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Oracle PL/SQL完全自学手册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Oracle PL/SQL完全自学手册 第2版
  • 宫生文;肖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978711315701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460页
  • 主题词:关系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Oracle PL/SQL完全自学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初识Oracle 11g1

1.1 关系型数据库简介1

1.1.1 关系型数据库的产生1

1.1.2 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2

1.2 关系型数据库的范式4

1.2.1 第一范式(1NF)4

1.2.2 第二范式(2NF)5

1.2.3 第三范式(3NF)5

1.2.4 Boyce-Codd范式(BCNF)5

1.3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6

1.4 Oracle 11g服务器结构6

1.4.1 数据库7

1.4.2 表空间、数据文件7

1.4.3 数据库实例8

1.5 Oracle 11g新特性8

1.5.1 数据库管理部分9

1.5.2 PL/SQL部分10

1.5.3 其他部分11

1.6 Oracle 11g数据库实例11

1.6.1 Oracle的安装12

1.6.2 登录Oracle 11g12

1.7 本书使用的数据库简介(仓储管理系统)15

1.7.1 基础数据相关表15

1.7.2 物料入库相关表16

1.7.3 物料出库相关表18

1.7.4 库存操作相关表20

1.7.5 报表查询相关表21

1.8 本章小结23

第2章 初识PL/SQL24

2.1 PL/SQL简介24

2.1.1 SQL发展历史24

2.1.2 SQL语言的优点24

2.1.3 PL/SQL与ANSI-SQL的关系25

2.1.4 PL/SQL的优缺点26

2.2 学习PL/SQL前的准备27

2.3 PL/SQL基本句法28

2.3.1 大小写28

2.3.2 分隔符28

2.3.3 引用字符串29

2.3.4 括号29

2.4 PL/SQL数据类型30

2.4.1 标量类型30

2.4.2 复合类型34

2.4.3 引用类型38

2.4.4 LOB类型38

2.5 PL/SQL基本结构39

2.6 常量和变量39

2.6.1 常量40

2.6.2 变量40

2.7 表达式和运算符41

2.7.1 数值表达式41

2.7.2 字符表达式41

2.7.3 关系表达式42

2.7.4 逻辑表达式42

2.7.5 集合运算符42

2.7.6 行运算符43

2.8 流程控制43

2.8.1 IF...THEN语句44

2.8.2 IF...THEN...ELSE语句44

2.8.3 IF...THEN...ELSIF语句45

2.8.4 CASE语句45

2.8.5 搜寻式CASE语句47

2.8.6 LOOP语句48

2.8.7 WHILE...LOOP语句50

2.8.8 FOR...LOOP语句50

2.8.9 GOT0语句54

2.8.10 NULL语句56

2.9 PL/SQL常用语句简介57

2.9.1 DDL数据定义语句57

2.9.2 DQL数据查询语句59

2.9.3 DML数据操作语句60

2.9.4 DCL数据控制语句61

2.9.5 TCL事务控制语句62

2.10 PL/SQL功能特性简介63

2.10.1 游标63

2.10.2 过程和函数64

2.10.3 包66

2.10.4 集合66

2.10.5 错误处理67

2.10.6 Oracle 11g中的新特性72

2.11 本章小结74

第3章 PL/SQL常用开发工具75

3.1 SQL*Plus75

3.1.1 连接Oracle数据库75

3.1.2 配置SQL*Plus76

3.1.3 使用SQL*Plus79

3.1.4 SQL*Plus常用命令81

3.2 SQL Developer84

3.2.1 SQL Developer简介85

3.2.2 连接Oracle数据库86

3.3 使用SQL Developer88

3.3.1 运行SQL语句88

3.3.2 管理表89

3.3.3 管理序列90

3.3.4 管理索引91

3.3.5 管理视图91

3.3.6 管理触发器92

3.3.7 管理过程、函数和包94

3.4 本章小结95

第4章 数据表的基本操作96

4.1 数据表基本操作96

4.2 创建数据表96

4.3修改数据表97

4.3.1 增加列97

4.3.2 修改列98

4.3.3 删除数据列98

4.3.4 更改表名99

4.4 删除数据表99

4.5 表的可视化操作100

4.5.1 创建表100

4.5.2 编辑表101

4.5.3 删除表102

4.6 约束102

4.6.1 非空约束103

4.6.2 唯一约束103

4.6.3 主键约束105

4.6.4 外键约束105

4.6.5 条件约束106

4.6.6 约束的维护107

4.6.7 指定列默认值107

4.7 序列的操作108

4.7.1 创建序列108

4.7.2 使用序列109

4.7.3 修改序列111

4.7.4 删除序列112

4.8 序列的可视化操作113

4.8.1 创建序列114

4.8.2 编辑序列115

4.8.3 删除序列115

4.9 索引的种类116

4.9.1 B-Tree索引(B-Tree Index)116

4.9.2 基于函数的索引(Function Based Index)116

4.9.3 反转键索引(Reverse Key Index)117

4.9.4 位图索引(Bitmap Index)117

4.9.5 位图连接索引(Bitmap Join Index)117

4.9.6 压缩索引(Compress Index)118

4.9.7 降序索引(Descending Index)118

4.9.8 分区索引(Partitioned Index)118

4.9.9 索引组织表(Index Organized Table,IOT)118

4.9.10 簇索引(Cluster Index)118

4.9.11 域索引(Domain Index)118

4.9.12 隐藏索引(Invisible Index)119

4.9.13 虚拟索引(Virtual Index)119

4.9.14 其他的索引类型119

4.10 创建索引119

4.11 使用索引120

4.12 管理索引122

4.13 索引的可视化操作123

4.13.1 创建索引123

4.13.2 编辑索引124

4.13.3 删除索引125

4.14 元数据管理125

4.14.1 查询数据表信息125

4.14.2 查询列信息127

4.14.3 查询约束信息127

4.14.4 查询序列信息128

4.14.5 查询索引信息129

4.15 本章小结130

第5章 数据的增、删、改131

5.1 增加数据131

5.1.1 指定列名的插入131

5.1.2 省略列名的插入132

5.1.3 完整性约束问题133

5.1.4 特殊的插入语句133

5.2 修改数据135

5.2.1 简单更新语句135

5.2.2 使用子查询更新135

5.2.3 使用MERGE更新137

5.3 删除数据139

5.3.1 删除特定行139

5.3.2 删除所有行140

5.3.3 删除重复行140

5.3.4 使用TRUNCATE截断表143

5.4 本章小结144

第6章 数据的基本查询145

6.1 简单查询146

6.1.1 SELECT语句146

6.1.2 WHERE子句147

6.1.3 关键字的使用148

6.1.4 使用值表达式149

6.1.5 排序查询结果150

6.2 常用内置函数151

6.2.1 数值操作函数151

6.2.2 字符串操作函数153

6.2.3 日期时间操作函数155

6.2.4 转换操作函数157

6.2.5 辅助函数160

6.3 分组和聚合查询结果161

6.3.1 用GROUP BY子句分组161

6.3.2 使用聚合函数162

6.3.3 用HAVING子句过滤组163

6.4 谓词查询164

6.4.1 范围查询164

6.4.2 空值判断165

6.4.3 模糊查询166

6.4.4 IN谓词167

6.4.5 EXISTS谓词167

6.4.6 定量谓词168

6.5 本章小结170

第7章 数据的复杂查询171

7.1 子查询171

7.1.1 标量子查询171

7.1.2 比较子查询173

7.1.3 相关子查询174

7.1.4 嵌套子查询175

7.2 用子查询操作数据176

7.2.1 用子查询增加数据176

7.2.2 用子查询修改数据177

7.2.3 用子查询删除数据178

7.3 集合操作178

7.3.1 并集运算179

7.3.2 交集运算180

7.3.3 差集运算181

7.4 多表连接182

7.4.1 基本连接183

7.4.2 交叉连接184

7.4.3 自连接185

7.4.4 自然连接186

7.5 条件连接(多表连接)187

7.5.1 内连接187

7.5.2 外连接188

7.6 层次化查询191

7.6.1 层次化数据191

7.6.2 递归查询192

7.6.3 数据的层次194

7.6.4 使用子查询195

7.6.5 自下而上遍历树196

7.6.6 节点和分支的裁剪197

7.7 本章小结198

第8章 视图199

8.1 视图简介199

8.1.1 视图的优点199

8.1.2 使用视图的注意事项201

8.2 创建视图201

8.2.1 单表视图201

8.2.2 多表视图203

8.2.3 可更新视图204

8.2.4 内联视图206

8.2.5 嵌套视图209

8.3 使用视图209

8.3.1 插入数据209

8.3.2 修改数据210

8.3.3 删除数据210

8.3.4 删除视图211

8.4 视图的可视化操作211

8.4.1 创建视图211

8.4.2 编辑视图212

8.4.3 删除视图213

8.5 本章小结214

第9章 触发器215

9.1 触发器的作用215

9.2 Oracle触发器种类216

9.2.1 DML触发器216

9.2.2 替代触发器216

9.2.3 事件触发器217

9.3 DML触发器217

9.3.1 基本语法217

9.3.2 行级触发器219

9.3.3 限定条件的行级触发器221

9.3.4 级联修改触发器224

9.3.5 语句级触发器226

9.3.6 利用触发器进行数据同步227

9.4 替代触发器228

9.5 事件触发器229

9.5.1 基本语法229

9.5.2 数据库事件触发器230

9.5.3 DDL事件触发器232

9.5.4 事件属性函数232

9.6 管理触发器234

9.6.1 查看触发器234

9.6.2 禁用/启用触发器235

9.6.3 删除触发器235

9.7 触发器的可视化操作236

9.7.1 创建触发器236

9.7.2 编辑触发器237

9.7.3 删除触发器238

9.8 本章小结238

第10章 游标239

10.1 游标简介239

10.2 声明游标239

10.3 打开/关闭游标240

10.3.1 打开游标240

10.3.2 传递游标参数241

10.3.3 从游标中取值241

10.3.4 批量取得游标中的数据243

10.3.5 关闭游标243

10.3.6 一个完整的示例243

10.4 在游标中使用子查询244

10.5 游标属性244

10.5.1 %FOUND属性245

10.5.2 %ISOPEN属性245

10.5.3 %NOTFOUND属性245

10.5.4 %ROWCOUNT属性246

10.6 用游标进行循环247

10.6.1 使用子查询代替显式游标247

10.6.2 在游标FOR循环中为表达式定义别名248

10.6.3 为游标FOR循环传递参数248

10.7 游标变量249

10.7.1 游标变量简介249

10.7.2 游标变量的定义和声明249

10.8 控制游标变量251

10.8.1 打开游标变量251

10.8.2 从游标变量中取值253

10.8.3 关闭游标变量254

10.9 使用游标变量作为主变量254

10.10 游标变量的限制256

10.11 游标表达式256

10.12 本章小结258

第11章 数据库事务259

11.1 事务简介259

11.2 操作事务259

11.3 设置事务属性260

11.3.1 访问级别260

11.3.2 隔离级别262

11.4 提交事务263

11.5 回滚事务264

11.5.1 设置事务保存点265

11.5.2 回滚事务事例266

11.5.3 终止事务267

11.6 与SQL Server事务的区别267

11.6.1 事务设置及类型的区别267

11.6.2 事务隔离级别268

11.6.3 DDL语句对事务的影响269

11.6.4 用户断开数据库连接对事务的影响269

11.7 锁270

11.7.1 使用FOR UPDATE270

11.7.2 使用LOCK TABLE271

11.7.3 提交后的数据取得271

11.8 时间戳272

11.9 事务日志275

11.10 本章小结276

第12章 集合277

12.1 联合数组277

12.1.1 创建联合数组277

12.1.2 填充联合数组278

12.1.3 调用联合数组278

12.2 嵌套表279

12.2.1 创建嵌套表280

12.2.2 重新指定元素280

12.2.3 元素序列281

12.2.4 非空约束282

12.2.5 在表列中使用嵌套表283

12.3 变长数组284

12.3.1 创建变长数组285

12.3.2 在表列中使用变长数组286

12.4 操作集合287

12.4.1 查询集合信息287

12.4.2 集合类型转换288

12.5 集合的属性289

12.5.1 COUNT属性290

12.5.2 EXISTS属性290

12.5.3 FIRST和LAST属性291

12.5.4 LIMIT属性291

12.5.5 NEXT和PRIOR属性291

12.6 集合方法292

12.6.1 DELETE方法292

12.6.2 EXTEND方法293

12.6.3 TRIM方法294

12.7 集合操作符294

12.7.1 SET操作符295

12.7.2 MULTISET UNION操作符296

12.7.3 MULTISET UNION DISTINCT操作符297

12.7.4 MULTISET INTERSECT操作符297

12.7.5 MULTISET EXCEPT操作符298

12.8 多级集合299

12.9 本章小结302

第13章 过程、函数和包303

13.1 过程303

13.1.1 创建过程的语法303

13.1.2 与SQL Server存储过程的区别305

13.2 创建过程306

13.2.1 创建不带任何参数的过程306

13.2.2 创建带有IN参数的过程307

13.2.3 创建带有OUT参数的过程309

13.2.4 创建带有IN OUT参数的过程311

13.2.5 参数传递方式312

13.2.6 与SQL Server存储过程的对比314

13.3 管理过程318

13.3.1 查询已创建的过程318

13.3.2 查看过程源码319

13.3.3 使用NOCOPY编译提示传递大型数据结构319

13.3.4 重编译过程321

13.3.5 删除过程322

13.4 函数322

13.4.1 创建函数的语法323

13.4.2 与SQL Server函数的区别323

13.5 创建函数324

13.5.1 创建不带任何参数的函数324

13.5.2 创建带有IN参数的函数325

13.5.3 创建带有OUT参数的函数326

13.5.4 创建带有IN OUT参数的函数327

13.5.5 参数传递方式328

13.5.6 函数调用限制329

13.5.7 与SQL Server函数的对比329

13.6 管理函数331

13.6.1 查询已创建的函数331

13.6.2 查看函数源码331

13.6.3 重编译函数332

13.6.4 删除函数332

13.7 包332

13.7.1 创建包的语法332

13.7.2 包的优点333

13.8 创建包334

13.8.1 包规范334

13.8.2 包体335

13.8.3 调用包组件337

13.9 管理包337

13.9.1 查询已创建的包338

13.9.2 查看包源码338

13.9.3 重编译包338

13.9.4 删除包339

13.10 系统内置包339

13.11 本章小结343

第14章 安全管理344

14.1 安全性与访问控制344

14.1.1 访问控制与其他安全措施之间的关系344

14.1.2 访问控制的三要素345

14.1.3 访问控制矩阵与授权关系表345

14.1.4 自主访问控制模型346

14.1.5 强制访问控制模型347

14.1.6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348

14.2 用户管理349

14.2.1 身份认证方式349

14.2.2 创建用户350

14.2.3 修改用户352

14.2.4 用户元数据353

14.2.5 删除用户354

14.2.6 可视化操作用户354

14.3 权限管理356

14.3.1 权限简介357

14.3.2 授予/撤销系统权限358

14.3.3 授予/撤销对象权限360

14.4 角色管理364

14.4.1 预置系统角色365

14.4.2 创建角色366

14.4.3 授权/撤销角色367

14.4.4 删除角色369

14.4.5 角色与权限的元数据370

14.4.6 可视化操作角色370

14.5 审计372

14.5.1 审计简介373

14.5.2 审计分类373

14.5.3 启用审计374

14.5.4 执行审计374

14.5.5 查询审计信息377

14.6 本章小结377

第15章 PL/SQL性能优化378

15.1 SQL性能优化原理378

15.1.1 SQL处理体系结构378

15.1.2 执行计划379

15.1.3 共享池(Shared Pool)382

15.1.4 共享SQL语句384

15.1.5 优化器385

15.1.6 CBO的内容386

15.1.7 CBO优化器两种可选的运行模式388

15.2 查询操作优化389

15.2.1 使用CASE表达式替代多个查询389

15.2.2 避免使用“*”390

15.2.3 查询表顺序的影响391

15.2.4 使用表的别名(Alias)391

15.2.5 用WHERE子句替换HAVING子句391

15.2.6 减少对表的查询392

15.2.7 WHERE子句后面的条件顺序影响392

15.2.8 IN操作符393

15.2.9 NOT IN操作符393

15.2.10 <>或!=操作符(不等于)393

15.2.11 IS NULL或IS NOT NULL操作(判断字段是否为空)394

15.2.12 >和<操作符(大于和小于操作符)394

15.2.13 LIKE操作符394

15.2.14 UNION操作符394

15.2.15 用表连接替换EXISTS395

15.2.16 使用DECODE函数396

15.2.17 整合无关联的数据库访问396

15.3 其他操作优化397

15.3.1 删除重复记录397

15.3.2 用TRUNCATE替代DELETE398

15.3.3 尽量多使用COMMIT398

15.4 使用绑定变量398

15.5 利用索引399

15.5.1 优化器的索引扫描400

15.5.2 使用索引的基本原则403

15.5.3 监视索引使用情况404

15.5.4 不能利用索引的情况405

15.6 SQL性能分析工具406

15.6.1 SQL性能分析器406

15.6.2 数据库重放和SQL重演407

15.6.3 SQL调优顾问407

15.7 本章小结408

第16章 常见故障排除409

16.1 Oracle服务器启动问题409

16.1.1 Oracle监听程序无法启动409

16.1.2 OracleDBConsole无法启动410

16.1.3 协议适配器错误412

16.1.4 卸载Oracle413

16.2 常见的SQL错误414

16.2.1 查询数据时的常见错误414

16.2.2 插入数据时的常见错误417

16.2.3 其他常见错误419

16.3 数据库诊断421

16.3.1 自动诊断信息库ADR421

16.3.2 ADRCI工具425

16.4 健康检查430

16.4.1 检查、故障和修复431

16.4.2 手工检查432

16.5 数据恢复指导434

16.6 备份与恢复437

16.6.1 逻辑备份437

16.6.2 物理冷备份438

16.6.3 物理热备份438

16.7 本章小结4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