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壤经济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土壤经济原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60/34233556.jpg)
- 朱剑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农业出版社
- ISBN:4144·360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土壤经济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初版序言修订第二版序言第一篇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第一章具有肥力的土地(土壤)是农业基本生产资料3
一农业对自然和对土地的特殊依赖性3
二 土壤肥力直接决定植物的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6
三 具有肥力的土地(土壤)是农业基本生产资料9
第二章 自然肥力的形成及其向经济肥力的转化13
一 自然肥力的形成13
二 人工肥力的形成与自然肥力向经济肥力的转化18
三 人类生产活动在土壤肥力发展中的作用与自然因素作用的原则性区别21
四 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在土壤肥力发展中的制约作用24
第三章 农业土壤是历史自然体又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28
一仅具自然肥力的自然土壤是土壤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低级阶段28
二 自然肥力转化为经济肥力实现了自然土壤向农业土壤的转化。农业土壤是土壤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质的区别的另一发展阶段30
三 土壤熟化过程的阶段性35
第四章 土壤及其肥力运动发展的规律问题40
一土壤内部矛盾40
二土壤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47
三 对土壤及其肥力的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55
第二篇 土壤肥力减和增的规律性问题第五章 庸俗经济学家虚构所谓“土地肥力递减规律”63
一 关于自然肥力的无偿利用、人工肥力必须有费用支出及其收益的认识问题63
二 土壤团粒结构在耕作和栽培作物过程中可能有的丧失及其处理得当仍能恢复并加强其稳定性66
三 资本主义农业的进步是掠夺劳动者也是掠夺土地之技巧的进步70
四 庸俗经济学家虚构所谓“土地肥力递减规律”74
第六章 马尔萨斯虚构“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由来及其对庸俗经济学家的影响78
一杜尔阁最先提出某种限界上的“土地肥力递减论”78
二 马尔萨斯剽窃安德森的地租理论,但改变了安德森的见解,并与威斯特在同一时期的相互影响下编造出最反动的理论体系81
三 马尔萨斯虚构“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目的及其以此为基础编造了最反动的“人口论”——马克思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驳和科学人口理论的创立87
四 庸俗经济学家大都皈依“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谬论是其阶级局限性和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必然表现94
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证明了马尔萨斯虚构“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无稽98
六 马寅初“新人口论”的远见卓识,但其土壤肥分逐年减少论有待商榷101
第七章 “土壤肥力递减论”对农学界某些学派土壤学理论的影响110
一农业化学派和农业地质学派的土壤学理论,都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程度上受到“土壤肥力递减论”的影响110
二 农业化学派李比希“植物矿质营养论”的片面性及其“土壤养分不能按植物摄取量比例归还论”的错误112
三 农业地质学派对“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最愚蠢的说教127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土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及对“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批判134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土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创立134
二 列宁进一步揭露“土地肥力递减规律”的虚构,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土地生产力发展的理论139
三斯大林对提高土地生产力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大农业,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卓越贡献152
四 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土地生产力发展理论的杰出贡献155
一 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但却受制于当时的社会制度169
第三篇 土壤肥力同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的关系问题第九章在腐朽的社会制度下土壤肥力的败坏169
二 资本主义农业的某些进步及其与合理利用和培育地力的矛盾171
三 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迟缓与土壤肥力的败坏175
四 任何形式的“土壤肥力递减论”都是掩盖地力被劫夺的遁辞179
第十章社会主义制度下土壤改良的积极开展与土壤科学的新发展184
一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决定着土壤肥力不断提高的必要和可能184
二中国土壤改良的积极开展及其有待改进的问题186
三 成廉斯在列宁、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实际生活中对土壤科学的卓越贡献201
四 中国土壤科学在社会主义实际生活中的新发展206
第十一章 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定向改造)与农业现代化216
一 以土壤定向改造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是农业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216
二 农业现代化与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定向改造)的加速发展220
三 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一定要搞好用地与养地相结合225
四 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农业高产国家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