
台湾地区经贸74
台湾现行经济政策74
独联体自然状况及资源74
菲律宾经济及支柱产业74
德国商务礼俗74
独联体(俄罗斯)商务礼俗74
德国自然状况及资源74
德国经济及支柱产业74
德国外贸74
德国现行经济政策74
独联体现行经济政策74
日产汽车公刮89
加拿大太平洋公司89
鲍尔财团89
松下电器产业公司89
三菱重工业公司89
三和企业集团89
丰田汽车工业公司89
三井企业集团89
三菱企业集团89
富士企业集团89
住友企业集团89
第一劝业银行企业集团89
菲利浦电器公司89
菲亚特公刮89
工业复兴公司89
国家碳化氢公司89
雀巢公司89
裕隆汽车关系企业89
汇丰财团89
乐喜金星企业财团89
2管理原理与组织篇89
2.1企业与企业管理89
2.1.1 企业的特征和分类89
泰勒——阿格斯财团89
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89
美国十大财团89
库恩——洛布财团89
通用汽车公司89
埃克森公司89
福特汽车公司89
杜邦公司89
尤尼莱佛公司89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89
波音公司89
美国钢铁公司89
巴斯夫公司89
美国铝公司89
通用电气公司89
莫比尔公司89
德士古公司89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89
巴克莱银行89
密德兰银行89
劳埃德银行89
国民威斯敏斯特银行89
英荷壳牌石油公司89
英国石油公司89
巴黎荷兰财团89
德意志银行财团89
法本财团89
国营埃尔夫——阿基斯坦公司89
圣戈班公司89
汤姆逊——布朗特公司89
法国通用电器公司89
国营雷诺汽车公司89
罗特希尔德财团89
昂班——施奈德财团89
苏伊士财团89
德累斯顿银行财团89
英国通用电器公司89
英美烟草工业公司89
蒂森财团89
曼奈斯曼公司89
拜耳股份公司89
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89
大众汽车公司89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89
西门子公司89
蒂森公司89
2.1.2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90
企业的产生90
现代企业的分类90
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90
企业的一般特征90
2.1.3 企业管理与科学艺术91
企业管理的社会生产关系属性91
企业管理的社会生产力属性91
企业管理的二重性91
企业管理的产生91
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背景92
企业管理的科学性92
企业管理的艺术性92
企业管理的决策艺术92
2.2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92
2.2.1科学管理理论92
泰罗制92
组织管理理论92
2.2.2现代管理理论92
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92
行为科学95
现代管理理论的演变背景95
社会系统学95
决策理论学95
系统管理学95
经验主义学95
权变理论学95
管理科学学95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95
2.2.3我国的管理理论与实践95
改革、开放十五年(1978年~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95
全面学习苏联阶段97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97
十年动乱阶段97
2.3.1 企业管理的计划职能97
计划工作的性质97
计划工作的作用97
计划目标的确定与实施97
2.3.2企业管理的组织职能97
2.3企业管理的职能97
2.3.3企业管理的领导职能98
组织工作的任务98
组织工作的指导原则98
组织工作的改革98
2.3.4企业管理的控制职能……………(??)管理的控制过程调控过程的分类管理的控制方式98
领导工作的作用102
领导工作的权威102
领导工作的艺术102
2.4企业管理领导体制与组织机构102
2.4.1 厂长(经理)负责制102
厂长(经理)的责任和权限102
厂长(经理)为首的指挥系统102
企业行政领导班子建设102
2.4.2职工民主管理102
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103
职工民主管理的地位103
2.4.3 企业管理组织机构及相互关系103
2.5企业经营机制106
企业产品、劳务、定价权和物资采购权企业产品销售权企业进出口权企业投资立项权和资产处置权企业劳动用工权企业人事管理权和收入分配权企业机机构设置权,联营、兼并权和拒绝摊派权106
2.5.1 企业法人所有权106
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106
直线制106
职能制106
直线职能制106
事业部制106
矩阵车组合制106
股份公司制106
2.5.2企业自负盈亏的责任108
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权108
企业分配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的建立企业亏损与经营的责任108
企业转产和停产整顿109
企业合并、分立与破产109
2.5.4政府为企业提供的服务109
2.5.3企业的变更和终止109
政府对国有企业财产的职责110
政府的市场调节与社会保障110
2.5.5政府和企业的法律责任110
2.6.1 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112
2.6企业管理制度112
企业的法律责任112
政府的法律责任112
规章制度的执行113
规章制度的作用与要求113
规章制度的建立113
2.6.2 企业管理的工作制度113
全面计划管理工作制度115
全面人事劳动管理工作制度115
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制度115
全面经济核算工作制度115
2.6.3企业经济责任制115
2.7.1 承包经营责任制116
经济责任制的形式116
经济责任制的发展116
2.7企业经营责任制116
经济责任制的标准116
2.7.2资产经营责任制117
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一般程序117
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本形式117
承包经营责任制发展概况117
资产经营责任制发展概况117
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基本形式117
2.7.3租赁经营制117
资产经营责任制的一般程序117
租赁经营制的一般程序119
租赁经营制的基本形式119
2.7.4股份制119
租赁经营制发展概况119
3.1.1市场理论的演进123
3.1市场理论123
3市场与营销篇123
股份制的一般程序123
股份制基本形式123
股份制的发展概况123
供应学派124
古典经济学124
新古典经济学124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124
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124
货币学派124
3.1.2市场理论常用概念124
3.2市场分类及市场运行参数126
3.2.2 市场分类126
寡头市场126
垄断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126
竞争市场126
3.2.1 市场结构126
供求规律126
竞争规律126
货币流通规律126
边际概念126
均衡弹性126
价值规律126
市场分类129
生产资料市场及特点129
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状况129
进一步完善生产资料市场129
消费资料市场的发展现状129
3.2.3 市场运行的几个参数129
资金市场发展现状129
技术市场的作用129
技术市场的现状129
进一步完善发展技术市场129
劳务市场129
信息市场129
房地产市场与产权市场129
资金市场的形成129
消费者与企业132
政府132
失业率132
市场运行参数132
通货膨胀率132
利率132
外汇汇率132
股市指数132
3.2.5 国家宏观干预与控制132
石油价格132
国际收支平衡132
黄金与白银的价格132
经济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132
3.2.4市场成份132
对黑市的控制137
价格调控137
税收调控137
信贷调控137
外汇手段137
准备金率137
贴现率137
公开市场业务137
对企业注册的控制137
对市场结构的控制137
计划调控137
对失业人口的控制137
对履约的控制137
对社会保险的控制137
市场理论的实施条件137
市场理论的实施步骤137
3.3市场分析137
3.3.1市场机制分析137
市场自我扩张与自我收缩机制139
市场机制139
市场机制特点139
市场自我协调机制139
市场机制机理139
市场自我选择机制139
3.3.2市场环境分析139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及其特征139
市场的技术环境143
市场的竞争环境143
市场环境及其构成要素143
市场环境分析及其作用143
市场的政治环境143
市场的经济环境143
市场的法律环境143
市场的人口与社会文化环境143
3.4.1 市场调查概述143
市场的需求环境143
市场的资源环境143
市场环境分析方法143
市场环境分析矩阵图143
3.4市场调查143
市场调查的意义与内容144
价格和渠道情况144
消费情况144
促销措施情况144
生产与销售情况144
市场调查的程序144
3.4.2市场调查的方法144
企业和商品情况144
3.5.1 市场预测概述146
室内研究法146
访问法146
典型调查与普查146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146
观察法146
实验法146
3.5市场预测146
市场预测148
市场预测的作用148
市场预测的步骤148
市场预测的内容148
市场需求预测148
产品生命周期预测148
市场占有率预测148
资源预测148
技术预测148
3.5.2市场预测的方法148
指数平滑法155
3.6市场营销观念155
用户调查法155
市场占有率的控制图预测法155
类似产品推测法155
征询预购测算法155
试销——市场实验法155
按比例推算法155
市场因子推演法155
相关分析法155
3.6.1 市场营销155
季节指数法155
经验判断法155
移动平均法155
典型调查法155
特尔菲预测法155
大量观察法155
集合意见法155
定量预测方法155
定性预测方法155
市场营销策略156
3.6.2市场营销观念156
市场营销156
市场营销战略156
市场营销组合156
市场营销结构156
3.7.1 产品、商标和包装策略159
3.7市场营销策略159
竞争观念159
社会营销观念159
现代市场观念159
市场导向观念159
销售导向观念159
生产导向观念159
市场营销观念159
大市场营销观念159
运输方式选择166
商品运输166
3.7.2商品价格策略166
注册商标专用权166
产品储运策略166
商标设计166
包装系列化和通用化166
包装标准化166
包装设计要求166
包装的作用166
商品包装166
商标“九禁”166
撤销注册商标166
商标转让166
商标策略166
商标注册166
包装策略166
商标的功能166
商标的概念166
新产品开发策略166
产品组合策略166
产品寿命周期延长法166
产品寿命周期166
新产品的发展方向166
新产品的含义及种类166
产品线166
产品因素166
产品内涵166
运输包装166
销售包装166
计划价格172
成本加成定价法172
商品价格172
保本点定价法172
价格构成172
价格形式172
价格体系172
价格政策172
市场价格172
自销价格172
浮动价格172
批发价格172
零售价格172
商品比价172
目标报酬定价法172
商品差价172
质量差价172
季节差价172
批零差价172
地区差价172
工业品出厂价172
反向定价法172
投标定价法172
撇油定价策略172
渗透定价策略172
满意定价策略172
优质优价策略172
声望定价策略172
折扣让价策略172
心理价格策略172
特价商品定价策略172
3.7.3 促销策略172
促销176
售后服务176
售前服务176
促销策略176
无差异性销售策略176
差异性销售策略176
集中性销售策略176
促销决策176
人员推销176
人员推销的策略176
推销人员选择176
推销人员的培训176
3.7.4广告促销策略176
特种推销方法176
销售技术服务176
广告主题选择181
霓虹灯广告181
广播广告181
3.7.5分销渠道策略181
广告作用和种类181
广告效果研究181
橱窗广告181
包装广告181
邮政广告181
杂志广告181
电视广告181
广告费用181
图片广告181
文字广告181
广告图画181
广告正文181
广告标题181
广告表现形式181
广告决策181
广告设计的原则181
销售渠道决策及其影响因素185
分销渠道185
批发商185
零售商185
最佳销售渠道选择185
38.1 市场营销组织185
3.8市场营销组织与评价185
选择性分销渠道的策略185
专营性分销的策略185
广泛的销售渠道策略185
直接销售渠道策略185
3.8.2市场营销分析与评价186
市场营销控制186
市场营销计划186
建立营销组织机构的原则186
市场营销组织机构的类型186
市场营销组织机构186
市场营销组织186
3.9.1 国际市场营销189
市场营销分析与评价目标189
市场营销分析与评价内容189
市场营销分析与评价步骤189
市场营销分析的基本方法189
3.9国际市场营销189
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一般特点192
3.9.2国际市场调查192
独联体市场特点192
西欧市场特点192
美国市场特点192
日本市场特点192
东欧市场特点192
发达国家市场的一般特点192
国际市场基本特点192
国际市场营销重要性192
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192
国际市场营销的任务与要求192
国际市场营销192
国际市场调查193
国际市场政治环境资料调查193
国际市场经济环境资料调查193
国际市场文化环境资料调查193
国际市场情报资料193
国际市场调查的渠道193
3.9.3国际市场选择与进入193
进入国际市场渠道——直接出口进入国际市场渠道——间接出口进入国际市场渠道——国外生产193
国际目标市场的选择194
3.9.4国际市场竞争策略194
国际市场竞争特点197
国际市场商品竞争策略197
国际市场价格竞争策略197
竞争性价格和垄断价格197
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确定的因素197
国际市场人员推销197
国际市场营业推广197
国际市场公共关系197
国际市场广告媒体及其选择197
国际市场广告策略197
3.9.5 国际市场营销组织与控制197
国际市场营销组织201
跨国公司201
国际市场营销控制201
4.1.1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201
4.1企业经营环境201
4 经 营 篇201
4.1.2企业内部条件分析203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方法203
政治环境分析203
市场需求分析203
竞争形势分析203
技术环境分析203
社会环境分析203
资源环境分析203
企业外部环境203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203
企业外部环境的构成203
企业内部条件204
企业素质204
企业内部条件的构成204
企业基本状况分析204
产品状况分析204
财务状况分析204
4.1.3企业环境综合分析204
威胁分析法206
市场潜力分析法206
企业环境综合分析206
劣势与优势分析法206
十字图表分析法206
4.2经营战略与策略206
4.2.1 企业经营思想206
经济效益观念208
质量观念208
时间与效率观念208
金融观念208
人才观念208
信息、观念208
4.2.2企业经营战略的基础208
市场竞争观念208
战略与决策观念208
经营战略环境209
经营战略思想209
经营战略209
经营战略重点209
经营战略阶段209
经营战略对策209
4.2.3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209
经营战略目标209
经营战略的控制210
经营战略的实施210
经营战略的管理210
经营战略的制定210
4.2.4企业经营战略210
经营战略的修订210
市场经营战略213
稳定发展战略213
快速发展战略213
职合经营战略213
合并经营战略213
合资经营战略213
抽资经营战略213
退却经营战略213
研究开发战略213
组织人事战略213
资金经营战略213
经营战略组合213
4.2.5企业发展策略213
多样化经营策略215
4.3.1企业经营机制215
产品市场策略215
一体化经营策略215
4.3经营形式215
单一经营策略215
经营策略215
企业经营机制的组成元素216
企业经营模式的演进216
企业经营机制216
企业经营机制的特征216
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216
4.3.2企业经营形式216
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216
企业集团221
横向经济联合221
股份企业的管理体制221
企业股份的构成221
股份经营的客观性221
企业经营形式的合理选择221
租赁经营的基本特征221
承包经营合同221
承包经营的实施程序221
承包经营的主要形式221
承包经营的基本特征221
企业经营形式的多样化221
4.4经营决策221
4.4.1 经营决策221
租赁经营的基本类型221
经营决策的内容和分类222
经营决策222
经营决策的基本程序222
4.4.2非确定型决策方法222
非确定型决策223
乐观法223
悲观法223
调整系数法223
最小遗撼决策法223
等可能性法223
4.4.3风险型决策方法223
4.5企业公共关系225
4.5.1企业公关工作225
期望决策值法225
决策树法225
风险型决策225
企业公共关系226
企业公关的必要性226
企业公关核心226
企业公关工作准则226
企业公关的基本工作方法226
企业公关对象226
4.5.2企业内部公关226
员工关系228
部门关系228
员工关系工作的活动形式228
员工关系工作基础228
4.5.3企业外部公关228
股东关系228
中间商关系工作任务231
竞争者关系231
4.5.4综合性公关活动231
企业评价与顾客关系231
顾客关系231
顾客关系工作内容231
中间商关系231
社会名流关系231
供应者关系231
国际公关231
新闻界关系231
政府关系231
社区关系231
公关交际234
公关宣传其他方式234
公关宣传234
公关新闻宣传234
公关广告234
4.6.2经营分析的方法234
社会赞助234
公关专题活动234
4.6企业经营分析234
4.6.1 经营分析234
经营分析234
经营分析的内容和指标234
展览会234
生产类型对企业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改变企业生产类型的途径239
因素替换分析法239
对比分析法239
市场潜力分析239
盈亏平衡分析239
成本分析239
经营风险分析239
5生产管理篇239
5.1生产过程组织239
5.1.1 生产类型239
成批生产241
生产类型的划分241
订货生产和存货生产241
间断生产和连续生产241
大量生产241
小批单件生产241
生产类型的判定241
5.1.2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241
对象专业化形式246
生产过程空间组织246
企业生产单位的组成246
工厂总平面布置246
车间布置246
工艺专业化形式246
设备布置的方法246
混合形式246
5.1.3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246
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及其影响因素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246
生产过程时间组织248
生产周期及其构成248
生产过程中断的原因248
5.1.4生产进程图248
生产进程图249
5.1.5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249
合理组织交叉生产过程的途径249
非交叉生产进程图249
交叉生产进程图249
连续生产进程图249
间断生产进程图249
5.2.1 人员配备与作业组的组织253
5.2劳动组织253
自动生产线253
生产线253
零件成组的方法253
成组技术253
综合流水线253
简单流水线253
流水生产的特点253
循环作业253
固定供应与配套制253
5.2.2 工作地组织与工作轮班组织254
作业组的分类254
作业组的组织254
合理配备人员254
劳动协作254
劳动分工254
5.2.3多机台管理255
工作轮班形式255
工作地组织的内容255
工作地组织255
多班制生产的组织255
多面手257
5.3生产能力257
5.3.1 生产能力分类257
多机台管理257
多机台管理的形式257
5.3.2生产能力的核定258
生产能力258
国外企业生产能力的分类258
按用途划分的生产能力258
按结构划分的生产能力258
单品种生产工序生产能力的核定多品种生产工序生产能力的核定工段车间生产能力的核定全厂生产能力的综合平衡258
生产能力的核定261
生产能力核定的程序261
企业生产能力计量单位的确定261
5.4生产计划261
产品寿命周期法264
确定计划指标的要求264
品种指标的确定264
销售收入与利润分析法264
单件小批生产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产销进度方案优选车间生产任务的安排264
产品象限分析法264
质量指标的确定264
产量指标的确定264
产值指标的确定264
工业增加值指标的确定264
计划指标的综合平衡264
5.4.2产品出产进度安排264
5.4.3网络计划技术266
大量生产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266
成批生产产品出产进度的安排266
安排产品出产进度的要求266
绘制网络图的基本规则271
网络技术的应用步骤271
车间之间库存半成品占用量定额成批生产的期量标准批量最小批量法经济批量法以期定量法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成批生产的在制品定额单件小批生产的期量标准271
5.5.1 期量标准271
网络图的组成要素271
5.5生产作业计划271
网络优化271
网络参数的计算271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分工及要求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程序大量生产厂级作业计划的编制大量生产车间作业计划的编制成批生产厂级作业计划的编制成批生产车间作业计划的编制小批单件生产厂级作业计划的编制小批单件生产车间作业计划的编制276
5.5.2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276
车间内部在制品占用量定额276
在制品占用量定额276
流水线工作指示图表276
节拍和生产节奏276
大量生产的期量标准276
制订期量标准的原则276
期量标准276
5.5.3 日常生产派工278
5.6.1 生产控制的内容和方法281
下达投产指令283
在制品管理283
5.6.2准时生产制与看板管理283
生产进度的静态控制283
工序进度控制283
出产进度控制283
投入进度控制283
生产进度动态控制283
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和质量控制283
控制投产计划283
控制投产前的准备283
生产控制的内容283
看板及其种类286
5.7.1物资消耗与储备定额286
“看板”的编制设计286
看板管理286
准时生产制286
5.7物资管理286
“看板”的运行286
物资储备定额287
5.7.2物资供应与采购287
季节储备定额287
保险储备定额287
经常储备定额287
物资消耗定额的管理287
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的方法287
物资消耗定额287
物资采购的订货方式288
物资的采购288
物资供应288
5.7.3物资库存量控制288
定期库存控制法290
库存控制290
“以期定量”法290
经济订购批量法290
定量库存控制法290
最高最低库存量控制法290
ABC分析法290
5.7.4仓库管理290
5.8.1 设备的选择与评价293
仓库物资管理293
物资验收293
物资的保管293
物资的发放293
仓库管理的现代化293
库存盘点293
仓库利用率293
5.8设备管理293
计算机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293
设备选择和评价的原则294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294
设备的费用效率294
设备的系统效率294
设备的综合效率294
设备经济性评价方法294
5.8.2设备的使用和维修294
设备的检查297
设备数量利用297
设备时间利用297
设备生产能力利用297
设备的维护保养297
全员设备维修制297
设备的修理297
设备诊断技木297
应用设备诊断技术297
计划预防修理制297
5.8.3设备更新与改造297
设备完好率297
点检制297
5.8.4工具管理299
设备改造299
设备更新299
设备寿命299
设备的精神磨损299
设备的物质磨损299
试验工具的管理300
工具的日常管理300
工具需要量计划300
二次工具的管理300
5.9质量管理300
5.9.1 质量管理300
GB/T1900(质量管理国家最新标准)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程序质量否决权无缺点运动300
工序质量控制304
质量成本304
最佳质量成本模型304
5.9.2质量管理基本方法304
质量认证制度304
质量认证程序和内容304
全面质量管理304
PDCA循环304
质量保证体系304
工序能力304
工序能力分析304
调查表法313
控制图法313
关系图法313
直方图法313
6.1.1原始记录313
散布图法313
分层法313
因果分析图法313
排列图法313
KJ法313
系统图法313
矩阵图法313
矩阵数据分析法313
PDPC法313
网络图法313
6管理基础篇313
6.1 管理基础313
计量检定和理化检验与原始记录盘点与原始记录产成品交库记录半成品周转记录考勤记录小型工业企业的原始记录辅助生产原始记录机械设备修理原始记录技术检查原始记录设备管理原始记录劳动工资原始记录安全生产原始记录技术革新和新产品试制原始记录供应管理313
原始记录内容的检查320
6.2.1定额320
6.2定额管理320
原始记录的系统整理320
原始记录表格的管理320
原始记录的责任制320
原始记录的记录方法320
电子计算机在定额管理中的应用321
设计定额321
6 2.2定额管理321
管理性工作定额的制定321
服务性工作定额的制定321
技术性工作定额的制定321
业务性工作定额的制定321
工作定额321
计划定额321
现行定额321
劳动定额321
定额321
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323
定额的修订323
6.3标准化323
6 3.1 标准化323
6.3.2标准化审查328
综合标准化328
标准化的经济效益328
标准与标准化328
标准化原理328
事物特性标准化328
标准分级328
标准分类328
标准的制定328
标准的实施328
超前标准化328
标准化对象参数最佳化328
工艺及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331
标准化审查的经济效果评价331
外购件标准化审查331
原材料标准化审查331
工装标准化审查331
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标准化审查331
产品标准化审查331
6.3.3企业标准化331
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划分和表示方法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验收条件335
企业标准及其制定335
企业标准体系及体系表335
企业标准化及其任务335
6.3.4国际标准335
“节能型产品”的分级335
“节能型产品”的判定335
企业能源标准化的任务335
企业能源标准与标准化335
企业标准化水平考核335
工业工程(IE)与工作标准335
标准化与全面质量管理335
企业管理标准化335
班组标准化与定置管理335
6.3.5技术引进与进口商品标准化336
国际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336
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336
引进技术中产品零部件、配套件的标准化引进技术中的工艺标准与规范引进技术中试验(检验)方法标准外向型经济与标准化336
技术引进的标准资料339
引进技术图样的标准化339
引进技术中材料的标准化339
6.3.6信息标准化339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342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342
6.4.1 计量与计量管理342
企业信息分类编码342
6.4计量342
信息标准化经济效益实例342
汉字字型点阵标准化342
电子数据联通与对外贸易342
条码技术与对外贸易342
条码技术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342
文件标准化342
法制计量管理344
计量的特点344
计量误差344
计量管理344
计量监督344
计量检定的法制管理344
计量器具产品管理344
6.4.2计量与企业管理344
企业计量检定员的培训与考核349
计量与技术改造349
计量与进出口贸易349
6.5.1企业规章制度349
6.5规章制度349
计量与产品质量349
企业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349
企业计量管理制度349
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349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349
企业计量数据管理349
企业计量检测率349
企业计量器具的配备率349
企业计量管理的考核349
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的建立349
企业内部计量机构349
企业计量器具的检定349
6.5.2企业的责任制度350
制订规章制度的准则350
企业规章制度的内容350
总经济师及其职权352
副厂长的职权352
车间主任、班组长及其职权352
厂长及其职权352
总会计师及其职权352
总工程师及其职权352
6.5.3企业的工作制度352
岗位责任制352
考勤制度354
财经制度354
劳动纪律354
劳动制度354
奖惩制度354
工艺纪律354
交接班制354
则经纪律354
6.6现场管理与定置管理354
6.6.1 现场管理354
推动现场改进,车间主任、班组长应从事哪些工作推动现场改进,作业人员应从事哪些工作354
现场的改进356
现场管理356
车间管理356
班组管理356
6.6.2定置管理356
定置管理实施步骤360
定置管理的内容360
6.7.1信息与效益360
6.7信息管理360
定置管理的作用360
定置管理360
定置管理设计360
定置管理的开展程序360
信息361
6.7.2信息处理与信息应用361
信息的特征361
信息的度量361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61
信息的分类361
信息收集的要求369
信息加工的内容369
信息处理369
信息处理的内容369
信息处理的方式369
7.1.1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369
信息收集的基本程序369
7.1工程建设的立项369
7基本建设篇369
计算机信息管理369
信息资料管理369
信息传递369
信息加工方法369
信息加工的基本要求369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370
基本建设程序370
可行性研究370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370
7.1.2工程建设资金来源370
建设资金筹措的数量和选择标准370
建设资金筹措的主要来源371
固定资产投资371
基本建设投资371
投资管理371
投资371
7.2工程项目的招投标371
7.2.1工程项目的招标371
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的编制及具体内容标底的制定合同条件合同的分类开标开标程序投标文件的审查评标评标的内容评标的步骤决标废标371
工程的分标378
7.2.2工程项目的投标378
招标承包制378
招标的分类378
招标的方式378
招标公告378
投标者的资格预审378
资格预审程序378
投标的其它风险383
投标风险的防范383
投标的管理风险383
7.3建设监理与工程合同383
7.3.1建设监理383
投标的经济风险383
递标应注意的事项383
投标的技术风险383
投标决策383
投标决策的影响因素383
投标决策的准备工作383
投标过程383
申报资格预审时的注意事项383
投标前的现场考察383
选择咨询单位383
雇用代理人383
什么是投标383
投标的技巧383
辅助中标手段383
业主条件和心理分析383
投标风险分析383
如何聘用监理工程师384
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内容384
7.3.2工程合同的签定与执行384
设计阶段监理工作的内容384
监理工作的阶段384
建设监理的组织384
什么是建设监理384
业主的义务384
8科技进步篇391
索赔的程序391
8.1技术改造391
8.1.1 不同类型企业技术改造决策391
索赔的结构391
索赔的内容391
索赔的依据391
行业性公司及企业集团技术改造决策391
单厂性企业技术改造决策391
多厂性企业技术改造决策391
8.1.2技术改造的组织管理391
合同谈判391
声东击西策略391
先成交后抬价策略391
决标前的谈判391
决标后的谈判391
谈判的准备391
谈判中打破僵局的策略391
规定最后期限策略391
提问和反提问策略391
先苦后甜策略391
疲劳战术策略391
什么是索赔391
工程承包合同391
工期的延长391
工程的保修391
工程的移交391
工程的变更391
违约391
解决争端的途径391
工程的开工391
仲裁的规定391
工程的暂停391
8.1.3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392
技术改造项目的资金筹措392
技术改造项目的立项程序392
技术改造规划的制订392
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研究392
项目资金管理394
组织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394
组织实施形式394
项目的竣工验收394
经济效益考核394
8.1.4技术改造项目的财务评价394
8.2.1 技术分类396
不确定性分析396
财务平衡分析396
财务现金流量分析396
借款偿还能力计算396
产品成本的计算396
销售收入及税金的计算396
财务评价396
8.2技术开发396
适用技术397
高技术397
中间技术397
传统技术397
8.2.2技术开发397
技术开发战略选择398
技术开发途径398
技术开发程序398
技术开发项目选择398
8.2.3技术开发项目申请、评价和鉴定398
技术开发项目申请399
8.3.2新产品开发预测399
新产品开发方式399
新产品开发方向399
新产品399
3.3.1新产品开发399
3.2新产品开发399
技术鉴定399
技术开发项目评价399
新产品市场前景预测400
产品寿命周期理论400
新产品经济效益的预测400
8.3.3新产品开发决策400
3.3.?新产品开发程序402
影响产品开发决策的主要因素402
产品功能选择决策402
产品组合决策402
产品品牌与商标决策402
新产品开发规划402
品价值决策402
新产品开发调查405
技术设计405
新产品初步设计405
小批试制405
新产品开发方案和设计任务书405
经营分析405
?选方案405
构思或创意405
新产品样品试制405
工作图设计405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在执行中的检查与调度新老产品过渡方式405
8.3.5 生产技术准备的组织与计划405
新严品的市场开发405
日常工艺管理405
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405
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405
工艺方案的制定与经济评价405
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405
新产品鉴定405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的编制407
8.4.1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407
8.4价值工程407
生产技术准备计划407
8.4.2阶值工程对象选择408
价值工程的应用范围408
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408
价值工程含义408
价值工程的原则408
百分比分析法409
同量纲价值比较法409
ABC分析法409
8.4.3信息收集409
对象选择原则409
编制信息收集计划410
8.4.4功能定义与整理410
收集信息的原则410
信息内容410
功能整理的作用411
功能整理的逻辑系统411
功能整理的含义411
功能分类411
功能定义411
8.4.5功能评价的内容和形式411
功能整理方法411
价值指数与成本改善期望值的计算和分析413
评定偏重度413
测算功能实际成本413
8.4.6功能成本化功能评价413
功能定义性功能评价413
非功能定义性功能评价413
功能评价方法413
功能评价的步骤413
功能评价的工作内容413
计算备功能实际成本413
功能成本化及评价步骤415
8.4.7功能评分化功能评价415
确定功能评价值415
定额差异法415
分步法计算评价对象实际成本415
直接比较评分法417
分功能评分法417
逻辑判断评分法417
8.4.8评价对象的价值评价417
功能评分的立场和步骤417
功能评分的依据417
功能评分化功能评价417
对比求和评分法417
环比倍数法417
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哥顿法特性列举法方案的概略评价要求概略评价内容方案的具体制定方案的试验研究420
8.4.9方案创造与具体化420
制订目标成本的具体方法420
目标成本制订的作用及基本思路420
最合适区域法420
基点比较法420
比重比较法420
8.4.10方案详细评价与实施421
综合评价优选的方法425
8.5.1 科研类型和条件425
效果总评425
8.5企业科研管理425
技术评价425
经济评价425
社会评价425
综合评价425
定量评价方法425
编写提案425
提案审批425
组织实施425
方案详细评价425
8.5.2科研规划和科研计划管理426
科研场所426
科研技术装备426
科学研究经费426
科技队伍426
科学研究类型426
科研计划的考核和总结427
科研计划的实施427
8.5.4科研成果管理…………………………42?科研成果鉴定申请鉴定的科研成果应具备的条件科研成果鉴定方式科研成果应用推广的形式科研成果奖励427
8.5.4科研成果管理…………………………42?科研成果鉴定申请鉴定的科研成果应具备的条件科研成果鉴定方式科研成果应用推广的形式科研成果奖励427
科研计划编制427
科研规划编制427
8.5.3 科研课题管理427
9.1财务管理433
科研课题来源433
科研课题选择433
科研课题论证433
科研选题论证方法433
9财务管理篇433
9.1.1 企业资金运动433
资金的循环与周转434
资金434
资金运动434
资金运动形成的财务关系434
9.1.2财务管理方法434
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性434
9.2长期筹资管理435
9.2.2长期筹资方法…………………………43?国内联营投资国外投资股票筹资股票发行与上市435
财务分析435
财务控制435
财务计划435
财务预测435
9.2.1 资本金435
财务监督435
资本金437
资本金分类437
资本金筹资方式437
9.2.3长期负债437
债券的发行与管理438
长期负债的特点438
银行及金融机构长期贷款438
债券438
9.2.4融资租赁438
债券的偿还438
9.3.1短期信用筹资440
9.3中短期筹资管理440
融资租赁的办法440
融资租赁的特点440
融资租赁440
融资租赁的种类440
筹资管理应符合哪些基本要求441
9.3.3引进外资441
短期信用筹资441
商业信用筹资441
应收帐款融资441
9.3.2银行贷款441
中期银行贷款441
短期银行贷款441
抵押贷款441
各种商业贷款形式的特点和利弊筹措国际商业贷款的步骤441
国际商业贷款的形式和内容443
9.4资金市场、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443
9.4.2资金成本443
商业票据贴现市场443
企业股票与债券市场443
资金市场443
9.4.1 资金市场443
银行贷款资金成本445
普通股成本445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445
9.4.3资金结构445
长期债券成本445
资金成本和资金时间价值445
资金成本445
自筹资金成本445
资金结构与资金成本447
影响资金结构的因素447
资金结构方案的比较方法447
资金结构与财务杠杆447
注册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447
9.5财务风险管理447
9.5.1财务风险447
期望自有资金收益率与期望投资收益率447
期望自有资金收益率449
财务风险449
期望投资收益率449
9.6.2现金及有价证券管理449
流动资金特点449
流动资产循环周转449
流动资产构成449
9.6.1流动资产管理449
9.6流动资产管理449
9.6.3应收帐款信用管理450
有价证券450
企业库存现金限额确定方法450
现金管理方法450
有价证券管理方法450
流动资金利税率453
9.7.1 固定资产453
9.7固定资产管理453
销售收入资金率453
流动资金利润率453
产值资金率453
流动资金周转率453
固定资产454
固定资产的循环与周转454
固定资产构成标准及分类454
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454
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454
9.7.2固定资产需要总量的确定454
固定资产结构变动指标455
固定资产利用效果的指标455
固定资产利用情况的指标455
9.7.4 固定资产折旧管理455
双倍余额递减法458
余额递减法458
年数总和法458
工作量法458
偿债基金法458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458
9.8营业收入与利润管理458
工作小时法458
使用年限法458
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方法458
9.8.1 营业收入管理458
营业收入预测的方法461
营业收入预测的要求461
营业收入控制461
9.8.2利润管理461
营业收入现金计划编制方法461
营业收入及其意义461
利润及其计算464
利润预测464
利润预测的程序464
因素测算法464
边际利润率法464
比率预测法464
9.8.3 利润分配管理464
联营企业利润分配方法469
一般企业利润分配顺序469
利润分配的纳税调整469
企业亏损及亏损弥补469
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469
税利分流469
股份有限公司税后利润分配顺序469
联营企业利润分配的要求469
租赁经营的利润分配469
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利润分配469
利润分配原则469
9.8.4财务计划管理469
利润计划的编制471
财务计划的编制程序471
资金来源及运用计划的编制471
9.9财务分析471
9.9.1 财务分析概述471
财务计划及其内容471
财务分析的作用472
财务分析的原则472
比较法及其条件472
比较法的形式472
比率分析方法及其特点472
比率分析方法的形式472
9.9.2财务分析指标472
存货周转率474
9.9.3财务分析报告474
成本费用利润率474
营业收入利税率474
资产负债率474
资本金利润率474
速动比率474
流动比率474
应收帐款周转率474
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477
10.1.1 方法研究的手段及程序477
10.1方法研究477
财务评价477
10工业工程篇477
财务分析报告及其要求477
方法研究的实际意义478
方法研究的手段478
方法研究的内容及其实例478
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的关系478
方法研究的程序478
10.1.2工序分析478
10.1.3作业分析484
线图分析法的应用484
联合工序图分析法的应用484
梗概程序图分析法的应用484
工艺流程图分析法的应用484
工序分析484
工序分析符号484
作业分析486
作业者工序分析486
人—机联合分析486
多人作业分析486
“六合”分析法486
四种分析技巧486
10.1.4动作分析486
细微动作影像分析488
工具、设备的设计原则488
工作场所布置原则488
身体使用原则488
10.1.5改进作业技术488
慢速摄影(录像)动作分析488
动作改进方向488
基本动作要素分析488
基本动作要素488
动作分析488
10.1.6作业标准化488
制定作业标准的步骤490
作业标准的主要内容490
岗位作业标准化案例490
10.2平面布置490
10.2.1平面布置490
作业标准化的实际意义490
平面布置的实际意义491
平面布置的目标491
平面布置的步骤491
10.2.2厂址选择的原则与方法491
厂址选择的评分法493
厂址选择的步骤493
厂址选择的因素分析法493
厂址选择的线性规划法493
10.2.3平面布置技术493
厂址选择的影响因素493
厂址选择原则493
计算机辅助平面布置495
布置方案的评价方法495
平面布置的基本方法495
10.2.4工厂与车间平面布置495
活动关系图498
布置资料的采集498
成组式布置498
物流—活动相互关系图498
布置面积的设定和计算方法498
10.3物流与搬运498
工艺式布置498
生产线式布置498
10.3.1物流改进技术498
改进物流的交叉图分析法502
改进物流的流程图分析法502
改进物流的线条图分析法502
改进物流的行程图分析法502
10.3.2物料搬运502
研究物流的实际意义502
10.4.1什么是作业测定505
10.4作业测定505
什么是作业测定505
搬运设备的选择505
作业测定的方法505
作业测定的步骤505
10.4.2时间分析法505
物料搬运与平面布置的关系505
物料搬运改善的原则和方法505
物料搬运原则505
物料搬运点检表505
被观测者的选择508
10.4 3瞬间观测法508
测时数列稳定性检验508
观测异常值的消除508
观测次数的确定508
观测表格的记录508
观测前的准备508
操作单元的划分508
时间分析的观测过程508
时间分析观测方法508
时间分析用具508
什么是时间分析法508
什么是瞬间观测法511
瞬间观测的调查项目511
观测方式的确定511
现场观测511
观测记录表511
观测结果分析511
10.4.4连续观测法511
自我连续观测512
连续观测步聚512
10.4.5标准时间512
成组连续观测512
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