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共党史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共党史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6/34307553.jpg)
- 王仲清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06711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9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共党史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及其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应用1
上编25
第一章 中共党史的性质25
第一节 确定中共党史性质的意义25
一 建立中共党史科学体系的前提25
二 正确发挥中共党史社会功能的条件27
三 培养合格研究人才的依据27
四 改变落后面貌的要求28
第二节 中共党史是一门历史科学29
一 中共党史研究的是党的发展过程29
二 中共党史与现实31
三 中共党史在历史科学中的地位34
第三节 中共党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37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37
二 研究对象与学科特点39
三 中共党史的史与论41
第二章 中共党史科学的特点45
第一节 中共党史科学的现实性45
一 同现实社会联系密切是中共党史科学的首要特点45
二 现实社会对中共党史学科的积极影响48
三 现实社会对中共党史研究工作的制约51
四 正确处理中共党史科学与现实的关系53
第二节 中共党史科学的革命性55
一 中共党史科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性的表现55
二 中共党史科学在新中国建立后革命性的表现58
三 中共党史科学的党性、阶级性和革命性的关系60
第三节 中共党史科学的科学性63
一 两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共党史科学性的表现63
二 毛泽东思想是中共党史的科学理论67
三 中共党史成为科学的条件70
第四节 中共党史科学现实性、革命性、科学性的辩证统一关系74
一 革命性、科学性决定现实性74
二 革命性必须建立在严密科学性的基础上76
第三章 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80
第一节 界定中共党史学研究对象的基本标准80
一 如何看待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80
二 中共党史研究对象传统表述的反思81
第二节 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83
一 中共党史研究对象的基本表述83
二 中共党史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84
第三节 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区别87
一 概念上的混乱87
二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的关系88
第四章 中共党史的研究内容91
第一节 中共党史研究内容的确定91
一 确定中共党史的研究内容的意义91
二 如何确定中共党史的研究内容92
第二节 党的建设史研究95
一 研究党的建设史的意义95
二 党的建设史研究的主要内容97
第三节 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研究100
一 研究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意义100
二 毛泽东思想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地位102
三 决策过程与实施过程研究的统一104
第四节 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史的研究105
一 革命史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史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地位105
二 中共党史同革命史、国史的联系和区别107
第五节 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108
一 人物研究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地位108
二 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的内容110
第六节 国内党派关系史的研究113
一 国内党派关系史研究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地位113
二 中共党史中研究国内党派关系的内容115
第七节 国际关系史的研究117
一 国际关系史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地位117
二 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内容118
第五章 中共党史学的理论和方法12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121
一 唯物史观、历史理论和方法121
二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与中共党史研究123
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与中国史学124
第二节 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主要内容126
一 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历史理论和方法126
二 阶级斗争的理论与阶级分析的方法130
三 历史主义的理论和方法132
四 历史合力论与立体研究方法134
五 地理环境理论以及地理环境与社会历史发展相结合的考察方法137
六 社会心理的理论和考察方法139
七 关于历史的逆向考察方法141
八 全面的比较研究方法142
第三节 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和方法144
下编149
第六章 中共党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149
第一节 中共党史研究的初始阶段149
一 中共党史研究初始阶段的历史条件149
二 中共党史研究初始阶段的主要成就和特点150
第二节 中共党史研究的展开阶段152
一 中共党史研究展开的历史条件152
二 中共党史研究展开阶段的主要成就155
三 中共党史研究展开阶段的特点和不足158
第三节 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阶段159
一 中共党史研究发展阶段的历史条件159
二 中共党史研究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161
三 中共党史研究发展阶段的特点和缺点166
第四节 中共党史研究的挫折阶段168
一 中共党史研究出现挫折的原因168
二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共党史研究出现的严重挫折169
第五节 中共党史研究的繁荣阶段173
一 中共党史研究繁荣的原因173
二 中共党史研究开始繁荣175
三 中共党史研究繁荣阶段党史研究的不足及发展趋势179
第七章 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181
第一节 史料与史料学的基本概念181
一 什么是史料181
二 什么是史料学194
第二节 中共党史史料学的基本问题197
一 史料的搜集197
二 史料的鉴别201
三 史料的加工206
四 中共党史研究中史料的运用214
第八章 中共党史史料的考证与校勘218
第一节 史料研究是中共党史研究的准备工作218
第二节 版本的选择220
一 异同220
二 源流225
三 优劣226
四 分合228
五 参照229
第三节 作者的判定231
一 作者231
二 假托233
三 真伪235
第四节 史料时间和内容的考证237
一 时间考证237
二 索隐钩沉239
三 正误匡谬240
第五节 史料的编纂242
第九章 中共党史研究中人物年谱、传记的编写246
第一节 年谱、传记与中共党史、革命史学习的关系246
一 配合党史学习的生动教材246
二 应突出谱主、传主的形象248
第二节 对编写年谱和传记的要求249
一 编写年谱和传记要把握准确性249
二 编写年谱和传记要做到叙事性254
三 编写年谱和传记要注重可读性257
第三节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编写261
一 正确认识中共党史人物的成长过程和思想发展过程261
二 刻画出中共党史人物由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263
三 关于谱主或传主的家族问题的处理265
四 关于中共党史人物的功过问题的写法266
五 关于党史人物的生活问题如何反映269
六 关于写年谱和传记的历史背景问题272
七 关于对传主、谱主的描写与对群体描写的关系274
八 对于原来革命后来变坏了的人怎么写274
第四节 关于资料的搜集,研究和运用276
一 搜集资料276
二 研究资料277
三 运用资料278
第五节 编写年谱中的体例等问题280
一 年谱编写体例可供参考的一些规定280
二 一些较重要的问题的处理意见282
第十章 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史学批评284
第一节 中共党史研究批评的对象、任务和特点284
一 中共党史研究批评的对象、任务284
二 中共党史研究批评的阶级性和党性289
三 中共党史研究批评的时代性292
四 中共党史研究批评的现实性295
五 史学批评中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299
第二节 中共党史研究批评的标准300
一 实践标准是根本标准300
二 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共党史研究批评重要的政治标准305
三 马克思主义是中共党史研究批评的理论标准309
四 中共党史研究批评的学术标准314
五 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的关系329
第三节 中共党史研究批评的作用332
一 为中共党史研究指明正确的方向332
二 推动中共党史学科的建设335
三 解决社会需要和中共党史研究之间的矛盾339
第十一章 中共地方党史研究342
第一节 研究地方党史的必要性342
一 什么是地方党史342
二 为什么要研究地方党史344
三 研究地方党史的意义347
第二节 地方党史研究中的时空概念349
一 地方党史研究中的地域划分349
二 地方党史研究的阶段划分351
第三节 地方党史与全国党史的关系353
一 两者是辩证的统一关系353
二 局部与全局的关系355
三 个别与一般的关系355
第四节 地方党史研究的若干环节356
一 征集、考订地方党史资料356
二 编写地方党史大事记359
三 撰写地方党史人物传361
四 编著地方党史362
第十二章 中共党史工作者的素养365
第一节 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365
第二节 坚持正确的史观366
一 正确认识党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坚持两者统一的原则366
二 正确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坚持党史科学为现实服务的方向368
三 正确认识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坚持以社会效益为党史工作准则369
第三节 培养良好的史德371
一 要有秉笔直书的精神371
二 要有科学严谨的作风373
三 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375
第四节 练就精达的史才375
一 要提高历史理论的思维能力375
二 学会做资料工作377
三 提高研究考察能力379
四 注意文学修养380
第五节 掌握广博的史学381
一 认真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381
二 要了解古今中外史学383
三 要熟悉自然科学384
第六节 增强现代的史识385
一 中共党史科学的批评意识385
二 开放意识387
三 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手段387
后记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