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经济波动 1990-200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柳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4153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2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研究-中国-1990~2002;宏观经济-经济波动-研究-中国-1990~2002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与经济波动 1990-200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谷书堂1
第一章 一种新的宏观经济模型1
第一节 基本模型1
一、基本假设和前提2
二、基本模型4
三、模型中各因素分析6
四、模型均衡分析10
本节附录:一个例子22
第二节 引入资本市场的分析26
一、模型的修改27
二、模型分析28
第二章 中国企业运行与发展分析34
第一节 宏观经济波动模型:基本概念和传导机制35
一、基本概念35
二、模型的基本框架42
三、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46
第二节 中国企业运行的实证分析50
一、企业成本与收益51
二、利润、投资与资本存量58
三、内生货币供给的约束64
第三节 发展前瞻与政策建议69
一、当前经济中的有效需求不足69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困境72
三、降低资本存量的两种途径:企业破产与企业并购76
四、政策建议79
第三章 中国银行体系发展分析84
第一节 内生货币供给的理论模型84
一、商业银行在整个模型中的地位与作用84
二、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机制89
第二节 中国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100
一、西方经济周期理论回顾100
二、1984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周期划分102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周期描述105
一、商业银行与货币内生供给125
第三节 中国货币政策分析125
二、商业银行的存贷差128
三、加入中央银行和政府的模型129
四、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现金对存贷差的影响分析132
五、中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流通中的现金对存贷差的影响142
第四章 中国银行体系不良资产实证研究与国际比较147
第一节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实证分析147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回顾147
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问题150
三、我国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探讨152
第二节 不良资产处理的国际比较158
一、我国处理银行不良贷款的方法和国际经验借鉴158
二、处理银行不良贷款的新思路163
三、债转股与资产管理公司的进一步探讨167
一、起步阶段(1988-1991年)172
第五章 宏观经济中的中国资本市场172
第一节 资本市场的发展172
二、成长阶段(1991-1998年)174
三、资本市场的规范成长(1999年至今)181
第二节 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183
第三节 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传导机制191
一、托宾的q理论191
二、莫迪利亚尼的财富效应192
三、流动性偏好理论192
四、Raiph Chami的股票市场渠道193
第六章 中国资本市场实证分析194
第一节 模型的表述及经验检验194
一、基本假设条件的讨论194
二、检验指标的选取说明198
三、指标选取中的一个特殊问题——主动投资者的存在及行为研究201
四、经验检验204
五、有关资金量的补充说明——私募基金211
第二节 中国资本市场走势分析215
一、股票二级市场的预测模型215
二、模型对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的解释218
第三节 宏观经济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发展219
一、资本市场促进了中国的企业改革219
二、国有股减持问题222
第七章 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与消费227
第一节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分析227
一、居民收入不断提高228
二、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31
第二节 一种新的理论视角241
一、收入分配理论241
二、收入-支出模型243
第三节 收入分配现状的原因解释246
一、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246
二、收入分配与宏观经济波动250
三、收入分配渠道的变化253
四、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的变化255
五、收入分配与消费函数258
六、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260
七、收入分配与产业结构264
第四节 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270
一、提高工资在总收入中的比重270
二、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发挥税收调节作用271
三、调整产业结构272
四、加速城市化进程274
五、西部大开发战略276
第八章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278
第一节 积极财政政策和实施效果分析278
一、1998年以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背景278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281
三、1998年以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及其政策理论依据282
第二节 一种新的财政政策分析方法287
一、货币的性质:内生货币与外生货币288
二、加入财政手段后的银行账户及货币流程图289
三、财政政策手段分析292
第九章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财政政策分析301
第一节 财政收入分析301
一、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变化301
二、税收与GDP变化分析303
第二节 财政支出分析305
一、税收、政府支出与M2的相关性分析305
二、财政支出和货币供应量305
三、税收、财政支出与M2的弹性分析306
第三节 税收对企业的影响308
第四节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比较分析309
第五节 中国国债发行现状及效应分析310
第十章 名义量值生产函数与劳动力流动分析315
第一节 传统宏观生产函数的本质315
第二节 名义量值生产函数的经济意义317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经济波动中的W′/K′与收入之间的关系320
一、经济波动中的W、K及W′/K′的变化320
二、名义GDP与K的回归模型326
第四节 总量与结构:劳动力就业与国民收入328
一、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描述328
二、劳动力就业总量变化的解释329
三、行业结构与就业变化330
四、L与名义GDP的关系及回归模型336
五、简单结论与政策选择340
附录342
附录一 价格指数与加总问题342
附录二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问题的重新思考357
附录三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实证分析384
附录四 企业并购与宏观经济运行404
参考文献417
后记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