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经验、理论创新与体制转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历史经验、理论创新与体制转变](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4229896.jpg)
- 葛扬著(南京大学商学院)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53325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5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74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建设与发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历史经验、理论创新与体制转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探索8
一、革命与建设9
1.革命与建设并举9
2.从革命与建设并举到 继续革命 的歧途17
二、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23
1.历史经验与建国方略24
2.由照搬苏联式到探索中国式28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持久性方针32
三、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36
1.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们自觉认识的过程性37
2.社会主义是必然走向自由的历史过程46
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作用51
1.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与经济建设的群众运动51
2.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与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58
五、 以阶级斗争为纲 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65
1.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及其特点66
2.阶级分析的偏差及其实践中的失误69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到历史唯物论74
第二章 社会主义矛盾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80
一、社会主义矛盾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点80
1.社会主义矛盾理论形成的历史轨迹81
2.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87
二、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94
1.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95
2.毛泽东:从社会主义矛盾论到阶级斗争论97
3.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矛盾论到社会主义改革论103
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论108
1.阶段论与矛盾论的辩证联系108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12
3.初级阶段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18
1.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123
四、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123
2.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128
第三章 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历史评价135
一、计划经济理论及实践的分析136
1.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理论136
2.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实践140
3.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及其分析148
二、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形成的历史必然性152
1.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形成的历史合理性152
2.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建立及其形式156
3.毛泽东的计划经济思想160
1.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历史作用166
三、对我国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客观评价166
2.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历史局限性170
3.对阻碍我国经济建设的计划经济模式诸外因素的分析175
第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必然选择182
一、 逻辑反演 与历史进步182
1.《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盲目性的批判183
2.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发展187
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轨迹191
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196
1.市场经济的形成及其规定性196
2.市场经济的工具属性和社会属性200
3.社会主义经济与市场经济逻辑关联204
三、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208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哲学基础208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15
3.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219
4.公平、效率的统一与共同富裕22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辩证法229
一、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历史辩证法229
1.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所有制问题的辩证逻辑及对公有制度的设想230
2.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及其实践236
1.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成242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与实践242
2.对我国传统公有制的历史唯物主义评析248
3.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想模式与我国传统公有制结构及其形式的选择253
三、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与实践259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及其实现形式259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理论265
3.中介方法--改革方法论270
第六章 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282
一、社会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282
1.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观的主旨282
2.社会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289
3.社会全面发展是中国社会走向新世纪的战略选择293
二、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300
1.经济持续发展300
2.政治稳定、社会安定308
3.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316
三、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要求:可持续发展323
1.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发展理论323
2.社会文明的新形态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330
3.社会文明的新形态Ⅱ:精神文明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结合336
结束语343
主要参考文献348
主要人名索引355
后记358