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核酸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 北京市生理科学会系统学术讲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核酸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 北京市生理科学会系统学术讲演](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338635.jpg)
- 刘培楠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3119·560
- 出版时间:1964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核酸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 北京市生理科学会系统学术讲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第一讲核酸的化学降解及其产物的分离鉴定胡炳晟一、引言1
二、核酸的降解1
(一)降解成碱基2(二)降解成核苷3(三)降解成核苷酸4(四)降解成多核苷酸4(五)无嘌呤酸和无嘧啶酸的制备4(六)其他6
三、核酸降解物的分离与鉴定9
(一)纸层析法9(二)纸电泳法15(三)离子交换柱层析法17(四)离子交换纸层析法26(五)测定多核苷酸排列的工具酶及其特异性26
(六)多核苷酸的末端测定28(七)单、二、三核苷酸异构体的鉴定32
四、结束语35
第二讲核糖核酸酶解作用的新进展郭兆同一、引言41
二、核糖核酸酶41
(一)牛胰核糖核酸酶41(二)核糖核酸酶T1及T2 44(三)其他来源的核酸酶47(四)核糖核酸酶对烟草花叶病毒核糖核酸降解49
三、磷酸双酯酶51
(一)蛇毒磷酸双酯酶51(二)牛脾磷酸双酯酶53
四、磷酸单酯酶55
五、结束语56
六、补充56
第三讲、核酸的结构梁植权一、引言61
二、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62
(一)固体状态的观察62 (二)液体中的观察69 (三)脱氧核糖核酸的变性作用80 (四)脱氧核糖核酸的稳定力89 (五)脱氧核糖核酸的降解90
三、核糖核酸的结构91
(一)核糖核酸的X线衍射分析91 (二)核糖核酸的核碱组成92 (三)在溶液中核糖核酸的形状和大小93(四)Doty等关于核糖核酸二级结构的“成环”假说95(五)Spirin对核糖核酸三级结构的看法99
第四讲可溶性核糖核酸吴冠芸一、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关系104
二、可溶性核糖核酸的存在及其制备方法105
(一)超速离心法105(二)整细胞法106
三、可溶性核糖核酸的理化性质与组成106
四、可溶性核糖核酸的均一性、特异性及其提取110
(一)逆流分溶法111(二)柱层离法113(三)化学方法113
五、可溶性核糖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116
(一)可溶性核糖核酸的末端结构与其接受氨基酸能力的关系116(二)可溶性核糖核酸的一级结构与其接受氨基酸能力的关系120(三)可溶性核糖核酸的二级结构与其接受氨基酸能力的关系121
六、可溶性核糖核酸有没有种族特异性121
七、结束语122
第五讲核朊微粒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刘培楠一、微粒体的形态与核朊微粒的制备127
(一)微粒体的发现127(二)微粒体的形状和大小128(三)核朊微粒的制备128(四)细胞核中的核朊微粒129
二、核朊微粒的生物化学性质129
(一)核苷酸组成130(二)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成131(三)酶活性133
三、核朊微粒的形态与其生化活性134
(一)核朊微粒的聚合与解离134(二)不同大小核朊微粒的代谢活性141
四、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核朊微粒的特异作用143
(一)氨基酸并合过程中核朊微粒的特异作用144(二)特异蛋白质合成中核朊微粒的特异作用145(三)核朊微粒的特异作用与其中核糖核酸结构的关系148 (四)细胞质中核朊微粒的特异性的来源149 (五)细胞核中的核朊微粒与蛋白质合成150
第六讲 遗传信息的传递者——信使核糖核酸 蔡良琬一、引言157
二、信使核糖核酸的发现及其性质的研究159
(一)信使核糖核酸的发现159(二)信使核糖核酸的某些特性160
三、信使核糖核酸的合成与相应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关系166
(一)核糖核酸由脱氧核糖核酸复制而来的理论与实验根据166(二)信使核糖核酸与相应脱氧核糖核酸的杂交链的形成以及天然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杂交链的发现168
四、信使核糖核酸与蛋白质合成上的关系169
(一)核酸在蛋白质合成上的作用169(二)天然及人工信使核糖核酸在蛋白质合成上的作用169(三)应用人工高聚核糖核苷酸对蛋白质合成的密码复制作用的研究171
五、结束语173
第七讲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核糖核酸的提取方法及其某些理化性质黄华漳一、引言176
二、高分子核糖核酸的提取方法178
(一)酚法178(二)去污剂法182(三)热处理法182 (四)盐酸胍法183(五)去污剂-酚并用注183(六)氟碳化合物法184
三、核糖核酸提取过程中防止降解与变性的问题186
(一)核糖核酸酶的抑制186(二)应避免的化学因素187(三)应避免的物理因素187
四、提高核糖核酸制剂纯度的方法187
(一)蛋白质摻杂问题187(二)其他摻杂物191(三)几类除去摻杂物的方法192
五、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核糖核酸的某些理化性质194
(一)分子大小195(二)沉降行为195(三)粘度198
六、核糖核酸的生物活性的检定及存在的问题198
(一)何谓生物活性198(二)检验核糖核酸活性的体外系统方法举例199
(三)关于核糖核酸制剂的低活性的一些推想200
第八讲烟草花叶病毒核酸与蛋白研究的进展李禄先一、引言206
二、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207
(一)病毒分子的结构207(二)核酸的结构和性质208(三)蛋白质的结构217
三、病毒核酸的生物活性218
(一)核糖核酸感染性的发现和肯定218(二)病毒分子的重组219
(三)关于核酸活性的争论220
四、核酸结构的改变225
(一)改变核酸结构创造新品种225(二)核酸的结构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226
五、结束语227
第九讲感染性核酸——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基础柳元元一、引言231
二、病毒核酸与病毒感染性的关系232
(一)感染性RNA的分离和提取232(二)提取感染性病毒核糖核酸的材料来源233(三)影响感染性核糖核酸滴度的因素237
三、感染性核酸和病毒的遗传、变异的关系243
(一)感染性核糖核酸及其所合成的病毒与原毒株生物活性的差异243
(二)不同毒株核酸结构的差异及其与蛋白质结构的关系247
四、病毒感染与宿主细胞内的核酸代谢250
(一)病毒感染对细胞核酸的含量和组成的影响250(二)合成病毒核酸的基础材料251(三)受染细胞内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相互关系253
第十讲核酸对细胞分化的作用薛社普一、引言261
二、胚胎分化过程中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状态262
(一)核酸及蛋白质合成与胚胎形态形成的关系262(二)变态过程(器官组织分化阶段)中核酸与蛋白质的代谢265
三、胚胎诱导物的化学性质和核酸的胚内诱导作用269
四、外源核酸及核蛋白对离体胚层细胞及肿瘤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274
(一)组织者的命名及其化学性质269(二)组织者的核酸与蛋白质代谢271(三)外源核酸及蛋白质的胚内诱导作用274
(一)核蛋白的诱导作用276(二)核糖核酸的诱导作用及其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的新近资料279
五、结束语287
第十一讲核酸与肿瘤病因的关系刘士廉一、引言294
二、核糖核酸与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关系295
三、脱氧核糖核酸与细胞变异和遗传的关系298
四、肿瘤病毒病因及致癌活性核酸的研究301
五、结束语304
第十二讲电离辐射对核酸代谢的影响(一)陆如山一、引言308
二、电离辐射对脱氧核糖核酸代谢的影响308
(一)电离辐射对标记前体并合到脱氧核糖核酸中的影响308(二)电离辐射对脱氧核糖核酸中简代谢物含量的影响313(三)电离辐射对脱氧核糖核酸中间代谢物从体内排出的影响314(四)电离辐射对脱氧核糖核酸酶的影响316
三、细胞分裂周期中电离辐射对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的影响318
(一)离体细胞培养318(二)再生肝320
四、电离辐射抑制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的可能机制322
(一)电离辐射对磷酸化过程的影响324(二)电离辐射对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酶系的影响325(三)电离辐射对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引物的影响326
五、结束语327
第十三讲电离辐射对核酸代谢的影响(二) 沈 同一、电离辐射对核酸代谢影响的三个不同水平的研究333
二、电离辐射对脱氧核糖核酸水溶液的影响335
(一)水的电离335(二)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射线损伤336(三)射线对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337(四)脱氧核糖核酸水溶液中的O2和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的蛋白质杂质338
三、电离辐射对细胞核酸代谢的影响338
(一)细胞结构339(二)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等的代谢联系339(三)细胞机能和脱氧核糖核酸含量339(四)眼虫叶绿体上的核糖核酸碱基组成和光照的联系340
四、电离辐射对整体动物核酸代谢的影响340
(一)整体高等动物340(二)神经341(三)体液342(四)生物高分子的特异性343
五、结束语343
第十四讲抗代谢物与核酸代谢王振纲一、引言345
二、抗代谢物与核酸代谢346
(一)嘌呤类抗代谢物346(二)嘧啶类抗代谢物350(三)叶酸类抗代谢物355(四)谷氨酰胺类抗代谢物367 (五)磺胺药和乙氨嘧啶369
三、结束语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