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4277153.jpg)
- 黄展人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90347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1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学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 论1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1
第一节中西文论对文学本质的见解1
一文学概念的演变1
目 录1
二古代文论对文学本质的理解3
三现代西方文论的文学本质观6
第二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7
一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8
二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10
三文学的真实性与倾向性12
第三节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14
一文学是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14
二审美情感性15
三审美形象性17
第一节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20
第二章文学的特征与作用20
一特殊的反映对象21
二特殊的反映方式23
第二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27
一语言是文学的特殊表现手段27
二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28
第三节文学的社会作用29
一审美作用30
二认识作用30
三教育作用31
四文学作用的多样性32
第三章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33
第一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33
一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33
二 作品内容对形式的制约作用35
三作品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作用37
四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39
第二节题材和主题40
一题材40
二主题43
第三节人物与环境46
一人物46
二环境50
第四节情节和细节52
一情节52
二 细节56
第五节艺术结构58
一 艺术结构的含义58
二 艺术结构的基本原则59
第六节文学语言61
一 文学语言的含义61
二 文学语言的主要特点62
三怎样学习文学语言64
第四章文学作品的类型67
第一节作品类型的产生与演变67
一作品类型产生与演变的历史性67
二作品类型的划分69
第二节神话传说70
一神话的概念和神话的产生70
二神话的主要特点71
三神话的分类73
四传说74
第三节诗歌76
一诗歌的基本特点76
二诗歌的分类79
第四节散文81
一散文的基本特点81
二散文的分类83
一 小说的基本特点85
第五节小说85
二小说的分类88
第六节戏剧文学90
一戏剧艺术与戏剧文学91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94
第七节影视文学96
一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学96
二影视文学的分类98
第八节纪实文学100
一传记文学100
二报告文学100
第五章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103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103
一文学创作的准备103
二文学创作的基本环节107
一 形象思维111
第二节形象思维和艺术灵感111
二艺术灵感116
第三节文学创作中的情与理122
一 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122
二理性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125
三文学创作中情与理的关系128
第四节文学典型和意境的创造130
一 文学的典型性130
二典型人物132
三典型环境136
四典型创造的基本法则138
五意境和意境的创造143
第六章文学的创作方法149
第一节创作方法与世界观149
一创作方法的涵义149
二 创作方法与世界观的关系151
一 古典主义153
第二节古典主义和自然主义153
二 自然主义154
第三节浪漫主义156
一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含义156
二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157
三浪漫主义的历史发展161
第四节现实主义162
一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含义162
二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164
三 现实主义的历史发展168
第五节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170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70
二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提出171
三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172
第六节现代主义175
一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75
二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177
三现代主义的认识价值和借鉴作用181
第七章艺术技巧183
第一节艺术技巧与形式美183
一艺术技巧183
二形式美185
第二节叙事角187
一 第一人称叙事角188
二 第三人称叙事角190
三意识流叙事角192
四叙事角的选择和转换193
第三节白描烘托关联悬念比较194
一 白描194
二烘托195
三关联196
四悬念197
五比较198
一 象征200
第四节象征隐喻意象200
二隐喻202
三意象204
第五节夸张变形荒诞幽默206
一夸张206
二 变形207
三荒诞209
四幽默211
第六节音韵节奏格律213
一音韵213
二 节奏214
三格律217
第八章文学的风格和流派220
第一节文学风格220
一 文学风格的含义220
二文学风格的形成和表现222
三文学风格的一致性和多样性224
第二节文学流派229
一文学流派及其意义229
二 文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230
三 文学流派与创作方法、文学思潮234
第九章文学鉴赏236
第一节文学鉴赏的性质和意义236
一 文学鉴赏的性质236
二 文学鉴赏的意义238
第二节文学鉴赏的基本规律240
一文学鉴赏的心理过程240
二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243
三 文学鉴赏中的共鸣现象247
第十章文学批评249
第一节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249
一 文学批评的性质249
二 文学批评的作用252
第二节文学批评的标准254
一 文学批评标准的性质254
二 思想性标准和艺术性标准256
第三节文学批评的方法260
一 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260
二 文学批评方法的多样性264
第十一章文学的起源268
第一节原始思维与原始艺术268
一 原始思维268
二 原始艺术269
第二节西方文艺起源理论272
一模仿说272
二游戏说274
三巫术说275
第三节文艺起源的条件和原因276
一 文艺起源于劳动277
二文艺起源的同步混融性282
第十二章文学的发展284
第一节文学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84
一 文学社会性质的变化与内容的发展285
二 文学形式的产生与发展287
三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发展289
第二节文学发展的社会原因290
一 物质生产与文学的发展290
二阶级斗争与文学的发展294
三科学进步与文学的发展296
四 文化交流与文学的发展297
五其他意识形态与文学的发展298
第三节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298
一 文学发展的历史继承性298
二文学发展中的横向联系300
三文学发展中的革新创造301
一文学的社会性305
第一节文学的社会性与人民性305
第十三章文学与社会305
二文学的人民性306
第二节文学的人性、阶级性和党性310
一文学的人性310
二文学的阶级性313
三文学的党性315
第三节文学与政治317
一文学与政治的关系317
二文学的政治性317
第十四章文学与其他艺术320
第一节文学的产生与其他艺术的关系320
一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产生和发展320
二 文学艺术的分类与比较322
第二节文学与其他艺术的相互作用325
一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相互促进325
二 文学与其他艺术的相互渗透327
第十五章文学与哲学330
第一节哲学对文学的影响330
一哲学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的影响330
二哲学对文学研究的影响333
第二节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意味334
一作品表现作者对人生真谛的体验334
二作品哲学意味的永恒性336
三作品哲学意味的审美特点337
第十六章文学与宗教339
第一节宗教对文学的影响339
一 原始宗教与文学的产生339
二 宗教对文学内容的影响341
第二节宗教与文体及文学批评344
一宗教与文体344
二 宗教与文学批评346
一心理学的源起350
第一节文艺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350
第十七章文学与心理学350
二文艺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351
第二节现代心理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354
一现代心理学与西方现代派文学354
二现代心理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358
第三节心理学在文学鉴赏与批评中的运用361
一文学内容的心理分析361
二文学形式的心理分析363
一对文学艺术生产方式的影响365
第十八章文学与自然科学365
第一节自然科学的发展对文学的影响365
二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367
三对文学研究的影响369
第二节科学文学372
一科学文学的含义372
二科学文学的基本特征372
一 中国文学理论的形成376
第十九章中西文学理论的发展376
第一节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376
二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378
三文学理论领域的大拓展383
四近代文学理论的新思潮388
第二节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392
一 西方文学理论的创立392
二从神学统治下走向理论振兴395
三文学理论在德国古典美学中的新开拓399
四浪漫主义运动与现实主义思潮401
五现代主义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403
第三节中西文学理论的比较405
一 中西文论的思维特征405
二再现与表现408
三客观真实与心理真实411
后 记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