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https://www.shukui.net/cover/1/34282443.jpg)
- 于迎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ISBN:750600819X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文”在先秦的意义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奠定1
一 “文”及其文学意义概说1
二 “文”与“道”7
三 诸子著述中所体现出的语言进步10
四 文字与政治间的相互作用13
五 “文人”、“文章”和“文学”16
六 “立言”在士人生命价值中的地位20
第二章 汉帝国文学的建立和士人政治、思想统一的文学意义23
一 秦朝不文23
二 汉初诸侯藩国文学兴盛25
三 诸侯——游士时代的终结27
四 大一统帝国文化品貌的初步显现31
五 儒学成为社会的意识形态38
六 赋之为一代文学的现实42
七 赋的内在矛盾48
八 渐次为经术所笼罩的西汉后期士人的文化观念53
九 东汉社会的进一步儒学化及大赋艺术价值的衰退58
第三章 述作意识与文史哲的分离67
一 创作的发生与时代和个人遭际67
二 《春秋》在汉人文化创造中的崇高地位70
三 司马迁《史记》之成一家言75
四 “述”、“作”资格的下放78
五 子史的日益专门化及由之而来的与文学的分离85
第四章 “以声为用”的式微和雅俗意识的对立92
一 乐府的设置与雅乐之衰92
二 士大夫视乐府民歌为郑卫之音96
三 乐教的破产98
四 新音乐在东汉士人中流行101
五 文学由音声向文字转化105
六 “雅”、“俗”的早期意义110
七 战国诸子开始轻诋“俗”113
八 “雅”、“俗”在汉代的继续演化和对立119
九 “雅”在文化观念中的体现128
第五章 王充对“文人”及其写作活动具有时代开创性的认识136
一 “文”的宽泛意义向书面表达的归结136
二 “文人”的成立及对其地位的推尊139
三 “文章”的概念146
四 文章著作的功用和责任151
五 “文人”写作的价值157
第六章 东汉经学的衰落和文学的进步166
一 文人的涌现和作品的增多166
二 经学的衰落172
三 学术风气的转变177
四 才艺与经术187
五 汉末文人多才情196
第七章 东汉后期道家思想的兴盛及士人精神的新趋向200
一 西汉文人对道家的汲取200
二 老庄在东汉渐盛及其对文人事业的重要影响206
三 不仕之士的生命安顿方式217
四 士阶层内部交流的增盛225
五 对人的更为内在的认识理论229
六 谈论是一种重要的才能232
七 人伦鉴识和评议及其美学意义235
八 汉末社会风气的放逸240
九 文人个性和精神的张扬246
第八章 文学在汉末走向自觉252
一 诗歌精神的复苏252
二 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和风气259
三 文学地位和价值的新认识265
四 曹丕的“文人”、“文章”观念270
结语277
后记286
主要参考书目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