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学概论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学概论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54/34276194.jpg)
- 罗建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 ISBN:7805053294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学概论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文学的本质和特征1
第一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
一、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1
目 录1
二、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11
第二节文学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18
一、文学在反映对象和反映方式上的特殊性18
二、艺术形象的涵义和特点24
三、艺术形象的真实性32
第三节文学用语言塑造形象36
一、文学是语言艺术36
二、语言艺术的特点37
一、文学和经济基础的关系46
第二章文学的社会性质和作用46
第一节文学的上层建筑性质46
二、文学和政治的关系50
第二节文学的阶级性54
一、阶级社会中文学的阶级性54
二、文学阶级性的复杂表现56
三、文学的阶级性和人性60
第三节文学的党性和文学的方向65
一、文学的党性65
二、文学的方向71
第四节文学的社会作用75
一、认识作用76
二、教育作用78
三、美感作用80
第三章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85
第一节文学作品的内容85
一、文学作品内容的涵义85
二、文学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87
第二节文学作品的形式102
一、文学作品形式的涵义102
二、文学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103
第三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124
一、内容决定形式124
二、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独立性126
三、内容与形式统一于具体的文学作品之中128
第四节文学的风格130
一、文学风格的涵义130
二、文学风格的表现132
三、文学风格的形成135
四、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37
第四章文学作品的体裁142
第一节文学体裁的涵义及其划分142
第二节诗歌144
一、诗歌的基本特征144
二、诗歌的分类149
第三节散文153
一、散文的基本特征153
二、散文的分类156
第四节小说160
一、小说的基本特征160
二、小说的分类165
一、戏剧文学的基本特征169
第五节戏剧文学169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173
第六节影视文学178
一、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178
二、影视文学的分类185
第五章文学的创作过程189
第一节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189
一、艺术积累阶段190
二、艺术构思阶段192
三、艺术表现阶段194
第二节典型形象与典型化197
一、典型形象197
二、文学创作的典型化205
一、文学创作要用形象思维212
第三节文学创作中的思维活动212
二、形象思维的基本特点215
三、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关系222
第四节作家的修养226
一、丰富的生活经验226
二、进步的世界观230
三、熟练的艺术技巧233
第六章文学的创作方法239
第一节创作方法概说239
一、创作方法的涵义239
二、创作方法的历史性241
三、创作方法的主观性247
第二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250
一、现实主义250
二、浪漫主义257
第三节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264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264
二、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269
第四节世界观与创作方法273
一、世界观对创作方法的制约作用273
二、创作方法的相对独立性275
第七章文学的发生和发展280
第一节文学的起源280
一、文学起源问题的不同观点280
二、文学起源于劳动282
第二节文学发展的社会根源286
一、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286
二、文学发展的社会根源295
三、文学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现象299
第三节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301
一、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301
二、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310
三、怎样批判地继承文学遗产314
第八章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319
第一节文学欣赏319
一、文学欣赏的性质和产生319
二、文学欣赏的过程和特点326
三、文学欣赏的意义343
第二节文学批评347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347
二、文学批评的标准355
三、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362
四、批评家的修养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