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
  • (日)高桥宏志著;林剑锋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4685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705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726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法-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绪言1

第一讲 民事诉讼的目的1

二、兼子说之前4

三、兼子说的构造4

四、三月说的论法7

五、新堂说的考察8

六、井上(治典)说的主张10

七、目的论的诸种层面13

1.种种的层面13

2.立法论及解释论的基准14

3.考察方法与方法论15

4.体系化18

第二讲 诉讼标的22

一、诉讼标的论争22

1.实务家的反应——释明负担的加重26

二、诉讼标的论争的影响26

2.诉讼类型差异的认识27

3.选择性合并之逻辑29

4.实体法属性的差异——法的评价再实施31

5.实体法理论的发展——全规范统合说与统一请求权说34

三、占有权、本权与诉讼标的40

1.诉讼标的的把握40

2.分属的情形43

四、票据债权、原因债权与诉讼标的47

五、诉讼标的论的动向51

第三讲 诉55

一、诉的概念55

二、诉的分类57

1.单一之诉与合并之诉57

3.给付之诉、确认之诉与形成之诉58

2.独立之诉与诉讼中之诉(诉讼内之诉)58

三、形式上的形成诉讼71

1.形式上的形成诉讼71

2.边界确定之诉71

3.共有物分割之诉81

第四讲 部分请求84

一、提起部分请求的可否性问题84

1.问题的状况84

2.部分请求全面肯定说85

3.部分请求否定论87

4.评价92

二、应当注意的事项96

1.诉讼标的的把握96

2.后发性后遗症与部分请求97

三、部分请求与时效中断、过失抵消98

1.禁止重复起诉的含义及种类102

第五讲 重复起诉的禁止102

一、禁止重复起诉的原则102

2.禁止重复起诉的效果105

3.要件——什么样的诉讼构成重复起诉107

二、票据诉讼的例外115

三、抵消抗辩的规则119

1.诉讼先行型119

2.抗辩先行型126

3.抗辩并存型129

第六讲 当事人的确定131

一、确定标准的诸学说131

1.意思说131

2.行动说132

3.表示说132

6.规范分类说133

4.适格说133

5.并用说133

7.纠纷主体特定责任说134

二、基本立场的差异135

三、具体例139

1.冒用姓名诉讼的情形139

2.死者名义诉讼的情形140

3.存在法人格否认之问题的情形140

四、表示的更正与任意的当事人变更143

第七讲 当事人能力与诉讼能力146

一、当事人能力146

1.当事人能力146

2.无法人格的社团与财团150

3.无法人格社团与财团在诉讼上的对待157

1.诉讼能力的含义及范围161

二、诉讼能力161

2.未成年人与成年被监护人162

3.被保佐人与被辅助人164

4.欠缺诉讼能力场合的措施166

5.人事诉讼171

三、辩论能力172

第八讲 诉讼上的代理174

一、诉讼上的代理174

1.诉讼上代理的含义及分类174

2.代理人的地位与权限175

二、法定代理人175

1.法定代理人175

2.实体法上的法定代理人175

3.诉讼法上的特别代理人180

1.基于诉讼委托的诉讼代理人185

三、任意代理人185

2.诉讼代理权的授予与范围187

3.诉讼代理权的消灭190

4.当事人本人的地位与权限191

5.律师法规定的影响192

6.法令上的诉讼代理人197

7.辅佐人201

四、法人的代表人201

第九讲 当事人适格206

一、含义206

1.含义206

2.分类211

3.诉讼上的效果212

二、一般给付、确认、形成诉讼中的当事人适格212

三、法定的诉讼担当215

1.债权人代位诉讼217

2.继承财产管理人的地位(是代理人还是诉讼担当)230

3.遗嘱执行人的权限235

4.纠纷管理权说243

四、任意的诉讼担当251

1.判例251

2.学说254

3.民法上的合伙258

五、存在对世效力场合与当事人适格261

1.对第三人保护的手段261

2.法人内部纠纷中的当事人适格(被告适格)263

3.身份诉讼中的判决效不利益扩张与第三人保护272

第十讲 诉的利益281

一、定义与概念281

二、各种诉中共通性诉的利益285

1.现在给付之诉的利益286

三、给付之诉的利益286

2.将来给付之诉的利益291

四、确认的利益296

1.概说296

2.选择作为解决手段之确认之诉的妥当性298

3.如何妥当地选择确认对象(诉讼标的)299

4.应解决纠纷成熟性的观点(是否具有即使确定的现实性必要)310

五、形成之诉的利益320

第十一讲 辩论主义329

一、辩论主义的内容329

二、根据及机能332

1.辩论主义的根据332

2.辩论主义的机能338

三、主要事实与间接事实340

1.关于某事实是否为主要事实的判例350

四、若干判例350

2.关于主要事实扩充程度的判例354

五、释明权与释明义务357

六、法的观点的指出义务(法律问题的指出义务)364

1.法的观点指出义务364

2.具体例369

七、真实义务与完全义务373

1.主张的规则373

2.真实义务与完全义务377

第十二讲 自认383

一、自认的含义及要件383

1.含义383

2.要件385

二、间接事实的自认395

三、违反众所周知事实的自认400

四、自认的撤回或撤销401

五、附理由的否认与附限制的自认407

六、权利自认408

第十三讲 证明责任419

一、证明责任的含义419

二、证明责任的注意点424

三、证明责任的周边概念427

1.证明的必要427

2.主观证明责任428

3.主张责任431

四、证明责任的分配438

1.学说的源流438

2.分配的标准444

五、间接反证448

六、避免通过证明责任作出判决的对策(一)456

2.推定457

1.证明责任的转移457

3.法条上使用“推定”之术语但不属于推定的情形459

七、避免通过证明责任作出判决的对策(二)460

1.表见证明与大致的推定460

2.反证提出责任464

3.证明妨碍465

4.不负有证明责任当事人的事案(事实)解明义务467

5.合比例的认定(对应于心证程度的认定)469

6.作为行为责任的证明责任471

7.真伪不明(nonliquet)判决473

8.证明度的降低474

第十四讲 既判力477

一、既判力的本质及根据477

1.既判力本质论477

2.既判力的根据480

1.既判力的作用483

二、既判力的作用与性质483

2.既判力的性质485

三、既判力时间上的界限488

1.范围与界限488

2.时间界限488

3.基于可预料性的调整491

4.形成权的遮断——取消权494

5.解除权496

6.空白票据的补充权499

7.抵消权500

8.买进建筑物请求权502

四、既判力物的范围(客观上的范围)505

1.既判力的对象505

2.基于后遗症的赔偿508

3.抵消的抗辩510

1.一个案例516

五、争点效516

2.争点效的要件与效果519

3.关于争点效的诸问题528

4.形成对象的重复533

六、既判力与争点效的守备范围537

1.既判力的根据与诚实信用原则539

2.债务与责任541

3.继承财产管理人的权限543

4.前诉判决的既判力544

5.与争点效的联系546

6.《日本民法》第937条或侵权行为的问题548

七、既判力与诉讼标的——基于程序事实群的调整549

1.一个判例549

2.程序事实群与判决效552

八、既判力人的范围(主观范围)558

1.口头辩论终结后的诉讼继承人559

2.请求标的物的持有人570

3.诉讼担当场合的被担当人(利益归属主体)575

4.法人格否认的场合576

5.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扩张前诉的效力583

九、既判力与再审585

1.判决的不当取得(骗取)585

2.将来给付之诉中的情势变更592

十、诉讼判决的既判力594

十一、既判力补论596

1.一个判例596

2.对前诉判决既判力的探讨600

3.遗产分割中的详细经过604

4.民法学者的视点605

一、反射效的概念610

第十五讲 反射效610

二、反射效不利地及于第三人的情形613

三、反射效有利地及于第三人的情形616

四、反射效的理论620

五、反射效的判例623

第十六讲 诉讼上的和解628

一、含义628

二、诉讼上和解之法的性质论630

三、要件与程序633

四、效力638

五、解除647

法条索引653

判例索引665

事项索引6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