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骨伤科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骨伤科学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275356.jpg)
- 施杞,王和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326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092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1132页
- 主题词:中医骨伤科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骨伤科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3
第1章 中医骨伤科发展史3
第2章 病因病机10
第一节 病因10
一、外因10
二、内因11
第二节 病机16
一、皮肉筋骨病机17
二、气血精津病机19
三、脏腑经络病机22
第3章 辨证诊断30
第一节 损伤的症状30
一、全身情况30
二、局部症状30
第二节 骨病的症状31
一、全身症状31
二、局部症状32
第三节 四诊33
一、问诊33
二、望诊35
三、闻诊37
四、切诊39
第四节 辨证方法41
一、八纲辨证41
二、气血辨证43
三、脏腑辨证44
四、经络辨证47
五、卫气营血辨证50
第4章 骨伤科检查法56
一、测量检查59
第一节 骨关节检查法59
二、运动检查65
三、特殊检查67
(一)颈部67
(二)腰背部68
(三)骨盆部72
(四)肩部74
(五)肘部75
(六)腕部76
(七)手部77
(八)髋部78
(九)膝部80
(十)踝与足部83
第二节 神经功能检查法86
一、感觉检查87
二、肌力检查89
三、四肢神经损伤检查90
第5章 骨伤科手法94
第一节 概述94
第二节 骨折复位手法96
第三节 脱位复位手法101
第四节 理筋手法104
一、理筋手法的功效104
二、理筋手法的分类105
第6章 固定119
第一节 外固定119
一、夹板固定119
二、石膏固定123
三、牵引疗法128
四、外固定器固定137
一、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证140
第二节 内固定140
二、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141
三、手术切开内固定的种类及操作方法141
第7章 药物疗法159
第一节 内治法159
一、骨伤内治法159
二、骨病内治法163
三、伤科杂症内治法165
一、敷贴法168
第二节 外治法168
二、搽擦药170
三、熏洗湿敷药170
四、热熨药171
五、药条171
六、中药离子导入171
第8章 练功疗法178
第一节 练功疗法的分类、作用和注意事项178
第二节 全身各部位功法训练181
第五节 骨的压电效应及临床应用199
第9章 针刺及其他疗法220
第一节 针刺疗法220
一、针刺疗法的基础220
二、针刺疗法在骨伤科的应用224
第二节 小针刀疗法229
第三节 封闭疗法233
第四节 物理疗法237
一、理疗的作用和原理237
二、理疗的应用238
三、骨伤科常用的物理疗法239
第10章 创伤急救253
第一节 急救与救护253
一、伤情的估量与评价253
二、严重创伤心跳、呼吸骤停的抢救261
三、创伤救护四大技术263
四、创伤伤口及处理272
第二节 创伤性休克279
一、病因病机279
二、辨证与诊断281
三、治疗方法283
第三节 创伤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293
一、体液代谢的失调293
二、电解质异常296
三、创伤后液体及电解质补充原则299
四、常用液体的成分与特征300
第四节 创伤后感染304
一、化脓性感染305
二、破伤风307
三、气性坏疽309
第五节 呼吸窘迫综合征313
第六节 脂肪栓塞综合征321
第七节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329
第八节 挤压综合征335
第二篇 骨折345
第1章 骨折概论345
第一节 骨折的病因和分类345
第二节 骨折的诊断347
第三节 骨折的并发症349
第四节 骨折的愈合过程351
第五节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353
第六节 新鲜闭合性骨折的治疗355
第七节 陈旧性骨折的治疗361
第八节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363
第2章 上肢骨折366
第一节 概述366
第二节 肩部与上臂骨折366
一、肩部解剖生理366
二、肩部骨折373
(一)锁骨骨折373
(二)肩胛骨骨折382
(三)肱骨上端骨折390
三、肱骨干骨折405
一、肘关节解剖生理417
第三节 肘部骨折417
二、肱骨髁上骨折422
三、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436
四、肱骨髁间骨折439
五、肱骨外髁骨折449
六、肱骨内髁骨折455
七、肱骨内上髁骨折457
八、肱骨小头骨折461
九、桡骨头骨折464
十、桡骨颈骨折和桡骨头骨骺分离470
十一、尺骨鹰嘴骨折474
第四节 前臂骨折480
一、前臂解剖生理480
二、桡、尺骨干双骨折482
三、尺骨干骨折493
四、桡骨干骨折495
五、尺骨上1/3骨折合并上尺桡关节脱位498
六、桡骨中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506
第五节 腕部骨折512
一、腕部的解剖生理512
二、桡骨远端骨折515
(一)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516
(二)桡骨远端屈曲型骨折524
(三)桡骨远端掌侧缘和背侧缘骨折526
(四)桡骨茎突骨折531
三、腕骨骨折533
(一)腕舟骨骨折533
(二)三角骨骨折540
(三)豌豆骨骨折541
(四)钩状骨骨折541
(五)头状骨骨折542
第六节 掌骨骨折544
第七节 指骨骨折551
第3章 下肢骨折557
第一节 概述557
第二节 髋部骨折562
一、髋部解剖生理562
二、股骨颈骨折566
三、股骨粗隆间骨折590
第三节 股骨干骨折598
一、概述611
第四节 膝部骨折611
二、股骨髁上骨折616
三、股骨单髁骨折620
四、股骨髁间骨折622
五、髌骨骨折626
(一)髌骨横形骨折627
(二)髌骨粉碎性骨折628
(三)髌骨纵形骨折629
(四)髌骨骨折的治疗629
六、胫骨髁骨折637
第五节 小腿骨折645
一、小腿部解剖生理特点645
二、胫骨干骨折648
三、腓骨干骨折649
四、胫腓骨干骨折650
第六节 踝部骨折657
一、踝关节解剖生理657
二、踝部骨折664
第七节 足部骨折676
一、距骨骨折676
二、跟骨骨折682
三、骰骨及楔骨骨折692
四、足舟骨骨折693
五、跖骨骨折695
六、趾骨骨折698
七、足部疲劳骨折700
八、籽骨骨折701
第4章 躯干骨折704
第一节 概述704
第二节 颈椎骨折704
一、颈椎解剖生理704
二、寰椎骨折707
(一)枢椎椎弓根骨折713
三、枢椎骨折713
(二)齿状突骨折715
四、低位颈椎(C3-7)骨折719
(一)单纯楔形压缩骨折719
(二)棘突骨折720
(三)颈椎钩突骨折721
(四)椎板骨折722
(五)垂直压缩(爆裂性)骨折723
第三节 胸腰椎骨折727
一、胸腰椎解剖生理727
二、胸腰椎椎体骨折731
三、胸腰椎骨折脱位736
四、胸腰椎附件骨折737
第四节 脊髓损伤742
第五节 骶尾骨骨折760
第六节 胸骨骨折766
第七节 肋骨骨折769
第八节 骨盆骨折778
一、骨盆解剖生理778
二、骨盆骨折780
三、髋臼骨折789
第1章 概论795
第三篇 关节脱位795
第一节 关节稳定性的维持797
第二节 脱位的病因病机798
第三节 脱位的分类800
第四节 脱位的诊断及并发症801
第五节 脱位的治疗803
第2章 颈部及颞颌关节脱位808
第一节 寰枕脱位808
第二节 寰枢椎关节脱位809
第三节 低位颈椎关节脱位817
第四节 颞颌关节脱位822
第3章 上肢关节脱位826
第一节 胸锁关节脱位826
第二节 肩锁关节脱位830
第三节 肩关节脱位835
第四节 肘关节脱位842
第五节 桡骨头脱位848
一、桡骨头半脱位848
二、桡骨头脱位849
第六节 下尺桡关节脱位851
第七节 桡腕关节脱位854
第八节 腕部脱位856
第九节 腕掌关节脱位861
第十节 掌指关节脱位864
第十一节 指间关节脱位867
第4章 下肢关节脱位869
第一节 髋关节脱位869
一、髋关节后脱位869
二、髋关节前脱位871
三、髋关节中心性脱位873
四、陈旧性髋关节脱位874
五、髋关节脱位的合并症及其治疗875
(一)外伤性髌骨脱位879
第二节 膝关节脱位879
一、髌骨脱位879
(二)习惯性髌骨脱位880
二、膝关节脱位882
(一)膝关节前脱位883
(二)膝关节后脱位884
(三)膝关节侧方脱位884
第三节 踝关节脱位887
一、踝关节内脱位887
二、踝关节外脱位888
三、踝关节前脱位889
四、踝关节后脱位890
五、踝关节开放性脱位890
第四节 距骨脱位892
一、距骨周围跗骨脱位892
二、距骨全脱位893
第五节 跖跗关节脱位895
第六节 跖趾关节脱位898
第七节 趾间关节脱位899
第一节 筋伤的病因与分类903
第1章 筋伤概论903
第四篇 筋伤903
第二节 筋伤的病机907
第三节 筋伤的诊断911
第四节 筋伤的并发症917
第五节 筋伤的治疗919
一、手法治疗919
二、固定治疗936
三、药物治疗938
四、练功疗法943
五、其他疗法945
一、肩部软组织扭挫伤952
第一节 肩部及上臂筋伤952
第2章 上肢筋伤952
二、肩关节周围炎956
三、冈上肌肌腱炎961
四、冈上肌肌腱断裂964
五、肩峰及三角肌下滑囊炎968
六、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971
七、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975
第二节 肘部及前臂筋伤982
一、肘部软组织扭挫伤982
二、肱骨外上髁炎985
三、肱骨内上髁炎988
四、尺骨鹰嘴滑囊炎990
五、旋后肌综合征992
六、肘关节骨化性肌炎995
第三节 腕及手部筋伤1001
一、腕部软组织扭挫伤1001
二、掌指关节扭挫伤1003
三、下尺桡关节扭挫伤1005
四、腕管综合征1008
五、腕三角纤维软骨损伤1011
六、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013
七、扳机指1015
八、腱鞘囊肿1018
九、尺管狭窄症1020
十、伸指肌腱断裂1022
第3章 下肢筋伤1029
第一节 髋部及大腿筋伤1029
一、髋部扭挫伤1029
二、股四头肌捩伤1030
三、股内收肌扭伤1031
四、坐骨结节滑囊炎1032
五、股骨大粗隆滑囊炎1033
六、弹响髋1033
七、小儿髋关节错缝1034
八、臀上皮神经炎1036
九、梨状肌综合征1038
第二节 膝部与小腿筋伤1041
一、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1041
二、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1044
三、膝交叉韧带断裂1047
四、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048
五、髌骨软化症1052
六、髌下脂肪垫损伤1056
七、髌前滑囊炎1058
八、腘窝囊肿1060
九、小腿三头肌损伤1061
第三节 踝及足部筋伤1068
一、踝部软组织扭挫伤1068
二、跟腱周围炎1071
三、跟腱断裂1072
四、腓骨肌腱滑脱1075
五、跟痛症1077
(一)跖腱起点筋膜炎1077
(四)肾虚性跟痛症1079
(二)跟骨下滑囊炎1079
(三)跟骨脂肪垫炎1079
(五)跟后痛(跟后滑囊炎)1080
(六)跟腱止点撕裂伤1081
(七)跟骨骨骺炎1081
(十)跟骨高压症1082
(八)痹痛性跟痛症1082
(九)跟骨本身疾病1082
六、跖痛症1083
七、跖管综合征1084
八、跗跖关节扭伤1087
九、拇囊炎1088
第4章 躯干部筋伤1093
第一节 颈部筋伤1093
一、颈部软组织扭挫伤1093
二、落枕1096
三、颈椎病1099
四、颈椎间盘突出症1113
第二节 胸背部筋伤1126
一、胸廓出口综合征1126
二、背肌筋膜炎1130
三、肋软骨炎1132
四、胸椎小关节紊乱症1134
一、急性腰扭伤1143
第三节 腰骶部筋伤1143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1148
三、腰椎管狭窄症1163
四、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1170
五、腰臀部筋膜炎1173
六、增生性脊椎炎1175
七、腰椎间盘炎1178
八、骶髂关节损伤1181
九、尾骨痛1185
第一节 周围血管损伤1207
第5章 周围血管、神经损伤1207
一、各种周围神经损伤的共同点1222
第二节 周围神经损伤1222
二、各种周围神经损伤的特点1233
(一)臂丛神经损伤1233
(二)桡神经损伤1235
(三)正中神经损伤1236
(四)尺神经损伤1237
(五)坐骨神经损伤1237
第一节 内伤的定义和分类1249
第1章 内伤概论1249
第五篇 内伤与内证1249
第二节 内伤的病因病机1250
第三节 内伤的辨病和辨证1251
第四节 内伤的治疗1252
第一节 概述1255
第2章 头部内伤1255
第二节 脑震荡1256
第三节 脑损伤1260
第3章 胸部内伤1263
第一节 胸部屏伤1263
第二节 肺部震伤1267
第三节 胸部挫伤1271
第四节 气胸1275
第五节 血胸1280
第六节 胸部陈伤1284
第4章 腹部内伤1288
第一节 腹部屏伤1288
第二节 腹部挫伤1289
第三节 腹部挤压伤1293
第四节 内脏破裂伤1295
一、肝、脾破裂1295
二、小肠破裂1299
第五节 腹部陈伤1302
第5章 腰部内伤1305
第一节 腰部气血伤1306
第二节 肾挫伤1313
第三节 腹膜后血肿1318
第四节 腰部陈伤1324
第6章 损伤内证1333
第一节 损伤疼痛1334
第二节 损伤血证1336
一、内损出血1336
二、内损瘀血1339
三、内损血虚1341
第三节 损伤发热1343
第四节 损伤昏厥1346
第五节 损伤呕吐1348
第六节 损伤口渴1350
第七节 损伤癃闭1352
第八节 损伤便秘1354
第九节 损伤腹胀1356
第十节 损伤咳喘1357
第十一节 损伤眩晕1359
第十二节 损伤不寐1361
第十三节 损伤健忘1362
第十四节 损伤惊悸1364
第十五节 耳目失聪1365
第十六节 损伤麻木1366
第十七节 损伤痿软1368
第十八节 损伤痹证1370
第十九节 损伤食少1373
第二十节 损伤头痛1374
第六篇 骨关节疾病1379
第1章 概论1379
第一节 中医骨病学范畴与分类1379
第二节 骨病的病因病机1380
第三节 骨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1382
第四节 骨病的治疗1383
第2章 骨关节先天性畸形1388
第一节 概述1388
第二节 骨关节发育障碍1388
一、成骨不全1388
二、软骨发育不全1390
三、石骨症1392
四、蜡油样骨病1394
五、婴儿性骨皮质增厚症1396
一、颈肋1400
第三节 颈部先天性疾病1400
二、先天性肌性斜颈1404
第四节 脊柱先天性畸形1408
一、先天性短颈1409
二、半椎体畸形1410
三、先天性脊椎裂1410
四、椎弓峡部裂及脊椎滑脱1413
五、先天性脊柱侧凸1417
第五节 上肢先天性畸形1426
一、先天性高肩胛症1426
二、先天性桡骨缺如1428
三、先天性肱桡、肱尺骨融合1429
四、先天性桡、尺骨融合1429
五、先天性手部畸形1430
六、先天性上肢假关节1432
七、先天性上肢其他畸形1432
第六节 下肢先天性畸形1433
一、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433
二、先天性胫骨假关节1449
三、先天性股骨、髌骨、胫骨、腓骨缺如1453
四、先天性髋内翻1455
五、先天性膝内、外翻1457
(一)先天性膝内翻1458
(二)先天性膝外翻1459
六、先天性膝关节脱位1461
七、拇外翻1463
八、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466
第一节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1473
第3章 骨痈疽1473
第二节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1481
第三节 硬化性骨髓炎1492
第四节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1495
第五节 化脓性关节炎1498
第一节 上肢骨关节结核1504
第4章 骨痨(结核)1504
一、肩关节结核1505
二、肘关节结核1507
三、腕关节结核1509
第二节 下肢骨关节结核1511
一、髋关节结核1511
二、膝关节结核1514
三、踝关节结核1517
四、股骨大粗隆结核1519
五、跟骨结核1521
七、手、足短骨骨干结核1522
六、四肢长骨干结核1522
一、椎体结核1524
第三节 脊柱结核1524
二、脊柱结核并发截瘫1532
第四节 骶髂关节结核1534
第5章 骨关节痹证(关节炎)1536
第一节 风湿性关节炎1536
第二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1541
第三节 强直性脊柱炎1554
第四节 痛风性关节炎1567
第五节 创伤性关节炎1574
第六节 神经性关节炎1579
第七节 关节内游离体1583
第八节 关节滑膜炎1586
第九节 血友病性关节炎1591
第6章 痿证1597
第一节 多发性神经炎1597
第二节 小儿麻痹1601
第三节 大脑性瘫痪1607
第四节 偏瘫1611
第五节 截瘫1616
第六节 单瘫1623
第七节 肌病性瘫痪1629
第八节 肌萎缩1631
第一节 缺血性肌挛缩症1642
第7章 筋挛1642
第二节 手部内在肌挛缩症1647
第三节 掌腱膜挛缩症1650
第四节 髂胫束挛缩症1652
第五节 关节挛缩症1654
第8章 骨坏死性疾病1659
第一节 骨骺骨软骨病1659
一、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1660
二、脊椎骨骺骨软骨病1667
三、足舟状骨骨骺骨软骨病1669
四、跖骨头骨软骨病1670
五、骨突部骨软骨病1671
(一)胫骨结节骨软骨病1671
(二)跟骨骨凸骨软骨病1672
(三)其他少见的骨凸部骨软骨病1673
第二节 剥脱性骨软骨病1673
第三节 创伤性骨坏死1675
一、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76
二、髋部损伤后股骨头坏死1678
三、创伤性肱骨头缺血性坏死1682
四、创伤性距骨缺血性坏死1683
五、创伤性腕舟骨缺血性坏死1685
六、创伤性腕月骨缺血性坏死1686
第四节 激素性骨坏死1686
一、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87
二、激素性肱骨头缺血性坏死1691
第五节 其他骨坏死性疾病1691
一、气压病性骨坏死1691
二、镰状细胞性贫血症引起骨坏死1694
第一节 佝偻病1697
第9章 代谢性骨病1697
第二节 骨软化症1702
第三节 骨质疏松症1704
一、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704
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1710
三、特发性骨质疏松症1711
第四节 甲状旁腺功能紊乱1714
一、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714
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719
第10章 骨肿瘤1723
第一节 骨组织来源肿瘤1723
一、骨瘤1723
二、骨样骨瘤1725
三、成骨细胞瘤1728
四、骨肉瘤1731
五、皮质旁骨肉瘤1739
第二节 软骨来源肿瘤1742
一、骨软骨瘤1742
二、软骨瘤1746
三、成软骨细胞瘤1749
四、软骨粘液样纤维瘤1753
五、软骨肉瘤1756
一、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762
第三节 纤维组织来源肿瘤1762
二、骨巨细胞瘤1766
第四节 骨髓来源肿瘤1772
一、尤文肉瘤1772
二、骨髓瘤1776
第五节 骨血管来源肿瘤1783
一、骨血管瘤1783
二、骨血管肉瘤1788
一、骨脂肪瘤1793
第六节 骨脂肪组织来源肿瘤1793
二、骨脂肪肉瘤1795
第七节 滑膜来源肿瘤1798
一、滑膜瘤1798
二、滑膜软骨瘤病1800
三、滑膜肉瘤1803
第八节 骨神经来源肿瘤1808
一、神经鞘瘤1808
二、神经纤维瘤1811
三、神经纤维肉瘤1814
第九节 来源尚不明的骨肿瘤1817
一、脊索瘤1817
二、长骨造釉细胞瘤1823
三、骨平滑肌肉瘤1825
第十节 骨肿瘤样病变1828
一、孤立性骨囊肿1828
二、动脉瘤样骨囊肿1831
三、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837
四、骨嗜酸性肉芽肿1841
五、骨上皮样囊肿1846
六、关节软骨下骨囊肿1848
第11章 地方病与职业病1852
第一节 概述1852
第二节 地方性骨疾病1853
一、大骨节病1853
二、氟骨症1858
第三节 职业性骨关节病1865
一、工业性骨中毒1865
(一)铅中毒1866
(二)镉中毒1870
二、放射性骨坏死1874
第1章 概论1881
第七篇 骨伤生物力学1881
第2章 生物材料1891
第一节 材料科学基础1891
一、弹性变形1891
二、非理想材料1897
三、材料与结构特性1899
四、材料的性能及力学设计1902
第二节 分子结构-化学结合1902
一、金属-金属的结合1902
二、聚合物和生物分子-共价结合1903
五、加工过程-对结构的影响1906
四、其他材料-结构方面的考虑1906
三、陶瓷-离子结合1906
第三节 摩擦性能1907
一、润滑1907
二、磨损1908
三、全关节部件的磨损1910
第四节 金属1911
一、组成和性能1911
二、腐蚀1913
三、临床实践中的金属断裂1915
第五节 聚合物1916
二、聚丙烯酸甲酯1917
一、聚乙烯1917
三、支具和假肢材料1922
四、人工韧带材料1923
第六节 其他材料1923
一、陶瓷1924
二、羟基磷灰石1924
三、生物活性玻璃1925
四、碳材1926
五、生物降解材料1927
一、骨的结构1929
第3章 骨及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1929
第一节 骨的结构及功能适应性1929
二、骨材料的特性1931
三、骨的能量储存和本构关系1933
四、骨对应力的适应性1935
五、骨的功能结构1937
六、骨的功能适应性理论的描述1939
第二节 骨的基本力学性质及骨折1941
一、骨的载荷、内力和变形1941
二、骨的基本力学性质1950
三、不同载荷下的骨折类型1965
第三节 骨折的愈合1972
一、骨的血液循环1973
二、骨折愈合过程1974
三、骨愈合中骨痂的强度1975
四、骨重建理论1976
五、骨折愈合的功能适应性1977
第四节 骨折的治疗1977
一、骨折治疗的生物力学准则1978
二、中医骨折疗法的力学原理1980
三、中医骨折疗法的生物力学效应1984
四、骨折复位固定器力学原理1987
五、骨折内固定疗法1995
一、骨的压电效应2000
二、压电效应产生机制2002
三、压电效应的数学模型2002
四、骨的恒定电位2003
五、诱发电场影响骨重建的可能机制2004
六、电刺激骨愈合技术2004
七、压电膜对骨生成的影响2005
第1章 动物实验研究方法2009
第一节 医学常用实验动物2009
第八篇 骨伤实验学2009
第二节 动物实验的基本技术操作方法2015
第三节 骨伤科动物模型的复制2022
第2章 骨与软骨组织培养2031
第一节 组织培养的概念2031
第二节 基本原理和方法2031
第三节 常用的培养方法2033
第四节 基本设备和试剂2036
第五节 骨与软骨组织培养技术2040
附方索引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