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354296.jpg)
- 连之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4639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传热传质学(学科: 高等学校) 换热器(学科: 高等学校) 传热传质学 换热器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基本符号表1
第1章 绪论1
1.1 三种传递现象的类比1
1.1.1 分子传递(传输)性质1
1.1.2 湍流传递性质3
1.2 热质交换设备的分类4
1.3 本门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作用8
1.4 本门课程的主要研究内容9
第2章 热质交换过程11
2.1 传质的基本概念11
2.1.1 传质的基本方式11
2.1.2 浓度的概念12
2.1.3 扩散通量13
2.2 扩散传质13
2.2.1 斐克定律13
2.2.2 斯蒂芬定律15
2.2.3 扩散系数17
2.3 对流传质19
2.3.1 对流传质的基本特点19
2.3.2 浓度边界层21
2.3.3 对流传质简化模型26
2.3.4 对流传质系数的模型理论27
2.3.5 对流传质过程的相关准则数30
2.4 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类比31
2.4.1 三传方程及传质相关准则数31
2.4.2 动量交换与热交换的类比在质交换中的应用33
2.4.3 对流质交换的准则关联式36
2.5 热质传递模型38
2.5.1 同时进行传热与传质的过程和薄膜理论38
2.5.2 同一表面上传质过程对传热过程的影响39
2.5.3 刘伊斯关系式43
2.5.4 湿球温度的理论基础45
第3章 相变热质交换原理48
3.1 沸腾换热48
3.1.1 沸腾换热现象及分析48
3.1.2 沸腾换热计算式52
3.1.3 影响沸腾换热的因素60
3.2 凝结换热61
3.2.1 凝结换热现象及分析61
3.2.2 膜状凝结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62
3.2.3 制冷剂的冷凝放热68
3.3 固液相变传热70
3.3.1 一维凝固和融解问题及其分析方法70
3.3.2 多维相变传热问题78
3.3.3 考虑固、液密度差的简单区域中的相变传热78
3.3.4 相变蓄热系统(LHTES)的理论模型和热性能分析79
第4章 空气热质处理方法81
4.1 空气热质处理的途径81
4.1.1 空气热质处理的各种方案81
4.1.2 空气热质处理及设备82
4.2 空气与水/固体表面之间的热质交换82
4.2.1 湿空气在冷表面上的冷却降湿82
4.2.2 湿空气在肋片上的冷却降湿过程84
4.2.3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热湿交换86
4.3 吸收、吸附法处理空气的基本知识90
4.3.1 吸收、吸附和干燥剂90
4.3.2 干燥循环90
4.3.3 吸收、吸附法处理空气的优点91
4.4 吸附材料处理空气的机理和方法92
4.4.1 吸附现象简介92
4.4.2 吸附剂的类型和性能92
4.4.3 吸附剂处理空气的原理93
4.4.4 吸附时的传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95
4.4.5 静态吸附除湿和动态吸附除湿97
4.4.6 吸附除湿型空调系统简介101
4.5.1 吸收现象简介102
4.5 吸收剂处理空气的机理和方法102
4.5.2 常用吸收型除湿剂及其性能特点简介103
4.5.3 吸收除湿计算104
4.5.4 吸收型干燥系统及其应用简介105
第5章 其它形式的热质交换108
5.1 空气射流的热质交换108
5.1.1 空气射流的种类及其热质交换原理108
5.1.2 风口型式与送风参数113
5.2 燃料燃烧时的热质交换115
5.2.1 燃料与燃烧过程115
5.2.2 气体燃料的燃烧方法116
5.2.3 固体燃料的燃烧方法121
5.2.4 液体燃料的燃烧方式124
6.1 热质交换设备的型式与结构127
6.1.1 间壁式换热器127
第6章 热质交换设备127
6.1.2 混合式换热器128
6.1.3 典型的燃烧装置与器具135
6.2 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145
6.2.1 总传热系数与总传热热阻145
6.2.2 常用计算方法147
6.2.3 表面式冷却器的热工计算151
6.2.4 其它间壁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159
6.3 混合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161
6.3.1 喷淋室处理空气时发生的热质交换的特点162
6.3.2 影响喷淋室处理空气效果的主要因素163
6.3.3 喷淋室的设计计算165
6.3.4 喷淋室的校核计算170
6.3.5 其它混合式热质交换设备的热工计算172
6.4 典型燃烧装置主要尺寸和运行参数的计算185
6.4.1 扩散式燃烧器主要尺寸和运行参数的计算185
6.4.2 大气式燃烧器主要尺寸及运行参数的计算191
6.4.3 完全预混燃烧器主要尺寸及运行参数的计算194
6.5 相变热质交换设备197
6.5.1 冷凝器197
6.5.2 蒸发器207
6.5.3 空调冰蓄冷系统217
6.6 热质交换设备的优化设计及性能评价224
6.6.1 热质交换设备的优化设计与分析224
6.6.2 热质交换设备的性能评价227
6.6.3 热质交换设备的发展趋势231
附录232
参考文献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