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港内应急操船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港内应急操船学
  • 杨树泽编著;国立编译馆主编 著
  • 出版社: 徐氏基金会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港内应急操船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港内应急操船学1

序言 绪论 1

目录1

第一篇 操船诸设备与基本原理1

第一章 船舶用锚(Ship's anchor)1

一、锚的种类1

(一)船舶使用的锚1

绪论2

(三)各型锚优缺点之比较6

(二)船舶用锚依其用途部分分类6

二、抛锚作业诸项7

(一)锚的抓着力7

(三)巴罗的海系泊法(Baltic Moor) 37

(二)放链长度8

(三)锻链与铸链9

三、锚在海底动作情形10

(一)锚在海底抓着(Hold)的情形10

(二)走锚时锚在海底的动作情形11

(三)起锚时锚在海底的动作情形11

(四)锚泊(Anchoring)12

(五)抛近锚(Short Stay)14

(六)走锚(Aragging)17

一、锚泊各项准备17

(一)指定锚拉抛锚17

第二章 锚泊作业及其种类17

(二)船舶拥挤的锚地抛锚18

(三)锚备便18

(四)深水抛锚18

(五)抛锚前准备18

(六)起落锚作业的口令19

二、单锚泊20

(一)后退抛锚法21

(二)前进抛锚法22

三、双锚泊22

(一)一字双锚泊(Mooring to two Anchor)23

(二)后退一字双锚泊(Ordinary Moor or Dropping Moor or Standing Moor)23

(三)前进一字双锚泊(Running Moor Flying Moor)24

(四)单锚泊与双锚泊(Mooring)之比较25

(一)二锚泊之夹角大小锚链所承受力的影响26

(五)前后双锚泊锚链纠缠之预防26

四、八字二锚泊(Open Moor or Riding to two Anchors)26

五、左右锚之选用28

(一)抛单锚时左右锚选用的原则28

(二)八字二锚泊之抛锚程序28

(二)锚抓着海底鉴定法30

(三)暴风中单锚泊30

(一)风的影响30

六、锚泊中的风浪潮流影响32

(二)流水的影响34

(一)紧急抛锚(快车抛锚)35

(三)抛锚、起锚试验35

七、特殊锚泊35

(二)自造下风面的单锚泊(Pointing Ship)36

(四)地中海系泊法(Mediterraneau Moor)38

八、锚链纠缠与解脱41

(一)锚链纠缠(Fouling Hawse)41

(二)锚链纠缠解脱方法42

(一)旋转中心的位置(Pivoting Point)也称枢轴点47

第三章 操船的基本原理47

一、船舶旋转特性47

(二)操舵效力49

(三)踢开(Kick off)50

(四)因主机倒伡便船首偏向作用50

(五)装载、俯仰差倾斜差对操船的影响51

二、操船诸般性能53

(一)各型主机的性能53

(二)舵的性能53

(三)推进器的横向力54

(四)影响船体回转诸项之综合情况58

(五)操舵对推进器的效应(The Eeffect of the Propeller Upon Steering)59

三、舵效作用68

(一)操舵转头作用68

(二)船体向外偏移71

(三)操舵使船速降低,对速率的影响74

(四)操舵使船体倾斜74

四、操舵舵令76

第四章 港内操船之诸项要素81

一、操船之重要性81

二、推进器之作用81

(一)推进器之推进作用81

(二)推进器流对船体偏向影响82

(三)单伡船主机后退使船首偏向原理83

(四)主机后退时船首为何偏向84

(五)双伡船主机倒伡的影响85

(六)推进器对操船的影响86

(七)推进器与舵的组合作用88

三、运动性能92

(一)船之速率92

(二)港内速率的一般条件92

(三)机器运转的标准速率94

(四)后退力之计算95

四、船速与惯性100

(一)速力试验101

(二)操船上的速力101

一、船速度101

(三)机舱的伡令103

(四)使用主机之注意事项104

(五)各种速力之意义105

二、惯性(Inertia)106

(一)惯性试验106

(二)各种惯性之意义106

(三)停船的惯性冲距107

(四)单双伡船操纵之比较109

五、单双伡船与大小船舶操纵之差异109

(五)大小船舶操纵之差异112

第五章 操船受外力影响117

一、外力的影响117

(一)风与潮流的影响117

(二)潮流的影响121

(三)同时受风流的影响121

(四)特殊船型受风对流操船的影响122

二、船与船间的吸引与排斥作用123

(一)两船间的相互吸引作用124

(三)两船航向相同或并行时吸引作用126

(二)两船航向相反时吸引作用126

(四)有此现象航行时注意事项127

三、浅水效应影响128

(一)实际航行浅水效应(Shallow Water Effeet)129

(二)过运河与狭水道航行130

(三)浅水效应之总结133

四、于限制水域的影响134

(一)岸壁附近水流的影响135

(二)窄狭水道或运河之侧壁影响135

(三)海底倾斜的影响137

(四)船的下潜现象138

第六章 港内操船之计划141

一、概说141

二、航道之选择141

三、利用余速安全驶近泊地144

四、操船全部计划145

五、进出港发生困扰时可否决定进出操船146

(一)窄狭区域操船146

(三)对强劲风流的操船限制147

(二)视界不良或夜间操船147

(一)领港上下船之安全措施151

六、领港作业151

(二)领港上下船.船副注意事项152

(三)领港人应注意事项153

一、概说155

二、操船自行回头155

(一)操船基本方法155

第七章 实际港内操船155

第二篇 实际操船编155

(二)自行调头的顾虑156

三、入港单锚泊158

(一)昼间入港抛锚时158

(二)夜间进港抛锚时160

四、入港抛双锚161

(一)昼间进港抛双锚161

(二)夜间进港抛双锚163

(一)实际锚泊164

五、抛锚船起锚出港164

(二)实际抛双锚166

第八章 实际港内各种操船169

一、实际港内各种操船169

(一)带缆方法及绳缆用法169

(二)船舶靠码头之一般原则170

(三)靠码头操船171

二、船只带缆靠离码头177

(一)突出码头与通水栈桥177

(二)船舶靠码头顺序179

(三)右舷靠码头(船头向里靠)187

(四)船首向港口靠码头189

(五)船尾受风流靠码头(船首向港外左舷靠码头)193

(六)向岸吹风靠码头时(船首朝着港口靠)193

(七)自岸上来风时(船首对港外)194

(八)右舷靠码头194

第九章 系浮筒(Mooring)199

一、系浮筒的方法199

二、系浮筒作业202

(一)系浮筒准备作业203

(二)系浮筒作业203

(三)系浮筒操船作业204

三、系浮筒之实例205

(一)驶进浮筒法206

(二)系浮筒原则方法206

(三)有风流时用锚协助船首系浮筒法208

四、前后浮筒系留法(Mooring to two buoys)210

(一)船头向里面之系浮筒211

(二)船头向外系浮筒213

(三)其他各种系浮筒法214

五、双伡双舵前后浮筒系泊法215

(一)将船系泊于前后两个浮筒上215

(二)用锚前后系泊浮筒法(Mooring to two buoys)217

(三)不用锚前后系浮筒法220

(四)其他浮筒系泊法222

第十章 进出港操舵与解缆出港操船225

一、进出港、港内操船之注意事项225

(一)进港准备226

(二)港内进入方法227

(三)出港准备228

(四)起锚出港229

二、浮筒解缆出港230

(一)单浮筒解缆出港231

(二)前后浮筒解缆出港233

三、自码头解缆出港236

(一)自码头解缆出港作业237

(二)船首向里靠码头解缆出港240

四、船首向港外靠解缆247

(一)船首向外靠基本方法247

(二)有风流时靠泊解缆出港(船首向外靠)248

(三)自码头来的风解缆出港(船首向外靠)249

(四)向岸吹的风靠泊解缆出港(船首向外靠)250

五、与锚泊船拼靠与解缆出港250

(一)船接近靠岸的准备250

(二)拼靠锚泊船,单浮筒系泊法251

(三)拼靠他船舷侧的解缆252

(一)大洋中拼靠他船船舷侧253

(二)大洋上风浪中与他船拼靠253

六、在大洋上拼靠他船与解缆脱离作业253

(三)拼靠他船的解缆254

(一)可变距离推进器型拖船,简称为C.P.P.Tug(Contrrollable pitch propeller tug)255

(二)可变距离推进器另加装特殊舵拖船(C.P.P.Tug With Kort Nozzle rudder)255

(三)翼车推进器拖船,简称V.S.P.Tug(Uoitt-Schneider Propeller tug)255

一、拖船之种类255

第十一章 拖船操船255

(四)推进器兼舵用Z.P.型拖船(Har for Master tug Witt Kort Nozzle)简称Z.P.Tug256

二、拖船操船之基本原则257

(一)拖缆(Tug liue)之长度257

(二)拖缆之种类258

三、拖船之使用法259

(一)拖船之配置部位259

(二)拖缆之系带法263

四、一般拖船之操船267

(一)拖船使用拖缆曳航法267

(三)横靠系岸法269

(二)曳航推顶靠泊法269

五、实际拖带大型船操船270

(一)两艘拖船由突堤码头之离岸操船270

(二)万吨级大型船,后退反转离岸之拖船操船273

(三)五至十万吨级大型船之拖船操船275

(四)Flare型船首之大型船之特别拖船换船277

(五)拖船操船之特殊用法278

(六)将拖船倒绑在大型船首(Power tie up)拖船换船280

(七)船首装有横向推动器(Bow thruster)设备之拖船操船282

(八)一般船之最新之拖船操船术284

第十二章 特殊操船287

一、特殊锚作业287

(一)深海抛锚287

(二)丢锚287

(三)捞锚作业288

二、空船轻载的操船289

(一)空船状况航行操船困难的诸原因289

(三)压舱法(Ballasting)290

(二)不能保持航向的操船290

三、有流水窄狭水道中操船292

(一)在窄狭水道通航之要领292

(二)在直线窄水道中航行294

(三)在弯曲水道中航行294

(四)在偏侧流水道航行295

四、人员落水的操船296

(二)单转板人回转法(Single Turn)297

(三)双转救人回转法(Double Turn)297

(一)威廉逊回转法(Williawson Turn)297

第十三章 暴风雨天操船301

一、锚泊中对暴天处置法301

(一)暴风天准备301

(二)防风措施302

(三)港内靠泊避风措施303

(四)港外疏散避风措施304

二、暴风天锚泊304

(一)暴风天中抛锚304

(二)暴风天中起锚305

(三)看锚更306

(四)暴风天中使用主机措施307

(五)暴风天锚泊方法308

三、海上暴风天处置法310

(一)暴风天防风准备措施310

(二)大洋中暴风天操船所采用的手段311

(三)暴风天航法315

第十四章 海难与紧急措施319

(一)大洋上的消火处理320

一、船上发生火灾处置320

(二)港内消火处置321

二、浸水处置322

(一)船上浸水轻微时处置322

(二)船上大量浸水时处置323

三、操舵装置损坏325

(一)操舵链折断处置325

(二)舵毁损流失与假舵325

(一)船在碰撞时的处置329

(二)碰船时须按避碰章程与船员法规定处理之329

四、撞船329

五、座礁,搁浅330

(一)座礁后的处置330

(二)设法将船身脱离礁区331

(三)座礁后船体固定待救332

(四)座礁时天候与底质的影响333

(五)任意搁浅334

(二)检讨拖缆拖具及主机马力的强度情形336

(一)判断能否拖带航行336

六、大洋中的拖航与被拖航336

(六)全体船员弃船准备336

(三)拖船的拖缆打住方法339

(四)被拖船的拖缆打住方法340

(五)拖带缆的方法341

(六)拖船与被拖船间的信号341

(七)有关拖航的注意事项342

七、人命救助343

(一)溺水者与救助者343

(二)遇难船船员的救助344

参考资料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