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X线投照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孟代英等编写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310000X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559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5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X线投照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X线摄影理论1
第一章X线成象原理1
第一节物质结构及放射线形成1
原子的核外结构1
目 录1
原子能级及光线辐射3
第二节X线的产生8
X线的发现8
连续放射和标识放射9
X线产生的条件9
X线产生的效率13
影响X线产生的因素14
X线强度的空间分布15
第三节X线的本质16
第四节X线的效应18
第五节X线的质与量19
X线波长与管电压19
X线质20
X线量22
第六节X线的衰减23
距离所致的衰减23
物质吸收的衰减24
衰减系数26
影响衰减的因素28
第七节人体对X线的衰减32
人体的构成元素和组织密度32
人体的线衰减系数33
第八节X线对比度36
第二章X线照片影象39
第一节X线影象的传递与照片影象的形成39
第二节X线照片的光学密度39
第三节X线照片的光学对比度43
第三章X线的几何投影47
第一节X线管焦点与线量分布47
第二节X线管焦点成象性能的主要参量51
第三节X线束53
第四节焦点、肢体和胶片之间投影关系55
第四章X线的散射线61
第一节散射线对照片对比度62
的损害62
第二节散射线的抑制和排除63
第五章X线照片的模糊68
第一节产生照片模糊的原因69
第二节照片的锐利度和分辨率71
第一节X线照片质量标准76
第六章 X线照片质量76
第二节X线照片质量的评价方法81
第七章X线摄影条件82
第一节X线摄影的感光因素82
感光效应公式82
摄影距离85
增感屏和胶片86
滤线栅和照射野87
摄影效果和n值88
制定理论89
摄影条件表的制定89
第二节X线摄影条件的制定89
变动管电压法91
固定管电压法91
第三节自控曝光92
第八章暗室设置93
第一节暗室设计93
第二篇X线摄影化学及操作技术93
第二节胶片冲洗设备95
第三节暗室工作用具及仪器97
第九章医用X线胶片98
第一节 医用X线胶片种类及保管98
第二节医用X线胶片结构101
第三节 医用X线胶片的感光特性及其测定104
第四节医用X线胶片的感光与110
潜影形成110
第一节增感屏的结构与种类112
第十章增感屏112
第二节增感屏的性能115
第三节增感屏的使用121
第十一章显影123
第一节显影方法与原理123
第二节显影主剂125
第三节显影辅助剂126
第四节显影液的配制133
第五节显影液的性能135
第六节 显影条件对显影效果的影响137
第七节显影操作与中间处理139
第八节显影液的消耗与补充141
第十二章定影143
第一节定影剂143
第二节定影辅助剂144
第三节定影液的配制146
第四节定影操作147
第十三章水洗与干燥149
第一节暗室基本操作152
第十四章 暗室基本操作与照片缺点分析152
第二节照片缺点分析153
第十五章X线照片的特殊冲洗157
技术157
第一节 自动显影机冲洗157
第二节照片影象的减薄160
第三篇X线片平检查162
第十六章X线摄影的基础知识162
第一节X线摄影用术语162
第二节X线摄影规则169
第三节X线照片标记法172
第十七章上肢176
第一节手部178
第二节腕部182
第三节前臂及肘部186
第四节上臂及肩部190
第十八章下肢197
第一节足部198
第二节小腿及踝部203
第三节股及膝部206
第四节髋关节214
第十九章胸廓217
第一节胸骨219
第二节肋骨221
第二十章脊柱225
第一节颈椎227
第二节胸椎231
第三节腰椎235
第四节骶椎与尾骨238
第二十一章骨盆242
第一节骨盆概观243
第二节骨盆各部246
第二十二章脑颅250
第一节脑颅概观253
第二节脑颅局部260
第三节耳部269
第二十三章面颅280
第一节面颅概观284
第二节面颅局部285
第三节副鼻窦288
第四节下颌部293
第二十四章牙齿300
第一节 牙齿X线摄影的基础知识300
第二节齿型片位置305
第三节咬合片与咬翼片位置307
第二十五章胸部309
第一节胸部概观312
第二节胸局部位置316
第三节心脏大血管318
第二十六章腹部322
第一节腹部概观324
第二节腹部局部位置328
知识330
第一节造影检查简史330
第二十七章造影检查的一般330
第四篇X线造影检查330
第二节造影剂应具备的条件及331
引入方法331
第三节造影剂的药理作用331
第四节造影剂种类334
第五节造影剂的比较与选择343
第六节造影辅助剂344
第七节造影前药敏试验345
第八节造影中的意外及急救346
措施346
第二十八章消化道造影349
第一节食管造影350
第二节胃及十二指肠造影352
第三节空肠回肠造影355
第四节大肠造影355
第一节口服法胆系造影358
第二十九章胆系造影358
第二节静脉法及口服加静脉胆361
系造影361
第三十章泌尿系统造影363
第一节静脉尿路造影364
第二节大剂量静脉尿路造影366
第三节经皮穿刺肾盂造影366
第四节逆行肾盂造影367
第五节膀胱造影368
第六节尿道造影370
第七节腹膜后充气造影371
第三十一章 生殖系统造影373
第一节子宫输卵管造影373
第二节盆腔充气造影375
第三节精路造影376
第三十二章循环系统造影378
第一节心脏造影379
第二节主动脉造影382
第三节冠状动脉造影383
第四节腹部选择性动脉造影385
第五节四肢动脉造影386
第六节腔静脉造影388
第七节脾门静脉造影389
第八节四肢静脉造影390
第九节盆腔静脉造影391
第十节淋巴系统造影392
第三十三章神经系统造影393
第一节脑血管造影393
第二节气脑造影399
第三节脑室造影409
第四节椎管造影411
第三十四章关节造影413
第一节膝关节造影413
第二节下颌关节造影415
第三节髓核造影416
第三十五章其他造影418
第一节支气管造影418
第二节涎腺造影423
第三节上颌窦造影425
第四节泪道造影426
第五节乳腺管造影427
第六节骨膜外充气造影428
第七节瘘管及窦道造影429
第一节纵断体层摄影基础知识431
专用名词431
第三十六章X线体层摄影431
第五篇X线特殊检查431
原理433
摄影装置精度校验434
体层面厚度438
体层片质量评价440
第二节纵断体层摄影注意事项444
第三节纵断体层摄影技术的445
应用445
胸部体层摄影445
支气管体层摄影447
头颅部体层摄影456
咽喉部体层摄影463
躯干体层摄影464
四肢体层摄影465
肾上腺、肾脏正位体层摄影468
第四节同时多层体层摄影468
第五节口腔曲面全景摄影469
第三十七章 X线放大摄影473
第一节原理473
第二节设备477
第三节摄影技术478
第三十八章记波摄影和荧光480
摄影480
第一节记波摄影480
第二节荧光摄影482
第三十九章软X线摄影和高484
千伏摄影484
第一节软X线摄影484
第二节高千伏摄影490
第一节眼内异物平片检查493
第四十章 眼内异物X线检查493
第二节眼内异物直接定位法495
巴尔金氏定位法495
角膜缘环定位法497
第三节眼内异物几何学定位法498
三角函数计算定位法498
方格定位法501
第四十一章 医学影象新技术503
第一节概述503
第二节X-CT505
第三节数字减影技术509
第四节磁共振成象511
第五节B型超声512
实验指导515
实验一X线管有效焦点的测试515
实验二 照射野的线量分布517
实验三滤线器的应用518
实验519
实验四X线影象几何学模糊519
实验五管电压在摄影中的520
作用520
实验六 暗室安全灯的测试521
实验七X线胶片感光特性的523
测试523
实验八X线照片的减薄525
实验九显影液及定影液的526
配制526
实验十显影液的性能测定528
实验十一水洗效果测试529
实验十二腕关节摄影529
实验十三腰椎正、侧位及斜位531
摄影531
实验十四头颅正、侧位及汤氏532
位摄影532
实验十五乳突许氏位及梅氏534
位摄影534
位摄影535
实验十六副鼻窦瓦氏位与柯氏535
实验十七胸部正、侧位及斜536
位摄影536
实验十八胆系造影538
实验十九泌尿系统造影538
实验二十心血管造影539
实验二十一脑血管造影539
实验二十二体层摄影原理540
实验二十三体层面厚度测试541
实验二十四 X线管运行轨迹与方向依赖性的测试542
实验二十五气管、支气管体层543
摄影543
实验二十六 内听道体层摄影544
实验二十七高千伏摄影545
实验二十八 眼内异物巴尔金氏546
定位法546
附录常用计量单位548
教学大纲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