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机械设计手册5 第42篇 气压传动与控制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机械设计手册5 第42篇 气压传动与控制 第2版
  • 周士昌主编;曹鑫铭,郑洪生,张志伟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2756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机械设计手册5 第42篇 气压传动与控制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42篇 气压传动与控制3

第1章 概述3

1 液力传动的分类3

1.1 液力传动装置的分类3

1 常用液压图形符号3

第1章 常用液压基础标准3

第43篇 液压传动与控制3

第44篇 液力传动3

第1章 气压传动概论和气体力学基础3

1 气动元、辅件图形符号3

1.2 液力传动元件的分类4

2 液力传动的特点4

3 液力元件的工作原理5

3.1 液力元件的叶轮与几何参数5

3.1.1 叶轮5

3.1.2 工作腔及其结构参数5

3.2 液体在叶轮中的运动6

3.2.1 速度的分解及速度三角形6

2.1 气压传动的特点7

3.1 空气的组成7

3.2 空气的密度7

2.1.2 气压传动的缺点7

2.1.1 气压传动的优点7

3 空气的物理性质7

3.3.1 理论能头7

3.3 液力元件的基本方程式7

3.2.3 液体在无叶片区的流动7

3.2.2 速度环量7

2 气压传动概论7

2.2 气压传动的应用7

3.3 空气的粘性8

3.4 空气的压缩性与膨胀性8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8

3.4.1 基本工作原理8

3.4 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原理8

4.6 多变过程9

5.1.1 绝对湿度9

5.1 湿度9

5 湿空气9

3.4.2 力矩变化规律9

4.5 绝热过程9

4.4 等温过程9

4.3 等压过程9

4.2 等容过程9

4.1 标准状态和基准状态9

6.2 析水量10

5.2.1 质量含湿量10

5.2 含湿量10

5.2.2 容积含湿量10

6 自由空气流量及析水量10

6.1 自由空气流量10

3.5.1 基本工作原理10

3.5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10

5.1.2 相对湿度10

2.4 液压系统硬管外径和软管内径系列11

2.3 液压油口螺纹连接系列11

2.2 液压泵及马达公称排量系列11

2.1 液压-公称压力系列11

2 常用标准11

2.5 液压元件清洁度指标11

3.5.2 转矩变化规律11

7 气体流动的基本方程11

7.1 连续性方程11

7.2 能量方程11

7.2.1 不可压缩流体的伯努利方程11

7.2.2 可压缩气体绝热流动伯努利方程11

7.2.3 有机械功的压缩性气体能量方程11

8 声速及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12

8.1 声速、马赫数12

8.2 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特性12

4 液力元件的特性12

4.1 特性参数12

4.2 特性曲线13

9.2 有效截面积S13

9.1.2 流通能力Cv值13

9.1.1 流通能力Kv值13

9.1 流通能力Kv值、Cv值13

9 气动元件的流通能力13

9.2.1 定义及简化计算13

4.2.1 外特性曲线13

3.1 基本术语13

3 常用液压术语13

2.6 液压阀油口、底板、控制装置和电磁铁的标识13

4.2.2 原始特性曲线14

9.2.3 系统中多个元件合成的S值14

4.2.3 全特性曲线14

9.2.2 有效截面积的测试方法14

3.2 液压泵的术语14

9.5 流通能力Kv值、Cv值、S值的关系15

9.4 可压缩性气体通过节流小孔的流量15

5 液力元件的类比设计15

5.1 相似理论在液力元件中的应用15

9.3 理想气体在收缩喷管中绝热流动的流量15

3.4 液压阀的术语15

3.3 液压执行元件的术语15

10 充气、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15

10.1 充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15

6 液力元件的试验16

5.2 相似准则16

5.3 类比设计的步骤16

10.2 放气温度与时间的计算16

6.1 试验方法17

6.2 试验台架17

6.2.1 试验台的布置要求17

6.2.2 试验台的组成17

3.5 液压辅件及其他专业术语17

4 常用液压公式17

6.2.3 设备容量的选择17

第2章 液压流体力学基础18

7.1 液力传动用油的基本要求18

7.2 液力传动常用油的种类18

7.3 水基难燃液的种类18

1 流体静力学18

1.1 压力的度量标准18

1.2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18

1.3 平面上的液体总压力18

7 液力传动的工作液体18

第2章 气缸18

1.1 气缸的分类18

1 概述18

1.4 曲面上的液体总压力19

2 流体动力学20

2.2 连续性方程20

2.3 理想流体伯努利方程20

2.1 几个基本概念20

1.2.1 单作用气缸21

1.2.2 双作用气缸21

1.2.3 组合气缸21

1.2 气缸的工作原理21

2.4 实际流体伯努利方程21

2.5 系统中有流体机械的伯努利方程21

1.1 按功能分类21

1 液力偶合器的分类21

第2章 液力偶合器21

1.1.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21

1.1.1 普通型液力偶合器21

3 阻力计算22

2.6 稳定流动量方程22

3.1.1 流动类型22

3.1 沿程阻力损失计算22

3.2 局部阻力损失计算23

3.1.2 沿程阻力损失计算公式23

1.2.4 特殊气缸23

1.1.3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23

1.3 按工作腔的数量分类25

1.2 按叶片分类25

2.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26

2.1 普通型液力偶合器26

2 液力偶合器的典型结构及辅助装置26

4.1 薄壁孔口流量计算及管嘴流量计算27

4.2 缝隙流动27

2.3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27

4 孔口及管嘴出流、缝隙流动、液压冲击27

2.3.1 进口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27

4.2.1 壁面固定的平行缝隙中的流动28

4.2.2 壁面移动的平行平板缝隙流动28

4.2.3 环形缝隙中的流体流动28

2.3.1 活塞杆上输出力和缸径的计算28

2.2 气缸的基本参数28

2.1 气缸的设计步骤28

2 气缸的设计与计算28

2.3 气缸有关计算28

4.2.4 平行平板间的径向流动29

2.3.2 出口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29

4.3 液压冲击29

2.3.2 活塞杆的计算29

第3章 液压基本回路30

1 概述30

2 液压基本回路30

2.3.3 缸筒壁厚的计算30

2.3.3 进出口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30

3.1.1 输入特性、共同工作范围和输出特性的绘制31

3.1 液力偶合器与电动机共同工作的分析31

3 液力偶合器的选择及选择实例31

2.3.4 缓冲计算31

2.3.5 耗气量的计算31

2.4 辅助装置31

3.1.2 共同工作实例32

2.3.6 冲击气缸设计计算32

3.1.3 与电动机共同工作的分析33

3.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选择33

3.2.1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与电动机的匹配原则34

3.2.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选型计算实例34

3.3.1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使用特点35

3.1 气缸筒35

3.2 气缸盖35

3.3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选择35

3 气缸主要零部件的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35

3.3.3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选型方法36

3.3.4 冷却器的计算36

3.3 缸筒与缸盖的联接36

3.3.2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选型原则36

3.3.5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选型实例37

4.1 液力偶合器的适用范围37

4 液力偶合器的产品与规格37

3.4 活塞37

3.6 气缸的密封38

3.6.1 活塞杆的密封38

3.5 活塞杆38

4.2 限矩型液力偶合器的产品与规格38

3.6.2 活塞的密封39

4.1.3 气缸行程40

4.1.1 安装形式的选择40

4.1.4 气缸的运动速度40

4.1 气缸的选择要点40

4 气缸的选择40

4.1.2 输出力的大小40

4.2 气缸使用注意事项40

5 气缸的性能和试验40

5.1 空载性能和试验40

5.6 耐久性及试验41

5.2 载荷性能和试验41

5.3 耐压性及试验41

5.4 泄漏及试验41

5.5 缓冲性能及试验41

6.2.1 技术规格42

6 气缸产品42

6.1 气缸产品概览42

6.2 QGAⅠ、QGBⅠ系列气缸42

6.2.2 外形及安装尺寸43

4.3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产品与规格46

4.3.1 进口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46

4.3.2 出口调节式调速型液力偶合器48

6.3 QGBM系列米形气缸50

6.3.1 技术规格50

6.3.2 外形及安装尺寸50

4.4 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的产品与规格51

6.4.1 技术规格52

6.4 QGP系列气缸52

6.4.2 外形及安装尺寸52

6.5.1 技术规格53

6.5 QGS、IQG系列气缸53

4.5 液粘调速器与液力减速器54

4.5.1 液粘调速器54

6.6 QGCX系列气缸54

6.5.2 外形及安装尺寸54

第4章 液压传动系统设计计算54

1 液压系统的设计步骤与设计要求54

1.1 设计步骤54

1.2 明确设计要求54

2 进行工况分析、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54

2.1 载荷的组成和计算54

2.1.1 液压缸的载荷组成与计算54

6.6.1 技术规格55

6.6.2 安装与外形尺寸55

2.3 计算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和液压马达的排量55

2.2 初选系统工作压力55

2.1.2 液压马达载荷力矩的组成与计算55

4.5.2 液力减速器57

2.4 计算液压缸或液压马达所需流量57

3.1 制定基本方案57

2.5 绘制液压系统工况图57

3 制定基本方案和绘制液压系统图57

第3章 液力变矩器58

4.1 液压泵的选择58

4 液压元件的选择与专用件设计58

3.2 绘制液压系统图58

1 液力变矩器的分类、性能和特点58

1.1.1 单相单级液力变矩器58

1.1.2 单相多级液力变矩器58

1.1 单相液力变矩器58

4.3 蓄能器的选择59

4.2 液压阀的选择59

4.4 管道尺寸的确定59

4.5 油箱容量的确定60

5.2 液压系统的发热温升计算60

5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60

1.2.1 二相单级液力变矩器60

1.2 多相液力变矩器60

1.1.3 反转液力变矩器60

5.2.1 计算液压系统的发热功率60

5.1 液压系统压力损失60

6.7.1 技术规格61

6.7.2 外形及安装尺寸61

6.8 QGCXF、QGCXDF系列小型气缸61

6.7 QGCXD系列小型气缸61

5.2.2 计算液压系统的散热功率61

5.2.3 根据散热要求计算油箱容量61

5.3 计算液压系统冲击压力62

1.2.2 三相单级液力变矩器62

1.2.3 闭锁液力变矩器62

1.3 可调液力变矩器62

1.3.1 调节叶片转角的可调液力变矩器62

6.3 集成块设计62

6.2 液压阀的配置形式62

6.1 液压装置总体布局62

6.8.1 技术规格62

6 设计液压装置,编制技术文件62

7.1 250克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设计要求及有关设计参数63

2.1.1 单相单级液力变矩器63

6.4 绘制正式工作图,编写技术文件63

7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实例--250克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计计算63

7.1.1 对液压系统的要求63

7.1.2 液压系统设计参数63

7.2 液压执行元件载荷力和载荷转矩计算63

7.2.1 各液压缸的载荷力计算63

1.3.3 调节排油阀开度的可调液力变矩器63

2.1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63

1.3.2 调节离合器滑差的可调液力变矩器63

6.8.2 外形及安装尺寸63

1.3.4 调节环形闸板开度的可调液力变矩器63

2 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辅助系统63

7.3.2 计算液压缸的主要结构尺寸64

6.9.1 技术规格64

7.2.2 进料液压马达载荷转矩计算64

7.3 液压系统主要参数计算64

7.3.1 初选系统工作压力64

6.9 LCZM系列气缸64

7.3.3 计算液压马达的排量64

2.1.2 二相单级液力变矩器64

7.3.4 计算液压执行元件实际工作压力65

7.3.5 计算液压执行元件实际所需流量65

7.4 制定系统方案和拟定液压系统图65

2.1.4 导轮叶片可转动的可调液力变矩器65

2.1.3 闭锁液力变矩器65

7.4.1 制定系统方案65

6.9.2 LCZM系列气缸外形及安装尺寸65

7.4.2 拟定液压系统图66

2.2.1 液力变矩器的辅助系统及其功能66

2.2 液力变矩器的辅助系统66

6.10 QGD、QGDD系列薄型气缸67

7.5.2 电动机功率的确定67

7.5.3 液压阀的选择67

7.5.4 液压马达的选择67

7.5.5 油管内径计算67

7.5 液压元件的选择67

6.10.2 QGDI系列气缸外形及安装尺寸67

6.10.1 主要技术规格67

7.5.1 液压泵的选择67

3.1.1 汽车及以运输为主的各类车辆68

3.1 液力变矩器的型式和参数选择68

7.5.6 确定油箱的有效容积68

7.6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68

3 液力变矩器的选型68

2.2.2 液力变矩器辅助系统的辅件参数68

7.6.1 验算回路中的压力损失68

7.6.2 液压系统发热温升计算68

3.1.2 工程机械及以作业为主的各类机械69

6.10.3 QGDD型气缸外形及安装尺寸69

3.1.4 恒载荷调速的设备69

3.2 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机的共同工作69

3.1.3 内燃机车类轨道车辆69

3.2.1 输入功率69

2.1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70

2.2 液压泵的常用计算公式70

第5章 液压泵70

2 液压泵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计算公式70

1 液压泵的分类70

6.12.2 外形及安装尺寸70

6.11.2 外形及安装尺寸70

6.11.1 技术规格70

6.11 DQGI、DQGL系列薄型气缸70

3.2.2 泵轮特性曲线族和涡特性曲线族70

3.2.3 液力变矩器有效直径和公称力矩选择70

3 典型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结构特点71

3.3.1 汽车液力变矩器与内燃机的匹配71

3.3 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机的匹配71

3.2.4 液力变矩器和动力机共同工作的输入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71

6.12.1 技术规格71

6.12 CWC系列磁性无活塞杆气缸71

6.13.1 技术规格71

6.13 QGNZ系列气液阻尼缸71

3.3.2 工程机械液力变矩器与内燃机的匹配72

4.1 各类液压泵的技术性能和应用范围72

4 液压泵的技术性能和参数选择72

6.14.1 技术规格72

6.14 ISO标准系列气缸72

6.13.2 外形及安装尺寸72

5.1 齿轮泵产品技术参数概览73

5 齿轮泵产品73

4.2 泵的参数选择73

6.14.2 外形及安装尺寸73

3.4 液力变矩器与动力机匹配的优化74

4 液力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74

4.1 单相单级液力变距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74

5.2 CB型齿轮泵74

4.1.1 单相单级向心涡轮液力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74

4.2 多相单级和闭锁液力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75

4.3 可调液力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75

4.1.2 单相单级轴流涡轮和离心涡轮液力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75

4.4 液力传动装置的产品型号与规格75

5.3 CB-B型齿轮泵76

6.15 QGBH系列夹紧气缸77

5.4 CBF-E型齿轮泵77

6.15.1 技术规格77

6.15.2 外形及安装尺寸78

5.5 CBF-F型齿轮泵79

1.2.1 叶片式气马达79

1.2 气马达工作原理79

1.1 气马达分类79

1 气马达的分类、工作原理及特点79

第3章 气马达79

1.2.2 活塞式气马达80

1.2.3 摆动式气马达80

1.3 气马达的特点81

2.1 气马达的选择81

2 气马达的选择、应用及润滑81

3 气马达的典型产品82

2.2 气马达的应用与润滑82

3.1.3 2.942kW(4马力)叶片式气马达83

5.6 CBG型齿轮泵83

3.1 叶片式气马达产品83

3.1.1 662W(0.9马力)叶片式气马达83

3.1.2 1.471kW(2马力)叶片式气马达83

3.1.4 4.415kW(6马力)叶片式气马达84

3.1.5 5.89kW(8马力)和6.62kW(9马力)叶片式气马达84

3.1.7 10.31kW(14马力)和14.71kW(20马力)叶片式气马达85

3.1.6 8.84kW(12马力)叶片式气马达85

3.2 活塞式气马达86

3.2.1 735.5W(1马力)活塞式气马达86

5.7 NB型内啮合齿轮泵87

3.2.2 2.06kW(2.8马力)活塞式气马达87

3.2.3 2.979kW(4.5马力)和4.415kW(6马力)活塞式气马达88

3.2.4 6.258kW(8.5马力)活塞式气马达89

6.1 叶片泵产品技术参数概览89

6 叶片泵产品89

3.2.5 5.89kW(8马力)和7.355kW(10马力)活塞式气马达90

3.2.6 7.723kW(10.5马力)和11.3kW(15马力)活塞式气马达90

6.2 YB1型叶片泵90

3.2.7 18.4kW(25马力)活塞式气马达91

6.3 PV2R型叶片泵92

3.2.8 HS型活塞式气马达92

3.3 摆动式气马达94

3.3.1 QGB1、QGB2系列叶片摆动气马达94

3.3.2 QGK,系列齿轮齿条摆动气马达95

3.3.3 QGK系列齿轮齿条摆动式气马达(孔式)96

3.3.4 QGABS系列齿轮齿条摆动气马达97

3.3.6 LTA系列方型摆动气马达98

3.3.5 QGBC2系列齿轮齿条式摆动气马达(轴式)98

6.4 PFE型柱销式叶片泵98

3.3.7 LBA系列微型摆动气马达99

1 压力控制阀100

1.1 压力控制阀的种类规格100

第4章 气动控制阀100

1.2.1 直动式减压阀102

1.2 减压阀102

6.5 YBX型限压式变量叶片泵106

1.2.2 先导式减压阀109

6.6 V4型变量叶片泵110

7.1 柱塞泵产品技术参数概览111

7 柱塞泵产品111

1.1 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113

第4章 液力机械变矩器113

1 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分类113

7.2 CY14-1B型柱塞泵113

1.3 过滤减压阀113

1.1.1 导轮反转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113

1.1.2 多涡轮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114

1.2 外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115

2.1.1 导轮反转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117

2.1 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117

2 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117

7.3 A2F型柱塞泵118

1.4 单向压力顺序阀119

1.5 安全阀(溢流阀)120

2.1.2 双涡轮内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120

2.2.1 分流差速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121

2.2 外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121

2.2.1 直动式电磁换向阀122

2.1 方向控制阀的种类规格122

2 方向控制阀122

2.2 电磁阀122

3.1 双涡轮液力机械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123

2.2.2 汇流差速液力机械变矩器的应用123

3 液力机械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123

3.2 外分流液力机械变矩器的产品型号与规格123

3.3 液力机械传动装置的产品型号与规格123

7.4 A7V型柱塞泵123

7.5 CY-Y型液压泵电动机组132

7.6 RK型超高压径向柱塞泵134

参考文献135

7.7 SB型手动泵136

1 液压马达137

1.1 液压马达的分类137

1.2 液压马达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计算公式137

1.2.1 液压马达的主要技术参数137

1.2.2 液压马达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137

第6章 液压执行元件137

1.3 液压马达主要技术参数概览138

1.4 液压马达的选择138

1.5 齿轮马达产品139

1.5.1 GM5型齿轮马达139

1.5.2 CM型齿轮马达140

2.2.2 先导式电磁换向阀141

1.5.3 BYM型齿轮马达142

1.5.4 BM型齿轮马达142

1.6.1 YM-F-E型叶片马达143

1.6 叶片马达产品143

1.6.2 M型叶片马达144

1.6.3 YM型叶片泵马达148

1.7 柱塞马达产品150

1.7.1 1JMD型径向柱塞马达150

1.7.2 NJM型柱塞马达151

1.7.3 QJM型径向球塞马达154

1.7.4 XM型柱塞马达160

1.7.5 SXM型柱塞马达165

1.8.1 YMD型单叶片摆动马达167

1.8 摆动液压马达产品167

1.8.2 YMS型双叶片摆动马达168

2.1.1 液压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尺寸系列170

2.1 液压缸的基本参数170

2 液压缸170

2.2 液压缸的类型及安装方式171

2.2.1 液压缸的类型171

2.1.3 液压缸活塞杆螺纹型式和尺寸系列171

2.1.2 液压缸行程系列171

2.2.2 液压缸的安装方式174

2.3 液压缸标准系列175

2.3.1 工程液压缸系列175

2.3.2 治金设备用标准液压缸系列186

2.3 气控阀186

2.3.3 车辆用液压缸系列196

2.4 多种流体、多用途换向阀196

2.4.1 多种流体AB21系列二位二通直动截止式电磁向阀196

2.4.2 多种流体AB31、41、GAB31、41系列二位二通直动截止式电磁换向阀197

2.3.4 齿轮齿条液压缸199

2.4.3 多种流体AG、GAG系列二位三通直动截止式电磁换向阀200

2.4.4 YVPS2100系列二位二通先导式电磁换向阀(蒸汽阀)202

2.4.5 气控多种流体换向阀及高温型换向阀203

2.4 液压缸主要零件的结构、材料及技术要求205

2.4.1 缸体205

2.4.2 缸盖206

2.4.3 缸体端部联接型式206

2.4.6 二位五通防爆电磁阀206

2.5 人力控制换向阀207

2.4.4 活塞207

2.4.5 活塞杆209

2.4.6 活塞杆的导向、密封和防尘211

2.4.7 液压缸的缓冲装置213

2.4.8 液压缸的排气装置214

2.4.9 液压缸安装联接部分的型式及尺寸215

2.4.10 柱塞式液压缸的端部型式及尺寸218

2.5.2 液压缸性能参数的计算219

2.6 机械控制换向阀219

2.5 液压缸的设计计算219

2.5.1 液压缸设计计算步骤219

2.7.2 K25Y-L6(8)-J型二位五通延时换向阀222

2.7.1 K23Y-L6(8)-J型二位三通延时换向阀222

2.7 时间控制换向阀222

2.8.1 单向阀223

2.8 单向型控制阀223

2.8.2 梭阀224

2.8.3 KSY系列双压阀(与门型梭阀)225

2.8.4 快速排气阀226

3 流量控制阀228

2.5.3 液压缸主要几何尺寸的计算228

3.1 流量控制阀的种类规格228

3.1.1 KLJ系列节流阀228

2.5.4 液压缸结构参数的计算229

3.1.2 单向节流阀229

2.5.3 循环冲洗主要工艺流程及参数230

3.1.3 KLP系列排气节流阀231

3.1.4 排气消声节流阀231

4.1.1 ZFQ-1.5T型真空发生器232

4.1 真空发生器232

4 真空发生器、真空过滤器、真空吸盘232

4.1.2 ZHF-Ⅱ系列真空发生器233

2.5.5 液压缸的联接计算233

4.2.2 YCF系列真空过滤器234

4.2.1 ZHL-L3型真空过滤器234

4.2 真空过滤器234

4.1.3 ZKF型真空发生器234

4.3 真空吸盘235

4.3.1 ZHP系列真空吸盘235

2.5.6 活塞杆稳定性验算236

4.3.2 ZP系列内螺纹水平接管真空吸盘237

4.3.3 YPSS、YPYS系列带缓冲装置的真空吸盘238

2.5.7 液压缸的缓冲计算241

第5章 气源装置及气动辅助元件242

2.6 液压缸试验方法242

1.1 容积式压缩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242

1 气源装置242

1.2 容积式压缩机型号说明243

1.3 技术规格243

1.1.1 溢流阀244

1.1 压力控制阀的结构原理与应用244

1 液压控制阀的结构原理与应用244

第7章 液压控制阀244

1.1.2 减压阀245

2 气动辅助装置与辅助元件247

2.1 气动辅助装置247

2.1.1 致冷式气源净化干燥机247

1.1.3 顺序阀247

1.1.4 DA/DAW型先导式卸荷阀249

2.1.2 空气过滤器(一次过滤器)250

1.1.5 FD型平衡阀250

2.2.1 分水滤气器(二次过滤器)251

2.2 主要气动辅助元件251

1.1.6 压力继电器252

1.2 流量控制阀的结构原理与应用253

1.2.1 节流阀和单向节流阀253

1.2.2 调速阀和单向调速阀254

2.2.2 油雾器255

1.2.3 分流阀256

2.2.3 气源调节装置(三联件:分水滤气器、减压阀、油雾器的组合件)257

1.3 方向控制阀的结构原理与应用258

1.3.1 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258

2.2.4 气源调节装置(二联件)259

1.3.2 电磁换向阀259

2.2.5 消声器260

2.2.6 气电转换器261

2.2.7 气液转换器264

1.3.3 电液换向阀264

2.3.1 气动管接头的类型265

2.3 气动管接头265

2.3.2 有色金属管接头267

1.3.4 手动换向阀267

1.3.5 多路换向阀268

2.3.3 棉线编织胶管接头271

2 液压控制阀产品汇总表272

2.3.4 PU管、尼龙管用接头273

3.1.1 DBD型直动式溢流阀275

3.1 溢流阀275

3 压力控制阀的规格和性能275

2.3.5 快换管接头280

3.1.2 DB/DBW型先导式溢流阀281

2.3.6 组合式管接头281

第6章 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283

1 气动回路283

1.1 气动基本回路283

1.1.2 换向回路284

1.1.1 压力与力控制回路284

1.1.3 速度控制回路285

1.1.4 位置控制回路287

3.2 DR型先导式减压阀288

1.1.5 基本逻辑回路288

1.2 常用回路290

1.2.1 安全保护回路290

1.2.2 往复动作回路290

1.2.3 程序动作控制回路292

1.2.4 同步动作控制回路292

2 气动逻辑设计方法292

2.1.1 双控主控阀控制回路的设计293

2.1 X-D线图设计法293

3.3 DZ型先导式顺序阀295

3.4 DA/DAW型先导式卸荷阀299

2.1.3 中间记忆元件数量的确定及布置方法303

2.1.2 单控主控阀控制回路的设计303

2.2.1 卡诺图的画法及简化原理305

2.2 卡诺图设计法305

3.5 FD型平衡阀305

2.2.2 在卡诺图中画工作程序线306

2.2.3 化简逻辑函数307

2.2.5 卡诺图的扩展308

2.2.4 画逻辑原理图308

2.2.6 用卡诺图法对多缸多往复系统回路的设计309

3.5 选择气动辅件311

3.6.1 HED1型压力继电器311

3.6 压力继电器311

3.2 设计气控回路311

3.4 选择控制元件311

3.3 选择、设计执行元件311

3.1 明确工作要求311

3 气动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设计程序311

3.6 确定管道直径、计算压力损失312

3.7 选择空压机313

3.7.1 计算空压机的供气量Q?,以选择空压机的额定排气量313

3.7.2 计算空压机的供气压力Pg,以选择空压机的排气压力313

3.6.2 HED2型压力继电器316

第7章 气动比例、伺服控制318

1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计算318

1.1 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318

1.2 气动伺服机构举例--波纹管滑阀式气动伺服系统分析318

2 气动控制元件320

2.1 SMC系列气动比例控制元件320

3.6.3 HED3型压力继电器320

2.1.1 IP5000/IP5100系列气控比例定位器320

2.1.2 IP6000/IP6100系列电-气比例定位器322

2.1.3 IT600系列电信号-气压转换器324

3.6.4 HED4型压力继电器324

2.1.4 IT1000、2000、4000系列电-气比例压力阀326

2.1.5 VY1系列电-气比例减压阀327

4 流量控制阀的规格性能329

4.1 节流阀和单向节流阀329

4.1.1 MK型单向节流阀329

4.1.2 F型精密节流阀330

2.2 FEST0系列气动比例控制元件331

2.2.1 MPPE系列气动比例减压阀331

4.2 调速阀332

4.2.1 2FRM型调速阀332

2.2.2 MPYE系列气动比例方向控制阀333

2.3 气动伺服元件335

2.3.1 气动伺服阀的结构原理335

2.3.2 伺服定位气缸335

参考文献336

4.2.2 MSA型调速阀337

4.2.3 2FRW型电磁调速阀338

4.2.4 Z4S型流向调整板340

4.3.1 CDF型单向行程节流阀342

4.3 行程控制阀342

4.4.1 FJL、FL、FDL型分流集流阀344

4.3.2 LCI型单向行程节流阀344

4.3.4 QCI型单向行程调速阀344

4.3.4 延时阀344

4.4 分流-集流阀344

4.4.2 3FL、3FLK型分流-集流阀345

5 方向控制阀的规格和性能346

5.1 单向阀346

5.2 液控单向阀349

5.3 电磁换向阀352

5.3.1 WE型电磁换向阀352

5.3.2 SE型球形电磁换向阀373

5.4 电液换向阀377

5.5 手动换向阀391

5.6 多路换向阀398

5.6.1 ZS型多路换向阀398

5.6.2 Z型多路换向阀401

6 榆茨油研、威格士与力士乐系列安装尺寸对照表406

7 叠加阀409

7.1 叠加式压力阀409

7.1.1 叠加式溢流阀409

7.1.2 叠加式减压阀417

7.2 叠加方向阀426

7.2.1 叠加单向阀426

7.2.2 叠加式液控单向阀430

7.3 叠加式流量阀437

7.4 通道块及安装用螺栓450

7.4.1 力士乐、油研系列叠加阀通道块450

7.4.2 高强度螺栓、螺帽451

8 插装阀451

8.1 插装阀的工作原理及特点451

8.2 插装阀各种功能单元与普通液压控制阀的比较456

8.3 插装阀系例Ⅰ456

8.3.1 插入元件456

8.3.2 控制盖板457

8.3.3 通道块462

8.3.4 集成阀块463

8.4 插装阀系列Ⅱ465

第8章 液压辅件473

1 蓄能器473

1.1 蓄能器的种类及特点473

1.2 蓄能器在系统中的应用474

1.3 各种蓄能器的性能及用途475

1.4 蓄能器的容量计算475

1.5.1 气囊式蓄能器476

1.5 蓄能器产品476

1.5.2 活塞式蓄能器478

1.6 蓄能器辅件480

1.6.1 充氮工具480

1.6.2 充氮车480

1.6.3 蓄能器专用阀门481

1.6.4 氮气瓶483

2 过滤器484

2.1 过滤器的主要性能参数484

2.2 过滤器的种类、用途及安装484

2.3 推荐液压系统的清洁度和过滤精度484

2.4 过滤器的选择484

2.5 过渡器产品485

2.5.1 吸油过滤器485

2.5.2 高压过滤器489

2.5.3 回油过滤器499

2.5.4 磁性过滤器513

2.5.5 滤油车514

3 热交换器515

3.1 冷却器的种类及特点515

3.1.1 冷却器的选择及计算516

3.1.2 LQ型列管式冷却器516

3.1.3 GL型列管式冷却器525

3.2 板式冷却器526

3.3 FL型空气冷却器528

3.4 电磁水阀529

3.5 加热器529

3.5.1 油的加热及加热器的发热能力529

3.5.2 电加热器的计算529

3.5.3 电加热器产品529

4 温度仪表530

4.1 温度表530

4.1.1 WSS型双金属温度计530

4.1.2 WTZ型温度计531

4.2 WTYK型压力式温度控制器531

4.3 温度传感器532

5 压力仪表534

5.1 压力表534

5.2 磁感式电接点压力表535

5.3 远传压力表537

5.4 压力开关537

5.5 压力传感器539

5.6.1 KF型压力表开关542

5.6.2 AF6E型压力表开关542

5.6 压力表开关542

5.6.3 MS型压力表开关543

5.7 测压、排气接头及测压软管544

5.7.1 PT型测压排气接头544

5.7.2 测压软管545

6 空气过滤器546

6.1 QUQ型空气过滤器546

6.2 EF型空气过滤器547

7 液位仪表548

7.1 YWZ型液位计548

6.3 PFB型增压空气过滤器548

7.2 CYW型液位液温计549

7.3 YKZQ型液位控制器549

8 流量仪表550

8.1 LC12型椭圆齿轮流量计550

7.4 LKSI型液位控制指示器550

8.2 LWCY型涡轮流量传感器552

9 液压常用密封件554

9.1 O形橡胶密封圈554

9.2 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用高低唇Yx形橡胶密封圈559

9.3 液压缸活塞杆及活塞用脚形滑环式组合密封565

9.4 轴用J型防尘圈566

9.5 组合密封垫圈566

10 常用阀门567

10.1 高压球阀567

10.2 JZES系列高压截压阀569

10.4 低压内螺纹直通式球阀572

10.3 D71X-16对夹式手动蝶阀572

11 E型减震器573

13 NL型内齿形弹性联轴器574

12 KXT型可曲挠橡胶接管574

14 液压辅件生产厂通讯录576

1.3.2 TND369-2型液压站579

1.3.3 SYZ系列液压站579

第9章 液压泵站、油箱、管路及管件579

1 液压泵站579

1.1 概述579

1.2 液压泵站的结构形式579

1.3 典型液压站产品579

1.3.1 YZ系列液压站579

2 油箱582

2.1 油箱的设计要点582

2.2 油箱容量的计算583

3 管路584

3.1 管子内径的计算585

3.2 金属管壁厚δ的计算586

3.3 胶管的选择及注意事项586

4 管接头586

4.1 管接头的类型586

4.2 管接头的品种和应用588

4.3 焊接式管接头的规格589

4.4 卡套式管接头规格594

4.5 扩口式管接头规格608

4.6 插入焊接式管接头规格624

4.7 锥密封焊接式管接头628

4.8 液压胶管接头634

4.9 快换接头636

4.10 旋转接头637

4.11 螺塞639

4.12 法兰641

4.13 管夹643

1.1.3 液压介质的代号645

1.1.2 液压介质的命名645

1.2 液压介质的分类645

1.1.1 分组645

2 液压介质的性质645

2.1 密度645

2.2 粘度、粘度与温度的关系645

1.1 液压介质的分组、命名与代号645

1 液压介质的分类645

第10章 液压介质645

2.3.1 体积压缩系数647

2.3.2 液压介质的体积弹性模量647

2.3 可压缩性与膨胀性647

2.3.3 含气液压介质的体积弹性模量647

2.3.4 液压介质的热膨胀性647

2.5.1 含气量648

2.5 含气量、空气分离压、饱和蒸汽压648

2.5.2 空气分离压648

2.5.3 饱和蒸汽压648

3.1 矿物油型液压油的质量指标648

2.4 比热容648

3 液压介质的质量指标及选择648

3.2 抗燃型液压液的质量指标654

3.3.5 乳化剂657

3.3.1 增粘剂657

3.3.2 降凝剂657

3.3.3 抗磨剂657

3.3.6 抗氧剂657

3.3.7 防锈剂657

3.4 液压介质的选用657

3.3.4 抗泡剂657

3.3 液压介质的常用添加剂657

3.5 液压介质的使用极限658

4 液压介质的污染控制658

4.1 污染物的种类及污染原因658

4.2 污染程度的测定及污染等级标准659

1.2 液压伺服系统的组成661

第11章 液压伺服、比例控制661

1 液压伺服系统工作原理及其组成661

1.1 液压伺服系统工作原理661

2.1.1 微分方程662

2 液压控制基础知识662

2.1 数学模型662

2.1.2 拉氏变换与传递函数662

2.1.3 方框图及其等效变换664

2.2 典型环节666

2.3 稳定性670

2.4 稳态误差671

2.5.1 频率特性分析673

2.5 频率特性673

2.5.2 对数幅相频率特性的稳定性判据675

2.5.3 稳定性裕量677

3 电液伺服阀678

3.1 电液伺服阀的组成678

3.1.1 电力转换器678

3.1.2 力位移转换器678

3.1.3 前置级放大器679

3.1.4 功率放大器--滑阀放大器679

3.2 电液伺服阀的分类679

3.3 伺服阀的工作原理679

3.3.1 力反馈式电液伺服阀679

3.3.2 位置反馈式伺服阀680

3.4 电液伺服阀的基本特性680

3.4.1 输入电流-输出流量特性680

3.4.4 对数频率特性681

3.4.6 不灵敏度681

3.4.5 零飘与零偏681

4 液压伺服系统设计681

3.4.3 负载压力、流量特性681

3.4.2 压力增益特性681

4.1.3 负载特性分析682

4.1.2 明确设计系统的性能要求682

4.2 拟定控制方案、绘制系统原理图682

4.1.1 全面了解被控对象682

4.1 全面理解设计要求682

4.3.1 供油压力的选择683

4.3.2 伺服阀流量与执行元件尺寸的确定683

4.3 动力元件参数选择683

4.5 确定系统方块图684

4.4 反馈传感器的选择684

4.6 绘制系统开环波德图并确定开环增益684

4.3.4 执行元件的选择684

4.3.3 伺服阀的选择684

4.8 仿真分析685

4.7 系统静动态品质分析及确定校正特性685

5 电液伺服系统应用实例685

5.1 压力伺服系统应用实例685

4.6.3 由系统相对稳定性确定K685

4.6.2 由系统的频宽要求确定K685

4.6.1 由系统的稳态精度要求确定K685

5.2 流量伺服系统应用实例687

5.3 位置伺服系统应用实例688

6.1.1 动圈式电液伺服阀技术规格689

6.1 动圈式电液伺服阀689

6.1.2 外形尺寸689

6 主要电液伺服阀产品689

6.2.1 力矩马达式电液伺服阀技术规格695

6.2.2 外形尺寸695

6.2 力矩马达式电液伺服阀695

7 比例阀701

7.1 概述701

7.3 比例放大器702

7.4 比例阀的类型及用途702

7.2 比例电磁铁702

7.5 比例阀的选型原则703

7.6 比例阀产品概览703

8.1 DBETR型比例溢流阀704

8.2 DBE型先导比例溢流阀704

8 比例压力阀产品704

8.3 EDG型比例溢流阀708

8.4 DRE型比例减压阀711

9 比例流量阀产品713

9.1 2FRE6型二通比例调速阀713

9.2 2FRE型比例调速阀714

9.3 EF型电液比例流量阀716

10 比例方向阀产品718

10.1 4WRA型比例方向阀718

10.2 4WRZ型电液比例换向阀718

1 概述727

2 液压系统的安装727

2.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727

2.2 液压设备的就位727

2.3 液压配管727

第12章 液压系统安装、调试与故障处理727

2.4 管道的处理728

2.4.1 管道酸洗728

2.4.2 管道酸洗工艺729

2.5 管路的循环冲洗730

2.5.1 循环冲洗的方式730

2.5.2 冲洗回路的选定730

2.6.1 国际ISO-4406油液污染度等级标准731

2.6.2 美国NAS-1638油液污染度等级标准731

2.5.4 循环冲洗注意事项731

2.6 各类液压系统清洁度指标731

3.2.1 调试前的检查732

3.2.3 系统排气732

3.2.2 启动液压泵732

3.2.4 系统耐压试验732

3.2 液压系统调试步骤732

3.1 液压系统调试前的准备工作732

3 液压系统调试732

3.2.5 空载调试733

3.2.6 负载试车733

3.3 液压系统的验收733

4 液压设备的维护733

4.1 油液清洁度的控制733

4.1.1 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733

4.1.2 控制污染物的措施733

4.1.3 油液的过滤734

4.4 液压系统的检查和维护735

4.2 液压系统泄漏的控制735

4.3 液压系统噪声的控制735

4.5 检修液压系统时的注意事项737

5 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消除方法737

5.1 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737

5.1.1 简易故障诊断法737

5.1.2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法738

5.1.3 其它分析法738

5.2 系统噪声、振动大的消除方法738

5.3 系统压力不正常的消除方法739

5.4 系统动作不正常的消除方法739

5.5 系统液压冲击大的消除方法739

5.6 系统油温过高的消除方法740

6 液压件常见故障及处理740

6.1 液压泵常见故障及处理740

6.3 液压缸常见故障及处理745

6.2 液压马达常见故障及处理745

6.4 压力阀常见故障及处理749

6.4.1 溢流阀常见故障及处理749

6.4.2 减压阀常见故障及处理751

6.4.3 顺序阀常见故障及处理751

6.5 流量阀常见故障及处理752

6.6 方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753

6.6.1 电 (液、磁)换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753

6.6.2 多路换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755

6.6.3 液控单向阀常见故障及处理755

6.6.4 压力继电器常见故障及处理756

6.7 液压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处理要点756

6.7.1 液压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756

6.7.2 液压控制系统的故障处理757

参考文献7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