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制度安排 企业存亡诊断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企业制度安排 企业存亡诊断书
  • 魏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780087553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93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企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制度安排 企业存亡诊断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三大问题3

⑴企业制度安排4

1.企业制度是企业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4

2.企业制度是企业及其构成机构的行为准则4

3.企业制度是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5

4.企业制度是企业高效发展的活力源泉5

5.企业制度是企业有序化运行的体制框架6

6.企业制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体制保证6

⑵企业战略选择7

1.企业经营战略是决定企业经营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8

2.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实现自己的理性目标的前提条件9

3.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长久地高效发展的重要基础9

4.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充满活力的有效保证10

5.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及其所有企业员工的行动纲领10

1.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11

⑶企业文化塑造11

2.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思想保障12

3.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13

4.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13

5.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14

二、三大问题的内在统一15

三、本书所要讨论的问题17

⑴企业制度的内容17

⑵企业制度的设计主体18

企业契约制度21

一、契约制度的内涵及外延26

⑴信用形式27

⑵法律形式28

⑶道德形式29

⑷制度形式29

二、企业契约制度的内容33

⑴契约制度是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基本组合方式33

⑵契约制度是企业各种组织机构的运行规则和机制35

⑶契约制度是企业内部分工和协作原则发挥作用的体制基础36

⑸契约制度是企业制度安排的组织原则37

⑷契约制度是企业有序化高效发展的基本保证37

⑹契约制度是企业人格化最基本性的内在规则39

⑺契约制度是企业调节自己同外部关系的基本方式40

三、企业契约制度的具体形式42

⑴企业与人的契约制度42

⑵各种产权要素之间的契约制度43

⑶各个组织机构之间的契约制度44

⑸企业与外部的契约制度45

⑷各个岗位之间的契约制度45

四、影响契约制度的因素48

⑴信息因素49

1.技术因素49

2.行政因素50

3.信息传递方面的因素51

⑵稀缺因素52

⑶预期因素53

⑸能力因素54

⑷地位因素54

⑹利益因素55

五、契约制度的实施机制58

⑴契约制度在形式上具有完整性58

⑵契约制度在内容上具有清晰性59

⑶契约制度的参与主体都具有意愿性59

⑷契约制度在存在属性上具有严肃性60

⑸契约制度在现实中具有可操作性60

⑹契约制度在执行上具有严厉的惩罚性61

六、企业契约制度的细分化研究:企业与政府的契约制度63

⑴政府最终是为企业服务的69

⑵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方式是备案制71

⑶不具有司法权的政府机构不能查封企业的财产72

⑷政府和企业都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两大活动主体73

⑸企业对政府有完整的法律诉讼权75

⑹政府不是对企业配置资源的主体76

⑺政府对企业提供的公共产品就是良好的交易秩序76

⑻政府不能作为国有产权的代表存在77

⑼政府对企业利益的收取应以其服务状况为准则78

⑽政府对企业的挤出效应要有必要的约束79

企业产权制度81

一、产权清晰85

⑴产权清晰的内在含义85

⑵产权的最终所有者对产权具有极强的约束力89

1.要有产权的约束依据90

2.要有产权的约束机制93

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现了责权利的内在统一100

1.授权经营的责任102

2.授权经营的权力105

3.授权经营的利益106

二、产权结构多元化110

⑴产权结构一元化必须向产权结构多元化转变110

⑵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实现方式114

1.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114

3.建立独立董事制度115

2.把家族财产清晰到自然人115

⑶非竞争性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116

⑷产权结构多元化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119

1.相对控股119

2.产权流动120

3.利益承诺121

⑸正确理解产权结构多元化121

三、产权具有可交易性126

⑴完善产权的交易市场128

⑵完善产权的定价机制132

⑶要提高产权的交易效率134

⑷完善产权交易的法律界定136

四、产权组织体系合理化138

⑴产权组织体系的构成成分138

⑵产权组织体系中的主导产权139

⑶产权组织体系的组合方式141

五、产权是纯粹的经济性产权145

1.债务负担146

⑴需要剥离的四种历史负担146

2.富余人员负担152

3.退休金负担154

4.办社会负担158

⑵剥离历史负担所需资金的筹措158

1.国有资产变现的认识问题159

2.国有资产变现的方式问题160

3.国有资产变现的渠道问题161

4.国有资产变现的资金用途问题163

企业治理结构169

一、企业治理结构的变革172

二、两种资本关系的界定174

⑴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的内在原因175

⑵必须注重建立新的治理结构178

三、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182

⑴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激励182

2.年终奖183

1.岗位工资183

3.期股期权184

4.职务消费184

5.福利补贴185

⑵对人力资本的权利与地位的激励193

1.企业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负责人193

2.企业的组织机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5

3.普遍实行独立董事制度195

1.公司章程约束199

⑴内部约束的内容199

四、人力资本的约束机制199

2.合同约束201

3.偏好约束202

4.激励中体现约束203

5.机构约束204

⑵外部约束的内容205

1.法律约束205

2.道德约束206

3.市场约束208

4.社会团体约束209

5.媒体约束210

企业组织结构215

一、影响和决定企业组织结构的原则220

⑴财产制度原则220

1.委托代理关系223

2.授权关系223

4.异化关系224

5.影子关系224

3.博弈关系224

6.责权利关系225

⑵职能分解原则225

1.职能分解原则的中心内容是分解理性目标225

2.职能分解原则的基本准则是责权利对称227

3.职能分解原则的最佳实现形式是正三角格局228

4.职能分解原则的内在要求是组织机构之间的系统性组合229

⑶法人地位原则229

1.母公司与子公司的组织结构230

2.母公司和分公司的组织结构232

⑷功能定位原则233

1.作为资本经营主体的组织机构的设置234

2.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组织机构的设置234

3.作为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混营主体的组织机构的设置235

⑸纵横组合原则236

1.纵向组合原则237

2.横向组合原则237

3.纵横组合原则238

二、企业组织结构的细化分析:提高董事会质量240

⑴董事会的功能定位问题242

⑵董事会的职能定位问题245

1.董事会到底是管事还是管人245

2.董事会管何种经营活动246

⑶董事会的工作模式定位问题247

1.议事模式247

2.工作模式248

2.薪酬委员会249

⑷董事会的组织结构问题249

1.提名委员会249

3.审计委员会250

4.技术创新委员会250

5.战略决策委员会251

⑸董事会的议事规则问题252

1.投票制253

2.授权制253

⑹董事会的受托协调机构问题255

1.顾问委员会255

2.论坛委员会255

3.反危机委员会256

⑺董事的分类及其素质问题256

1.董事的分类256

2.董事的素质258

⑻董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问题260

⑼董事会的动态性发展问题262

⑽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契约规定问题264

⑾独立董事的定位问题265

1.地位独立266

2.权力独立266

3.利益独立266

4.约束独立267

5.人格独立268

⑿董事会的社会基础问题269

1.产权基础269

2.法律基础270

3.信用基础271

4.职业基础271

企业管理制度273

一、首先应明确的两个问题276

⑴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76

⑵管理制度是不断创新的278

二、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280

⑴亲情化管理模式282

⑵友情化管理模式285

⑶温情化管理模式287

⑷随机化管理模式290

⑸制度化管理模式292

三、企业管理轴心的选择297

⑴以生产要素管理为管理轴心297

⑵以经营流程管理为管理轴心298

⑶以质量管理为管理轴心299

⑷以岗位管理为管理轴心300

⑸以资源管理为管理轴心303

1.资源全控方式304

2.资源分解方式305

3.资源高度集中方式306

4.资源监控方式307

5.资源垄断方式308

四、企业管理体制的选择311

⑴总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311

⑶纵向管理与横向约束的关系313

⑵事业部制与分公司的关系313

⑷管理与决策的关系315

⑸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的关系316

五、企业管理目标的选择318

⑴利润最大化目标与理性化目标的关系318

⑵企业的设计目标与市场认可目标的关系320

⑶企业目标与非企业目标的关系322

⑷企业的规模目标与流动性目标的关系324

⑸企业的速度目标与稳定目标的关系326

六、企业管理手段的选择329

⑴技术设备性企业管理手段330

⑵利益性企业管理手段331

⑶契约性企业管理手段331

⑷新技术性企业管理手段333

⑸社会科学性企业管理手段334

七、企业管理组合的选择336

⑴正常管理与防危机管理的有效组合336

⑵工作性管理与非工作性管理的有效组合339

⑶调动积极性与有效控制的有效组合341

⑷有形资产管理与无形资产管理的有效组合343

⑸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有效组合345

⑹三大类管理制度的有效组合348

企业人格化制度351

一、企业家在企业中的地位及其企业家与企业的相互关系355

⑴企业家概念辨析356

⑵企业家的素质360

1.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360

2.对经济生活的高度敏感性361

3.对企业发展有永不满足的追求362

4.具有极高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363

⑶企业家是稀缺资源364

⑷企业需要企业家的充分作用366

1.要尊重企业家阶层的经济利益366

2.要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政治地位368

3.要尊重企业家的特殊性格369

4.要给企业家应有的经营和管理企业的权力370

⑸企业对企业家要有有效的约束371

二、企业中人与人的相互组合关系375

⑴人际关系制度化376

⑵人际关系目标化377

⑶人际关系契约化378

⑷人际关系人本化378

⑸人际关系组合化380

⑹人际关系融合化381

三、人与企业的相互组合关系383

⑴人离不开企业384

⑵企业离不开人386

1.在企业制度的设计上要能够留住人386

2.在企业制度的设计上要控制住人387

⑶人离不开企业和企业离不开人的相互组合387

1.企业是一个“平台”389

2.企业是一个“家庭”390

3.企业是一个“学校”391

后记3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