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全管理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安全管理心理学
  • 毛海峰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5040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37页
  • 主题词:安全管理-心理学-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安全管理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人的心理与安全管理1

一、人的心理现象及心理学1

二、人的心理与行为3

三、安全管理与心理学的关系4

第二节 安全管理心理学概述5

一、安全管理心理学的涵义6

二、安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6

三、安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7

一、观察法8

第三节 安全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8

二、实验法9

三、调查法10

四、个案分析法11

五、心理测量法11

第四节 安全管理心理学与相关科学的关系12

一、安全管理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12

二、安全管理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13

三、安全管理心理学与安全管理学13

四、安全管理心理学与安全心理学14

五、安全管理心理学与安全人机工程学14

思考题15

第二章 人的心理过程与安全16

第一节 感觉、知觉与安全17

一、感觉、知觉的概念17

二、对危险的感知觉21

三、产生不安全行为的感知觉原因22

四、利用感知觉特性提高生产系统安全性23

第二节 注意、不注意与安全26

一、注意的涵义、分类和特征27

二、注意在安全管理中的运用31

三、不注意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32

一、记忆的涵义及其基本环节34

第三节 记忆与安全34

二、记忆过程与安全的关系36

三、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36

第四节 思维与安全39

一、思维的涵义及其过程39

二、安全管理对思维能力的要求41

三、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43

第五节 情绪、情感与安全44

一、人的情绪和情感44

二、情绪与安全管理45

三、情感过程与安全管理49

第六节 意志品质与安全52

一、意志及其作用和特点52

二、意志品质与安全生产54

三、意志品质提高的方法56

思考题58

第三章 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59

第一节 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的关系59

一、个性和个性心理特征59

二、个性心理特征与安全管理的关系60

一、性格的涵义、结构和类型61

第二节 性格与安全61

二、性格与安全管理63

第三节 气质与安全67

一、气质的涵义67

二、气质的类型68

三、气质与性格的关系70

四、气质类型与安全管理工作71

第四节 能力与安全生产73

一、能力的涵义和种类73

二、能力的形成和差异75

三、能力的测量76

四、能力与安全生产的关系77

第五节 态度、价值观与安全80

一、态度的基本概念80

二、价值观的基本概念85

三、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87

四、态度的测量92

五、改变职工安全态度和价值观的方法94

第六节 影响安全行为的异常心理因素96

一、心理疲劳96

二、酒精与药物危害102

三、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106

四、职业紧张110

思考题112

第四章 事故与人的心理114

第一节 事故及其原因114

一、事故的涵义与分类114

二、事故的特性115

三、事故的原因116

第二节 事故倾向性格理论118

一、事故倾向性格理论简介118

二、事故倾向性格的测量120

一、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122

第三节 与心理过程有关的事故致因理论122

二、博德事故因果关系理论124

三、威格里斯沃思事故模型125

四、瑟利事故模型125

五、劳伦斯事故模型127

六、定势理论129

第四节 易于引发事故的心理状态130

一、侥幸心理130

二、盲目自信与麻痹心理130

四、捷径心理131

五、屈服心理131

三、逞能好强心理131

六、恐惧心理132

七、爱美心理132

八、逆反心理132

思考题133

第五章 人性假说与安全管理134

第一节 “经济人”假说与安全管理134

一、“经济人”假说134

二、相应的安全管理原则和措施135

三、“经济人”假说的局限性136

一、“社会人”假说137

第二节 “社会人”假说与安全管理137

二、相应的安全管理原则和措施138

三、“社会人”假说对安全管理的意义139

第三节 “自我实现人”假说与安全管理139

一、“自我实现人”假说139

二、相应的安全管理原则与措施140

三、“自我实现人”假说对安全管理的启示141

第四节 “复杂人”假说与安全管理142

一、“复杂人”假说142

三、“复杂人”假说对安全管理的启示143

二、相应的安全管理原则与措施143

思考题144

第六章 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激励145

第一节 激励与激励过程145

一、激励的概念145

二、激励的功能146

三、激励的过程147

四、激励的基本原则151

五、激励理论及其分类152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与安全管理153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53

二、阿尔德弗的ERG理论157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论159

四、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62

第三节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与安全管理164

一、操作条件反射理论165

二、归因理论169

三、挫折理论171

第四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与安全管理176

一、期望理论176

二、公平理论179

三、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180

思考题183

第七章 安全管理中的群体心理184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184

一、群体的概念及其特征184

二、群体的类型与功能185

三、群体行为及其特征189

四、企业安全管理要重视非正式群体的作用190

第二节 安全生产中的群体行为193

一、群体动力论193

二、群体对职工个体安全心理和行为的影响195

一、安全生产的群体凝聚力199

第三节 安全生产的群体凝聚力和士气199

二、安全生产的群体士气202

第四节 群体安全决策204

一、群体安全决策的概念及其过程204

二、群体安全决策的利弊205

三、群体安全决策常用方法208

思考题210

第八章 安全领导心理211

第一节 安全工作需要安全领导211

一、领导的概念211

二、领导的基本功能212

三、安全领导214

第二节 安全领导的影响力216

一、什么是安全领导影响力216

二、提高安全领导影响力的途径218

第三节 安全领导的品质特性220

一、品质特性及品质特生理论220

二、传统特质理论220

三、现代特质理论221

思考题223

参考文献2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