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帆都记忆 青岛六千年海洋文明简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帆都记忆 青岛六千年海洋文明简史
  • 郭泮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8573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海洋-文化史-青岛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帆都记忆 青岛六千年海洋文明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青岛史前海洋文明探析1

第一节 青岛的蓝色胎记——从即墨北阡遗址谈起2

第二节 两端伸展的“Ω”,——话说青岛史前滨海文化带12

第三节 古画巧遇识宝人——刘敦愿发现三里河遗址17

第四节 多彩的东夷文明——走近“Ω,形青岛滨海地带22

第二章 青岛早期港航文化记忆30

第一节 起航胶州湾——5000年前的打鱼船30

第二节 赵家庄遗址——稻作农业东传的重要发现35

第三节 莒国、夷国与介国——探寻滨海地带东夷古国40

第四节 少海与琅琊——春秋时期的古港海帆46

第五节 越国迁都琅琊——勾践北上的争霸之帆50

第三章 徐福远帆东渡传文明54

第一节 秦始皇大乐之——三万黔首修筑琅琊台54

第二节 秦代琅琊港——徐福东渡船队起航之处59

第三节 徐福二次东渡——远帆一去再不回返63

第四节“止王不来”——徐福东渡目的地考证66

第五节 经辰韩到九州——徐福东渡航线探寻70

第四章 海陆古域的齐英汉杰76

第一节 即墨大夫——廉洁勤政之楷模77

第二节 智摆火牛阵——临危受命话田单80

第三节 兵败退海岛——悲壮的田横五百士83

第四节 胶州湾名儒——从胶东庸生到不其侯伏湛86

第五节 琅琊王氏之宗——饱学诗书的王吉90

第六节 康成书院——郑玄讲学不其传佳话93

第七节 不其人王景——汉代治理黄河第一人95

第八节 即墨徐万且——参入制定“太初历”的学者98

第五章 汉唐千年间海上扬帆102

第一节 王仲浮海乐浪——汉代青岛人扬帆东渡103

第二节 扬帆远航的保障——先进的汉唐造船航海术106

第三节 汉代滨海名城——不其城与汉武帝东巡111

第四节 海上使船往返——汉唐间朝鲜、日本的朝贡115

第五节 法显崂山登陆——高僧取经乘船浮海归来119

第六节 唐代密州板桥镇——开启500年辉煌海外贸易122

第七节 唐代青岛诸口岸——圆仁、崔致远东归停泊处128

第六章 北方第一海关板桥镇134

第一节 宋代板桥镇——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大口岸135

第二节 神舟扬帆东渡——杨景略板桥镇起航使高丽140

第三节 义天入宋求法——乘船渡海登陆板桥镇144

第四节 密州知州范锷——争取板桥镇设市舶司的功臣149

第五节 铁钱山与宋瓷片——宋代板桥镇繁华的见证154

第七章 从猎猎战帆到开海通商159

第一节 民军海上抗金——奇袭辽东的远征之帆160

第二节 唐岛湾宋金海战——以少胜多的猎猎战帆163

第三节 金代胶西榷场——延续南北方海外贸易168

第四节 元代胶州海口——曾恢复民间海上贸易的港口172

第五节 胶州湾畔两运河——元明开凿胶莱、马濠运河176

第六节 设立两卫五所——明代青岛沿海的抗倭要塞184

第七节 即墨县令上书——力主开海通商增设口岸190

第八章 从明清通商口岸到帆船运动摇篮195

第一节 胶州古海口——因胶莱运河兴衰的陈村口195

第二节 胶州塔埠头——明清胶州湾北岸商贸口岸196

第三节 即墨女姑口——清代民间涉外贸易口岸200

第四节 港内帆牆林立——曾经繁盛的即墨金家口203

第五节 青岛口与诸口——明清时期青岛其他口岸208

第六节 晒煮海盐——明清青岛滨海地带盐文化212

第七节 青岛港崛起——金家口等诸口急剧衰落217

第八节 青岛1904——中国海上帆船运动的摇篮221

第九章 明清青岛滨海地带人物撷英226

第一节 仕途精英——忠于职守的青岛滨海地带官员227

第二节 及第进士——或入仕或为民各有选择234

第三节 翰墨名士——文坛艺林多青岛滨海地带精英239

第四节 闺中才俊——独树一帜的清代才女群体249

第十章 海洋信仰与滨海民俗254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海洋信仰254

第二节 空灵浪漫的海上仙话259

第三节 传承久远的滨海民俗263

第四节 多姿多味的歌舞乐曲266

第五节 巧夺天工的民间工艺274

第六节 海味浓郁的民间文学280

附录285

1.穿越时空的青岛渔家号子(《推船号》、《拔网号》、《撑篷号》、《起锚》、《绞管号子》、《推锚号》、《拔掉号》等)285

2.(明)许铤《通商》292

参考文献294

后记2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